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大家要發願:
「我們不要末法,我們就要正法!我們走到什麼地方,什麼地方就要變成正法!」
-
翻譯經典都要特別謹慎小心,不是隨便就把經的某一段就取消了。
-
聽法是特別能增長人善根的,特別能開人智慧的。有機會聽法,
那比你賺多少錢都有價值。你們各位不要認為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你們現在能來聽經,來學習佛法,這都是有大善根、大德行的。
-
往前進,精進!精進!精進!就是菩薩了,就是這樣子,沒有旁的巧妙的。
-
古來的聖人,是自己責罰自己,
不是像現在的人,什麼事情不說自己的不對,就找人家的不是。
-
愁一愁,就地獄遊一遊;
笑一笑,就老還少;
哭一哭,就地獄有個小黑屋。
-
忍辱就是人家罵我,我也忍;人家打我,我也忍;
人家對我怎麼樣不好,我也要忍。
-
錢是最邋遢的一個東西,你要是和它接近得太多了,那就是塵埃。
-
你做的好事,願意教人知道,那不是真的好事。
你做的壞事,怕人知道,那才是壞事。
-
修道,能增益你的智慧,增益你的菩提心,增益你的願力,一切一切都會增加。
-
各位善知識,不要做釋迦牟尼佛一個不孝順的弟子,我們不要常常自己搗亂,
自己骨肉殘傷,自己給自己麻煩,這是我對現代佛教的期望。
-
時時刻刻都要精進勇猛,向前去邁進,不要向後退,不要懶惰。
-
佛教裏頭,沒有什麼不能解決的問題。
-
地獄沒有門,地獄這個門是自己開的。
-
要柔和善順,不應該暴躁,心裏面對於一切事情也不驚恐。
-
做人一定要循規蹈矩,你不循規蹈矩,將來受的果報也就是不正常、不正當的。
-
若不到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的境界,一定要小心謹慎,時時刻刻都不要打妄想。
-
任何的境界來了,任何魔障來了,我也一定要學佛法。
我不會變易我這種的思想,我絕對要有這個堅固的心,真心來學佛法。
-
父母就是堂上的活佛,我不能捨近求遠。
-
你這個身體是應該給這個世界有一點貢獻,做一點工作。
-
修道要有一種恆心,要有一種誠心,又要有一種堅固心。
-
學佛法就是想要了生死。
-
要一天比一天有進步,就必須要自己一天比一天管自己,自己要收攝身心。
收攝身心,就是不打妄想。
-
佛所說的法是觀機逗教,應人說法,
應病予藥的法門,沒有什麼地方是一個對,也沒有什麼地方是一個非。
-
你不說人好,不說人壞,也不怨嫌人家,
你心裏就安樂了,就沒有貪瞋癡在你心裏了。
-
你內裏沒有障礙了,外邊障礙也就障礙不了你,也就沒有憂愁了。
-
不可以隨隨便便地罵學佛法的人、修佛道的人。
-
不應該拿著佛法來講笑話,來隨隨便便地談論。
-
常常應該深心,恭恭敬敬地禮拜十方的諸大菩薩,要常常存這種的心。
你有一分的恭敬心,就得到一分這種感應的好處;你有十分的恭敬,就得到十分這感應的好處。
-
這種種的戒律,無非教人守規矩。能守規矩,能以令社會安定秩序,
能以令人群沒有一切的麻煩。所以這個戒律,是安定世界的一個基礎。
-
學佛法的人,一天比一天要精進,一天比一天要誠心,
一天比一天要守規矩,一天比一天要聰明。
-
想要有真正的智慧,必須要循規蹈矩來用功夫,
才能得到這種真正的智慧。
-
我希望各位,以後都自己要照顧自己,自己要管著自己。
自己能管自己,終究有一天,你就會成功的。
-
佛的智慧和光明,就好像太陽普照大地似的。
他是無微不照,沒有一個黑暗的地方他照不到的,所以好像如日之照。
-
立功,譬如你建造廟宇,修補橋樑、道路,為所有的人來謀幸福,
令所有的人都得到利益了,這叫立功。德,就是自己沒有虧心的事情,
你做事情做得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外不欺人,內不欺己。
-
我注重的是真功實行,不注重那些個虛偽的宣傳。
-
常常要修行這種直言直行,對於任何的人,
也沒有彎曲心,所謂「直心是道場」。
-
你研究佛法,比你把金錢放到銀行裏去更有價值!
