法界佛教总会.DRBA Logo

楞严经五十阴魔浅释

化老和尚讲述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注解

上人自一九六八年讲解《楞严经》后,数年来,又曾在万佛圣城及金轮圣寺举行以“楞严经五十阴魔”为主题的研讨会,由上人与四众弟子参与此会,会中上人偶尔亦对五十阴魔做部分解释,同时对修行做了一些开示。下文即上人在此会中,与部分参与者之对话及开示。

【注一】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人们所欢喜的就是钱,他们认为“天命之谓钱,率性之谓钱。钱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钱也。”这是一般世俗人都有这个毛病,对这个钱的问题看不破,就放不下。自己中这种钱的毒不要紧,还要毒子、毒孙,这么一路一路毒下去,所以就留钱给子女。留钱给儿子,儿子又留给儿子,又留给儿子,哦!传来传去就是被钱这种毒水毒得透不过气来,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所以我们这儿告诉大家,那个钱上面都有一种毒,你还不相信,总是要和这个钱最近,那么这就是中毒了嘛!中钱的毒,这个流毒要毒到子子孙孙,千秋万代都毒下去。

我以前讲过很多次,人都要储钱,就以为是好事。那么我们修道的人,不应该再把钱看得那么重,所以不需要储钱,不需要“钱不可须臾离也”。我们要把它改过来,我们是“天命之谓法,率性之谓法,法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法也。”那什么叫法呢?说那是佛法僧的“法”,我知道。你还没有知道,你若真知道了,你就不会把你那个法都丢了。

究竟法是什么呢?法就是气,就是我们这一股气,通天通地,乃至于诸佛、菩萨和我们所以都是一体,就因为这个气是通的。这个气,好像我们呼吸气,能看得见的,那个气里头支配气的,就是那个法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养气,不要生气,你要修养你这个气,所谓“栽培心上地,涵养性中天”,这都是养气。你想养气呀,你要把法不丢了嘛,我告诉你们一个最重要的、要紧的法门,你们听呢,也好;不听呢,也没有关系。不过我要告诉你们,什么呢?你若想养气嘛,就不要讲那么多的话。

在厨房也不要讲那么多的话,今天比较好一点了。喔!前两天我到厨房、斋堂那儿,听那个厨房就像个市场一样,大家在那儿,哦!大声大喊的,这个卖萝卜,那个卖白菜,那个卖土豆,那个卖蕃薯。在那个地方大喊大叫,这像一个什么!这简直地把佛也忘了、法也忘了、把僧也忘了,在那个地方尽胡闹。你就算在厨房,也不需要这么大喊大叫,在那儿吵吵闹闹的,这一点都没有修行人的一种本份了。那么我这一注意不要紧,变成宿舍那儿也是像个市场一样,无论什么地方,都是在那儿吵吵闹闹的。这些人就是在那儿讲话,讲话讲来讲去都不知道讲什么。

修行人不能寡言,那就不能修行;你不能养气就没有法。所以“法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我们可以很容易随随便便就把这个法都丢了,你若尽讲话,那就是把法都丢了。各位!我近来也不愿意管闲事了,但是我一看,这真是糟糕,真是不得了了。再要这样子,万佛城就变成?。这个无赖一天到晚尽在这儿吵架,你说这个怎么办?

难怪佛现在也不愿意在这儿了,菩萨也都离得远远的,不听你们这些尽在这儿讲长讲短、讲这个讲那个的。到了万佛城,谁和谁不是不讲话,有要紧的事情可以讲,不是在那儿尽舂闲壳子。“哦!没有事,我很寂寞了,我找一个人去舂舂壳子。”那不要紧,可是你这一舂壳子啊,这一讲话,把什么法都丢了。你法都丢了,那你看你还修什么道呢?

【注二】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这种阴魔,其实不止五十种,五百种、五千种、五万种、五十万种都有。每一种又可以分出来十种;若细分析起来,千千万万种都有。归纳起来,什么叫阴魔呢?本来是没有什么东西的,它就是一股阴气。这股阴气从什么地方来的呢?也就是从我们每一个人的阴念来的。这股阴的念就是属于贪、瞋、痴之类的念,所以就生出来色、受、想、行、识,那每一个蕴里头就生出来这种种的阴相。

这种阴相是功夫到了,它必然现出的一个情况。你若功夫不到,想有这个阴魔,也没有的;你若到了,它就现出来。

现出来那也不要紧的,不用说是怕着魔了。不用怕!那怎么样呢?阴相现出来的时候,你能处之泰然,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见如不见,闻如不闻,都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嗅之无味。你能不入色、声、香、味、触、法,这个阴魔它一点办法也没有了。你若能没有贪、瞋、痴,也就把这阴魔都降伏了。没有自私、自利、有所求、有贪、有争这五种的毛病,什么魔也没有办法你。

所以我们各位现在研究,不要说研究这阴魔就怕魔了。不需要怕,它这一股气就像什么呢?这也是用一个粗的比喻,什么呢?就好像我们烧热水一样,水烧滚了,它会有热气出来。那热气一出来了,就是水开了。

你修行有魔现出了,那个魔的现出也正是因为你自性里头那个阴念、阴气所幻化出来的。虽幻化出来,你能不为它所摇动,也就没有事了。好像你烧开水,那热气出来了,这没有什么奇怪,等它出过去了,那水就可以喝了。

人有这一股魔气现出来了,就好像锻炼这个金,精金剩下了,那金里头的渣滓都锻炼出去了。修道也就像锻炼真金一样的,所以说:“真金不怕洪炉火。”你要炼出精金来,炼出金刚不坏身来。金刚不坏身就是要时时刻刻,念兹在兹地用功修行。

你用功修行无论修到什么程度上,也不要生欢喜,也不要生恐惧心,这是修道人最要紧的一个根本解决魔障的办法。

【注三】上人于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二日补述

弟子:这个色阴尽的时候,是人则能越劫浊,观其所由,坚固妄想,以为其本。

上人:他还有妄想。坚,就是他在那里执着得太厉害了。

弟子:是不是坚固妄想做为色阴由来的根本?

上人:他到那境界就是这样子,不管它由来不由来。这没有法子追根穷底的,这都是虚妄的,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五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泡虚出没”,这都是假的嘛,无论什么境界都是假的。

弟子:就好像作梦一样,梦里没有道理可以讲的。

上人:嗯!“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注四】上人于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二日补述

弟子:“此名精明,流溢前境”这句话怎么说?

上人:这就因为他太精、太明啦,就好像假聪明──世间智慧,那也就是太精明了嘛!

弟子:前境是指什么?

上人:前边所说的那个境界。

弟子:还是他在用功当前的境界?

上人:就是他所得到的境界,以前所得到的。

【注五】上人于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二日补述

上人:三魂七魄,像小孩子的样子,但是它单有一根,没有多根。它在人身上,所以人能言行动作,都是这个支使的。魂魄聚到一起,然后修成了,在佛教就是“佛”,在道教他们修就是“仙”。有的单单有眼睛,有的单单有耳朵,互相帮助的。能听的小孩子,就帮助能看的小孩子,互相可以通的。所以你修成了,就可以六根互用,耳朵也可以吃饭,也可以说话,这个很多你想不到的境界。

弟子:上人,您以前提到您有一个小徒弟到天上去玩,被魔王圈着,然后他就对您说:“怎么办?我不能回来!”这是不是他的魂魄有一些到那里去了?

上人:那是三魂七魄中,或者去一个,或者去两个,或者去三个、四个,都不一定。出去的,它又聚到一起了,不是还七个魄,或者三个魂,出去就合成一个。这个就是这么妙的,它是一股灵气嘛!

弟子:这个是不是修行的程度不一样,有的可以出去少,有的可以出去多?

上人:不出去好一点。尽出去游玩的也有危险,有时遇到魔,就给抓去了。把魂魄抓去了,这个人就傻了。白痴,人像个vegetable(植物),都是没有魂魄的,魂魄被魔抓去了。魂就是鬼,修成了,属阳就是属神;再修好了就是仙;再修好了就是佛,都是这一个成的。

弟子:譬如一个植物人,或者有一个人,他的三魂七魄去了一些,虽然他的身体还在,那么这出去的魂魄,是不是又变成另外一个?

上人:不是变成另外一个,就是跟着魔走了。所以这个人有时候就明白一点,有的时候就很糊涂的。

弟子:一个修行人,他的三魂七魄去了一些,如果遇到佛菩萨?

上人:你若真修行,默默中都有护法。我遇到奇奇怪怪的人太多了,好像能出玄入牝的人,我遇到很多。你们没有遇到这种境界,都不认识,不知道。好像台湾那个跳童的,都是“五十种阴魔”的作用嘛!

弟子:他们是修到那个程度了吗?

