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佛教总会‧DRBA Logo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

化老和尚讲述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六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
美国万佛圣城宣化老和尚讲述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清净施。何等为十。所谓平等施。不拣众生故。随意施。满其所愿故。不乱施。令得利益故。随宜施。知上中下故。不住施。不求果报故。开捨施。心不恋著故。一切施。究竟清净故。迴向菩提施。远离有为无为故。教化众生施。乃至道场不捨故。三轮清净施。于施者受者及以施物。正念观察如虚空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清净广大施。

各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有十种清净施。何等为十?就是所说的①平等施:不拣择众生,一律平等布施。②随意施:凡是有所求的众生,统统布施,满足他的愿望。③不乱施:众生有所需要,才可布施,令得利益。④随宜施:就是观察时宜,因人而布施。知道众生有上根、中根、下根的等级。⑤不住施:不求果报的布施,也不著住在布施上,所谓「三轮体空」,才是真布施。⑥开捨施:大开方便门,来行布施,没有存著「捨一得万报」的思想。也不贪著布施之后,能有得到什么功德。

⑦一切施:所有的内财和外财,都能布施,没有吝惜捨不得,所以得到究竟的清净。⑧迴向菩提施:把所有布施的功德,皆迴向菩提,远离有为和无为。⑨教化众生布施:这种布施,永远不断绝,乃至成佛坐道场的时候,仍然不捨布施的法门。⑩三轮清净施:三轮就是没有施者,没有受者,中间没有能施和所受的物。对于施者和受者,以及所施的物,用正念来观察,犹如虚空。是为菩萨十种清净施之法。假设一切菩萨能安住在这种法之中,则能得到如来无上清净广大施。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清净戒。何等为十。所谓身清净戒。护身三恶故。语清净戒。离语四过故。心清净戒。永离贪瞋邪见故。不破一切学处清净戒。于一切人天中作尊主故。守护菩提心清净戒。不乐小乘故。守护如来所制清净戒。乃至微细罪生大怖畏故。隐密护持清净戒。善拔犯戒众生故。不作一切恶清净戒。誓修一切善法故。远离一切有见清净戒。于戒无著故。守护一切众生清净戒。发起大悲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无过失清净戒。

各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有十种清净戒。何等为十?就是所说的①身清净戒:护持身业清净,远离杀、盗、婬三恶。②语清净戒:护持语业清净,远离妄言、绮语、恶口、两舌四恶。③意清净戒:护持意业清净,远离贪、瞋、痴三恶。④不破一切学处清净戒:学处就是有学位,乃是初果、二果、三果罗汉所学之处。在一切人间和天上之中,作为尊主。⑤守护菩提心清净戒:菩提心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简称,也就是希求觉悟无上佛道的心。菩提心的内容,就是四宏誓愿、四无量心、四摄法。发菩提心,一定勤修六度万行,才能自度度他。而不乐学小乘之法,自度不度他。

⑥守护如来所制清净戒:有二百五十条比丘戒和三百四十八条比丘尼戒,一定要遵守和护持,就是微细的戒,也不能毁犯。若是不慎而犯之,则生大怖畏,即时忏悔。⑦隐密护持清净戒:就是在人不知鬼不觉的地方,也要护持清净戒,甚至不正当的妄想,也不可以生起。善于提拔犯戒的众生,令其有改过自新的机会。⑧不作一切恶清净戒:誓愿修行一切善法的业。⑨远离一切有见清净戒:永远脱离三界的有见,对戒相没有执著。⑩守护一切众生清净戒:发起大悲心,救护一切众生,出离三界的苦海。是为菩萨十种清净戒之法。假设一切菩萨能安住在这种法之中,则能得到如来无上无过失的清净戒。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清净忍。何等为十。所谓安受呰辱清净忍。护诸众生故。安受刀杖清净忍。善护自他故。不生恚害清净忍。其心不动故。不责卑贱清净忍。为上能宽故。有归咸救清净忍。捨自身命故。远离我慢清净忍。不轻未学故。残毁不瞋清净忍。观察如幻故。有犯无报清净忍。不见自他故。不随烦恼清净忍。离诸境界故。随顺菩萨真实智。知一切法无生清净忍。不由他教。入一切智境界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一切诸佛不由他悟无上法忍。

各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有十种清净忍。何等为十?就是所说的①安受呰辱清净忍:如有人无故来骂你,或者侮辱你,你要忍受,不可发脾气,还要守护一切众生,以身作则,现身说法,令他们学修忍辱波罗蜜法门。②安受刀杖清净忍:能善护自己,又能善护他人。③不生恚害清净忍:无论受到如何的伤害,而心不动。就是在忍无可忍之情形下,也不生报复的心理。所谓「以德报怨」,用德来感化敌人,自然化干戈为玉帛。④不责卑贱清净忍:做主人的心,要宽恕为怀,有慈悲的心肠,对待下人,要有怜愍之心,不可责罚他们。⑤有归咸救清净忍:凡是来所归依的人,或有灾难的人,一定要设法救济,令得饱暖;或拯救出离水深火热的险境,令得安乐。这种境界来临,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在所不辞。这就是大无畏布施,也是菩萨的精神。

⑥远离我慢清净忍:没有贡高我慢的态度,对人很有礼貌。不轻视没有学识的人,要有和蔼亲善的作风。⑦残毁不瞋清净忍:有人或者残害自己的身体,或者譭谤自己的名誉,也要宽恕他们,要原谅他们。不可生瞋恚的心,不可生报复的心。观察一切事物,如幻如化,根本不是真实的。⑧有犯无报清净忍:虽然有人来干涉你的行动,侵犯你的自由,可是你不採取还报的手段。为什么?因为不见自己的相,也不见他人的相,所以无人无我,万事亨通,皆大欢喜。⑨不随烦恼清净忍:因为离开一切境界的缘故,怎会再有烦恼呢?⑩随顺菩萨真实智:知一切无生清净忍,不由他人教诲,便能入一切智慧的境界。是为菩萨十种清净忍之法。假设一切菩萨能安住在这种法之中,则能得到一切诸佛不由他悟无上清净法忍。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清净精进。何等为十。所谓身清净精进。承事供养诸佛菩萨。及诸师长。尊重福田不退转故。语清净精进。随所闻法广为他说。赞佛功德无疲倦故。意清净精进。善能入出慈悲喜捨。禅定解脱。及诸三昧无休息故。正直心清净精进。无诳无谄无曲无伪。一切勤修无退转故。增胜心清净精进。志常趣求上上智慧。愿具一切白净法故。不唐捐清净精进摄取布施戒忍多闻及不放逸。乃至菩提无中息故。

各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有十种清净精进。何等为十?就是所说的①身清净精进,能承事供养一切诸佛和一切菩萨,及一切师长,尊重福田僧,不退转这种菩提心。②语清净精进,无论在何处所闻的佛法,广为他人演说,以法施人,赞叹诸佛的功德,没有疲倦的时候。③意清净精进,善能入出慈悲喜捨四无量心,以及禅定解脱和一切三昧,没有休息的时候。④正直心清净精进,没有诳语,没有谄媚,没有弯曲,没有虚伪,没有一切不良的行为。一切勤修精进,没有退转菩提心。⑤增胜心清净精进,志愿常趣求上上的智慧,愿具足一切白净法,也就是清净法。⑥不唐捐清净精进,唐捐就是虚弃的意思。不唐捐就是没有徒劳无功的现象。能摄取布施、持戒、忍辱、多闻、不放逸,乃至菩提,没有在中间休息或停止的时候。

摧伏一切魔清净精进。悉能除灭贪欲瞋恚愚痴邪见一切烦恼诸缠盖故。成满智慧光清净精进。有所施为悉善观察。咸使究竟不令后悔。得一切佛不共法故。无来无去清净精进。得如实智。入法界门。身语及心皆悉平等。了相非相无所著故。成就法光清净精进。超过诸地得佛灌顶。以无漏身而示殁生。出家成道说法灭度。具足如是普贤事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大清净精进。

⑦摧伏一切魔清净精进,何谓魔?就是能断修道人的慧命。总而言之,凡是障碍、扰乱、破坏修道人的心,皆为魔。摧伏一切魔,就能除灭贪欲、瞋恚、愚痴、邪见、烦恼、十缠、五盖。今将十缠和五盖略略解释如下:

何谓十缠?㈠无惭:惭就是以前所做的错事情,把它改过来,不再重犯。㈡无愧:愧就是心中觉得愧疚,觉得不舒服,所谓「有愧于心」,良心告诉自己,所做的事不对了,心里不能现出光明。有时候说:「你这个人,真是无惭无愧。你这个人,不可造就。」这个人,知道错也不改;知道不对,也不承认,这就是无惭无愧的表现。㈢嫉妒:人家好,他不高兴;人家发生意外,他就高兴,有幸灾乐祸的心理在作怪。这样被嫉妒所缠住,不得自由,就得不到欢喜,终日恨东怨西。㈣悭吝:就是捨不得布施,不肯救济有困难的人,所谓「吝啬成性」,一毛不拔的守财奴。

㈤悔:就是后悔,布施了财物,又后悔了,觉得不应该布施,应当留著自己使用。这是没有慈悲怜愍的心。㈥睡眠:这也是一种缠,到睡眠的时候,如果不睡,那么,眼睛睁不开。贪睡的人,把大好时光浪费掉了,多么可惜呀!㈦掉举:心中不安宁,妄想丛生,手足乱动,不正当的举动。㈧昏沉:就是想睡觉,精神不集中。无论作什么,都不感觉有兴趣。看经吧!昏沉。听经吧!昏沉。总而言之,都在昏沉中。㈨瞋忿:瞋是瞋恚,忿是忿怒。好像有人被诬害,乃大发脾气,你真冤枉我啦!我不是那种人。于是生了瞋恚心,或忿怒心。㈩覆:就是覆盖自己恶陋的行为,深恐被人知道,故设法把它覆盖起来,不要被人看见。这是十缠简单的解释。我们学佛的人,要把这十种缠记得清楚,千万不要被这十种缠所缠缚住,那就不得解脱。