對你這個法身慧命是更重要,所以不要以為世間的財那是真的。
-
學佛法,這個是功德法財,不可以把它看輕了!不可以馬馬虎虎的!
-
說的是法,行的才是道,你要躬行實踐去修行,依照法修行,這才能得到受用。
-
世界愈昌明,昌明到極點,就又該黑暗了。
這世界上,大同小異,什麼事情,都有一個循環的道理。
-
我們人怎麼樣生的呢?就是從無明生的,就是糊糊塗塗就生出來了。
-
無明就是煩惱的一個根本,也是生死的一個根本,
也是所有麻煩的一個根本,也是所有問題的一個根本。
-
虛妄的名、虛妄的利,令自己的心裏頭時時都有很多的煩惱、很多的打擊,
這是我們人和佛不同的地方。
-
我們學佛的人,所以不能與道相應的,就因為疑心太多了。
-
我們要給世人做一個榜樣,
真正地令人佩服我們佛教徒的一種品行,一種思想,那才能感化動人呢!
-
自古神仙無別法,廣生歡喜不生愁。這是修道人的座右銘。
-
要知道世間的事,沒有不勞而獲的,
沒有出力,而想得到代價,哪有這樣容易的事?
-
聽經、念經,我們都要有一種忍耐心,不要生疲厭的心。
-
如果你不爭了、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什麼脾氣都會沒有了。
-
正法就是不爭、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語。
這是修道人的六大宗旨。無論什麼法,都可以用這六大宗旨做為尺度,
來衡量、來觀察,合者是正法,不合者是邪法。
-
人的眼睛都是很雪亮的,
會認識你的這好處,不需要自己讚歎自己。
-
我們現在做人的時候,和魔王是很接近的,和佛是很遠的。
我們若願意做魔王,隨時都可以做;若願意成佛,
就要破除種種的惡見稠林,沒有邪知邪見,常修正知正見,才能出魔這個羅網。
-
我們研究佛法一定要令大家心服口服,
心裏沒有一點疑惑才可以。
-
真正沒有妄想了,就是往生極樂世界;
你真正沒有欲念了,那就是教化眾生了。
-
我們人要把因果認清楚了,不要錯因果。尤其我們到寺院裏頭來拜佛的人,
不應該跑到廟裏頭來想找便宜,總怕自己吃了虧。甚至於到廟上來偷,
偷這個飲食、偷財物、偷一切的一切,這將來一定會墮落三惡道的。
-
不說一些個讓人家起淫欲心的這種話,或者開不正當的玩笑,
講一些個沒有意義、無聊的話。這些不該講的話都不講了。
-
我們學佛法的人,要看這佛法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比每一天所學到的東西還重要,比我們做生意賺錢更重要。
-
現在這個佛法傳到西方來,西方的佛法剛開始,那我們絕對是要提倡正法,
主持正法,弘揚正法。我們一舉一動都是為正法來做標準,來做我們一個目標,
這是我一向的宗旨。各位聽了之後,都要來發大菩提心,擁護這個正法眼藏。
-
所有的煩惱,都因為自私在後邊那兒支持著,所以就有很多脾氣、很多煩惱。
-
只要你有個真心,有個誠心,你不上香,
那菩薩也一樣來護持你。
-
你自己應該把那個邋遢的思想,
那一些個垃圾,在腦裏頭都清理出去。
-
這個嫉妒,是一種惡心所,這種惡它是在裏邊藏著,
在意念裏頭,生一種嫉妒的意念。
-
我們要有擇法眼,我們要自己拿出真正智慧,
來分析這個法的是法、非法,才沒有白學佛。
-
學佛是要愈學愈明白,不是愈學愈糊塗,
要認識真理,這就是開開智慧礦。
-
一般人所最執著的,就是男女的愛情。
愛之,就欲其生;惡之,就欲其死。
-
在你修道用功,魔境現前,
但你稍微有不合乎正知正見,就會落到邪見去。
-
什麼是你的寶啊?就是你自己本有的如來藏性。
你若是要恢復你的如來藏性,首先就要保持你的精、氣、神。
-
我們學佛的人,要倒過來;
倒過來,就是要利益其他人,這才是夠上一個學佛的人。
-
在修道中,你就是不著魔,也要有真正的智慧,要有擇法眼。
-
你要是想認識,是真的、是假的?是不是菩薩,還是魔?
