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佛城金剛菩提海 Vajra Bodhi Sea

金剛菩提海:首頁主目錄本期目錄

Vajra Bodhi Sea: HomeMain IndexIssue Index

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  70
(第四卷)       

唐中天竺沙門   般剌密諦 譯
美國妙覺山萬佛聖城宣化上人講述
弟   子    方果悟 記錄

若此六根決定成六。如我今會與汝宣揚微妙法門。汝之六根誰來領受。阿難言。我用耳聞。佛言。汝耳自聞。何關身口。口來問義。身起欽承。

假若說六根決定是六個,彼此就應該不相連繋。那麼我現在在大會中給你宣揚不可思議的微妙法門,你的六根,不曉得是用那一根來接受?阿難不加思索,冒冒失失地就答。「我用耳根來聽啊!」佛說:「你的耳朵聽到佛法,就應該是它自己聽到,不關你的身和口。但現在為什麼用口來問道理,身體又生起恭敬來承受法言呢?能這樣合作,顯然是六根都互相關連的。」

是故應知非一終六。非六終一。終不汝根元一元六。

所以應該知道,不是一個而是六個,也不是六個而是一個,絕對不能說:六根本來是一個,或本來是六個啊!

阿難當知。是根非一非六。由無始來顛倒淪替。故於圓湛一六義生。汝須陀洹。雖得六銷。猶未亡一。

阿難!你應該知道,這六根不是一,亦不是六。因為從無始以來,依眞起妄,起惑造業,顛顛倒倒;再依業受報,故淪落於苦海中,不斷地生死交替。既然有生,故在圓融妙湛自性中,幻出六根來。於本來非一非六的一精明體,生出一和六的虛妄分別。你雖已證初果須陀洹,不入色聲香味觸法六塵脫離,不被外塵所轉,但根結之體,還未解開,所以還未達到亡一之境界。

見色而被色所轉。聞香而被香所轉,這都是不夠工夫。記得我在東北時,和一班徒弟持誦大悲咒,念至兩百遍時,忽然聞到一股從未聞過的異香。有一小徒弟說:「眞香!」這就跟香味走。又有一次跟一老修行往應齋,施主做的齋菜,色香具備。老修行讚不絕口說:「眞好吃!」又問我覺得怎樣,我說不知道。老修行說:「你眞像木頭,什麼都不知道!」後來我在想,這樣高的老修行,還執著在飲食上,那六銷怎能銷呢?六銷雖銷,但分別法執仍在,故曰猶未亡一。

如太虛空參合群器。由器形異。名之異空。除器觀空。說空為一。

譬如太虛空,本來是圓湛之性,無形無相,可是一經加入各式各樣,方圓的器具,就說這是圓形虛空,那是方形虛空,隨器而變其形。因器具不同,虛空亦有異名。一旦把器具除掉,只是一個虛空,又說虛空是一了。根本上一個也沒有的。

虛空就如如來藏性,安上種種器皿就如眼耳鼻舌身意。元是一精明,分為六和合。所以說它一也不可以,說它六也不可以。根本一個也沒有,才是太虛空,才是如來藏性。

彼太虛空。云何為汝成同不同。何況更名是一非一。則汝了知六受用根亦複如是。

彼太虛空,怎可以給你說是同是異?虛空根本是永恆不變的,所以它是無同無異。你更不能叫它是一非一,說它是同是異,已是虛妄。如果再叫它是一非一,豈不是妄上加妄?你之了了能知的六受用根,亦是和虛空一樣的。

所以說:「自性如虛空,眞妄在其中。悟徹本來體,一通一切通。」眾生因為依眞起妄,遂受生死輪廻。修道就要去妄存眞,回復自性寂淨。今日擦,明日擦,好像神秀之偈頌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初修道是要這樣的。六祖是已證果,所以其偈頌不同。悟徹本來體,一通一切通。這便是一門深入,一入無妄,一時清淨的意思。

由明暗等二種相形。於妙圓中粘湛發見。見精映色。結色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眼體。如蒲萄朶。浮根四塵。流逸奔色。

現在解釋六受用根怎樣來的。由於明和暗二種色塵,互相拱托影顯,在元妙圓融眞性裏,生起無明。明暗參雜,遂將妙明眞空,變成晦味頑空,由眞妄和合,就膠著湛然之體,發為見精。見精對映色塵上,連結在一起,就成勝義根。這根元本叫做清淨四大。為何叫清淨?因這地、水、火、風四大之形相,十分細微,非肉眼所能看見,只有佛眼法眼才能看見;所以叫做清淨四大。亦卽眼體——眼睛。形狀有如葡萄一樣,依清淨四大勝義根,而變成浮塵根,卽肉眼之體。浮塵根是由色香味觸四塵所成。我人修道修得好,就是勝義根。不修道,就叫做浮塵根。見精就寄託在浮塵根之肉眼,向外攀緣一切色塵境界。根隨塵轉,奔馳於色塵上。流如急流,逸若縱火燒山,奔猶野馬奔馳,各處亂跑,終日執著在色相上。

由動靜等二種相擊。於妙圓中粘湛發聽。聽精映聲。卷聲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耳體。如新卷葉。浮根四塵。流逸奔聲。

由動和靜二種聲塵互相攻擊,在妙圓眞心裹面,就發生聽覺作用,叫做聞精,聞精對映聲塵,收攝聲塵而成為內清淨四大勝義根,依勝義根而變為浮塵根,卽是肉耳。形狀有如新捲的荷葉,亦是色、香、味、觸四塵混合而成。聞精就寄托在浮塵根之肉耳,向外攀緣一切聲塵境界,逐塵轉,終日流逸奔逐於聲塵上。

由通塞等二種相發。於妙圓中粘湛發齅。齅精映香。納香成根。根元目為精淨四大。因名鼻體。如雙垂爪。浮根四塵。流逸奔香。

由於通達和壅塞二種香塵,互相顯發,在妙圓眞心中,就發生嗅覺作用,叫做嗅精,嗅精對映香塵,吸取香塵而成為內清淨四大勝義根,依勝義根而變為浮塵根,卽是鼻子。形狀有如雙爪下垂,亦是色、香、味、觸四塵混合而成,嗅精就寄託在浮塵根之肉鼻,向外攀緣一切香塵境界,循塵所轉,終日流逸奔逐聲塵。

(下期待續)

▲Top

法界佛教總會 Dharma Realm Buddhist Association© Vajra Bodhi S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