何谓五盖?就是说这五种盖,能盖覆心性,不生善法。㈠贪欲盖:贪恋著财色名食睡五欲的快乐。所谓「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无论贪那一种欲,便到地狱去受苦。修道人,要远离五欲,便断绝地狱的根本。㈡瞋恚盖:遇到不如意的事,便生瞋恚心,那是障道的绊脚石。所谓「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修道修什么?就修忍辱波罗蜜。忍辱的法门修到家,无论在什么逆境之中,也无动于衷。也就是不动肝火,既不伤体,也不烦心,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㈢睡眠盖:觉睡多了,有头昏脑胀的现象,成为病态。无论什么事,皆要适可而止,恰到好处。不要太过,不要不及,是为中道。若是多睡,就把心性盖住了,而不知精进修道。

㈣掉举盖:因为思想不清净,所以心烦意乱,十分躁动。所做的事情,令心生忧恼。这种烦恼也会把心性覆盖住。㈤疑法盖:对于一切佛法,发生怀疑,或者半信半疑,或者犹豫不决,不知适从,没有果断的能力,在门外徘徊,不得入门,有些人学佛多年,究竟还是门外汉。为什么?因为对于佛法不彻底了解,没有深入经藏的缘故,所以没有智慧。若有智慧,绝对相信佛金口所说的法,绝无妄言。八万四千法门,门门是第一,只要从一门深入,便到究竟涅槃,了生脱死,得到常乐我净的无比快乐,这才是真快乐。

⑧成满智慧光清净精进,所有施为,善于观察,令得究竟,不生后悔,便得到一切佛十八不共法。这是不共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之法,唯独佛才有这种法,乃是不可思议之法。⑨无来无去清净精进,得到如实的智慧,入法界的门,身语意皆平等,明白了解是相和非相的道理,没有所执著。⑩成就法光清净精进,已经超过十地,得到诸佛灌顶。用无漏的法身,而示现殁生、出家、成道、说法、灭度,具足如是,得到普贤菩萨的三昧。是为菩萨十种清净精进之法,假设一切菩萨能安住在这种法之中,则能得到如来无上大清净精进。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清净禅。何等为十。所谓常乐出家清净禅。捨一切所有故。得真善友清净禅。示教正道故。住阿兰若忍风雨等清净禅。离我我所故。离愦闹众生清净禅。常乐寂静故。心业调柔清净禅。守护诸根故。心智寂灭清净禅。一切音声诸禅定刺不能乱故。觉道方便清净禅。观察一切皆现证故。离于味著清净禅。不捨欲界故。发起通明清净禅。知一切众生根性故。自在游戏清净禅。入佛三昧知无我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如来无上大清净禅。

各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有十种清净禅。何等为十?就是所说的①常乐出家清净禅,能施捨一切的财物,统统布施于人。②得真善友清净禅,同参道友,互相规劝,互相勉励,互相指示正法,互相教导正道,共同修行,彼此借镜。③住阿兰若,忍风雨等清净禅,在寂静处参禅打坐,容易入定。这种修禅,要忍受风雨的袭击,要离开我和我所有的境界。没有一切的执著,才能静心打坐。④离愦闹众生清净禅,愦闹就是喧哗,很热闹。要离开喧哗的闹市,要离开爱讲是非的众生。凡是令你心不清净、不安宁,就是愦闹。好像厨房,就是愦闹的地方,有些人不愿用功修道,常往厨房跑,在那里开小会议,不讨论正事,专门讲是说非。

各位注意!若有愦闹,就得不到清净的禅定;若无愦闹,即得到清净的禅定。所谓「差之毫釐,谬之千里」,我们为什么没有证果?就因为没有离开愦闹的众生。我们为什么没有证果?就因为没有离开习气毛病。如果把习气毛病放下,不再到厨房讲东讲西,说南说北,那就得到清净禅定。为什么要离开搞愦闹的众生?因为自己愿意寂静,安心修道。⑤心业调柔清净禅,心业就是妄想所造的事业。要调伏刚强的自性,要柔和自己的习气,才能得到清净禅定。要守护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被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境界所转。⑥心智寂灭清净禅,心中的智慧,常是寂灭,没有妄想。一切音声和一切禅定的刺,不被它所转,就不会散乱。如果被妄想所转,一定散乱。我们心中为什么不能寂灭?因为没有智慧。被外边的境界所刺激、所诱惑,就糊涂了,随著境界而转动,失去定力,而做出颠倒犯戒的事。

⑦觉道方便清净禅,观察一切智慧,皆能现证。⑧离于味著清净禅,一切众生皆著住在六尘境界上,尤其是对于味尘特别亲近,很容易著住在滋味上。例如,坐禅著于味禅,这就是执著。那么,若能离开这些执著,才能得到清净禅定。这种禅不捨欲界;虽在欲界,但能离开欲界。⑨发起通明清净禅,能知道一切众生的根性。某个众生,有某种根性,都清清楚楚的知道。⑩自在游戏清净禅,这种任运自在的游戏禅,不加造作,也不作意,自然而有。这种清净禅,能入佛的正定,知道无我,有这种智慧。是为菩萨十种清净禅之法。假设一切菩萨能安住在这种法之中,则能得到如来无上大清净禅。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清净慧。何等为十。所谓知一切因清净慧。不坏果报故。知一切缘清净慧。不违和合故。知不断不常清净慧。了达缘起皆如实故。拔一切见清净慧。于众生相无取捨故。观一切众生心行清净慧。了知如幻故。广大辩才清净慧。分别诸法问答无碍故。一切诸魔外道声闻独觉所不能知清净慧。深入一切如来智故。见一切佛微妙法身。见一切众生本性清净。见一切法皆悉寂灭。见一切刹同于虚空清净慧。知一切相皆无碍故。一切总持辩才方便波罗蜜清净慧。令得一切最胜智故。一念相应金刚智。了一切法平等清净慧。得一切法最尊智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如来无障碍大智慧。

各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有十种清净慧。何等为十?就是所说的①能知一切因的清净慧,因为在因地的时候,一切皆为清净,所以才有清净的智慧。到了果地的时候,得到不坏果报。②能知一切缘的清净慧,万法从缘生,万法从缘灭,所以不违背和合的道理。③能知不断不常的清净慧,诸法不是断绝,不是恒常,乃是中道。能了解通达缘起的道理,就不离实相的理体。④拔一切见的清净慧,令邪知邪见没有了,对于众生相,也不取也不捨。⑤观一切众生心行的清净慧,明了知道一切的一切,都是虚妄不实,如幻如化。

⑥广大辩才的清净慧,能详细的分别诸佛的来龙去脉,了若指掌,所以在问答时,圆融无碍,对答如流,无所畏惧。⑦一切诸魔、外道、声闻、独觉所不能知的清净慧,能深入一切如来智慧之中。⑧能见一切诸佛的微妙法身,能见一切众生本性清净,能见一切法皆为寂灭,能见一切刹土同于虚空的清净慧,知道一切相,皆是没有障碍。⑨一切总持、辩才、方便,波罗蜜的清净慧,令得一切最殊胜的智慧。⑩一念相应金刚智,明了一切法平等的清净慧,得到一切法最尊的智慧。是为菩萨十种清净慧之法。假设一切菩萨能安住在这种法之中,则能得到如来没有障碍大清净的智慧。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清净慈。何等为十。所谓等心清净慈。普摄众生无所拣择故。饶益清净慈。随有所作皆令欢喜故。摄物同己清净慈。究竟皆令出生死故。不捨世间清净慈。心常缘念集善根故。能至解脱清净慈。普使众生除灭一切诸烦恼故。出生菩提清净慈。普使众生发求一切智心故。世间无碍清净慈。放大光明平等普照故。充满虚空清净慈。救护众生无处不至故。法缘清净慈。证于如如真实法故。无缘清净慈。入于菩萨离生性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广大清净慈。

各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有十种清净慈。何等为十?就是所说的①等心清净慈,能普徧摄受一切众生,没有分别拣择的心。②饶益清净慈,随顺著众生所做的事,皆令得欢喜。③摄物同己清净慈,究竟能令一切众生,出离三界,了生脱死。④不捨世间清净慈,不捨世间法,而修出世法。因为心常缘念,所以积集种种善根。换言之,虽在世间,但种出世的善根。⑤能至解脱清净慈,普徧令一切众生,除灭一切烦恼。⑥出生菩提清净慈,普徧令一切众生,发求一切智慧的心。⑦世间无碍清净慈,放出大光明,平等普照一切世界。⑧充满虚空清净慈,能救护一切众生,没有不到之处。这是菩萨的慈悲心,到处救苦救难。⑨法缘清净慈,能证得佛的如如真实之法。⑩无缘清净慈,能入于菩萨生性之道。是为菩萨十种清净慈之法。假设一切菩萨能安住在这种法之中,则能得到如来无上广大清净慈。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清净悲。何等为十。所谓无俦伴清净悲。独发其心故。无疲厌清净悲。代一切众生受苦。不以为劳故。难处受生清净悲。为度众生故。善趣受生清净悲。示现无常故。为邪定众生清净悲。历劫不捨弘誓故。不著己乐清净悲。普与众生快乐故。不求恩报清净悲。修洁其心故。能除颠倒清净悲。说如实法故。菩萨摩诃萨知一切法本性清净。无染著。无热恼。以客尘烦恼故。而受众苦。如是知已。于诸众生而起大悲。名本性清净。为说无垢清净光明法故。菩萨摩诃萨知一切法如空中鸟迹。众生痴翳不能照了。观察于彼起大悲心。名真实智。为其开示涅槃法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广大清净悲。

各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有十种清净悲。何等为十?就是所说的①无俦伴清净悲:没有伴侣,自己单独发大菩提心,发大悲心,来救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有人问:「什么是清净?」清净就是纯洁,不夹杂染污法,只有清净法。对人要有大悲心,因为悲能拔苦。拯救众生苦的时候,没有企图,不夹杂染污的思想,这才是真正清净大悲心。②无疲厌清净悲,没有疲倦和厌烦的时候。菩萨悲心切切心甘情愿代替众生受苦,但没有任何附带的条件。他虽然代众生受苦,但是不以为劳,就是不觉得疲劳,也不觉得自己有功劳,为什么?因为菩萨有清净大悲心。③难处受生清净悲:菩萨为教化众生的缘故,专到困难的地方去受生,到没有佛法的地方去教化众生,弘扬佛法。④善趣受生清净悲:菩萨善于四恶趣去受生,为什么?欲为受苦的众生,示现生灭无常的道理,所以常示现生,常示现死,现身说法,令众生觉悟,早日脱离苦海。