你就可以在這個地方來看。第一,看看他有沒有淫欲心;第二,看他有沒有貪欲心。
-
把以前所學的,所明白的,用以普渡眾生,匡扶世俗。
-
你們要記得,受戒之後,不要信這種迷信的境界,
這個說法的人,無論有什麼大神通,你要觀察他。
要是有貪心,到處斂財,或者有淫欲心,那就不是真的,就是假的。
-
你能以把這個聽經的時間,認為是特別重要,那你做佛教徒,是再沒有什麼可說的了。
,
-
你要是能返本還原,那時候你也沒有無明,也沒有淫欲,也沒有貪欲,也沒有這個癡心妄想,什麼都沒有了,乾而潔淨。
-
為什麼你有生死呢?就因為你妄想太多了,前念滅,後念生;後念滅,後念又生,生生不已,如水波浪,川流不息。
-
你、我都在一切眾生之內,他也沒有跑道眾生之外去,你想跑到外邊去,也跑不了的。
-
人修道,無論什麼也不要貪,好的也不要貪,壞的也不要貪,你就平常心是道,要平平常常的,不要生一種貪心,你貪什麼都是不對的。
-
《楞嚴經》這個哲理,講得是最徹底了,這是究竟的哲學,究竟的真理。
-
我們一定要養氣,不要生氣,你要修養你這個氣,所謂「栽培心上地,涵養性中天」,這都是養氣。你若想養氣嘛,就不要講那麼多的話。
-
這個魔的境界現到你前面,你能認識這個境界,知道這是魔或者是佛。這個境界有的是外魔,有的是內魔。外魔容易降伏,內魔很難降伏了。
-
要守規矩,做事要光明正大,這才有定力。
-
在修道中,你就是不著魔,也要有真正的智慧,要有擇法眼。
-
你若能沒有貪、瞋、癡,也就把這陰魔都降伏了。沒有自私、自利、有所求、有貪、有爭這五種的毛病,什麼魔也沒有辦法你。
-
你修行有魔現出了,那個魔的現出也正是因為你自性裏頭那個陰念、陰氣所幻化出來的。雖幻化出來,你能不為它所搖動,也就沒有事了。
-
你用功修行無論修到什麼程度上,也不要生歡喜,也不要生恐懼心,這是修道人最要緊的一個根本解決魔障的辦法。
-
魔是我們修道人的一種考試,也是來試驗試驗,所以各位不要有一種恐懼心,你若有恐懼心,你就不想叫這魔來,他也會來了;你若沒有恐懼心,他要來也來不了了。
-
魔,他所怕的就是「光明正大」這四個字。你若能有正大光明,魔他也就循規蹈矩,也就向你叩頭頂禮了。
-
我們修行人,也不用念什麼咒,也不必用什麼法,就老老實實的,不爭、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埋頭苦幹,好好修行,什麼魔也沒有辦法你。
-
我們若能沒有貪欲了,什麼麻煩也沒有了;
你有貪欲,什麼事情都發生出來了。
-
所以最要緊的地方,就是有一個淫欲,他有淫欲心,盡行不淨行,這就是魔;他不貪錢,沒有淫欲,那就是真的。
-
所以這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打妄語、不飲酒。
佛教徒對於這五種的戒律,一定要特別注意,
要守著它,絲毫不可毀犯,這樣才是夠得上一個佛教徒。
-
我們不可借外緣,要自強不息,用自己的毅力,
來克服不如意的境界。
-
能夠迴光返照,把貪心降伏,世界自然會轉好,
災難戰爭也自然消滅。
-
有邪知邪見的人,將來受果報,也受沒有眼睛的果報。他都是瞎人的眼目,令人找不著正路。所以這一點各位要特別特別注意的。
-
這個因果是特別厲害,絲毫都不爽的。就由我這一生的經驗,我就知道你不能做錯一點事情,你稍微做錯一點事情,那個果報就來了。
-
不思善、不思惡,你也不要貪好境界,也不要怕壞境界;
就是遇到境界,還若無其似的,不生一種執著心。
-
所有的眾生都是我的家人,宇宙是我的身體,
虛空是我的大學,我的名字了無形相,慈悲喜捨是我的功用。
-
我們修道的人,一定要自勵,不靠任何人,不靠任何事,
不靠任何物,一定要做得非常的堅強,一定要心如鐵石。
道德是為人的根本,有了道德,我們才能立得住腳。
道是要行的,不行則要道何用?德是要修的,不修則德從何來?
