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棒喝──宣公上人答問錄 上一頁目錄下一頁

宣化上人開示

金剛棒喝 ( 621 - 640 )

621.

問:怎麼知道自己是夠小了,自己願意往小的長,往小的縮,但若要做大的事情時,力量從那兒來?

上人:事情沒有大,沒有小︰「小」若多了就是大;「大」若少了就是小︰這沒有什麼界限來分大小的。你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也不要論事情大小。你要盡算這個賬,一定睡不著覺。

上人:﹝伸手示其掌面及掌背﹞這是智慧,這是愚癡,愚癡和智慧在什麼地方分開這個界限。這是我的愚癡見解﹝眾人笑﹞。 

622.

問:因為現在上人把南傳和北傳的距離拉近了,也取消了,會不會漸漸的也把道教、儒教及佛教之距離也拉近?

上人:儒教是小學生,道教是中學生,佛教是大學生。﹝眾笑﹞

623.

問:聽師父講這六大宗旨等等,聽起來很困難,也很不好學,尤其是真正不自私,我覺得非常困難。上人有沒有什麼課程或學校,或什麼方法可勉為其難教我們如何不自私?

上人:這個雖然也要人教化,這是要從小來,從頭開始,小孩子,你若教他懂得怎麼做人,怎麼樣待人接物,不要他在眾人之中爭第一,而且想賺大錢。他小時候沒有自私心,長大了也就不會發狂似的,本著自私來做事。有人說:「你說這個道理,我學不了,我已經老了。」有人又說:「我年輕又沒學,現在更學不了。現在只想賺錢,賺多了,或者可當官、發大財,我只知道這麼多。」這也不要緊,壯年的、老年的,雖然兒童時期已過,你還是可以學那小孩子的心理、行為,再來過。所謂一切是考驗,看我怎麼辦,看你怎麼辦,看他怎麼辦?對境若不識,須再從頭煉,你對境若不認識,就要從頭再開始。 

624.

問:出家人和在家人修道,為什麼有人修出光來,有人沒有?有人還是自小就有光,這是什麼道理?

上人:不要執著這個,有光沒有光都要修行。有光不要自滿說有光了,這個光一執著,有就會變沒有;沒有光的人要修行,沒有又會變有。不要執著這些皮毛的問題,只要老老實實去修行用功,依照佛法往前去勇猛精進,不要向後退,不管光不光的,到時候,你不想有光也會有了,不到時候,功夫不夠,你想有光,光也會沒有的。

625.

弟子:師父,某某人要離開聖城了。

上人:菩薩要走也不留。 

626.

問:臺北市七號公園的觀音菩薩雕像,本來要被市政府搬遷到別的地方,這對觀音像並沒有損壞,為什麼上人說這對臺灣大局有很危險的影響,弟子實在不明白,請上人開示。

上人:因為這是眾人的心裡不要搬,如果搬了就是違背大家的心裡,這樣就有不祥之兆。「民為邦本,本固邦寧」,老百姓就是國家的根本,應該要俯順民意。

627.

問:如果朋友吸毒、飲酒,或作壞事,當他們生氣時,應如何以慈悲心來對待他們?

上人:結交朋友要小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無友不如己者,對於壞的朋友,敬鬼神而遠之是最好的方法。 

628.

問:佛教是有神論及講求神跡靈感的宗教嗎?

上人:佛教也不是有神論,也不是無神論,也不是求靈感,求好處。

629.

問:需要和欲望有什麼分別?

上人:需要是指必須用的東西;欲望是可有可無的。 

630.

問:我們如何知道自己適合修何種法門?

上人:那你再問自己吃什麼是合你自己的口味;如果你知道了,也就知道應該修什麼法門了。這很簡單不須要問的。

631.

問:要如何修行才能了生脫死,離苦得樂?

上人:要修不打妄想的法門!啊,你又問了:如何才能不打妄想呢?嘿!就是迴光返照嘛! 。

632.

問:初學佛者應如何降伏其心,安其心於菩提網中?