⑤为邪定众生清净悲:众生里有正知正见的众生,有邪知邪见的众生。有的众生,你对他讲正法,他不相信,对他讲邪法,就是旁门外道的法,他就高兴,愿意接受。为什么?因为这些和他的嗜好相同,所以欢喜修邪定。菩萨为这种修邪定的众生,苦口婆心的劝告,改邪归正,经历数劫也不捨弃。为什么?因为在往昔的时候,曾经发过四大宏誓,其中有一愿是:「众生无边誓愿度。」菩萨言出必行,因此不捨弃这类众生,一定要把他们度脱,乃至成菩提觉果。⑥不著己乐清净悲:菩萨把自己的快乐,统统布施给众生。菩萨的心肠,非常慈悲,见众生乐,等于自己乐;见众生苦,等于自己苦。一点自私自利也没有,完全为众生著想,只要众生快乐,自己便得到安慰。普与众生快乐故。⑦不求恩报清净悲:所谓「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菩萨对众生有好处,不求将来有好果报,乃是修洁其心而已,不存妄想和杂念。

⑧能除颠倒清净悲:有这种清净大悲心,常演说如实的法,令众生没有颠倒想。⑨菩萨摩诃萨,知道一切法的本性是清净,没有染著,没有热恼。但以客尘烦恼的缘故,而受一切苦。因为被客尘喧宾夺主,做了主人翁,所以众生心才生出烦恼,受种种苦。菩萨这样知道之后,对于一切众生,生起大悲心,名叫做本性清净。为众生演说没有尘垢清净光明之法。⑩菩萨摩诃萨,知道一切法,就好像空中的飞鸟所留下飞行的痕迹。可是众生被愚痴的眼翳所盖,不能照了观察。一般人说:「鸟在空中飞行,没有一定的道路。」虽然是这样说,其实那空中的痕迹仍然存在,只不过我们凡夫的肉眼看不见而已。要经过一个时间,那痕迹才被磨灭。鸟无论飞出多远,还可以找到牠自己的巢穴。为什么?因为牠在空气层中所留下微尘佈位的痕迹,没有散开的缘故。鸟的触觉和嗅觉,非常灵敏,所以能记得道路,找回自己的居处。

菩萨观察一切众生,都是愚痴,都有邪见,不明白真理,所以菩萨生起大悲心,名叫做真实智,而为众生开示涅槃之法。是为菩萨十种清净悲之法。假设一切菩萨能安住在这种法之中,则能得到如来无上广大清净悲。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清净喜。何等为十。所谓发菩提心清净喜。悉捨所有清净喜。不嫌弃破戒众生而教化成就清净喜。能忍受造恶众生。誓愿救度清净喜。捨身求法。不生悔心清净喜。自捨欲乐。常乐法乐清净喜。令一切众生捨资生乐。常乐法乐清净喜。见一切佛恭敬供养无有厌足。法界平等清净喜。令一切众生爱乐禅定。解脱三昧。游戏入出清净喜。心乐具行顺菩萨道一切苦行。证得牟尼寂静不动。无上定慧清净喜。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广大清净喜。

各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有十种清净喜。何等为十?就是所说的①发菩提心清净喜:修行最要紧的法门,就是发菩提心,若是不发菩提心,就不能得到清净大喜心。②悉捨所有清净喜:菩萨能把他所有的财物,统统布施给众生,自己什么东西也不保留。③不嫌弃破戒众生,而教化成就清净喜:无论众生犯了什么戒律,菩萨都宽恕他,反而勤加教化,令他成就道业。④能忍受恶众生,誓愿救度清净喜:无论是善的众生,或是恶的众生,菩萨都是平等教化,令成佛道。菩萨对待一切众生,特别慈悲。所谓「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菩萨曾经发大誓愿,要忍受恶众生的虐待,要救度恶众生的苦难,令他们即时回头,改恶向善,常言道:「浪子回头金不换。」

⑤捨身求法,不生悔心清净喜:为求正法,纵使牺牲自己的性命,也不生后悔的心。所谓「为法忘躯」。释迦牟尼佛在往昔作菩萨时,为半句偈,而捨身给罗刹鬼作为食物,这种精神,伟大之至!⑥自捨欲乐,常乐法乐清净喜:菩萨认为学习佛法,才是真正的快乐,所以捨弃五欲的快乐。五欲之乐,在菩萨的眼中,就如浮云,转瞬之间,风吹云散。⑦令一切众生,捨资生乐,常乐法乐清净喜:菩萨不但自己捨欲乐,也教众生捨资生之乐,为什么?因为世间的快乐,都是无常,须臾成空,不值得贪恋。唯有法乐,才是真实不变的快乐。好像吃的东西,穿的衣服,住的房屋,睡的被褥,这些资生之具,不要太讲究,能用即可以。要专心研究佛法,参禅打坐,念经拜佛,修到炉火纯青的时候,其乐无穷。

⑧见一切佛,恭敬供养,无有厌足,法界平等清净喜:菩萨见到十方一切诸佛的时候,一定恭敬,虔诚供养,就是经过无数劫,也没有厌足的时候。对于法界的众生,一律平等相待,不分彼此,不分怨亲,不分种族,不分国籍,有这种清净大喜心。⑨令一切众生,爱乐禅定,欢喜解脱,高兴三昧:在三昧中游戏,愿意出定就出定,愿意入定就入定,遂心所欲,任运自在,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有这种清净大喜心。⑩菩萨心中快乐,具行随顺菩萨道,不畏一切苦行,证得牟尼寂静法,不动无上的定慧,有这种清净大喜心。是为菩萨十种清净喜之法。假设一切菩萨能安住在这种法之中,则能得到如来无上广大清净喜。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清净捨。何等为十。所谓一切众生恭敬供养。不生爱著清净捨。一切众生轻慢毁辱。不生瞋恚清净捨。常行世间。不为世间八法所染清净捨。于法器众生待时而化。于无法器亦不生嫌清净捨。不求二乘学无学法清净捨。心常远离一切欲乐。顺烦恼法清净捨。不叹二乘厌离生死清净捨。远离一切世间语。非涅槃语。非离欲语。不顺理语。恼乱他语。声闻独觉语。略说乃至一切障菩萨道语。皆悉远离清净捨。

各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有十种清净捨。何等为十?就是所说的①一切众生恭敬供养,不生爱著心。有这种清净捨。②如果一切众生,轻慢菩萨,或者毁辱菩萨,菩萨他不生瞋恚心,有这种清净捨。能捨了自己,才算大捨,若是捨不了自己,则谈不到清净捨。菩萨能做到这种境界,所以有清净捨。③菩萨常行世间,没有离开世间,若是离开世间,那就不能教化众生。菩萨虽然常在世间,可是众生却不认识,所谓「对面不识观世音」,就是和观世音菩萨在一起,我们也不认识他是观世音菩萨,为什么?因为凡夫的眼睛被无明所遮蔽,没有得到净法眼的缘故。菩萨常在世间,可是不被世间八法所染污。何谓八法?就是八风:称、讥、苦、乐、利、衰、毁、誉。凡夫俗子很容易被这八种法所迷惑,被这种风吹得头晕脑胀,随著境界转。

㈠称是赞叹的意思。譬如听到称赞,没有智慧的人,听后觉得很舒服,好像吃霜淇淋一样的清凉,认为自己不错,这是被称风吹糊涂了。㈡讥是讽刺的意思。我们虽然没有做出败德的行为,可是有人用冷言热语来讽刺,令你忍无可忍,要发脾气,这是被讥风吹迷糊了。㈢苦是烦恼的意思。好像万佛圣城的出家人,每天只吃一餐(日中一食),晚间坐著睡觉(夜不倒单)。有人想:这种苦实在受不了,于是生起烦恼。这是被苦风所吹动了。㈣乐是欢喜的意思,假若发生一件如意的事,便高兴的不得了,所谓「乐而忘忧」,快乐的程度,不知老之将至,忘掉一切的忧虑,这是被乐风所吹动了。

㈤利是利益。一般人见利忘义,只知有功利,不知有道义,甚至为目的不择手段,可以出卖朋友,可以出卖国家,这是被利风吹糊涂了。㈥衰是衰败。作生意亏本,好像姜子牙卖麵粉,被大风吹跑了;卖陶器,被野马踢碎了;结果老妻要求离婚了,这是被衰风所吹迷惑了。㈦毁是诽谤的意思。无缘无故被人诽谤,破坏其清廉名誉,说是讲非,令你信用扫地,名誉破产,这时心中很不自在,这是被毁风所摇动了。㈧誉是好名誉的意思。若被人恭维,这个人如何有才干,如何有学问,真了不起,就令你有飘飘然之感,这是被誉风所摇动了。这八种法,令人迷迷糊糊,东西南北分不清楚,但菩萨不被这八法所转,有这种清净捨。

今天讲清净捨,令我有所感触。学佛法的人,还是捨不得清净。心中的欲念,大的不得了,比老虎还要厉害,甚至比山还高,比海还深,什么时候能清净呢?什么时候能把欲念消逝呢?这个问题,我们修道人,必须把它弄清楚,搞明白,否则,始终不会有所成就。④菩萨对于法器(载法之器)众生,等待机缘成熟时,再去教化他,度脱他,成为法器,绍隆三宝。对于不是法器的众生,也不嫌弃他们,照样教化;有这种清净捨。⑤菩萨不求二乘有学位和无学位的法,只是学习大乘法;有这种清净捨。⑥菩萨的心是清净的,永远离开一切欲乐。因为欲乐是随顺烦恼法生出来,所以要断绝关係,远离开它;有这种清净捨。⑦菩萨向来不赞叹声闻和缘觉的作风。二乘厌烦生死,视生死如冤家,所以远离生死。二乘人是度己不度人,独善其身,没有兼善天下的思想,故为自了汉。所谓「摩诃萨不管他,弥陀佛各顾各。」自己管自己,不管他人心,不教化众生。菩萨的作风恰好相反,专门管閒事,闻到求救声,无论远近,即时化身前往,救出苦难,而不求报酬。

