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疏玄談淺釋
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上一頁•目錄•下一頁│
清涼國師小傳
宣化上人
清涼國師,名澄觀,號大休,浙江會稽人,俗姓夏侯氏。生於唐玄宗開元二十六年(公元七三七年),誕生之時,香光滿室,普及四鄰。這是華嚴菩薩乘願再來的祥瑞,所以生有異稟,身高九尺,雙手過膝,睛有重瞳,目光夜發,齒有四十,聲韻如鐘,日記萬言,七行俱下,過目成誦,乃是大丈夫之相。
九歲出家,十歲能通三藏,十一歲試經得度(編按:指有意出家者須通過考試,令其讀誦經論,且陳述其義,以試驗學力,合格者始可正式為僧之制度。此一國家性的考試制度即稱為試經度僧),才服袈裟,登堂講《般若》等經。二十歲受具足戒。三十二歲時,奉詔幫助不空三藏法師譯經,擔任潤文大德。此時,代宗問佛法大旨,師解答詳明,分析透徹,帝乃大悟,遂事以師禮。後德宗、順宗、憲宗、穆宗、敬宗、文宗等亦皆拜其為師,所以為七帝之國師。
唐德宗建中四年(公元七八三年)師四十五歲,發心著《華嚴經疏鈔》。在清涼山華嚴寺,祈禱文殊菩薩加被,感應道交,現出種種祥瑞,下筆萬言,不加思索,三年成《疏》六十卷,世稱華嚴疏主。後又著《鈔》九十卷。《疏》是解釋《華嚴經》經文的難義,《鈔》是解釋疏文的難義。
華嚴宗三祖賢首國師的弟子,慧苑法師,著《刊定記》,被當時華嚴家認為邪說,有礙《華嚴經》玄義,大肆批評。師以恢復《華嚴》正旨為己任,所以造《疏》,破慧苑之異論,發揚賢首之真義。這是著《疏》的動機。
師於開成三年(公元八三九年)三月六日圓寂,世壽一百零一歲,僧臘八十八。文宗皇帝輟朝三日,重臣縞素,葬於終南山,賜塔額為妙覺,詔國相裴休撰碑記。死後哀榮,與玄奘及神秀大師,不相上下。荼毘,得舍利數千粒,其舌不爛,形如紅蓮,證明所著《疏鈔》契合諸佛真實義理。
其弟子得法者有三十餘人,以宗密大師獨得其妙法,後為華嚴宗第五祖。宗密原為荷澤宗第五祖,因觀《華嚴疏鈔》,如獲至寶,嘆為觀止,乃毅然決然放棄禪機,投其門下,研究教理,弘揚《華嚴》,不遺餘力。提倡禪教雙修,因之,後世禪宗大德與《華嚴經》結了緣。到了北宋時,永明大師又提倡禪淨雙修。現在是末法時代,應該禪教淨三修,才能挽救危機,合乎時代的要求。不要再存分河飲水的門戶觀念,要團結一致,共同努力,弘揚佛法,續佛慧命。
今後佛教徒的使命,是將佛法的菩提種子,播種到全世界各個角落上,這是很重的擔子。每個佛教徒都有責任來分擔這一重大的使命,從本身做起,發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行菩薩道,外捨國城妻子,內捨頭目腦髓。勤修戒定慧三無漏學,息滅貪瞋癡三毒。戒能治貪病,定能治瞋病,慧能治癡病。譬如說,有一盆濁水,就是無明;不准動,就是戒。不動,水就澄清,這是定。水清影現,恢復本來的清淨心,這是慧。如果不守戒,這盆清淨的水又濁了,於影不現,就起惑、造業、受報,在輪迴中轉來轉去,永遠不能了生脫死。學佛唯一目的,就是求解脫,證入不生不滅的涅槃之境。福慧圓滿了,才有資格負起大任。
在南北朝的時候,一般法師講經以咬文嚼字為號召,說法以優美辭句做比賽。將佛法當作學問來研究,與大眾脫節,令人望之卻步,不得其門而入。凡是研究佛學而不修行佛法者,好像雖然知道藥方上的藥性,但是不照方吃藥,這樣三毒的熱惱病是治不好的。應當先信解,後行證,按照信、解、行、證這四個步驟去進行,才能有所成就。
菩提達摩祖師於梁武帝普通元年(公元五二○年)來到中國,看見這種情形,乃創立禪宗,以「不立文字」為宗旨。這樣就沒有文字的執著,沒有文字的障礙,不會違背三藏的真義,不會有以指為月的誤解。後來禪宗大德講經說法時,都用當時普通言語來解釋微妙的道理,弟子們整理成為語錄。這種語錄與《論語》有同等的價值,在中國文學史上佔了光榮一頁,是現在語體文的開山祖師。
所以現在講經說法,應該大眾化,以大多數人為對象,用通俗文字來解釋深奧的玄理。由淺而深,令聽經者容易明白,等到發生興趣時,對《華嚴經》才能有深刻的印象,這就得到禪悅為食、法喜充滿的效果了。
▲Top
法界佛教總會 ‧ DRBA / BTTS / DRBU
│上一頁‧目錄‧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