上人:他们也往前修,也在立功嘛!也就像人似的,有的学好,有的不学好──不学好就做魔王的眷属。

【注六】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上人:研究这五十种阴魔,谁都可以发挥意见,用大家的智慧来研究道理。因为末法时代,人人都贪快、贪捷径,以为这样子就会有什么侥幸的收获,就好像赌钱似的,一赌就赢钱了。所以有的就各处钻、各头跑,又有研究密宗的,又有研究这个、那个的。听这个地方有,就往这儿跑;听那儿又有什么了,就往那儿跑。跑来跑去的,把时间空过在这路程上了,结果什么也没有懂。我们现在大家都要认识这种境界,你不认识这种境界,就很容易误入歧途了。

弟子:好像吃毒药,在西方社会,这是个很厉害的问题。你也可以说,这些迷幻药就是魔的另外一种化身,他们化做另外一种药品来迷着人。大家都上瘾了,就算不需要吃药,他自自然然就会化那个魔气;有那个习气,就迷着了。所以现在有很多恶知识,他催眠人也不需要给人家吃毒药,那个人就看光啊,看什么的,这都是因为有毒药在肚子里作怪。

【注七】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我们这一切一切都要很谨慎、很小心,所谓“差之丝毫,谬之千里”。学佛学来学去,学得堕地狱了,为什么?就因为没能依教奉行,没能真正不打妄语、不偷盗、不邪淫、不饮酒、不杀生。连五戒还都持不住,你总想要成佛,岂有这个道理!

你首先一定要戒杀。戒杀不是说我吃吃斋,这就算戒杀了。不是说我亲手没有杀过生,这不算没有犯杀戒,必须要你心里对人不生瞋恨。可是这是不容易的,我今天没有说吗?啊!你看我这杀心也是很重的。我说我要戒杀,要放生,我不杀生。假如我若杀生的话,我每一根毫毛都能变成飞箭,都能变成利刀,都能变成矛、枪去刺──把人都刺死,我的毫毛就会那么厉害。这杀性就那么厉害,可是我不杀。为什么不杀呢?就因为知道杀一切众生,就等于杀菩萨、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是一样的,所以就不杀。

不偷盗。不合理的东西不告而取,这都是盗。人家不知道,我把这东西拿走了,这都算盗。这个盗有盗因、盗缘、盗法、盗业,在《梵网经》上也都说得很清楚。杀生也有杀因、杀缘、杀法、杀业,也都说得很清楚。

不邪淫也是这样,在心里头、在自性上,都不生淫欲的念头,这才算。打妄语戒,在什么情形之下,也不要打妄语。饮酒戒,也不要饮酒。这个酒,你喝了它,它有一股刺激性,令你失去一种常性,失去一种智慧性。你失去智慧性,就会做愚痴的事情。

所以这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打妄语、不饮酒。佛教徒对于这五种的戒律,一定要特别特别注意,要守着它,丝毫不可毁犯,这样才是够得上一个佛教徒。你随便生一种杀心,随便起一种盗心,随便起一种淫欲心,随便起一个打妄语、欺骗人的心,随便饮酒。无论什么东西,你有一种贪心,贪吃也等于饮酒一样的。不要说你没有喝酒,你就贪吃东西,吃得肥肥的,也是和饮酒都有连带的关系。

所以这一点,我们各位想学佛的人,处处都要很检点,一丝一毫也不可以错的,一时一刻也不可以马虎的,要很注意很注意的!不过,也不要很死板,我们还要活动起来,把戒律都活动起来。不是说,那我可以方便一点,还可以杀生、偷盗、邪淫、打妄语、饮酒?不是那种活动。但也不是用五戒把自己绑得紧紧的,都没有地方转身了。受持五戒,并不是被五戒绑住了,这一点,我们各位一定要深深地研究。好像加拿大有个人,他藉着我的名义来骗自己的徒弟,说我给他印证,这都是打大妄语,这一类的人将来都会堕拔舌地狱的。

【注八】上人于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二日补述

好像过去的刘金童和现在某两个人,这都是五十种阴魔在那作怪,现在有一个人更厉害,她会摄魂法。圣荷西有一个女的,也皈依我,以后跑到她那儿去求佛法,一回来就生cancer(癌症),就是她给弄的。现在回来又找我,我不管这事。我就是管,也不教人知道的。

【注九】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受阴虚妙,不遭邪虑”,这个地方是受阴过去了,在想阴里,它本来是很微细的,很妙的。这种妙是如果你没有毛病,就不会遭到这个邪虑。邪虑,这个虑就是有一种忧愁恐惧感。什么忧愁恐惧感呢?他就是杞人忧天;好像有个杞人,他说这个天,不知什么时候塌下来,这就是邪虑了。那么受阴虚妙,就是他没有这个境界了,不遭这种境界,就是他自己没有了。可是虽然自己没有了,但他防备的力量不够,所以外边的麻烦又来了。

为什么外边的麻烦来?就因为他里面有所爱、有所贪、有所求,还是有一种自私心,也有自利的心在里头藏着,所以外面就有这种的境界来了。他自己没有这种的念了,可是等到外边的麻烦来了,他又被境界转了。所以这个邪虑,不单单是念,也就是你这忧愁恐惧感。好像我们人,这个也怕,那个也怕,这就是邪虑了。被人压迫得也怕,不敢公开,这就是怕,这就是邪虑,受不了这个压力。

【注一O】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现在研究这五十种阴魔,我们恐怕五百种阴魔都会来的,所以你们各位把你们门开开,欢迎这个魔来捣乱来,那么虽然说是魔啊,他是帮助修道的,他不过在反面上来帮助,就看你到底志愿坚不坚固。你若真坚固,千魔不改,万魔不退,什么也不怕的,因为你无所求嘛!你在修行无所求,“到无求处便无忧”,你无所求,什么也不怕,怕什么?有的人怕鬼,为什么呢?觉得鬼很丑陋、很难看的,因为鬼啊,人人都知道鬼是人死了变成鬼,所以他就怕。可是没有人怕神,金甲神人也是很厉害的,可是人都不怕。孔子曾说:“敬鬼神而远之。”这是说你应该对他们恭敬,但不要接近他们,所以不要怕鬼,也不要怕神。

魔是我们修道人的一种考试,也是来试验试验,所以各位不要有一种恐惧心,你若有恐惧心,你就不想叫这魔来,他也会来了;你若没有恐惧心,他要来也来不了了。这是最要紧的秘诀,就是不怕。你若不怕,无所恐惧呢,这就是个正。正,什么都可以降伏的,邪不胜正。所以那个魔,他所怕的就是“正大光明”这四个字。你若能有正大光明,魔他也就循规蹈矩,也就向你叩头顶礼了。

【注一一】上人于一九八九年五月廿一日补述

上人:这个善巧并不是方便,方便是很随便的。这个善巧是他用的方法,你听不出来什么毛病,很巧妙的,用得也很好的,不是好像你能听得出来他是方便。

弟子:他是不是追求教化人的善巧?

上人:不是单单teaching(教化),他这是一切一切 都有善巧的这种智慧。那个方便法,一般人听上来,就知道他讲的是方便法。这个善巧呢,旁人突然间看不出来的,他说得也很合理的,很巧妙的,说得好像天衣无缝,也找不出来什么毛病,所以这叫善巧。

【注一二】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候得其便”,就是得他“贪欲”这两个字,把门开开。所以,不容易了解它这个经文的意思,就差这么一点哪!

【注一三】上人于一九八九年五月二十一日补述

“飞精附人,口说经法”,这可以是两个讲法:可以说魔是附到另外一个人的身上,来给这个人说法;也可以说是魔附到修定人的身上。这两个意思都可以存在的,不是单单一个意思。

在想阴时,这个飞精不能附到这修道人身上,不能把他的心给迷住。好像现在某人在那儿修行修行,但是他又打太极拳,又大喊大叫的,可是他心里明白,知道这是不对的,这就是这个邪没能把他的心给迷住。要是不修行的人呢?或者他一迷,就连心也不懂了,什么也不明白,不知道邪这个东西来了。做了什么事情,一般不修行的人就这样。

那个邪一来,他就讲;讲完,邪过去了,你问他方才干什么来了?他说:“我不知道呢!”这就是迷住了,把那个心──性灵──都给迷住了。那个没有迷住的,就是他心里还明白。这种种的意思都要懂得,不是单单一个的。如果单单说是邪附到旁人身上,这也是不圆满的。这都有可能的,都是不一定的,你把它想得可以往左走,也可以往右走,可以往前走,也可以往后退的,这都不是决定辞。

在注解上,只要你讲得有道理,怎么讲都可以的。但翻译经文,你不能照注解上的意思翻。经文就好像海似的,注解就好像是其他的河流似的,一条条地怎么样流来都可以,但你不能拿河流就当海了。

【注一四】上人于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二日补述

这不要太执着,这个经文怎么说,这都是说一个样子给人听,不一定是这样子的。你要知道这里边不只是五十种,五百种、五千种、五万种都有的,说不完那么多的,这都是一个总括。总括,你们也不要拿它当怎么样高深奥妙那么想,就把它当很平常的人在说话那样,不是尽钻牛角尖。