我們應該躬行實踐,常把「生死」二字掛在眉梢,
把「道德」二字放在腳下。
有了道德,我們才能立得住腳;
反之,腳下無根,則無處可立,不能有所作為了。
妄想是修道的絆腳石,障礙你成就道業。
在我們修行人的眼中,一寸光陰簡直就是我們的一寸命;
少了一寸光陰,就等於我們短了一寸命一樣。
無論在誰的面前懺悔,要把話說得清楚,不要說些模稜兩可的話。
應該在佛前至誠墾切地懺悔。
佛法是絲毫也不能馬虎的。
如果能真正生出懺悔心,也未嘗沒有商量之處。
我們都要懇切地懺悔,否則會如入泥沼,愈陷愈深,
罪業愈來愈重,把我們壓得喘不過氣,無能自拔。
只要肯下真心與決心,精進勇猛地一步一步做去,
也是可以成功的,努力吧!
凡是想成功的,便會不由自主地要「朝起早,夜眠遲」了,
既不是為利忙,也不是為名忙,而是為「法」忙。
我們學佛,處處要真誠,不然便是虛偽,虛偽便會「開謊花,不結果],所以學佛切記不要自己騙自己。
如果你自己不打電話,又有誰來接你的電話?
所以念佛也是這個道理。
我們修行要仗自力,打起精神,鼓起勇氣,勇猛精進。
誰叫你自己在沒病的時候,任作胡為,不好好地珍惜自己。
平時不加檢點,等到見了閻王時,才知自己生前所行所事及存心都不常。
修行要下苦功。
要常聽善知識的開導,這就是修道的要訣。
人若是不經過一番的病苦,是絕不肯發心修行的。
皈依那天,看作我們的生日,把我們修行的階段從那時候算起。
眾生的心性,本來也是磊落光明,只是被無數的罪障、妄念遮蔽罷了。
世界上誘人的罪惡多得很,若是一不小心,掉進了罪惡的深淵,
失掉了人身,那便是萬劫不復,千古遺恨了。
缺乏定力、道心不堅的緣故,很容易受到外來的引誘而墮落。
雜念叢生,奔波勞碌,又怎能冷靜地判別是非、明白真理呢?
修道的秘訣是「定力」,有了定力,便能產生智慧,便能進一步地了道,成佛。
我勸在座各位,都能把「戒定慧」這三個字,作為修道的座右銘,常常拿來警惕自己。
休息的時間,不可以隨便亂講話,不可以隨便打妄想,便不可躲懶偷安,就是一分一秒的時間,也要愛惜。
學佛法要拿出真心,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要往真的做。
為什麼學佛法學得很久,卻沒有相應呢?就因為保護著我們的過錯,不肯拿出真心修行。
在道場裏,要節省一切物質,若不小心,不知惜福,就把功德都漏掉了。所修的,不如所造的;所得的,不如所丟的。
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不要傷害到其他的人。
情愛也要把它看空了,才能遂心滿願,成就你的菩提道果。
你要行所無事,做出來了,還要不執著你有麼功德。
我們應該把慧炬的火焰,播散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去。
貧、病都是我們修道的助緣。
若是有了欲念,好像常被土匪打劫,財寶被搶了去。無漏是修行人所求的瑰寶。
一天到晚,要靠講是非、打妄想來生存,你們說怪不怪?真令人費解。
不修行的人,戴著假面具,昧心厚顏,
專做些不守規矩、不光明正大的事,自己還不承認。
我們應該覺悟世界所有一切的聲音,皆在說法。
善人給你說善法,惡人給你說惡法。
人做事情要正大光明、大公無私,不可處處想占便宜,不肯吃虧。
我們還有這口氣在,就要對人好,可是不應有情愛的思想掺在內
佛教是勸人向善,瞭解因果,多做功德,
也就是不爭、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語。
各位!要從心著手,改造世界,化干戈為玉帛,令世界平安。
怎樣令世界安穩?唯一辦法,來正法道場學佛法,悔過自新。
人人改惡向善,世界就沒有三災八難,人人和睦相處,無爭無貪,成為大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