⑧菩萨远离一切世间的言语。不是涅槃的言语就不说。何谓涅槃语?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种法语。不是离欲的言语不说。何谓离欲语?就是不说染汚话。凡是令人闻之,生出非非之想,增加欲念的话,绝对不说。不是顺理的言语不说;也就是不合情理的话,绝对不说。恼乱他人的言语不说;也就是令人生烦恼的话,绝对不说,声闻所说的小乘言语,缘觉所说的中乘言语,这种话也不说。简略来说,凡是障碍菩萨修道的话,一概远离,有这种清净捨。

或有众生根已成熟。发生念慧。而未能知最上之法。待时方化清净捨。或有众生菩萨往昔已曾教化。至于佛地方可调伏彼亦待时清净捨。菩萨摩诃萨于彼二人无高无下。无取无捨。远离一切种种分别。恒住正定。入如实法。心得堪忍清净捨。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如来无上广大清净捨。

⑨或者有的众生,他的根性已经成熟了。虽然生出信进念定慧五根,可是未能知道无上菩提之法。要等待时机到了,方能教化;有这种清净捨。⑩或者有的众生,菩萨在往昔时,曾经教过他,至于菩萨成佛时,方可调伏这个众生。但是也要等待机会到了,再教化这个众生;有这种清净捨。菩萨对于前边这两种人,没有分别是高,也没有分别是下,也没有执取,也没有弃捨,远离开一切种种的分别。恒常住在正定之中,入于真实之法,心得堪忍的清净捨,就是无生法忍。是为菩萨十种清净捨之法。假设一切菩萨能安住在这种法之中,则能得到如来无上广大的清净捨。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义。何等为十。所谓多闻义。坚固修行故。法义。善巧思择故。空义。第一义空故。寂静义。离诸众生諠愦故。不可说义。不著一切语言故。如实义。了达三世平等故。法界义。一切诸法一味故。真如义。一切如来顺入故。实际义。了知究竟如实故。大般涅槃义。灭一切苦而修菩萨诸行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一切智无上义。

各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有十种义。何等为十?就是所说的①多闻义,多听经多闻法,能得到闻思修三慧。从闻法之后,一定要思惟,研究法的要义。了解之后,一定要依法修行,才能有受用。若是闻法不修行,那么,闻法有什么用途?修行人,容易遇到魔障,那是来考验他是否有定力。无论遇到什么境界,都要坚固修行,而不被境界所转,所谓「在修不在闻」。好像阿难尊者,他是多闻第一,佛所说的法,他一字不漏记在脑海中,如同录音带一样。可是遇到摩登伽女时,却被她所引诱,险失童身,险毁戒体,所以说,多闻不如多修。②法义,对于法的义理,要用善巧的方法来思惟,要有择法眼的能力来选择。③空义,对于空的义理,要晓得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的道理。这是第一义空。

④寂静义,要离开一切众生的喧哗和愦闹,到清净地方修行。⑤不可说义,不执著一切言语,不用一切言语来说法,所谓「无言说法」。⑥如实义,明了通达三世(过去、未来、现在)皆是平等,没有高下。⑦法界义,一切诸法是一味,都是劝人改恶向善,发菩提心,学无上道。⑧真如义,一切诸佛,皆顺入真如实相,而成正觉。⑨实际义,实际就是无相,也可以说离相。能了知究竟如实的理体。⑩大般涅槃义,能灭除世间一切苦,能修行菩萨一切行。是为菩萨十种义之法。假设一切菩萨能安住在这种法之中,则能得到一切智无上的义理。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法。何等为十。所谓真实法。如说修行故。离取法。能取所取悉离故。无诤法。无有一切惑诤故。寂灭法。灭除一切热恼故。离欲法。一切贪欲皆断故。无分别法。攀缘分别永息故。无生法。犹如虚空不动故。无为法。离生住灭诸相故。本性法。自性无染清净故。捨一切乌波提涅槃法。能生一切菩萨行修习不断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如来无上广大法。

各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有十种法。何等为十?就是所说的①真实法,依照如说之法去修行,否则,盲修瞎练,白费工夫。②离取法,能取的相和所取的相,统统离开,也就是没有这种的相。③无诤法,没有一切迷惑的诤论。所谓「诤是胜负心,与道相违背,便生四相心,如何得三昧。」④寂灭法,能灭除一切热烦恼,什么烦恼也没有了。⑤离欲法,把财色名食睡的欲都断了,没有贪心,因之,心就清净无染。所谓「心清水现月」,智慧自然现前。⑥无分别法,什么也不分别,什么也不存在。没有攀缘心,不跟旁人拉拢关係。换言之,今天是做这个,明天想做那个,用种种方法攀缘。菩萨将这种攀缘心和分别心,永远息灭。

⑦无生法,犹如虚空,无所动摇。⑧无为法,已离开生住异灭四种相,成为无所作为的法。⑨本性法,就是自性清净,没有染汚。⑩捨一切乌波提(有馀)涅槃法,能生一切菩萨行,修习而不间断。不像二乘人,得少为足,中道自画,不向前进,始终到不了宝所,只证得有馀涅槃。菩萨所修的是无馀涅槃法。何谓有馀涅槃?就是无生死之因,而有生死之果。何谓无馀涅槃?就是无生死之因,亦无生死之果。浅言之,罗汉其身尚在时,为有馀涅槃;罗汉其身遗弃时,为无馀涅槃。是为菩萨十种广大法。假设一切菩萨能安住在这种法之中,则能得到如来无上广大之法。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福德助道具。何等为十。所谓劝众生起菩提心。是菩萨福德助道具。不断三宝种故。随顺十种迴向。是菩萨福德助道具。断一切不善法。集一切善法故。智慧诱诲。是菩萨福德助道具。超过三界福德故。心无疲倦。是菩萨福德助道具。究竟度脱一切众生故。悉捨内外一切所有。是菩萨福德助道具。于一切物无所著故。为满足相好精进不退。是菩萨福德助道具。开门大施。无所限故。上中下三品善根。悉以迴向无上菩提。心无所轻。是菩萨福德助道具。善巧方便相应故。

各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有十种福德助道具。何谓助道具?助是帮助修道的因缘,不是正缘,而是副缘。不是主,而是客。具是工具。何等为十种福德助道具?就是所说的①劝勉一切众生,发起菩提心。不断三宝种子,是为菩萨福德助道具。②随顺十种迴向法而迴向。十迴向,就是㈠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迴向。㈡不坏迴向。㈢等一切佛迴向。㈣至一切处迴向。㈤无尽功德藏迴向。㈥随顺坚固一切善根迴向。㈦随顺等观一切众生迴向。㈧真如相迴向。㈨无缚解脱迴向。㈩法界无量迴向;是为菩萨福德助道具。能断绝一切不善之法,能积集一切善之法。

③用智慧来引诱他,这是方便法,然后用真实法来教诲他,是为菩萨福德助道具。能超过欲界、色界、无色界的福德。④教化众生,心无疲倦,是为菩萨福德助道具,能究竟度脱一切众生。⑤能捨内财和外财,一切所有,皆能布施,没有捨不得的心,是为菩萨福德助道具。对于一切财物,没有执著,没有贪爱心。⑥为满足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得到庄严,所以精进修道,不退菩提心,是为菩萨福德助道具。开门大布施,随顺众生的心意,爱拿什么就拿什么,儘量取去,无有限制。⑦将上中下三品的善根,统统迴向无上菩提,心无所轻,是为菩萨福德助道具。用善巧方便的方法,教化众生,令其相应。

于邪定下劣不善众生。皆生大悲。不怀轻贱。是菩萨福德助道具。常起大人弘誓心故。恭敬供养一切如来。于一切菩萨起如来想。令一切众生皆生欢喜。是菩萨福德助道具。守本志愿极坚牢故。菩萨摩诃萨于阿僧祇劫积集善根。自欲取证。无上菩提。如在掌中。然悉捨与一切众生。心无忧恼。亦无悔恨。其心广大。等虚空界。此是菩萨福德助道具。起大智慧。证大法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具足如来无上广大福德聚。

⑧菩萨对于邪定、下劣、不善的众生,皆生大悲心,怜愍他们,令他们离苦得乐。他不怀著轻贱的心,对下劣众生也平等看待,不像我们人的心理,分别贵贱,遇著尊贵的人,就生恭敬心;遇著贫贱的人,就生轻视心。菩萨没有这种心理,是为菩萨福德助道具。常发起大人弘誓心、大悲心,来教化众生,救护众生。⑨恭敬一切诸佛,供养一切诸佛,对于一切菩萨,也像对佛那样恭敬和供养。不但自己这样的想,也令一切众生,皆生欢喜心,是为菩萨福德助道具。守著自己本来的志愿,极为坚牢,永不改变。⑩菩萨中的大菩萨,在无量阿僧祇劫中,积集种种善根,自己要是想取证无上菩提的话,好像在掌中一样的容易。虽然他可以成佛,可是自己不成佛,把佛果布施给一切众生,心中也没有忧恼,也没有悔恨。菩萨的心量非常广大,等于虚空界,是为菩萨福德助道具。能生起大智慧,能证得大法藏。这是为菩萨十种福德助道具之法。假设一切菩萨能安住在这种法之中,则能具足如来无上广大的福德聚。所谓「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

各位想一想!菩萨可以成佛,可是菩萨不成佛,把成佛的功德布施给众生。这种精神可以效法。我们为什么不效法菩萨的精神,捨己为人?因为我们的心量太小,没有菩萨那样大,可以包容虚空。如果能有虚空那样大,那么,就能成为大菩萨。我们要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渐渐修进到等觉菩萨的地位。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智慧助道具。何等为十。所谓亲近多闻真善知识。恭敬供养。尊重礼拜。种种随顺。不违其教。是为一。一切正直无虚矫故。永离憍慢。常行谦敬。身语意业。无有麤犷。柔和善顺。不伪不曲。是为二。其身堪作佛法器故。念慧随觉。未曾散乱。惭愧柔和。心安不动。常忆六念。常行六敬。常随顺住六坚固法。是为三。与十种智为方便故。乐法乐义。以法为乐。常乐听闻。无有厌足。捨离世论及世言说。专心听受出世间语。远离小乘。入大乘慧。是为四。一心忆念无散动故。六波罗蜜心专荷负。四种梵住。行已成熟。随顺明法。悉善修行。聪敏智人皆勤请问。远离恶趣归向善道。心常爱乐正念观察。调伏己情守护他意。是为五。坚固修行真实行故。