我讲经都叫浅释,我不深释。我讲经只要人能听得懂,我的意思和人的意思大家互相都懂了,不要往太深了想。往深了想,谁也讲不完。不要钻窟窿,这一定是怎么回事。尤其这是翻译的,不一定都是一字不可去,一字不可添的,它和梵文都有出入的。所以你把总的意思得到了,就都没有问题了。这不要细追究它,在文字上用功夫。

弟子:到了想阴,天魔就不能直接扰乱他的心性,而要附到他人的身上来扰乱这修定人的定力。

上人:这就是好像你这修道的人,常常遇到那鬼上身的人,就来或者和你讲法啊,或者和你较量高低啊。

你们知不知道万佛城有一个人,他是普吉利(柏克莱)大学的一个学生,很多条蛇跟着他。你们没有看见,果真在金山寺看见他那个蛇和我斗法。噢!那个威风不得了的。他在这儿,那帮蛇就来这个地方和我斗、斗,大约有十多年了。他到了万佛城,病就逐渐好;回到普吉利去读书,病就发作。他自己知道他身上有很多条蛇。这些蛇是被他杀的,都来和他要命的。我现在就是用善法来和它们讲和,给他们调和。它听,我也这么讲;不听,我也这么讲,慢慢来。这十多年了,他这个蛇跑了很多,现在还有几条在身上,以前是一大帮。这就是这一类的嘛!

弟子:如果住到万佛城来,那些东西就不敢来找。

上人:不是不敢啊!一样来的。你看它和我斗法,那个神气很厉害的,先跪着,跪跪就站起来,瞪着眼睛和我来比画。喘大气,呼叱呼叱的,噢!那比猫叫还厉害,比猫呼吸气还厉害。

弟子:那师父怎样?骂他一顿?

上人:我也不骂,我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他们看着我没有那么回事,其实我就是把它度了嘛!它对我敌对,我对它不敌对。不像以前我用降伏法,现在不用这个,我现在用息灾法。

弟子:色阴尽的时候,邪魔不能附到修行人身上,要附到另外一个人身上。可是也有一种讲法,说它可以直接附到修行人身上?

上人:这千变万化的,它或者附到一只猫身上都有的。这个就看你认识它不认识它,它附到其他动物身上也不一定的。

弟子:修行人本人身上呢?

上人:它进不去了。

弟子:可是以前上人讲五十阴魔时,说它也可以附到修行人本人身上?

上人:No(不),我方才没有说吗!这个都不是一 定的,这只是举出一个例子,不是仅仅这样子,这千变万化,它一个可以分成很多的。

弟子:可是,刚才上人又说,它进不到那个修行人本身?

上人:那个修行人他真若修行,它到不了的,那因为有护法保护着他。

弟子:如果那修行人打起妄想来,那就?

上人:那就来啦!

弟子:就好像我们住在万佛圣城,守师父的规矩,他们就来不了;如果我们不守规矩,他们就来了。

上人:外面有很多人来到这儿,身上已经带着很多邪魔外道、妖魔鬼怪,那护法菩萨也不挡着他,说你不要进来。我们这是慈悲嘛!所以我们这儿不是那么戒备森严的,我也不防备。

弟子:所以如果这个人他真修行的时候,就进不来;他如果不修行,又开始打妄想,它就来了。

上人:嗯,这就是以邪引邪嘛!

弟子:不是说进不了,就永远进不了。好像悟达国师,他起了一念贡高心?

上人:嗯,就是这个。这说得很清楚嘛!

弟子:本来十世都进不了,结果一念差了,就进来了?

上人:就来找他来了,要命来了嘛!

弟子:所以你说进得了?还是进不了?这没有一定的。真修行,就进不了;不修行,就进得了。

上人:嗯,这没有一定的。但有言说,都无实义,你把这个道理懂了,不要太追究它。这里边都是有千变万化的,我方才没说吗!这五十种,五百种、五千种、五万种都可以变化出来的。不要在这例子上用功夫,这是举一隅,你要知道其他的,变化的。总而言之,但有言说,都无实义。所以你可以说一切经都是假的,但是要在这个假的里找真理。哪部经说得有道理,都可以信的。它没有道理,不正确的,都不要信的。

【注一五】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昨天有人说,某某人念念佛就跳起来了,好像跳舞一样啊,这都叫飞精附人。他自己不知道,还以为:噢!他这是入了三昧了。这么样天真活泼,蹦蹦跳跳的,像个兔子似的。

【注一六】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魔很聪明的,他看这人有什么贪心,魔就用什么方法来诱惑你,所以我们修行人,也不用念什么咒,也不必用什么法,就老老实实的,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埋头苦干,好好修行,什么魔也没有办法你。你一有了贪心,一有了侥幸心,想要占便宜,找捷径,就容易着魔的。因为这个魔的智慧很高,他看你这个修行人到什么程度了,用什么方法来可以引诱你,他就用什么方法。至于他选什么人,这个对象不是什么问题,这个人只是给他做一个假招牌在那里,他就利用这个人,用种种的法来诱惑你。我们修道的人,如果没有自私自利的心,什么魔也不怕的。

【注一七】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我们若能没有贪欲了,什么麻烦也没有了;你有贪欲,什么事情都发生出来了。世界上万事万物万类,什么都是由这个贪欲生出来的。所以才说“一念不生全体现”,若没有贪欲这个念,那佛性就现前了。“六根忽动被云遮”,这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一着到境界上,就好像云彩把天空给遮起来了,现不出太阳光了。这六根,它根本在什么地方?就因为一个贪欲!贪欲放不下,所以这个六根就变成六贼,六识就生出来了。你要是没有贪欲,六根这贼也不贼了,识也不识了,什么都返本还原了,什么麻烦也没有了。所以各位要注意这点,就是看你有贪欲、没有贪欲。你若有贪欲,那和魔还没有分开;没有贪欲了,和佛也就合股了。

【注一八】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这一切的宗教,当然都是在这五蕴里头转的,你看后面的文说:师父和徒弟俱遭王难。这如果不是一个宗教,怎么会有师父徒弟?他们得到一点,就得少为足,就立一个宗教,说他们那个是真的,他们是什么什么的?。我们也不必指出来哪一个宗教,就用一种代名词说某一个宗教,不必把它名字说清楚,这就可以明白它了。至于你说一定要知道他们是从哪个蕴来的,在哪个地方。这就在于你自己和我们每个人,要是把这五十种阴魔都研究清楚了,就都会知道他们是在什么程度上。

所以你们不是问问题,是研究问题。我们互相研究,谁也不一定答覆谁的问题,因为智慧都是平等的。我们研究出来,大家认为这个道理对了,那就是对了。我们把大家的意见,都集中起来,将来出〈五十阴魔〉的时候,把大家的意思都加进去。所以这是共同来研究,不是谁问谁的问题,谁都有权利发挥意见。

为什么单独要两个人念呢?因为他们这两个人的中文、英文,都过得去。把大略的意思讲一讲,如果有不圆满的地方,谁都可以发言的,并不是问问题。这不是讲《梵网经》,我们现在是研究的性质。在研究的性质上,大家都平等的,谁也不需要请法,也不需要怎样,就是大家共同来研究,做研究学问的一种态度。大家谁也不是和谁辩论,就是谁有什么意见,都可以发挥出来,是这样子的。你们各位说这个方法好不好?

【注一九】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弟子:经文说师父与弟子俱堕地狱?

上人:是啊,就是那个修道的人!

弟子:修道人是指那个徒弟?

上人:No(不),师父也一样的,师父也是修行人嘛,好像那人民教就是这样子的。这个有一种分别的地方,什么地方呢?就是有淫欲、没有淫欲。你有淫欲,那就是魔;没有淫欲,那才是正的,那才是佛。分别在这里,他没有断淫,他还不能降伏其心。他不过就坐在那儿可以入定了,可是在三摩地中,他还有所贪、有所求的,“潜行贪欲”,就从这两个,你就可以知道他。

【注二O】 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这个真理和不是真理,相差没有多少,只是很微细的那一点,所以我们人很不容易有择法眼认识,哪个是正法,哪个是邪法;哪个是善,哪个是恶的,不容易分别出来。可是我们要知道这个正的,他所行所作都是正大光明的;邪的,他尽行险侥幸,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善的,他是帮助人的;恶的,他就是害人的。我们在这一点上认识了,就会明白了。

【注二一】上人于一九八九年五月补述

居士:上人、各位法师、各位善知识,我讲一段跟大家修行比较有切实关系的。

在受阴尽的时候,往往会产生贪爱善巧方便,要契合天理,要契机,要化众生的急躁心。这种急躁心产生以后,会有一些现象。好像着天魔以后,有一些没有看过经书的人,往往会说很多经文。