上人:菩提沒有網。你如果不修行,我也沒法令你作個漏網之魚。

633.

問:「性、識、意、心,有什麼分別?」

上人:小孩子剛生出來時,活活潑潑的,無人、無我、無眾生、無壽者,這時可說是「性」。一知道吃奶了,「識」就會增加。吃奶之後,又懂得穿衣服,不穿就會冷,不穿就覺得羞恥;知道飢渴寒暑,這就是「意」了。等到長大,想要這個,想要那個,這就是有「心」了。本來這是四種心,可是也可以說是一個,互相有連帶關係,不可分開,是同一家。雖說有四個名詞,但是它本性是一樣的,它根本的罪魁就是「業」。 

634.

問:最近我看見加拿大境內某一個省發展倫理教學。但是我發現它的內容有一個危險的地方,就是他們雖然討論怎麼樣自重自愛,但是他們還是忘了最根本的,就是孝順父母,還有對家庭觀念的倫理自重。我個人碰到的教學困難,就是發現很多小孩子,他們所處的環境是非常困難的。為什麼呢?因為他們的家庭破碎,或者只跟父親住,或者只跟母親住,或者跟同性戀的父母親住。因此當我講到孝順父母時,有時他們很難把這種觀念深入心裡,而真正地在家裡實行。甚至有些孩子,他們想把這個觀念在家裡實行時,父母卻不能接受。請教上人及其他老師,這種情形,我們做老師的該如何教導,讓基本倫理孝道,及尊重師長的觀念深入孩子的心裡?

上人:這就要運用每一位老師自己的智慧,要知道怎麼樣通權達變,令這個問題沒有了。譬如人的家庭都不一樣,有好的,有不好的。不好的家庭,不能像好的那樣處理,這要通權達變,用折衷的辦法。若是自己達不到這個境界,也不要等著。看看哪一位有辦法,大家可以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共同用智慧來解決這些問題。這都不是很困難的問題,孝道是為普通的家庭講的,要是特殊、複雜的家庭,那就要用旁的辦法了。有經法、有權法。經是經常之道,權法是權變一時的。「道有經權須並用,事分體用要全明。」

635.

問:經和咒有什麼不同?

上人:你覺得有什麼不同呢?咒就是咒願、誓願,有所求願,經是修行中必須學習的道路,你若明白了道理,就要自己照著去做。另外,經是由梵文翻譯成華文的,已把它的意義翻出來了。咒是沒有翻譯成華文的,只有保存它的音,這是一切諸佛的秘密真言。 

636.

問:請問上人,佛道和神道的區別在那裡?

上人:神道和佛道是一個究竟,一個不究竟。

637.

問:我有位朋友他躺下時他的靈魂出竅了,他還看到他的肉體躺在床上。這是怎麼一回事?

上人:有很多這種情形,他的靈魂出去又回來。我們修道的人要具足正知正見,不須注意有靈魂出竅否。在道教裡頭講有個小人出去又回來了,修這種原神,如呂洞賓就是修這一類,但不究竟,所以後來皈依三寶,拜宋代黃龍禪師作師父。 

638.

問:亡者快要走的一剎那,冤親債主會顯現相是嗎?

上人:是他的業,業力感召會有相現出來;沒有業力,那些都不會現出來。所以種因結果,種善因結善果,種惡因結惡果,造什麼因結什麼果,並不是另外有鬼來抓他,是業力造成,而不是他的心,業力就是他所造的罪業。

639.

問:對中陰身的救度方法應怎樣?是不是跟密宗不同?

上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救人,幫助人,度人比度鬼好。 

640.

問:既然是西方三聖,為什麼大勢至菩薩和我們沒什麼關係似的?

上人:人和大勢至菩薩緣沒那麼深,觀世音菩薩悲心大,大勢至菩薩勢力大;他一舉手一投足,大地六遍震動,把人嚇得不敢和他接近,娑婆世界的人怕地震,所以怕大勢至菩薩。


法界佛教總會 • DRBA / BTTS / DRBU 上一頁目錄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