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臘月,九華山芭蕉茅蓬的悟道法師飄然過滬,使我得會見了這位通訊有年曾承他遥授八關齋戒的大德。悟道法師曾在九華山開講過大方廣佛華嚴經,發心專念普賢菩薩,最喜勸授八關齋戒,他老人家見了我就問:「發心學佛後有什麼體會?有什麼安慰?有什麼受用?」開口便與眾不同,令人凜然深省。我問。「在九華講華嚴有多少聽眾?」他的回答是。「不計幾多人聽,就是三兩人也一樣地講,內自薰,外覺他,反正不是賣座.」師到滬後遍歷諸大德門庭,可並不投刺談訪,只在講席中與眾同聽一二席便去,又遍訪四眾道友之間不聞名而有實德者,但傾談便休,絕不攀緣。法師飄忽的行蹤,洒脫的襟懷,不愧為淡泊高曠有禪行者!使我長留着深刻的難忘的印象。
☆★☆★☆★☆★☆★☆★☆★☆★☆★☆★☆★☆★☆★☆★☆★☆★☆★☆★☆
我們對於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禪宗,應該有真參實學的高潔的「禪行」,不要落在狂誕浮夸的油滑的「禪口」。
☆★☆★☆★☆★☆★☆★☆★☆★☆★☆★☆★☆★☆★☆★☆★☆★☆★☆★☆
佛學座談會中,有人好幾次提出:「佛法對於做夢是怎樣看法?」的問題。我們的解答是:「佛經分析有四種夢。第一種是「獨頭意識」所起的夢,就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第二種是「四大」所影響的夢,就是身體某一部份感覺所牽動的夢境,例如用手壓胸而夢魘,小便急而夢排泄等;第三種是鬼神夢,是有「共業」關係的鬼神入夢;第四種是「阿賴耶識」流露夢,這就是在日間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昏動,到夜間六根靜伏不起作用了,有時第八阿賴耶識所含藏的種子便現起反映,流露出來了,往往有過去(指這一生)絕無聞見過也絕未想像到的境界,很清晰的現於夢境中,有時也往往與以後的境遇會有相應的地方,這就屬於這一類的夢了。」
☆★☆★☆★☆★☆★☆★☆★☆★☆★☆★☆★☆★☆★☆★☆★☆★☆★☆★☆
靜參人生,夢境固然是夢,但那時,空交織剎那不停的世事,他們何嘗不如幻夢呢?回顧數十年來事,歷歷分明都如昨日,乃至積成數千年的歷史也是如此!然而這是從曠懷達觀一邊說的,使人們不貪着於名利得失,更須知在大夢未醒時,苦樂悲歡仍自宛然,所以雖然了解大乘的空義,正要腳踏實地努力於利國利人的正務.我還記得,數年前虞愚教授在佛學講座中講佛教的人生觀,而以「往來千古,吞吐大荒」八個字作結,是非常豪邁非常確當的。
☆★☆★☆★☆★☆★☆★☆★☆★☆★☆★☆★☆★☆★☆★☆★☆★☆★☆★☆
佛教中念佛參禪等各種修法,都是修養身心的方便,要使身口意三業清淨寂靜,以開發契入於本來明淨的覺體,所以我們要在語默動靜一切時一切處中綿密用心,而在言語文字中更須要有修養,三年前在杭州紫陽山潛修的大德照慈法師曾在來信中指出:「我們在語言文字中須要避免粗獷的和能夠惹起或染污人家心意的措詞,如果要說「卑鄙」,就不如說「不清高」來得妥善。」又憶弘一大師也曾經允許朋友寫全副文字的銅模,後來終止了,就因為寫到有些卑猥的字句,會影響染污意識的緣故。這都是修養功深切實體會的功行語,值得我們細細玩味和深深領會的。
(下期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