在台湾有很多修行者──我讲修行者比较好听──他本身所看的经书很有限,本身所受的戒体,可能已经破坏了。但是他因为要得到善巧方便,看人家讲经说法有很多的信众,他很高兴,希望自己也能够快一点发智慧,可以快快讲经说法给很多人听。这种心理产生以后,在禅坐中就会着魔,你看现在很多人很会讲经,这其实已经是着魔的现象了。

如果他持戒很严,持咒或诵经很勤,又很用功的话,这个人或许就不会有这种现象。如果你看他本身平时持戒不很好,又不诵经礼拜,可是他一上台闭目养神──不只他这个讲的人,我们听的人,到了那个道场以后,跟着起了妄想心,三天两天以后,听的人也可以讲得很好,根本不用学经。

我认为大家在上人的道场,应该是不会这样;如果到其他的道场,护法神又不很护法,本身又起妄想贪着,这种现象多半发生在喜欢禅坐的人身上;如果不习禅的人,这种现象不太会产生。像台湾有的老太婆,她本身一个字也不懂,但是三天、五天之后,她毛笔字可以写得比吕居士漂亮得多,这种情形我看得多了。几天以后,马上即身成佛,真的是“即身成佛”了!三天前她不会讲经,三天后讲经讲得很好,这种很奇怪的事情都会产生的。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正法大家都不学,要学邪法。这种人你跟他讲佛法,他不听的。我们了解这种现象可能比较切实一点,在这道场的人可能都不会这样,但是在外面就要小心。

上人:这都是有狐狸精在那儿附身了,这都叫飞精附人。

【注二二】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弟子:看所有想阴的境界,前面都有一段说:“受阴虚妙,不遭邪虑。”这个不遭邪虑,是指的什么意思?是说他没有邪知邪见?还是说他没有不正当的念头?这个修行人到这个地步的时候,他的修行到了什么境界?

上人:“受阴虚妙”:这个“虚”才能“妙”,“妙”才能“虚”。受阴有这个境界,觉得很自在的。“不遭邪虑”:这个遭是遭遇到。譬如你在这个受阴里头已经有功夫了,本来不会遭遇到,但是你还无缘无故就遭遇到邪虑。这个邪虑就是外边的贼,外面的邪魔鬼怪来了。本来不遭这些个东西,可是不遭这个东西,最后他生出一种或者爱,或者有所求,或者有所贪、有自私心、有自利心。有这个老毛病犯了,所以他就遭了。他如果没有这个老毛病,继续往前去,你若明白一切的境界来了,都不被它所摇动,这就不遭邪虑了;你一被它所转动了,就遭了。

他本来说是不遭这个邪虑,怎么又被转动了呢?这岂不是矛盾吗?不是!就因为你开开那个贼的门了,生出一种爱欲心!潜行贪欲,那个“潜”就是偷偷的,偷偷摸摸地去做这个不净行,不守规矩,不守戒律。他说戒律有什么关系啊,他就是自命已经开悟了。所以我告诉你们,我为什么不敢不守规矩呢?可以说我没有开悟,所以我不敢不守规矩。

【注二三】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教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不是单单四事供养,不是饮食、衣服、卧具、汤药这么简单;她都要以这个身心性命来供养他,都要和他行淫欲。所差的地方就在行淫欲这个地方,有淫欲,这都是邪的;没有淫欲,那才是正的。你什么时候也不可以听那个人说:“开悟了,什么都可以干了,也可以行淫欲了。”这简直地这是大魔王、大魔王、大魔王说的话。你不开悟,不守规矩,那是你不懂;你开悟,你懂了,却明知故犯,再不守规矩,不守戒律,那你开悟,开个什么悟?变成开倒车,往回走了。

所以现在的人不研究那个真理,只知道,噢!开悟了,人家说开悟了,不需要守什么规矩,也就跟着这样说:噢!不需要守规矩了,他开悟的了,抽烟、喝酒、玩女人,什么都干了。

所以最要紧的地方,就是有一个淫欲,他有淫欲心,尽行不净行,这就是魔;他不贪钱,没有淫欲,那就是真的。

他专门公开对大家这么讲:哦!你前生是我的什么太太啊,是我的娘娘啊,你是我的什么啊,我做过皇帝啊,你怎么样怎么样子。公开对大家这么讲,就引诱人生这种淫欲的心。他公开讲就变成去骗人,去攀缘。

【注二四】 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其人的“人”,就是这个修道的人,不是另外有一个人。他自己因为被魔着了,他自己不知道,他自己还以为自己真是开了悟了,真是证果了,“啊,现在有这么大本领了!”所以自己不能觉察到。

“来彼”,这个“来”是外边来的善男子或者善女人,外边来的干什么呢?到这儿来求法。因为他有神通,所以这些人从旁边来,从外边来,所以叫“彼”。彼,就是他在那儿说法,这些善男子、善女人就到那个地方去了,他就敷座给他们说法,来教化这些来向他求法的人。

所以我们现在是大家的意见共同来研究,并不是说一定对,一定不对。研究这个真理,真理那就是真金。与真理不吻合,这都是不对的。

所以《楞严经》,为什么我说它是真的呢?就因为它这个理说得太清楚了,太真了,所以那一些天魔外道,他们原形都毕露了。这些冒充善知识,冒充什么什么东西的,都在这里头给他现出来一个写照,好像他现原形了。所以他们没有办法了,只可以说《楞严经》是假的,那么就弄一个鱼目混珠来,又可以混水,在那儿摸鱼了。

【注二五】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这是外边的人来到这儿请他去,不是外边的人没有来,他就去。“来”,就是外边的人来;“彼”,就是那个修道人。“求阴”,就是求阴的修道人。他们到那儿请他去讲经说法,他就去了。你现在懂了没有?这个经文绝对不可以改的,只有这个意思,没有另外一个讲法。你用另外一个讲法就不通了,那就变成食古不化了,那太矫柔造作了。

【注二六】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宗教,有古老的宗教,有时髦的宗教。古老的宗教,没人相信;时髦的东西,人人都趋之若狂。佛所讲的法,最重要的就是戒律。我们现在这一些人,认为佛真是古老,要找一个时髦的东西,所以一找就找到魔王的窟窿里去了。无论哪一个旁门左道,他们都离不了这种的贪欲,贪而无厌,这种欲是损人利己,要把其他的人都伤害了,而利益自己。

我们万佛城啊,我不能对你们说我们一定是正法,一定是怎么样。但你们跟着我这么多年,所有的人,每一个都算上,我和你们哪一位要过所有的财产了?我叫你们哪一个把所有的财产都捐给庙上?有没有这个事情?那么为什么我不这样子呢?就因为我很古老的,因为我要守戒律,我要尊重戒律。戒律是布施于人;不是尽叫人家布施给自己,自己不往外布施。

我们万佛城所有的经济来源,都是很自然的,没有用过任何手段向人去捐钱的,我们不用手段。我们所来的经济已经够用了,你再用手段去骗人的钱,这样不是魔法还是什么?叫人家所有的财产,甚至于身家性命都捐给道场,这完全是一种邪知邪见。

我所以和他们不同的原因,就因为我不贪所有人的财产,我也不贪哪一个任何漂亮的女人。我也不贪什么名,什么名我也不要。而且在外边,我有个臭名,不是个好名。谁要是听见我的名字,就觉得头痛了,尤其是那些个妖魔鬼怪。

【注二七】上人于一九八九年五月补述

弟子:“来彼求知善男子,敷座说法。”

上人:这就是那个魔,魔到这个地方,到求宿命的那个人那儿。

弟子:“于说法处得大宝珠,其魔或时化为畜生。”是另外一个魔吗?

上人:不,就是那个魔。

弟子:这个魔附着的人,又化成畜生了?

上人:嗯!大家就看见他像畜生,就是现古里古怪的样子嘛!“先授彼人,后着其体”,“彼人”,就是求宿命的人。

弟子:求宿命的人已被魔附身,化成畜生了,口里又衔着宝珠及杂珍宝?

上人:给当时那些听法的人。这不是一个人,或者他选择其中的一个人,这都是假设之辞,一定有这个事情吗?没有的,这都是假设的,不是一定的。你不要认为佛说这样,就认为是一定的。这只是举出一个例子,要大家触类旁通,不是就这样死板板地。要灵活运用,再有这种事情,你就会知道,哦!这和那是相同的。你说他变畜生,或者他变一个佛也不一定的。

弟子:“后着其体”呢?那个魔又着到谁的体上呢?

上人:又着到每一个人身上。

弟子:另有魔来着到每一个人身上吗?

上人:就那个魔,他可以分身无数的,可以着到那一个人的身上,又可着到旁人身上。

弟子:哦!跳来跳去。

上人:不是跳,他不是一个,可以变很多的。

弟子:哦!着到你身上,又可以着在他身上。我哪里知道魔的力量那么大的?

