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佛城金剛菩提海 Vajra Bodhi Sea

金剛菩提海:首頁主目錄本期目錄

Vajra Bodhi Sea: HomeMain IndexIssue Index

水鏡回天錄  4

宣化

業感交織,因果遞償

法界非大,微塵非小。何以故?一切即一,一即一切。然更有微妙難思議者,其惟業感交織如網,因果遞償似輪乎。举凡國與國之間,業感交織,因果遞償,戰爭不止,殺戮難停,有增無已,乃至亡國滅種,同歸於盡而後已。語云:「種善因結善果,種惡因結惡果。」誠哉其言也。家與家之間,亦是業感交織,因果遞償,逢恩則和,遇冤則報,自不明了。甚至終日咻咻,一生曉曉,有誰覺曉?經云:「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吾人所作所為,豈可不慎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哉!

人以類聚

云何人以類聚?所謂「善一夥,惡一群。什麼人找什麼人。」士人與士人為友。農人與農人為友。工人與工人為友。商人與商人為友。官人與官人為友。佛教徒與佛教徒為友。道教徒與道教徒為友。耶教徒與耶教徒為友。回教徒與回教徒為友。軍人與軍人為友。匪人與匪人為友。正人與正人為友。邪人與邪人為友。各從其類,結為黨羽。同行妒嫉,又成冤家,互相敵視,勢如水火,各不相容。初則友善,繼則仇怨,久則吞食。以強凌弱,以眾欺寡;有強權無公理,造成今日之慘局。業報循環,輪回不已,羊復為人,人復為羊。

楞嚴明訓,即所謂羊有羊國,馬有馬國,牛有牛國,豬有豬國,狗有狗國,乃至蜂有蜂國,蟻有蟻國,蚊有蚊國,蟲有蟲國,各從其類。力大者為王,眾多者為國,宿業相尋,絲毫不錯。以佛眼觀之,顛顛倒倒,忽然而天,忽然而地,忽然而人;忽然而鬼,忽然而畜生,忽然而修羅,忽然而蜎飛蠕動,依業受生還報而不自知,甚可憐憫。

古人云:「脫馬腹,入驢胎,閻王殿前幾度回?始從帝釋面前過,又到閻君鍋裏來。」由此觀之,頭出頭沒,條死條生,如微塵之無定,隨業風而浮沉,流轉六道之中,而無止息。

何謂「中道了義?」「不偏」謂之中,「修行」謂之道,「盡矣」謂之了,「宜乎」謂之義。夫中者乃無太過、不及也。太過者當損之,不及者當益之。既不落空,更不著有,斯名中道。真空理體,亦名實相,亦名真如,亦名自性,亦名佛性。和盤托出,亦即等於〇字。惟此〇字,實乃天地之祖,諸佛之父,萬物之母;微妙之源,生生化化,無不從此出。亦無不還歸於此,所謂「真空不空,妙有非有。」明乎此,方可稱為無心道人,超出數外,永脫輪迴之苦,逍遙自在,了脫生死之活死人也。

樂是苦因

娑婆世界是萬苦交煎、萬惡充滿的。所謂苦者,有三苦八苦、無量諸苦,言之不盡,語焉難窮。三苦者何?即苦苦、壞吉、及行苦也。八苦者,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吉、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也。最樂莫如著華服,然而新衣著體,猶如桎梏加身。塵染湯沾,動生懊惱,你說是樂是苦?最樂莫如食善味,然而珍馐百味,日食祗是三餐。多則百病叢生,嘔瀉隨之,你說是樂是苦?最樂莫如住華屋,然而大廈千間,夜眠不過八尺,經營管理費盡心機,你說是樂是苦?

火宅無安

我們現處之境地,終日惶惶,苦難重重。今天地震,明朝山崩,後日海嘯,種種災劫,般般痛楚,無有已時。故古人云:「三界無安,猶如火宅。」昔蓮池大師捨俗出家,然仍返室探視眷屬者再,其妻具大智慧,有大善根,思有以助之,乃設大方便於其室內,掘以士坑,蓄以火種。大師又返,甫入室則足落火中,大驚曰:「此乃火坑乎?」其妻曰:「既知是火坑,幸勿復返。」師大悟。卒為佛教翹楚焉。

悌敬之道

昔漢朝時,孔融年方四歲,有友人送梨一筐,諸兄皆揀取大者,而融則取其最小者。人或怪而問之,對日:「諸兄年長於我,故應食其大者。余年最幼,故宜食其小者耳。」如孔融者,其年雖幼,深明悌敬推讓之道,誠足以讽世矣。

忠於職守

吾人處事接物,必須有責任感,克盡職守,切勿因循敷衍了事,苟且塞責,自誤前程,遺憾無窮焉。故待人以忠,人待己亦必以忠;待人以偽,人待己亦必以偽。所謂欺人者自欺也,害人者自害也。貨悖而出,亦悖而入也。豈可不慎之哉。

信之重要

信為修道之源,功德之母,能長養一切諸善根力故。佛法如大海,惟信可入.故信之一字,即了生脫死之要訣,返本還原之奇方。煩惱流中之賓筏,無明窟裏之火炬,歧路險途之導者,苦海波濤之南針。三途八難之聖師,六道四生之覺願。故信,人必不可忽者也。古人云:「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昔有二比丘,往見釋迦牟尼世尊,途中渴甚,覓水不得。見一人頭骨內有少水,但小蟲游泳,似極快樂。一比丘取水而飲,並讓同伴飲之。同伴曰:「此水有蟲,戒不許飲。我雖因渴而死,亦不願犯戒以生。」其後果然乾渴亡於途。其飲水比丘得見佛面,頂禮佛足白佛言:「弟子同行某比丘,途中渴死。望佛慈悲救度。」佛告飲水比丘曰:「彼因謹守戒律,信心堅固,至死亡相逼,亦不違尸羅。已承佛威神,先汝而至見佛聞法。」彼乃真信比丘也。

禮儀

禮者立也,故孔子云:「不知禮,無以立也。」又云:「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可謂孝矣。」子夏問孝,子曰:「色難。」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曰:「何謂克己復禮?」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下期待續)

▲Top

法界佛教總會 Dharma Realm Buddhist Association© Vajra Bodhi S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