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佛教总会.DRBA Logo

水镜回天录白话解.文士篇

化老和尚著述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西元一二三六年~一二八二年.南宋

◎宣化上人讲述于
一九八六年七月十二日

姓文,名天祥,字宋瑞,号文山,南宋江西吉水人。宋理宗时,进士第一,曾知赣州。元兵南侵,变卖家产,号召郡中豪杰,敌抗元军。奉旨入元军议和,无理被执,行镇江时,夜逃樊笼,辗转至温洲。益王立,召入福州为丞相。卫王立,封为信国公。反攻元军,不幸被执,拘于燕京地窖中,威武不屈,名利不惑,视死如归,无动于衷,作〈正气歌〉以明志。三年后,慷慨成仁,元世祖赞为真男子。曾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何等雄壮之嘉言。万古不朽,流传后世,中国之完人,足为楷式。

赞曰

炎黄子孙 不屈不挠 百折不变 千古英豪
正气凛然 志节弥高 蒙古钦服 称曰奇男

又说偈曰

日月并明照世灯 金石操守鬼神惊
浩然正气塞天地 仁义忠心冠古今
华夏突出豪杰士 宇宙同钦大英雄
人人能效文丞相 何愁世界不升平

白话解

《水镜回天录》这本书里,什么样的人物都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也有,善者可以做我们的榜样,让我们照着学;不善的我们就不要照着学。所写的有出家人、在家人,有佛、菩萨,也有杀人的凶犯,世间的人有很多的样子,形形色色,种种不同──面貌不同,思想不同,行为不同,就看我们要学哪一种人。这些多数是古人,已经过去了;今人也有几个。过去的古人,我们怕把他忘了,所以再提出来重复一下;现在的人,我们也怕不认识他,所以再介绍一次。

《水镜回天录》为什么要写在家人?因为一般人都是在家人,出家人少,在家人多。在家人有好的榜样,我们也应该学习。寓褒贬,别善恶,这有一点《春秋》的味道,可是《水镜回天录》比《春秋》现实一点,《春秋》是古人写的很古的文章,《水镜回天录》比较通俗,人人都懂。

今天讲文天祥。我并不认识文天祥,相信各位也没有人认识;就因为没有人认识,所以我们提出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文天祥是中国人的精神代表,中国人要是人人都像文天祥,那么谁也不敢来侵略。就因为人人不如文天祥,所以才搞得乱七八糟,国不成国,家不成家,人不成人──人都变成鬼了,只知道自私自利,只知道贪,不知道要帮助其他人。

文天祥是南宋时代的人,宋朝末年是乱世,也因为在乱世,才显得出这样的优秀份子。我们佛教徒应该想一想,佛教现在是末法时代,我们佛门里哪一位能发心做一个佛教的优秀份子,在末法时代把正法的法幢建立起来?大家要注意这一点。你也可以建立正法的法幢,我也可以建立正法的法幢,他也可以建立正法的法幢。可是因为“龙多侍靠,不是旱就是涝”,佛教徒份子不齐,你想:“这不是我的事。”他想:“这不是我的事。”我也想:“这不是我的事。”谁都推诿不前,所以把佛教弄得一天不如一天。

我们之所以提出文天祥,就是要让佛教徒作一个借镜,我们为什么不能在佛教里牺牲?我们为什么不能在佛教里做一个大忠臣,做一个有力量的大力士,做一个大的支持者、护法者?在末法的时候,我们要是能发这种心,也就等于文天祥在宋末时,有正气,有硬骨头,有这种精神一样。

所以我们今天讲文天祥,不单是文天祥,我们每讲《水镜》的一个人物,如果是善的,大家都应该把他往自己身上配合一下:我是不是能效法这个人?我是不是应该在佛教里做一番事业?因为我们是佛教徒,为什么不能拿出真正的精神、真正的骨头、真正的正气,来为佛教努力?

文天祥在宋末的时候,本来想保护宋朝,令它不致于灭亡,可是他的力量没能做到。有人会说:“既然他没有成功,我们为什么要效法他呢?”天下事本来就是有的能成功,有的不能成功;虽然他没有成功,不能保住南宋,可是他的精神是永远存在的,他的正气是永远不朽的,他这种硬骨头是值得人人钦佩的,这一点是我们佛教徒所应注意的。我们要是能这样去保护佛教,令佛教发扬光大,你怎么知道我们不能把末法转为正法?所以我们听了文天祥之后,人人都应该发奋图强,在佛教里做一个中坚份子,这才不愧是一个佛教徒。各位!要“是道则进,非道则退;择善而从,不善而改。”

(篇按:因此篇宣公上人未逐字解释正文,故下列由弟子补述。)

文天祥是南宋最后一位殉国的大臣,了不起的民族英雄。天祥是他的名,号文山,又叫宋瑞。他二十一岁时参加殿试,当时宋理宗看到他的文章时,不但欣赏其文,又爱其忠烈,不禁赞叹说:“此天之祥,宋之瑞也。”所以亲自御笔点为状元。这就是“宋瑞”这个名字的由来。

他是江西吉水县人,仪态修伟,温文儒雅,眉目秀长,长得一表人才。父亲文仪先生是个高风亮节的读书人,文天祥受父亲的影响很大,自小便培育出忠孝节义的观念。他二十岁时,父亲把他送到白鹭州书院去读书,这书院是南宋的左丞相江万里先生创设的,他也是一位忠贞爱国之士。