上人:嗯!那个魔和佛的力量差不多的。不过就是一个邪,一个正。他所做的事情是邪的,佛所做的事情是正的,所差别的就在这里。台湾有一个人,他有这个经验,现在可以叫他再讲。(对居士说)你要和盘托出,把魔传给你的心法讲出来。

居士:上人、各位法师、各位善知识,我现在所讲的,是我在台湾跑过的外道所显现的,跟我所了解的。或许我了解的,跟佛所说的天魔不大一样,因为天魔是千变万化的。我看到的,只是他们显现的方法之一而已,不是全部的境界,只是供作参考,不一定是全部事实。因为天魔的显现有好几种,一种要经过灵媒,一种不经过灵媒。普通学习外道,如果你的心不太正的时候,他不经过灵媒,在你禅坐时,天魔就直接可以显化,化做一个人的样子。

在这段经文“是人无端,于说法处,得大宝珠。”因为有“于说法处”,依我所看到的,我想是有灵媒、说法者、听法者三种人存在的情形。“是人”,上人的翻译说是着魔的人,这也是一种的翻法。但是我看过其他的翻译,和我所了解的,“是人”,是还没有着魔。为什么这么讲?因为佛讲《楞严经》,是为了警惕还没有着魔,但是心已经稍微偏的人,你要警觉,如果不警觉,就会着魔。用意是要警诫人:在色、受、想阴已经尽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或许有这些事情会显现。如果显现,你们要怎么样预防。

两年前,我到一个在家人那里,他也是剃了光头,好像一个沙门的样子,他在家里禅坐的时候,天魔附在他的身上,说:某某人,我送你一本《无字天书》,送你一部什么经。开始的时候,因为你的心不正,想得到一个迅速得证的方法,所以去那个道场,他会化做各种的方法。“五十阴魔”前面这三十阴魔的境界,每一天、每一个地方,像这一切一切,大概我都看过,也听他们说过。

好像那些简策、珍宝和藏什么东西,我都看过。或是一餐一麻一麦,还是一餐可以吃很多东西的情形都有。就好像授大宝珠,你打坐的时候,他说:“某某人,我授你宝珠好不好?”如果你心一动,想得到这个东西──这是指透过灵媒──你把手伸过去接下来,接下来之后,就产生问题了。

我以亲身的体验来讲,二年前我到一个地方,他说:“我授你一部《无字天书》,让你练三年,三年练完以后,你可以得到很大的神通。”那天我因为心有点动,就想:“你送我一部《无字天书》,好啊!”我就接下来了。他又说:“你要接受的话,就双手往上提,我授给你。”授完以后,回家第二天,我整天就念,我自己都听不懂,好像在说日文,又好像泰国文。又唱日本明治天皇那时候的军歌,我以前根本没有唱过,其实我的声音很差的,但是一唱起那个军歌来,声音可以很高,可以很低,比电视、电台里歌星的声音还要好。我想这《无字天书》就是经文说的“简策”。

这里说法处有二种情形,一种是你本身没有着魔的人,没有办法看得到;受阴没有尽,也没有办法看到。一种是你本身在静坐时,被天魔附的那个人看得到,你也看得到。

所以这一段有二种情形:一种是被天魔附的人和你都在定中的时候,他授你什么东西,你本身也可以看得到外界的景象,其实这只是个幻境,是“是人”所变的。一种是你本身没有看到,只心动而已,他说:“我授给你什么东西,好不好?”你讲“好”,那时候就不一样了。天魔其实也有天魔的规矩,你如果说我不要,他也着你不上的。据我所知道,整个台湾的外道都在前面这三十阴魔的境界之内,这是想识还没有尽的境界。

今天的翻译跟我讲的事实,可能有点出入,我是说或许在这种情况下,天魔会用这种方法显现,要来害你,使你不成道。因为你的道行有高低的分别,所以他显现的方法一个一个是不一样的,这只是供大家参考,阿弥陀佛!

【注二八】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破色阴、受阴,一样还是着魔。这色受想行识都破了,那是很平常的事情,不是真有定力,不着魔了。他不过是很高了,很高了还一样着魔,为什么呢?就因为他还有个爱心和贪心,就因为有这个,或者贪知见,或者贪神通,或者贪感应。这一贪就开门了,并不是他一想,就不会着魔了,那个着得更厉害的。

【注二九】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上人:你要用择法眼来观察,也用妙观察智来观察这种境界的问题。你观察,不要执着到这个上,说我观察观察。这种妙观察智就像个镜子,和大圆镜智差不多的。不过大圆镜智是不动不摇的,就现出来一切的诸法实相。妙观察智是用一种观察的力量,才能够知道清楚。那么你能用客观的态度,就不落这一种偏见。你认识这种境界,就不被它转。

弟子:我有一个问题,孙悟空是从石头里头生出来的。为什么那石头会生出这只猴子?是因为这石头经过几万年的日月精华以后,就会有这种现象发生?像孙悟空这种情形,是不是跟经文上讲的是一样?就是日月薄蚀精气,然后这些什么金玉芝草,麟凤龟鹤吸取这些精气,变成这些魔。像孙悟空这种情形,从书本上看,他好像还有一点善根,知道生死轮回是很痛苦,所以他经过八百年之后,就跑去求道,学各种法术,后来又变成佛教的护法。

像孙悟空这还是好的例子,可是这里说,这些什么精灵鬼怪,他们年老的时候就变成魔。那是什么情形之下,他们老了会变成魔?因为在这种情形下,魔好像是流氓似的,就做不好的事。我想是不是有的不会变成魔,有的会变成魔?因为有的是好的,有的不是好的。

上人:孙悟空这只是魔的一份子,类似这个情形是很多的。孙悟空也就是大约在想阴上修行有问题了,所以就变成一只猴子,钻天入地。这正是《楞严经》说的,魔的一个代表者。那么至于其余的魔,当然他做魔做够了,也就会皈依三宝。在什么时候他能一念回光返照,觉悟了,他还不失为一个佛的弟子。他若不觉悟,就是魔。这魔就是他越老,年头越多,神通越大。他若年轻,就没有那么大的力量,没有那么大的神通。越老那力量、神通,都不可思议了,所以叫魔。这个魔比鬼更厉害。魔鬼、魔鬼,这鬼是会变魔的。

你们听没听过以前那个如意魔女?那是周朝的一个鬼,她不守规矩,就被雷给劈了。雷劈了她,但是没有完全把她消灭了,所以她聚精会神地又聚会到一起,就修行成一个魔,各处去要人的命。

为什么魔要人的命呢?就是因为要增加自己的势力和眷属的势力。每逢这个魔魔死一个人,其余的魔就来恭贺他说:“你真有本事!”就像我们做官的,升官似的,就那样子。因为魔多杀一个人,就增加一种势力,这个鬼的势力也听魔招呼的。如意魔女以后遇到我,也皈依三宝了,这也是魔皈依佛的一个例证。

这个世间一切的事情都很微妙不可思议的。在这个经上,只是说一少部分,要是详细说,每一阴的魔,就有千千万万那么多,有种种的不同。所以举出这一样,大家也可以触类旁通,就不要生那种贪求爱心了。没有欲念了,什么魔也不怕。你要是没有贪欲了,什么魔没有办法你。魔就是看见你门开了,他就会进来;你总是门不开,他就不会进来。

为什么魔生到天上去,因为他修了很多福报。经上说天魔,不要以为那个天魔就是在天上,他可以到天上去,但他不一定常常在天上。那么人间这一切的有神通的魔,都可以做为天魔。天上的魔如果需要他们去,呐喊助威,随时他们都可以去的。他们生到天上,不单有欲念,而且根本这个脾气是最大,刚强得不得了,就是因为有一种好勇斗狠,所以就做魔了。他若没有好勇斗狠,没有脾气了,那就是佛的眷属了。有脾气,这个无明很重的,这都是魔的眷属。

至于他们将来受什么果报,那是很远很远的一个事情,这不可以考究的。他们有的遇到这个神通大的,如果他们太不听教化,可以把他们摧毁,没有了,化为和虚空一样。那么有的没有经过摧碎,他做的恶多了,他不改过,还是那么背觉合尘,还是那么迷,当然将来他也有他的果报,他的果报那也是很辛苦的。或者去做狐狸啊,做黄鼠狼啊,都堕落到畜生道去,这都是魔的精灵,他做这一种的东西。或者变蛇啊,或者变老鼠啊,或者做种种奇奇怪怪的畜生,这都是那种魔里魔气的东西变的。所以你们若看见很恶的众生,好像老虎啊,这都有一点魔的力量在那儿帮助它,所以它才有那么大本事。

【注三O】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在我年轻的时候,专门欢喜和魔来斗法,所以斗得三千大千世界的魔军都想来对付我。所以有很多次,几几乎把生命都没有了。

因为这个,我就再有这种和魔斗法的心,也不敢再用什么法来和魔斗了。所以现在很多的魔他来欺负我,我都修忍辱的功夫,不和他们起对待。我只用一种慈悲心来摄受,来感化他们,而不用降伏法来降伏他们。