各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有十种智慧助道具。何等为十?就是所说的①亲近多闻真正善知识,要恭敬供养善知识,要尊重礼拜善知识,种种方法随顺善知识的指导,而不违背。何谓善知识?能教化众生,远离十恶法,净修十善法,为之善知识。或者教化众生勤修戒定慧三学,息灭贪瞋痴三毒,为之善知识,是为第一种智慧助道具。要有柔和的态度,要有忍辱的涵养。一切要正直,没有虚妄不实的言语,没有矫枉过正的情形。何谓矫枉过正?就是很不自然、很勉强的,所做的事情,不是太过,就是不及,不合乎中道。浅言之,无论什么事理,离开中道,就是矫枉过正。何谓中道?不执断、不执常,谓之中道。不落空有二边,谓之中道。真空妙有,谓之中道。

②永远离开骄傲我慢,常行持谦敬和蔼的做法。对人要恭敬,不可无礼貌。不恭敬人,乃是一种感情在作祟。所谓「意气用事」。你不恭敬我,我不恭敬你,彼此互相不恭敬。菩萨尚且有恭敬心,何况我们凡夫,更要有恭敬心,凡是有智慧的人,都有恭敬心。所谓「敬人者人恒敬之」,愚痴人才没有恭敬心。菩萨的身语意三业清净,没有粗犷的行为。他身不粗犷,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循规蹈矩,没有不合乎规矩,这是身业清净。语也不粗犷,绝对不说令人生烦恼的话,这是语业清净。意也不粗犷,对不如意事,忍可于心,意业也清净。凡是对人不发脾气来压迫人,就是不粗犷。菩萨很柔和,很善顺,也不虚伪。所行所做,皆是真实,不歪曲,不会拿不是当理讲,更不会无理取闹,歪曲事实;是为第二种智慧助道具。这个身可以作为载法之器。

③心中所想念的,所有的智慧,随起随觉,随生随了。把大烦恼转为小烦恼,把小烦恼转为没有了。所谓「念起即觉,觉之即无」。这样随觉,未曾散乱,没有不守规矩的时候。时常生惭愧心,觉得对不起人家。心很柔和,又很平安,不被境界所摇动。常常忆想六种念法,就是㈠念佛。㈡念法。㈢念僧。㈣念戒。㈤念施。㈥念天。常常行持六种和敬法,就是㈠身和敬。㈡口和敬㈢意和敬㈣戒和敬㈤见和敬㈥利和敬。常常随顺住在六种坚固法,就是㈠信坚。㈡法坚。㈢修坚。㈣德坚。㈤顶坚。㈥觉坚。是为第三种智慧助道具。与十种智为方便。十种智就是㈠法智。㈡比智。㈢他心智。㈣世智。㈤苦谛智。㈥集谛智。㈦灭谛智。㈧道谛智。㈨尽智。㈩无生智。以上名相,若想了解内容,可以参考佛学辞典。

④欢喜法,欢喜法的义理,以法为最乐之事。常常欢喜听闻妙法,没有厌足的时候。捨离世间一切的言论和言语,专一其心来聆听摄受出世间一切的语言。远离声闻缘觉二乘人,深入大乘智慧之门,是为第四种智慧助道具。一心忆念这种法门,没有散乱摇动的时候。⑤对于六种波罗蜜的法,波罗蜜译为到彼岸。印度人以事情作完毕,叫做波罗蜜。六种波罗蜜就是㈠布施。㈡持戒。㈢忍辱。㈣精进。㈤禅定。㈥智慧。菩萨对于这六种法,专心修行,也就是把它作到圆满。把四种清净梵住,就是㈠慈。㈡悲。㈢喜。㈣捨。所作已办,所行已成熟。随顺著明智之法,修行到至善至美的境界,一切皆圆满。

凡是聪明敏智的人,皆是勤于请问。这个请问有两个意思,一是菩萨向有智慧人请问不明白的佛法。二是有智慧的人向菩萨请问不明白的佛法。远离四恶趣,就是㈠阿修罗。㈡畜生。㈢饿鬼。㈣地狱。归向善道。心中常是爱乐,用正念来观察。正念是正知正见,邪念是邪知邪见。用正当的念,来调伏自己的情感,不能随其任性发展,要安分守己。所谓「理智控制情感」,守护他人的意,不令他人生烦恼,是为第五种智慧助道具。用坚固的心来修行真实的行门,不是在口说,而是在实行。说的天花乱坠,不去修行,等于口头禅,无有是处。修道人有一分真心,便得一分法益;有十分真心,便得十分法益;若无半分真心,那就半分法益也得不到。修道是靠真修实练,才有成就,不是投机取巧,去找便宜,那是痴人妄想。

常乐出离。不著三有。恒觉自心。曾无恶念。三觉已绝。三业皆善。决定了知心之自性。是为六。能令自他心清净故。观察五蕴皆如幻事。界如毒蛇。处如空聚。一切诸法如幻如燄。如水中月。如梦如影。如响如像。如空中画。如旋火轮。如虹蜺色。如日月光。无相无形。非常非断。不来不去。亦无所住。如是观察。知一切法无生无灭。是为七。知一切法性空寂故。菩萨摩诃萨闻一切法无我。无众生。无寿者。无补伽罗。无心。无境。无贪瞋痴。无身。无物。无主。无待。无著。无行。如是一切皆无所有。悉归寂灭。闻已深信。不疑不谤。是为八。以能成就圆满解故。     

⑥常乐出离三界,不著住在三有。何谓三有?就是欲界有、色界有、无色界有。有因有果有生死,又为二十五有。所谓「四洲四恶趣,梵王六欲天,无想五含那,四空并四禅」。恒常觉悟自心,不令妄想当家,所谓「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也就是随起随觉,随觉随无的意思,未曾有一点点的恶念存在,完全清理干净。三觉已经断绝,就是断绝欲、恚、害,也可以说诸恶的觉观、邪觉、慢觉。菩萨是三业皆善,其身没有杀、盗、婬。语没有妄言、绮语、恶口、两舌。意没有贪、瞋、痴。身语意三业清净,就是十善;身语意三业不清净,就是十恶。他决定真实认识自己的真心自性且也了解了,也知道了,是为第六种智慧助道具。能令自己的心清净,也令他人的心清净,若是不清净,听到这种道理之后,也会清净。换言之,能令自己心中没有贪瞋痴,也令他人断了贪瞋痴。

⑦观察五蕴(色受想行识)之法,如幻如化,那是虚妄不实。在心经上说:「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十八界(内六根,外六尘,中六识)也不真实,好像毒蛇一样,十分可怕。十二处(六根和六尘)好像空聚一样,中无人故。世间一切法,好像色法、心法、心所法、不相应法、无为法,共为百法,皆是如幻不实,如阳燄一样,远望似有,近视则无;又如水中月,视之有,取之无;又如梦、如影、如响、如像,都是虚妄。如空中的画,如旋火的轮,如霓虹的色,如日月的光,都是无相无形,不属于断,不属于常,也不来,也不去,也无所住,这样的观察,知道一切诸法,也没有生,也没有灭,是为第七种智慧助道具,能知一切法性是空寂的。

⑧菩萨中的大菩萨,闻一切法,没有我相,没有众生相,没有寿者相,没有补伽罗(人)相,没有心,没有境,没有贪瞋痴,没有身,没有物,没有主者,没有待者,没有一切执著,没有一切行为。像这样的一切,皆无所有,统统归于寂灭。他闻这种法之后,深信不怀疑、不毁谤,是为第八种智慧助道具。能成就圆满的了解。

菩萨摩诃萨善调诸根。如理修行。恒住止观。心意寂静。一切动念皆悉不生。无我无人。无作无行。无计我想。无计我业。无有疮疣。无有瘢痕。亦无于此所得之忍。身语意业无来无去。无有精进。亦无勇猛。观一切众生一切诸法。心皆平等。而无所住。非此岸。非彼岸。此彼性离。无所从来。无所至去。常以智慧如是思惟。是为九。到分别相彼岸处故。菩萨摩诃萨见缘起法故。见法清净。见法清净故。见国土清净。见国土清净故。见虚空清净。见虚空清净故。见法界清净。见法界清净故。见智慧清净。是为十。修行积集一切智故。

⑨菩萨中的大菩萨,善于调伏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令它们都听自己的话,不会起革命,六根绝对服从命令。如果不善调诸根,那么,眼见美色,就被美色所转,若是不让它跟著美色转,它就对你不客气,要反抗自己独立,不听你的指挥,其他五根,亦复如是。要如理修行,常住止观。止是一种定,观是一种慧。浅言之,止一切恶,观一切善。参禅打坐时,掉举来时,要用止的工夫来控制。昏沉来时,要用观的工夫来提起,心意很寂静,不生妄想,不生烦恼。无论在什么境界中,有定力,不摇动,不会被外物所诱惑,所有妄想杂念,一点也不生。这时候,自己才能做得主,心意寂静,没有摇动,就没有我的存在。

我们凡夫都执著我,把我看得很重要,不让我吃亏,不让我受苦,不让我挨駡,不让我受辱,总而言之,把我摆在前面。因为有了我,就生起众生、寿者种种法;若是没有我的思想,那就没有一切的烦恼。什么是我?找遍全身,也找不到我。身上部分各有其名,头有头的名,脚有脚的名,手有手的名,在全身各部分皆有自己的名,就是没有我的名字,它不过是全身一个总名而已。既然找不到我的存在,又何必执著我呢?如果不执著,就是无我,无我就没有人,没有一个作者,没有一个行者。不计较我所想,不计较我造业。在自性上没有烦恼,没有无明,所以没有疮疣。一切过错没有了,所以没有瘢痕。在这世界所得的忍也没有了。身语意三业,也无来也无去。没有精进,没有勇猛,一切都止了。