虽然文天祥二十一岁就中状元,可是父亲却在他状元及第后的第四天就病逝了。文天祥守丧三年期满后,才出仕为官。因当时政治腐败,数年间,或被谗言,或自请解职,曾数度进进出出朝廷。

后来他调知赣州(即今江西),为家乡办事,勤政爱民,颇得所属十县百姓的爱戴。此时,北方的元兵大举扑向东南,侵略宋朝。不久,元兵攻陷了长江上游的重镇,南宋在军事上相当危急,京都临安眼见不保,朝廷就号召地方发兵勤王──到京城救皇帝,保卫京都临安。

文天祥一接到诏书,慷慨激昂,立刻变卖家产充作军饷,同时又招募郡中豪杰和有志之士一、两万人,准备抵抗元军。可是当朝的宰相又忌才妒贤,并不重用文天祥;直到元兵逼近京师,才慌了手脚,颁旨催促文天祥率兵入京。这时朝中乱成一团,文武百官大都逃走,文天祥力主再战,但太皇、太后与宰相胆识全无,一味主和,在此关头,宰相又偷偷逃走了。太皇、太后情急之下,派人向元军递上降表,但元军指定要宰相亲自来谈判投降事宜。

于是这个收拾残局的责任,就落在文天祥身上,他临危受命为右丞相,奉旨到元营去。文天祥入元营议和,他大义凛然,一派泱泱大国的风范,使元军将领相顾失色。可是最后却被扣留下来,原来他被内奸出卖了!

文天祥在元营中,抗论不屈,气节凛然,使元军统帅钦佩不已,一心想收为元用,就把文天祥押往北方。行至镇江,他得到一些义士的帮助,趁着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脱离虎口,辗转到了温州,开始为期两年艰苦的抗元活动。之后,益王立,召文天祥入福州为丞相;卫王立时,又封他为信国公。不幸,在反抗元军时,又再次被俘。

元世祖非常敬佩文天祥的气节,千方百计威胁利诱,想逼他归服,为元朝做事。可是文天祥始终不为所动,最后被拘留在燕京一间阴暗潮湿,臭气四溢的地窖中,企图以恶劣的环境来消磨他的壮志,力劝他投降。可是文天祥在这种臭不可挡,令人作呕的环境中,住了三年,居然无病无灾,为什么?因为他“善养浩然之气”,这浩然之气也就是天地的正气;有这种正气,就足以战胜种种邪气。文天祥那首千古不朽,气壮山河的〈正气歌〉(注1),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为炎黄子孙留下永恒的遗产!

文天祥威武不屈,不为名利所惑,视死如归,无动于衷。三年后,元世祖又召见文天祥,进行最后的劝降,文天祥凭着他忠君报国的金石气节,始终不屈不挠。元世祖在万分惋惜下,下令把他杀了!

文天祥慷慨成仁,就义的第二天,文夫人在他的衣带间发现一篇赞:“……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宋丞相文天祥绝笔。”文天祥这种崇高气节,连元世祖都不禁称赞他为真男子!

宋朝末年,著名的抗元民族英雄,除文天祥外,尚有张世杰与陆秀夫,人称“宋末三杰”。文天祥在被俘后,元将曾嘱他写书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吾不能扞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于是奋笔疾书〈过零丁洋诗〉: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注2

好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何等的豪情壮志,将读书人的气节表露无遗,其精神照耀古今,万古不朽。文天祥是中国的完人,足以作为我们的楷模!

赞曰

炎黄子孙,不屈不挠:文天祥是炎黄的子孙,代表中国人的后代。不论环境如何恶劣,他始终不屈服,一心一意拯救国家,气节高操。

百折不变,千古英豪:虽历经百般磨难,永不改变其忠贞的志向,愿以一死尽节。他真是千秋万世的英雄豪杰!

正气凛然,志节弥高:他浩然的正气充塞宇宙间,惊天地,泣鬼神,令人肃然起敬。其志向和节操,在〈正气歌〉的字里行间表露无遗,犹如高山一样,令人仰止。

蒙古钦服,称曰奇男:他这种情操,令来自蒙古的皇帝──元世祖都非常佩服,称他为奇男子。

又说偈曰

日月并明照世灯:文丞相浩然的正气,犹如日月的光明一样,是茫茫大海中的灯塔,照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永远是中国人的楷模。

金石操守鬼神惊:他的志向和节操,犹如金石一样的坚固,铿锵有声,为了国家民族宁可牺牲生命,也不卖国求荣,不屈于恶势。这种坚毅不拔的精神,通天彻地,连鬼神都惊其壮烈。

浩然正气塞天地:他这种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充塞天地,弥补天地正气的不足。

仁义忠心冠古今:他忠心耿耿,成仁取义,贯彻古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华夏突出豪杰士:他是华夏民族中最突出的豪杰志士。

宇宙同钦大英雄:不但华夏民族称仰他,连寰宇的众生也都钦佩这位大英雄的作风与胸襟。

人人能效文丞相:人人若是能效法文丞相的志气与节操。

何愁世界不升平:我们又何必担忧这个世界不太平呢?

 


注1〈正气歌〉全文如下: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阴房阒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亟!
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注2古时在竹简上书写,其方法是先以火炙竹片去其湿,再刮去竹青的部份,以便于书写,又可防蛀,故称为“汗青”。此处是代表史册的意思。

▲Top

法界佛教总会 . DRBA / BTTS / DRBU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