我记得在东北有过一次,是在道德会上,有个讲习班主任叫徐桂兰。这道德会有五、六十个学生,其中就有一个着魔了,中邪了,所谓着魔就是邪魔来附体了。这讲习班主任徐桂兰,自以为讲习班的主任,是有地位的,有权力的,就来为这女孩子治魔。她用一口凉水,照着中魔这个女孩子就喷一口。这一口喷上了,这魔还没有走。魔就说:“好!你来治我,我现在就到你那儿去,我要附在你身上,看你怎么样?”于是乎,这中魔的女孩子病就好了,这徐桂兰自己就中魔了,中邪了。

方才张果鸿说他也用过这个方法,念咒来喷这个人,这个人就跑了。这个魔大约法术还不够,所以就跑了。但附在徐桂兰身上这个魔不怕凉水喷,它不跑,于是乎徐桂兰自己就发魔气。

她发了魔气,在道德会也不能住了,就回到家里。回到家里,这个魔天天都来扰乱她,扰得她家里不平安。这个魔是什么魔呢?是个马猴子精,大马猴子,很大的马猴子精。这马猴子精一来了,就和徐桂兰有性行为。它附到她身上就来折磨她。有时候就把徐桂兰迷得?又讲怎么样爱它,又怎么样。就有性行为。性行为完了,徐桂兰本人就七孔流血,眼睛也流血,耳朵也流血,鼻孔、嘴巴都流血。就这个样子,被这个马猴子精,把她的精气都给吸去了,吸得瘫痪要死了的样子。

道德会就派人去找我们庙上的方丈和尚,我们方丈和尚是很有名的,在东北叫王孝子。因为听说三缘寺这庙上方丈和尚有道德,可以降伏这个魔,于是乎就找他去了。但方丈和尚什么事情都叫我去,在外面有一些个什么问题,并不是他自己本人解决的,都是我去帮他解决的。好像大南沟高德福这家里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的,外面人都也知道的。

这次方丈又叫我去,叫我去我就去了。去到这儿,他们就说把谁请来了。这马猴子──你猜它怎样说?“唉!你请他是白费功夫,没有用的。你不要说请他呀,你把济公请来,我也不怕的。”就这么在那儿讲,什么也不怕。等我到了呢,它真地来了,这马猴子来了,然后真是又斗上法啦,斗、斗、斗!斗了两天才把它降伏。降伏住了,从此病就好了,那么这个人也没有死。像这些个问题,我经过很多很多的。

所以现在我也不愿意管人家的闲事。不要说旁人的闲事,就像某某人,你看得见,她是有个鹰在那儿,总是令他晃头晃脑的,这我都不管。我看见,就像没看见似的,为什么要这样呢?我就是修忍辱的功夫嘛!有人在我头上屙屎呀,我也不发脾气,也忍着它。所以现在我的宗旨是这样子,和任何人也不斗争。果鸿你以后切记,不要再惹麻烦了,这还算你有点善根,要不然的话,嘿!这个魔很容易就跑到你身上去。所以这不是很好玩的一件事情。

【注三一】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末法是魔强法弱的时候,《永嘉大师证道歌》上说得很清楚,说是“嗟末法,恶时世,众生无福难调制,去圣远兮邪见深,魔强法弱多怨害,闻说如来顿教门,恨不灭除令瓦碎。”这个嗟末法就是嗟叹,叹息这个末法的时候。恶时世,这个时候是个很恶劣的时候,妖怪邪魔都出现于世了。

电脑是一个最大的妖怪,电视是个小妖怪。这个小妖怪就帮着这个大妖怪,这个大妖怪就要把所有的人都吃了,使令所有的人都失业了,没有工作了。这叫“嗟末法,恶时世”,这个时世真恶劣。众生无福,众生一天到晚那么紧张,人人都搞得有心脏病。没有心脏病,就有肝脏病;没有肝脏病,就有肺病;没有肺病,就有脾病;没有脾病嘛,就有肾病。这心肝脾肺肾,什么病都来了,就都是中了妖怪的这种邪气。中毒中得太深了,所以把众生搞得这么多病痛都出来了,没有福了。

你以为看电视、听电话、听收音机、玩电脑这是很好的。不知这个令心肝脾肺肾都受伤了,将来搞得人都不是人,鬼也不是鬼了。那么这样子,这个世界就该坏了,所以我们人就生在这个众生无福难调制的时候,是不容易教化的,你叫他不要看电视,他一定要看;你教他不听收音机,他还一定要听;你教他不听音乐,他偷偷摸摸去听,这个时代就这样地坏。这样地坏啊,搞得众生颠颠倒倒的,难调制。

“去圣远兮”,去圣就是离佛很远了。“邪见深”,人人都有邪知邪见,没有正知正见了,邪见太深了。“魔强法弱多怨害”,这时侯魔是很强盛的,这佛法是很软弱的。“多怨害”,互相你害我,我害你,这么互相怨害。“闻说如来顿教门”,要是听见佛所说的这个正法眼藏顿教的法门。“恨不灭除令瓦碎”,就恨不能即时把它都消灭了。好像那一块瓦,把它拽碎了那么样,对这个佛法就仇视得这个样子,我们现在就是这样子。

所以我们在万佛城住的人,每一个佛教徒的家庭里头,我们不要有收音机,不要有电视,不要有音乐的唱片,把这个都要改了它。在万佛城住的人,在百忙之中,无论怎么忙,都应该参加早晚课、讲经,不应该缺席的。在家人如果不能到庙上做,你可以在家里做,也做早晚课、念念经、研究研究佛法。不要有时候就看电视、听收音机,搞得和一般外边的人一样。

万佛城和外边的世界不一样,我们要不随着流俗所转,所以你们各位在万佛城,以佛法为主,以学习佛经为主。谁能把《楞严经》先背会了,那我是特别高兴的。在家里也要读诵《楞严经》,读诵《法华经》,读诵《华严经》。不然,你跑到万佛城来,这有什么意思,一点意思也没有。你对佛法一点都不懂,说起什么,就说:“哦!问什么?”什么都不懂,那你在这地方是太可惜了。

【注三二】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所以方才果地说是正定要守戒,这也是很正确的一种理论。你若想有正定,一定要先持戒,持戒就是干什么来着?就是打地基呢!先要把那个基础打好,打坚固了它。打坚固了它,你再把柱子立到那个地方,那柱子就是一个定力,那基础就是个戒力。一定要严持戒律,很精严的,这是很要紧、很要紧的。你基础若是打不好,柱子立到那个地方,也立不住的,就变成邪定,不是正定了。

至于慧,什么叫慧呢?因为那有个柱子立住了,然后又有墙壁,就可以把这个房子造成了。房子有什么用呢?这里边可以拜佛,可以讲经说法,可以教人改过自新,这就是慧的用。

戒就是个体,定就是个相,慧就是用,这叫体、相、用。所以我们大家一定要很清楚这种的道理。你没有戒力,就没有定力;没有定力,就不发生慧力。好像你基础打不好,就立柱子,那个柱子就不会坚固,那个墙就房倒屋塌的,一点用也没有。所以戒定慧这是缺一不可的,这叫三无漏学──戒、定、慧,我们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注三三】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弟子:这个人既然可以看到二万、四万、八万大劫的事情这么久远。为什么他看不到人在六道中轮回,又生到旁的众生去?

上人: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你要知道他所看的,虽说是二万大劫,其实只是一个虚妄在那儿管着。一念为无量劫,无量劫为一念。他觉得是二万劫,其实这都不一定的。因为他这还是在虚妄的境界里头转,是一种妄想在那儿支配他,才有这种妄境现出来,都不实在的。所以他看见猪,也是二万大劫做猪。看见牛,也是二万大劫都做牛来的。他觉得是这样,其实这都不是正确的。要是正确的,真是二万大劫,当然猪在六道轮回里头,不是单单做猪呀!那么他说都是这样的,这已经证明他所有一切都是假的。他就说他看二万大劫,这不一定就是二万大劫了,这只是在他个人的一种感觉上,他觉得是这样。

好像台湾来的那个吴兄就说:“啊!我觉得我和某某人在唐朝六祖的时候,就一起在那个法会里。”这其实就是这种境界了。他觉得,觉得就表示那一切事情不是真的。真的,那要有证据的,也不是到处那么自我宣传的。如果是这样,现在这么长的时间又遇到一起,他怎么会舍得那么快就走了呢?他真是放得下吗?不是的。他为什么要再回台湾去干什么干什么呢?就是为的这么样一说,好鱼目混珠来颠倒是非,令人认不清楚了,“哦!他真不得了了,他真是啊,这个人真如何如何,你看他知道在唐朝就和某某人在一起如何了,怎么样了。”

怎么样?你不修行一样堕落做鬼的,怎么样?所以你们各位要有真知灼见,要有真正的智慧,看这个人说这个话,究竟他什么意思要这么讲话?那么他看见某某人在万佛城、金山寺也有点影响力,他如果把这个人一拉上,你说这对他有多大的帮助。那么这个人也就默认了,说是:“哦!是的,我和他是在六祖大师会下就一起学法的。”你看这无形中,他这个身价就高起来了。就好像有个人跑到万佛城来,说我们怎么样护持他,就是一个样的道理,这个都是大同小异的,不过骗人的方法不同而已。