以上所说的经文,都是讲止字。在下边是解释观字。菩萨用妙观察智来观察一切众生,观察一切诸法,心中没有分别,一律平等,没有所住,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没有什么叫此岸的生死,没有什么叫彼岸的涅槃。此岸和彼岸的性,已经离开。无所从来,无所至去。可以说尽虚空徧法界,无在无不在。常用智慧这样思惟,是为第九种智慧助道具,已经到达分别相彼岸之处。⑩菩萨中的大菩萨,见到一切法从缘生起的缘故,所以见法的本性是清净;因为见法清净的缘故,所以见国土也清净;见国土清净的缘故,所以见虚空也清净;见虚空清净的缘故,所以见法界也清净;见法界清净的缘故,所以见智慧也清净,因为这个关係,知道自己本来是清净的,是为第十种智慧助道具。修行积集一切善根,才能成就一切智慧。

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智慧助道具。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一切法无障碍清净微妙智慧聚。

各位佛的弟子!这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十种智慧助道之法。假设一切菩萨能安住在这种法之中,则能得到如来一切法,没有障碍而清净,最微妙的智慧聚。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明足。何等为十。所谓善分别诸法明足。不取著诸法明足。离颠倒见明足。智慧光照诸根明足。巧发起正精进明足。能深入真谛智明足。灭烦恼业成就尽智无生智明足。天眼智普观察明足。宿住念知前际清净明足。漏尽神通智断众生诸漏明足。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于一切佛法无上大光明。

各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有十种明足,也就是明行足,佛十号之一。智慧也圆满,修行也圆满。明是三明,就是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行是五行,就是圣行、梵行、天行、婴儿行、病行。三明属于慧,五行属于福。佛三祇修福慧,福慧两足尊。何等为十种明足?就是所说的①善于分别诸法明足,将这种智慧修行到圆满之境了。②不取著诸法明足,对于诸法没有执著,没有取著,一切都没有了,这种智慧修行到圆满之境了。③离开颠倒见明足,一般凡夫以是为非,以非为是;将黑作白,将白作黑,对理认识不清楚,对事辨别不见明白,是为颠倒见。浅言之,清净是福,人人不注意它;烦恼是祸,人人欢喜它,这就是颠倒见。菩萨将这种智慧修行到圆满之境了。④用智慧光照了诸根明足,各正其位,这种智慧修行到圆满之境了。

⑤巧发起正精进明足,身也精进,心也清净,昼也精进,夜也精进;这种智慧修行到圆满之境了。⑥能深入真谛智明足,真谛就是出世间法,俗谛是世间法。真谛乃是圣智所见真实之理性;俗谛乃是迷情所见世间之事相,这种智慧修行到圆满之境了。⑦灭除一切烦恼业,成就尽智无生智明足。烦恼有多少?往多来说,有八万四千之多;往少来说,只是一念无明。如果把一念无明灭了,烦恼自然了。所谓「清净是福无人享,烦恼是罪个个贪」。成就尽智,就是究竟的智慧。成就无生智,就是无所可生的智慧。这种平等智慧最为明达,菩萨已修行到圆满之境了。

⑧天眼智普观察明足,能观看三界诸天众在做什么,这种智慧修行到圆满之境界。⑨宿住念知前际清净明足,也就是宿命通的智慧。能知道来的时候,是乘愿再来;去的时候,是明了而去。前知无量劫,后知无量劫,通达无碍,这种智慧修行到圆满之境了。⑩漏尽神通智,断众生诸漏明足。漏尽通是六神通之一,外道可证得五神通,但无能证得漏尽通,只有修行佛法,才能证得漏尽通,也就是断了一切习气毛病。这种智慧修行到圆满之境了。这就是菩萨十种明足之法。假设一切菩萨能安住在这种法之中,则能得到如来于一切佛法无上大光明。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求法。何等为十。所谓直心求法。无有谄诳故。精进求法。远离懈慢故。一向求法。不惜身命故。为除一切众生烦恼求法。不为名利恭敬故。为饶益自他一切众生求法。不但自利故。为入智慧求法。不乐文字故。为出生死求法。不贪世乐故。为度众生求法。发菩提心故。为断一切众生疑求法。令无犹豫故。为满足佛法求法。不乐馀乘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不由他教一切佛法大智慧。

各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有十种求法。何等为十?就是所说的①直心求法,没有谄诳。求法的心要正直,不可拐弯抹角来求法,不要用人情来求法,不要用感情来求法,不要用歪曲心来求法。那么,应该怎样来求法?应用直心。所谓「直心是道场」,以直心求法,其法以直;以曲心求法,其法以曲。所谓「因地不真,果招纡曲」。心不真,意不实,那是求不到法的。菩萨求法,没有谄媚的行为。何谓谄媚?就是虚情假意向人献殷勤,尽说些恭维话,讨人欢喜,所谓「谄富骄贫,厌故喜新」。对富人生谄媚心,对穷人生骄傲心。讨厌旧的,欢喜新的,这种思想要不得。菩萨求法,不用诳语的手段。何谓诳语?就是欺骗人不说真实的话,用这种方法来求法,是求不到法的。

②精进求法,远离懈怠。求法不能懈怠,懈怠求不到法,时时精进,才能求到法。③一向求法,不惜身命。求法要勇猛向前,只知有法,不知有人。所谓「为法忘躯」。好像释迦牟尼佛,在往昔为菩萨时,为求半句偈,牺牲自己的身命。二祖慧可大师,为求法而断臂,这是求法的精神。④为断一切众生烦恼求法,不为名利恭敬。菩萨自己还有一分生相无明未破,可是希望众生把烦恼断了。菩萨自己晓得断烦恼的方法,所以才有资格令众生断烦恼。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好的的工具,工作才能圆满。菩萨有这种本领,能令众生断烦恼,因为已经有大智慧,所以才能做到圆满。菩萨不是为名利和受人恭敬而求法,乃是为教化众生和度脱众生而求法。有人设法令人知道他是个老修行,以为有了名气,就有人来供养,有人来恭敬他,这是凡夫的思想,菩萨没有这种想法。

⑤菩萨为饶益自己,为饶益其他一切众生而求法。不仅仅为个人利益,而且为众生的利益。菩萨不是自私自利之徒,只知有自己,不知有他人。⑥菩萨为入一切智慧而求法。真正的智慧,是离文字相,离心缘相。虽是在文字上得文字般若,可是在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由观照般若能契合实相般若,实相就是离文字相。⑦菩萨为出离生死而求法。不贪著世间一切名闻利养,荣华富贵,以及财色名食睡五欲之乐。⑧为度脱一切众生而求,为教化众生,令众生离苦得乐,而发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⑨为断一切众生的疑惑而求法,令众生没有犹豫不决的思想,对事对理有果断力,有理解力。⑩为满足佛法而求法,只求佛乘,不求馀乘。这就是菩萨十种求法之法。假设一切菩萨能安住在这种法之中,则能得到自心自悟,不由他教一切佛法的大智慧。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明了法。何等为十。所谓随顺世俗生长善根。是童蒙凡夫明了法。得无碍不坏信觉法自性。是随信行人明了法。勤修习法随顺法住。是随法行人明了法。远离八邪向八正道。是第八人明了法。除灭众结。断生死漏见真实谛。是须陀洹人明了法。观味是患。知无往来。是斯陀含人明了法。不乐三界。求尽有漏。于受生法。乃至一念不生爱著。是阿那含人明了法。获六神通。得八解脱。九定四辩。悉皆成就。是阿罗汉人明了法。性乐观察。一味缘起。心常寂静。知足少事。解因自得。悟不由他。成就种种神通智慧。是辟支佛人明了法。智慧广大。诸根明利。常乐度脱一切众生。勤修福智助道之法。如来所有十力无畏一切功德。具足圆满。是菩萨人明了法。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大智明了法。

各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有十种明了法。何等为十?就是所说的①随顺世俗生长四种善根,就是煖法、顶法、忍法、世第一法,也就是四加行法。这是童蒙凡夫未能出世所明了的法。②得到不障碍不破坏的信,这种觉悟的法,明白法的自性。这是指较不钝根的人,随信他言而行道,故为随信行人所明了的法。③勤加修行学习法,随顺一切法而住,这是指利根的人,自阅经典而行道,故为随法行人所明了的法。④远离八邪,八邪就是㈠邪见。㈡邪思惟。㈢邪语。㈣邪业。㈤邪命。㈥邪方便。㈦邪念。㈧邪定,恰是八正道的反面,而向八正道上走。八正道就是正见(正实的知见)、正思惟(正确的思想)、正语(正直的言语)、正业(正大的行为)、正命(正当的职业)、正勤(正确的学习)、正念(正念的忆念),正定(正统的禅定),这是第八人(初果向的人,尚未证初果罗汉)所明了的法。

⑤除灭一切结,结是烦恼。为烦恼所结集生死,也就是八十八使,能断绝生死的漏,也就是无明,也就是欲念。欲就是生死漏,欲就是五欲。所谓「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为什么不说是天堂五条根?为什么不说是佛果五条根?因为这五欲是堕落的,一堕落就到地狱去,能见到真实谛,真实的理体,这是须陀洹人所明了的法。须陀洹译为入流,入圣人法性流,逆凡夫六尘流,不入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之中,不被六尘所转:眼见色不被色尘所转,耳闻声不被声尘所转,鼻嗅香不被香尘所转,舌嚐味不被味尘所转,身觉触不被触尘所转,意知法不被法尘所转。已断三界八十八使的见惑,证得初果罗汉不被香尘所转,为有学位。⑥观味禅是患,知道一切是寂静的,不来不去,这是斯陀含人所明了的法。斯陀含译为一来,就是当于欲界的天上和人间各来受生一次,已断三界见惑,又断欲界思惑前六品(三界有八十一品思惑)。证得三果罗汉,为有学位。

⑦不欢喜三界的快乐,所谓「三界如火宅,生死如冤家」。所以求尽有漏法,以了生死。对于受生之法,乃至一念,也不生爱著。远离生死无常这种法,这是阿那含人所明了的法。阿那含译为不还,就是不还欲界受生死。已断三界见惑,又断欲界思惑后三品(欲界有九品思惑,色界有三十六品思惑,无色界有三十六品思惑),证得三果罗汉三十六品思惑,为有学位。⑧获得六神通,就是㈠天眼通。㈡天耳通。㈢他心通。㈣宿命通。㈤神足通。㈥漏尽通。又获得八解脱,就是㈠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㈡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㈢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㈣空无边处解脱。㈤识无边处解脱。㈥无所有处解脱。㈦非想非非想处解脱。㈧灭受想定身作证具足住。

又得九定,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也就是九次第定:㈠初禅次第定。㈡二禅次第定。㈢三禅次第定。㈣四禅次第定。㈤空处次第定。㈥识处次第定。㈦无所有处次第定。㈧非想非非想处次第定。㈨灭受想处次第定。又得四辩,就是四无碍辩:㈠法无碍辩。㈡义无碍辩。㈢辞无碍辩。㈣乐说无碍辩,这种种法皆得圆满成就,这是阿罗汉所明了的法。阿罗汉译为「杀贼」,杀尽烦恼贼的意思。又译为「应供」,因为道高德重,为世间的福田,应受人天供养的意思。又译为「不生」 ,不受分段生死,得到有馀涅槃。所谓「诸漏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已断三界见思二惑,证得四果罗汉,为无学位。⑨性乐观察一切法,都是从缘起,所谓「诸法从缘生,诸法从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正常寂静而不动,知足则乐,少事则安。了解因缘法,自性自证而得开悟,并不是由他人教诲而开悟。春观百花开,秋睹黄叶落,了解一切万物,自生自灭,而悟道果,成就种种神通,圆满一切智慧,这是辟支佛所明了的法。辟支佛译为独觉,在佛未出世之前,自修自证,为独觉。在佛出世之后,闻十二因缘法而悟道者,为缘觉。此乃是小乘,自修自了,不管众生的生死,为自了汉。⑩智慧广大,诸根明利,愿意度脱一切众生,出离苦海,勤修福德和智慧助道之法。如来所有的十力和四无畏,一切的功德,完全具足,圆满成就,这是菩萨所明了的法。菩萨译为觉有情,能觉悟一切有情的众生。菩萨有自觉觉他的精神。这就是菩萨十种明了法之法。假设一切菩萨能安住在这种法之中,则能得到如来无上大智明了之法。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修行法。何等为十。所谓恭敬尊重诸善知识修行法。常为诸天之所觉悟修行法。于诸佛所常怀惭愧修行法。哀愍众生不捨生死修行法。事必究竟心无变动修行法。专念随逐发大乘心诸菩萨众。精勤修学修行法。远离邪见勤求正道修行法。摧破众魔及烦恼业修行法。知诸众生根性胜劣。而为说法。令住佛地修行法。安住无边广大法界。除灭烦恼。令身清净修行法。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如来无上修行法。

各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有十种修行法。何谓修行法?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不要以为善小而不去作;不要以为恶小而去作。何等十种修行法?就是所说的①恭敬尊重所有一切善知识,这是修行的法门。②常令诸天觉悟,这是修行的法门。③对于十方诸佛的道场,常怀著惭愧的心,觉得不如人,应该精进,迎头赶上。不生自满的心,而自傲的说:「我比谁都强」,绝对不要有这种思想。这是修行的法门。④因为哀愍一切众生,所以自己不捨生死,不入涅槃。这是修行的法门。⑤无论做什么事情,一定达到究竟之处,不会半途而废,前功尽弃。无论遇到什么境,心无变动,就是泰山崩于前而不惊,美女当前而心不动,定力十足,这是修行的法门。

⑥专一念著随逐发大乘法,一切菩萨众精勤修学六度万行,这是修行的法门。⑦远离一切邪知邪见,勤求正知正见之道,这是修行的法门。⑧摧破众魔,除尽烦恼业障,这是修行的法门。⑨能知一切众生的根性,或者是胜,或者是劣。胜是善,劣是恶。然后为众生说法,令住在佛地。佛地有大功德力,资于智慧。一念相应慧观真谛到究竟之处,习染究竟穷尽无馀,这是修行之法门。⑩能安住在无边无际广大法界,除灭一切烦恼,全身清净,没有染汚,这是修行之法门。这就是菩萨十种修行之法。假设一切菩萨能安住在这种法之中,则能得到如来无上修行之法。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魔。何等为十。所谓蕴魔。生诸取故。烦恼魔。恒杂染故。业魔。能障碍故。心魔。起高慢故。死魔。捨生处故。天魔。自憍纵故。善根魔。恒执取故。三昧魔。久耽味故。善知识魔。起著心故。菩提法智魔。不愿捨离故。是为十。菩萨摩诃萨应作方便。速求远离。

各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有十种魔。何谓魔呢?魔能障碍人行善事,能断害修道人的慧命。何等为十种魔?就是所说的①蕴魔,就是色受想行识五蕴,能生种种苦恼,能生一切取著,障碍正道,断害慧命。②烦恼魔,就是贪瞋痴慢疑之烦恼,能迷惑事理,能恼害身心。常生杂染不净的思想,障碍正道,断害慧命。③业魔,就是杀盗婬妄酒等的恶业,障碍正道,断害慧命。④心魔,就是贡高我慢的心理,总觉得自己比人强,目空一切,瞧不起任何人,此亦障碍正道,断害慧命。⑤死魔,寿命有限,捨弃生处,障碍正道,断害慧命。

⑥天魔,他化自在天波旬魔王,非常自骄纵恣,变化种种障碍,令修道人生退转菩提心。⑦善根魔,执著自己所得的善根,不再增修,障碍正道,断害慧命。⑧三昧魔,耽著自身所得味禅,停在四禅境界,不求升进,障碍正道,断害慧命。⑨善知识魔,生执著于法的心,不肯为人说法,障碍正道,断害慧命。⑩菩提法智魔,对于菩提法生起智的执著,不愿捨离,障碍正道,断害慧命。这为菩萨十种魔,菩萨中的大菩萨,应该作方便,速求永远离开这十种魔。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魔业。何等为十。所谓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恶心布施。瞋心持戒。捨恶性人。远懈怠者。轻慢乱意。讥嫌恶慧。是为魔业。于甚深法。心生悭悋。有堪化者。而不为说。若得财利。恭敬供养。虽非法器。而强为说。是为魔业。不乐听闻诸波罗蜜。假使闻说而不修行。虽亦修行多生懈怠。以懈怠故。志意狭劣。不求无上大菩提法。是为魔业。远善知识。近恶知识。乐求二乘。不乐受生。志尚涅槃。离欲寂静。是为魔业。

各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有十种魔业。何等为十?就是所说的①忘失菩提心,而修一切善根,是为魔业,为什么?因为有菩提心,能将自己所修集的善根,统统迴向法界众生。若忘失菩提心,所修集的善根,自己留著,不肯迴向,只是利己不利人。②用恶心来布施,用瞋心来持戒。捨弃恶性的人,远离懈怠的人,轻慢乱意的人,讥嫌恶慧的人,这些行为,皆已违背慈悲,所谓「慈能予乐,悲能拔苦。」是为魔业。③对于甚深微妙的法,心生悭吝,不肯为有堪教化的众生说法。为什么?因为有所企图,求名闻利养。假设得到人的财利,或者恭敬,或者供养的时候,这个人虽然不是法器,可是强为说法,是为魔业。

④不欢喜听闻十波罗蜜法。十波罗蜜就是十度:㈠布施。㈡持戒。㈢忍辱。㈣精进。㈤禅定。㈥般若。㈦方便。㈧愿。㈨力。㈩智。就是闻到这十种法,也不肯依法修行,虽然勉强修行,可是多生懈怠之心,不愿勇猛精进。志意非常狭劣,不求无上大菩提法,是为魔业。⑤远离善知识,亲近恶知识。欢喜二乘法,不欢喜受生。志愿证得有馀涅槃,离开欲念而求寂静,是为魔业。

于菩萨所。起瞋恚心。恶眼视之。求其罪衅。说其过恶。断彼所有财利供养。是为魔业。诽谤正法。不乐听闻。假使得闻。便生毁呰。见人说法。不生尊重。言自说是。馀说悉非。是为魔业。乐学世论巧术文词。开阐二乘。隐覆深法。或以妙义。授非其人。远离菩提。住于邪道。是为魔业。已得解脱已安隐者。常乐亲近而供养之。未得解脱未安隐者不肯亲近。亦不教化。是为魔业。增长我慢。无有恭敬。于诸众生多行恼害。不求正法。真实智慧。其心弊恶。难可开悟。是为魔业。是为十。菩萨摩诃萨应速远离。勤求佛业。

⑥在菩萨的处所,生起瞋恚心,用恶眼来视之,故意吹毛求疵的来找麻烦,说菩萨的罪过,断彼的财利和供养,是为魔业。⑦不但诽谤正法,而且也不听闻,若是偶尔听闻,乃生毁呰,批评如何如何!指责如何如何!看见有人讲经说法,也不生尊重心。自我宣传,说自己所讲的法是对的,他人所讲的道理是不对的,是为魔业。⑧欢喜学习世间的言论,巧妙述叙文辞。赞叹开阐二乘之法,隐覆大乘甚深之法。或者将妙法的义理,教授于没有信心的人。远离菩萨之道,住在邪道之家,是为魔业。

⑨已经得到解脱的人,已经得到安隐的人,欢喜亲近善知识,欢喜供养佛法僧三宝。未得解脱和安隐的人,不肯亲近善知识,不肯教化众生,是为魔业。⑩增长我慢,时时觉得自己了不起,总是把自己摆在前边。放不下自己,生出贡高我慢的心理,对于三宝不生恭敬心,对于众生多行恼害的事,不求正法的真实智慧,专求邪法的邪知识,其心非常弊害,不容易教化,很难令其开悟,是为魔业。这就是菩萨十种魔业,菩萨中的大菩萨,应该迅速远离这十种魔业,勤求一切佛业。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捨离魔业。何等为十。所谓近善知识恭敬供养。捨离魔业。不自尊举不自赞叹。捨离魔业。于佛深法信解不谤。捨离魔业。未曾忘失一切智心。捨离魔业。勤修妙行恒不放逸。捨离魔业。常求一切菩萨藏法。捨离魔业。恒演说法心无疲倦。捨离魔业。归依十方一切诸佛起救护想。捨离魔业。信受忆念一切诸佛。神力加持。捨离魔业。与一切菩萨同种善根平等无二。捨离魔业。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能出离一切魔道。