所以你们各位对于这一点,要特别注意的,我方才没有说吗?这个假的是给真的预备的,先有假的,那个假的到这儿来,他把人都弄得迷迷糊糊,以后有真正要找真法的,他就要找正法去了,也就可以说是无路可走了,他就要追求正法了。

所以“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这个道是相反的,所以我们人学佛法,要有真正的择法眼,就认识是法、非法、黑法、白法、正法、邪法,要认识。不怕他是邪、是正、是黑、是白、是善法、是恶法,就是你若认识了,就好了;你若不认识,在那地方糊糊涂涂的,真的你也不认识,假的你也不了解,一天到晚在那儿囫囵吞个枣,也食而不知其味,那就糟了。

所以我们这儿研究《楞严经》,《楞严经》我们应该常常研究,所以我们那个山门对联是“华严法会,楞严坛场”,我们这儿是楞严坛场。所以研究完〈五十阴魔〉,再研究〈二十五圆通〉;研究〈二十五圆通〉之后,再研究〈四种清净明诲〉。然后我们把《楞严经》一段一段,一部分一部分,都把它研究清楚了。现在这一些魔子魔孙,这些个妖魔鬼怪啊,专门说《楞严经》是假的。他就这么样一说,令人生怀疑,没有信心了,“哦!《楞严经》是假的,说来说去都是假的。”

我们也讲道理的,不论他是假的、真的,他讲得有道理,我们就相信;讲得没有道理,讲得不合乎正法,不合乎戒律,他就是真的,我们也拿他当假的。所以这个真假从什么地方分别?就从黑法、白法来分别。哦!你也糊里糊涂的,那些个邪知邪见,你说它是对的;那个正知正见呢,你说它是不对了,这真是颠倒黑白,颠倒是非!我们有这种的思想,那将来就是主于没有眼睛的,没有眼目的,因为黑白不分嘛!这种邪知邪见的人,将来受果报,也受没有眼睛的果报。他都是瞎人的眼目,令人找不着正路。所以这一点各位要特别特别注意的,这因果是特别厉害,丝毫都不爽的。就由我这一生的经验,我就知道你不能做错一点事情,你稍微做错一点事情,那个果报就来了。

【注三四】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念佛是谁?”这叫参。参呢,我讲过很多次,就是要专一。所谓“专一则灵,分驰则蔽”,专一的意思就好像用锥子,在那儿钻窟窿一样,又好像用金刚钻在钻钢铁一样。什么时候钻透了,什么时候那就叫开悟,这是参。

“念佛是谁”,这是念,这个念是在你心里头念。

参呢,是找。这个“找”跟那个“计度”又不同。这个“找”是专一只是找,向一个地方来找,就是找这个“谁”。这是参──参这一个道理。

那个“计度”呢,它不是一个念头。它是东想想、西想想,它是互相比较一下,互相分别一下,互相又来比量。那么他比量,就是向这儿比一比,向那儿比一比,这计度,是他自己在那儿妄想太多了。

这个参,只是一个妄想;这个计度呢,是很多个妄想,他就七扯八拉的,上上下下。他想到天上去,上帝在那儿穿的什么衣服?戴的什么帽子?眼睛多大?耳朵多长?鼻子多宽?他在那儿计度上帝的尺寸,用这个尺寸来量、来计度,那么究竟上帝是不是那个样子呢?他也没见过,所以他量出来的尺寸,不一定对的。他又跑到地下去,计度地心吸力,地心是有多大?地的面积是有多大?地有多少粒微尘?大约是由一万万个八万四千那么多微尘集中到一起,这是一个地球。

其实这都是一种自己在那儿揣测,自己在那儿算,用computer(电脑) 恐怕也算不出来。但是他就用自己的那个computer,在那儿算来算去,算也算不出个头,也算不出一个尾来,他说这真是个怪物。

所以这个参,也不是行阴,也不是色、受、想、行、识;这个念,就是你心里念,这也是一个专一之念。譬如你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这只有一个“南无阿弥陀佛”,没有其他的妄想,这叫以毒攻毒。你如果有很多妄想,那毒太多了,一定死的。

【注三五】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刚才果地说我们一般人把破五蕴的境界估计太高了,这是很对的。《心经》上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个“观自在”也就是在那儿打坐,这个人在那儿打坐的。“行深般若波罗蜜”,就是那个禅的功夫一步一步地进到智慧的阶段,所以他能明了五蕴是空的。这五蕴──色、受、想、行、识──都是空的,因为你把这个都看空了,就不被五蕴遮盖住了。不被它遮盖,就是智慧现前了。

这时候还谈不到什么证果、出三界,谈不到的。智慧是有了,所以才能离苦得乐。在离苦而没有离、得乐还没有得的这个阶段上,还有一段的路程,还要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不被境界所转。他还是被境界转,被色、受、想、行、识这五种的境界转,这不单没有证四果,而且连初果也谈不到的。人证了初果阿罗汉就可以走路脚不需要碰到地下。离地下会有半分那么高,脚不沾地了,在任何地方都脚不沾泥了。他怎么能这样的呢?就因为他把这见惑去了,断了八十八品的见惑,因为他断见惑就能这样了。

什么叫见惑呢?就是对境起贪爱。对着这个境界,就被这个境界所迷了,生出一种贪爱心来,这叫见惑。证果的人,“眼观形色内无有,耳听尘事心不知”,什么都空了,无所执着了,那他怎么还会走火入魔呢?根本就没有什么魔可走、可入的,没有什么火可走的,他没有火了。

迷理起分别,这是思惑。二果、三果的圣人要断思惑。你想一想,在这五蕴的阶段,他修道若断了思惑,怎么会想东、想西、想南、想北,计度上、计度下的?用种种的分别心来研究道理呢?没有的!什么事情来了,他都迎刃而解,不需要去分别计度它。这些妄想都是一些个识,尤其那个“识”,那分别更细微,细微、细微的地方,它都在那儿分别。不要说他没有证果,他甚至于也不能升到非非想处天,为什么呢?他这身体根本就没有看破,没有放下呢!还是在这臭皮囊上来用功夫,打转转。

所以你们以为破了五蕴证了果,证了什么果?破五蕴那只是修道一个应行的路子,在那路子上走。所以各位要认识清楚这种境界,不要像那无闻比丘似的,以四禅天就认为四果了。这个破五蕴也就是在这初禅、二禅的境界上。这要是按着修行的步骤来讲,还很早很早呢,这可以说是刚刚入门。你不要对那刚刚开蒙的小学生,就以为他大学毕业了。就是神童,也没有那么多。或者有的小孩子读书读得快,那是神童,但是很少很少的,所以对于法要认识清楚。我早不讲这话,就看你们各位的智慧怎么样?今天我告诉你们,没有断见惑、思惑,这怎么能谈到证果呢?谈不到的。

【注三六】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他没有证果,都是虚妄的境界,所有的都不是真实的。就是他色、受、想、行、识都破了,也还没有证果,这不过只是在修道的路上跑着呢。他若是证果,他就得到不退转了,怎么会着魔呢!证了初果也不会着魔的。

【注三七】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三月补述

那个心经上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破了五蕴,他只是明白这个空理了,并谈不到什么了生死和证什么果位,这还是在那个路上走着呢,还没有到家,所以谈不到了生死。他这个落到一个偏空的理上,这时候他也不觉得有什么苦,也不觉得有什么乐,他在这个地方要是停止了,就落入外道去了;若再往前进步,那么他是可以开悟,可以证果,但是要精进。所以修行,无论你到什么程度上,你如果以得少为足,就认为在那儿就可以了,那就叫中道自划了,半途而废,也就是就懂得那么多,再往前就没有进步了。

【注三八】上人于一九九二年十二月二日补述

弟子:在这里说楞严妙定奢摩他,可是在前面说奢摩他是三止三观。

上人:三止三观,这都是一个比喻,道理差不多。

弟子:可是它并不是楞严妙定。

上人:在后面或者就证入这个楞严妙定。这一个道理,有的地方讲法不同,这都是观前后文有关连的,就是那又讲了深一层。一样的名词、一样的人,他那时候只是一个小孩子,以后长大了,那作用又不同了嘛。这都是变化的,没有什么,都是差不多的,所以这个地方这么讲,那个地方那么讲。你若一定执着那个,那就是不通嘛!

弟子:可是要上人这样的智慧才有办法。

上人:好像我问那个禅宗里头说:“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过,桥流水不流。”这什么意思?我讲过,你们都听过?这没有什么啊!当然空手才能把锄头嘛,你手里若拿着东西,怎么能把锄头呢!这一般人一看,说:空手怎么把锄头呢?就不懂,转不过来这个弯。禅宗就是这样的。

弟子:因为禅师们讲的话,一向古古怪怪的,其实他讲得不古怪了,很合逻辑的时候,也搞不清他讲什么。

上人:这个是对当时的机宜,你拿这来讲,就照葫芦画瓢描一描,那又走样了。那就是那个禅师故意这么说,教你不懂,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弟子:那要对当事人的机,旁边不是当机的人?

上人:所以后人拿着它做公案来讲,这个都是在那儿说食数宝呢!

弟子:就好比说当时那个人快开悟了,那禅师打他一棒,他就开悟了,那以后人就随便打,也打不出?

上人:一打,他就发脾气了。你用功用到了,磕着、碰着都开悟的;你不到的时候,你想开悟,那开不了的。愈想愈不开悟,因为只是妄想嘛,你不认识妄想,还顺着这个人心想想想?,想,想到什么时候也想不到的。

【注三九】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至于说着魔的人,若能念〈楞严咒〉,魔会不会走?你能念〈楞严咒〉,什么魔都会走的,但是要专一其心来念。你若专一其心念,不打旁的妄想,没有什么贪心,什么魔都会远避的。只怕你一边念咒,还一边打妄想,这杀生的念也不断,偷盗的念也不断,邪淫的念也不断,打妄语也不停止,喝酒呢,更是心里总想着喝酒,这样子,你就念什么咒也都不会灵的。

【注四O】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我们天天在这儿研究佛法,要“朝于斯,夕于斯”,天天如是。一天不如是,就错过机会了,你就在那儿想,不知是哪一秒钟,就失去你所得到的利益。

我们举一个譬喻,像什么呢?就像猫在那儿扑老鼠,在那儿等了几天,然后它就跑了。这猫没有忍耐心了,没有忍耐心就走了。它一走,老鼠出来了,没有捉住,就是这么奇怪。又像钓鱼,在那儿钓了几天鱼,鱼也不上钩,因为小鱼被大鱼都给吃了,这个大鱼吃饱了小鱼,也不愿意再吃旁的东西,就在那儿睡觉了。所以几天也不吃东西,等到刚刚饿了,这个钓鱼的渔翁没有忍耐心,走了,所以也没钓到鱼,一条鱼也没钓到。

这本来都是杀生的事情,这钓鱼也是杀生,猫捉老鼠也是杀生,我们修道也是在这儿杀生。杀什么生呢?就杀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贼。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贼,那么看着、看着、看着它几天,六贼也不得便。刚刚懈怠了,喔!这六贼又作怪了,在那儿造反了,就这么厉害。

所以你修行,时时刻刻都要念玆在玆的,不能放逸,一秒钟也不可以放逸。你一放逸,那个魔也就来,不单现在我们修道那个魔是这样的,就佛住世的时候,人修道也是这样子,也是要谨谨慎慎地常常用功修行。

有什么证明佛在世的时候也有魔呢?你就看佛入涅槃之后,在结集经藏的时候,阿难升法座,坐在法主坐的座位上。因为结集经藏要有一个人在那儿主持这法的法会。在这时候,阿难相貌就现出来一种不可思议端严毕备的样子。

下边那些阿罗汉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咦!怎么阿难成佛了?”又想:“怎么这是旁的地方来的佛吗?”有的阿罗汉又想:“喔!这是不是魔啊?”你们想一想,如果佛住世的时候没有魔出现,为何佛刚刚入涅槃,这些大阿罗汉怎么就生了这个怀疑?一定在佛住世的时候,也就常常有魔的出现的,所以他们就生这种种的怀疑。

你们各位想一想,我们用功修行,一时一刻也不可以马虎的,时时刻刻都要认真,脚踏实地来修行。我们是追求真理的,稍微一不用功啊,那个业障就现前了。

【注四一】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在中午有人讲,以“穿五层衣服”来比喻“五蕴”,这个比喻不太恰当。因为《心经》上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如果像穿五层衣服似的,那五层衣服都剥下来,人就裸体了。所以果舟说:“这教人打妄想”,是真的。

那么不破这五蕴,还有这五层衣服遮着,人没有打那么多妄想。要是破了,裸体了,这怎么办呢?所以这比喻是有一点问题,难怪你说令你打妄想。那你说这怎么办?你对这有什么解释法没有?用五层衣服来比,这是一种有形的。而五蕴是没有形的,没有形和有形来比,这是不一样的。

这五蕴只是一种阴气,这阴气也可以变成阳气,阴魔也可以变成阳魔,就看你会不会用。你若会用,在这修行上不被它所转,这个境界不是不好。你贪图神通,贪图好处、境界,这就被它所转了。

所谓五阴,又叫五蕴。五阴是五种阴气,因为有阴气,所以就着魔了;有阳气,这就是菩萨了。不过,要紧的就是不执着。不执着了,就是“终日穿衣,未穿一缕纱”,不要执着穿没穿衣服。“终日吃饭,未吃一粒米”。真正用功的人,对这些都没有执着了。不一定就像五层衣服这么脱光了,没有衣服穿,那怎么办呢?这只是一个很浅显的比喻,就恐怕你不明白,所以才这么样说。

其实五阴根本就是一股气在那儿作怪,这气有邪气,有正气。邪气就是阴气,正气就是阳气。你要是不会用它,就变成阴魔了;你要是会用它,就变成阳魔了。在这个时候,就是要用这个不思善、不思恶,你也不要贪好境界,也不要怕坏境界。就是遇到这种境界,还若无其事似的,不生一种执着心。我知道果舟对这五层衣服,是不愿意脱,脱了就觉得很怕丑的,所以我今天提出来讲一讲。

【注四二】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楞严经》这是佛教里一部照妖镜的经,所有天魔外道、魑魅魍魉,一见到《楞严经》都现原形了,他无所遁形,什么地方他也跑不了。所以在过去,智者大师听说有这一部经,就向印度遥拜,拜了十八年,以十八年这种恳切至诚的心,求这一部经到中国来。过去的大德高僧,所有这一些有智慧的高僧,没有哪一个不赞叹《楞严经》的。所以《楞严经》存在,佛法就存在;《楞严经》如果毁灭了,佛法也就毁灭了。

怎么样末法呢?末法就是《楞严经》先毁灭了。谁毁灭的呢?就这一些个天魔外道。这些天魔外道一看见《楞严经》,就好像眼中的钉、肉中的刺一样,坐也坐不住,站也站不稳,所以他必须要创出一种邪说,说是《楞严经》是假的。我们做佛教徒应该认识真理,《楞严经》上所讲的道理,每一个字都是真经真典,没有一个字不是讲真理的。所以我们现在研究这五十种阴魔,更应该明白《楞严经》这种重要性,其他这些邪魔鬼怪最怕的就是《楞严经》。

虚老活了一百二十岁,他一生,旁的什么经典也没注解过,只有注解这部《楞严经》。注解《楞严经》这个稿子,他是很注意地来保存,保存了几十年,结果以后在云门事变时,就丢了,这是虚老一生一个最大遗憾的事情。他主张我们身为一个出家人,都应该把《楞严经》读得能背得出来,由前边背到后边,由后边背到前边,顺背倒背,顺倒都能背得出来,这是他的主张。那么我知道虚老一生之中,对《楞严经》是特别重视的。

有人也对虚老提过,说:“《楞严经》有人说是伪造的。”老和尚说这末法怎么叫末法呢?就因为有这一班人,弄得鱼目混珠,是非分不清楚,教你这人都迷了,瞎人眼目,令人认不清楚佛法了。他在那儿把这个真的,他当假的;假的他又当真的了。你看这一些个人,又是这个人写一部书,人也拿着看;那一个人写一部书,他也拿着看,真正佛所说的经典,人都把它置诸高阁,放到那个书架子上,永远也不看。所以这也就看出来众生的业障是很重的,他若听邪知邪见,就很相信的;你讲正知正见的法,说了他也不信,说了他也不信。为什么呢?就是善根不够,根基不够的关系,所以对正法有一种怀疑的心,有一种狐疑不信的心。

我们万佛城这儿要立楞严的坛场,最好你们谁发心把这部《楞严经》,天天能读它,或者一个钟头、两个钟头。能把它像读书那么读,能记得又能背得出,把这《楞严经》、《法华经》,甚至于《华严经》都能背诵出来,这是最好的。谁能把《楞严经》、《法华经》、《华严经》若都能背得出来,那世界上这还是正法存在的时候。所以我们这儿──万佛城──这么好的地方,大家要发大菩提心,做一些个事情。不是说我们和人比赛,我们要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要做这些事情。

我在以前有这么一个心愿,想要把《法华经》能背得出来,再能把《楞严经》也背得出来。在香港有位果一,就是恒定,他《楞严经》能背得出来,《法华经》我教他读,他最后大约没有完全背得出来,这是很遗憾的事情。我们这么好的地方,大家要发大心,把佛经和戒律──《楞严经》、《法华经》和《四分律》、《梵网经》都能背得出来,这是最好的,那我们这儿一定是正法久住了。

▲Top

法界佛教总会 . DRBA / BTTS / DRBU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