各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有十种捨离魔业。何等为十?就是所说的①亲近善知识,恭敬三宝,供养三宝,是为捨离魔业。②自己不尊贵自己,不抬举自己,不赞叹自己,是为捨离魔业。③对于佛所说的深法,信解不疑,不生诽谤之心,不说毁谤之言,是为捨离魔业。④未曾有过忘失一切智慧的心,是为捨离魔业。⑤勤修妙行,常守规矩,没有放逸的时候,是为捨离魔业。⑥时常求一切菩萨所修的藏法,是为捨离魔业。⑦恒常演说佛法,心不疲倦,也不厌烦,是为捨离魔业。⑧归依十方一切诸佛,生起救护众生的思想,是为捨离魔业。⑨信受一切诸佛,忆念一切诸佛,能承蒙诸佛的大威神力所加持,是为捨离魔业。⑩和一切菩萨同种植一切善根,平等没有两样,是为捨离魔业。这就是菩萨十种捨离魔业的方法。假设一切菩萨能安住在这种法之中,则能出离一切天魔外道。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见佛。何等为十。所谓于安住世间成正觉佛。无著见。愿佛。出生见。业报佛。深信见。住持佛。随顺见。涅槃佛。深入见。法界佛。普至见。心佛。安住见。三昧佛。无量无依见。本性佛。明了见。随乐佛。普受见。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常得见无上如来。

各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有十种见佛。十佛就是十身,每一种佛,都有十种功德。何等为十种见佛?就是所说的①安住世间成正觉佛,无著见,就是菩提身。有十种无著:㈠对于一切世间无著。㈡对于一切众生无著。㈢对于一切法无著。㈣对于一切所作无著。㈤对于一切善根无著。㈥对于一切生处无著。㈦对于一切愿无著。㈧对于一切行无著。㈨对于一切菩萨无著。㈩对于一切佛无著。②愿佛,出生见,就是愿身。有十种出生:㈠从天下来。㈡菩萨受生。㈢出家学道。㈣菩提树下成正觉。㈤转妙法轮。㈥教化众生,供养诸佛。㈦不可言说种种佛身。㈧种种庄严,无量庄严,如来自在一切智藏。㈨无量无数清净众生。㈩三世诸佛种种根性,种种精进,种种行解,于三世中,成等正觉。

③业报佛,深信见,就是庄严身,有十种深信:㈠信一切法空。㈡信一切法无相。㈢信一切法无愿。㈣信一切法无作。㈤信一切法无分别。㈥信一切法无所依。㈦信一切法不可量。㈧信一切法无有上。㈨信一切法难超越。㈩一切法无生。④住持佛,随顺见,就是住持身,有十种随顺众生而做佛事:㈠示现色身。㈡出妙音声。㈢有所受。㈣无所受。㈤以地水火风。㈥神力自在示现一切所缘境界。㈦种种名号。㈧以佛刹境界。㈨严净佛刹。㈩寂寞无言。⑤涅槃佛,深入见,就是化身。了知即是深入:㈠了知真如涅槃。㈡了知实际涅槃。㈢了知法界涅槃。㈣了知虚空涅槃。㈤了知法性涅槃。㈥了知离欲际涅槃。㈦了知无相际涅槃。㈧了知我性际涅槃。㈨了知一切法性际涅槃。㈩了知真如际涅槃。

⑥法界佛,普至见,就是法身。能普徧到一切处:㈠至一切物。㈡至一切世间。㈢至一切众生。㈣至一切国土。㈤至一切法。㈥至一切虚空。㈦至一切三世。㈧至一切有为。㈨至一切无为。㈩至一切语言音声。⑦心佛,安住见,就是威势身,有十种住:㈠常住大悲。㈡住种种身,做诸佛事。㈢住平等意,转净妙法轮。㈣住四辩才,说无量法。㈤住不思议一切佛法。㈥住清净音。㈦住无量土。㈧住不可说甚深法界。㈨住现一切最胜神通。㈩住能开示无有障碍究竟之法。⑧三昧佛,无量无依见,就是福德身。佛有十种无量不可思议佛三昧,常在定中,于一念中,徧一切处,演说妙法。㈠普为众生,广说妙法。㈡普为众生,说我无际。㈢普入三世。㈣普入十方广大佛刹。㈤普现无量种种佛身。㈥随诸众生种种心解,现身说法。㈦说一切法,离欲真际。㈧演说一切缘起自性。㈨示现无量世出世间,广大庄严,令诸众生,常得见佛。㈩令诸众生,悉得通达一切佛法,无量解脱,究竟到于无上彼岸。

⑨本性佛,明了见。明了就是智身,有十种知一切法尽无有馀:㈠知过去一切法。㈡知未来一切法。㈢知现在一切法。㈣知一切言语法。㈤知一切众生心。㈥知一切菩萨善根上中下种种分位。㈦知一切佛圆满智,及诸善根,不增不减。㈧知一切法,皆从缘起。㈨知一切世界种。㈩知一切法界中,如因陀罗网,诸差别事。⑩随乐佛,普受见,就是意生身,随自他意,无身不受。有十种佛事,令众生普受见。㈠若有众生,专心忆念,则现其前。㈡若有众生,心不调顺,则为说法。㈢若有众生,能生净信,必令获得无量善根。㈣若有众生,能入法位,悉皆现证。㈤教化众生,没有疲厌。㈥游诸佛刹,往来无碍。㈦大悲不捨一切众生。㈧现变化身,恒不断绝。㈨神通自在,未曾休息。㈩安住法界,能徧观察。以上是菩萨十种见佛之法。假设一切菩萨能安住在这种法之中,则能常常得见无上如来。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佛业。何等为十。所谓随时开导是佛业。令正修行故。梦中令见是佛业。觉昔善根故。为他演说所未闻经是佛业。令生智断疑故。为悔缠所缠者说出离法是佛业。令离疑心故。若有众生。起悭悋心。乃至恶慧心。二乘心。损害心。疑惑心。散动心。憍慢心。为现如来众相庄严身。是佛业。生长过去善根故。于正法难遇时。广为说法。令其闻已。得陀罗尼智。神通智。普能利益无量众生。是佛业。胜解清净故。若有魔事起。能以方便。现虚空界等声。说不损恼他法。以为对治。令其开悟。众魔闻已。威光歇灭。是佛业。志乐殊胜。威德大故。其心无间常自守护。不令证入二乘正位。若有众生根性未熟。终不为说解脱境界。是佛业。本愿所作故。

各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有十种佛业。何等为十?就是所说的①随时开导一切众生,是为佛业,令众生真正修行。②在梦中令一切众生见到佛,是为佛业。能觉悟往昔所修的善根。③为众生演说没有听过的经典,是为佛业,令众生生出智慧,断除疑惑。④为悔缠所缠的众生。悔是掉悔,使心不安静的烦恼,缠是缠缚,被习气缠缚身心,不得自在,对他们演说出离世间的法,是为佛业,令众生离开一切怀疑心。⑤若有众生,生起悭悋(不肯佈施)的心,乃至恶慧(世智辩聪)的心,二乘(声闻缘觉)的心,损害(一切众生)的心,疑惑(不相信佛)的心,散乱(精神不集中)的心,骄慢(贡高我慢)的心,为众生示现如来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的庄严身,是为佛业,生长过去的善根故。

⑥对于一切正法,在难造难遇的时候,广为一切众生,演说妙法,令众生听闻之后,得到陀罗尼(总持)的智慧,神通的智慧,普徧能利益无量无数的众生,是为佛业。殊胜了解清净。⑦若有魔事生起,能用方便示现与虚空界相等的音声,演说不损恼魔的法。来对治魔事,令魔也开悟。众魔闻法之后,魔的威光也歇减了,是为佛业。志乐非常殊胜,威德特别广大。⑧心中没有间断,常自守护,令身语意三业清净,不令证入二乘的正位。若有众生的根性,尚未成熟,始终不给他说解脱境界的法,是为佛业。因为本愿所作是这样子。

生死结漏。一切皆离。修菩萨行。相续不断。以大悲心。摄取众生。令其起行。究竟解脱。是佛业。不断修行菩萨行故。菩萨摩诃萨了达自身及以众生。本来寂灭。不惊不怖。而勤修福智无有厌足。虽知一切法无有造作。而亦不捨诸法自相。虽于诸境界永离贪欲。而常乐瞻奉诸佛色身。虽知不由他悟入于法。而种种方便求一切智。虽知诸国土皆如虚空。而常乐庄严一切佛刹。虽恒观察无人无我。而教化众生无有疲厌。虽于法界本来不动。而以神通智力现众变化。虽已成就一切智智。而修菩萨行。无有休息。虽知诸法不可言说。而转净法轮令众心喜。虽能示现诸佛神力。而不厌捨菩萨之身。虽现入于大般涅槃。而一切处示现受生。能作如是权实双行法。是佛业。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不由他教无上无师广大业。

⑨生死的结漏,一切皆离开,修行菩萨所修的行门,相续不断绝。用大悲心来摄取一切众生,令众生起修行心,得到究竟解脱,是为佛业。不断修菩萨行。⑩菩萨中的大菩萨,了达自身和众生本来都是寂灭的,听到这种道理之后,也不惊慌,也不恐怖,而勤修福修智,没有厌足的时候。虽然知道一切法没有一个造作者,可是也不捨弃诸法自相。虽然对于一切境界永远离开贪欲,可是常乐瞻奉诸佛的色身。虽然知道不由他悟入于法,可是还用种种方便,求一切智慧。虽然知道一切国土,皆如虚空,可是常乐庄严一切佛刹。虽然恒常观察无人无我,可是教化众生,没有疲厌的时候。虽然于法界本来是不动的,可是用神通智力,能示现一切的变化相。虽然已经成就一切智慧中的智慧,可是对于修菩萨的行门,仍然没有休息。虽然知道一切法不可言说,可是还要转净法轮。令一切众生,心生欢喜。虽然能示现诸佛的神通力,可是还不厌捨菩萨之身。虽然示现入大般涅槃,可是还在一切处示现受生。能作像前边所说权实双行的法,互相并行,而不向背,是为佛业。这就是菩萨十种佛业之法。假设一切菩萨能安住在这种法之中,则能得到不由他教,无上无师广大的事业。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慢业。何等为十。所谓于师僧父母。沙门婆罗门。住于正道。向正道者。尊重福田所。而不恭敬。是慢业。或有法师。获最胜法。乘于大乘。知出要道。得陀罗尼。演说契经广大之法。无有休息。而于其所起高慢心。及于所说法不生恭敬。是慢业。于众会中。闻说妙法。不肯叹美令人信受。是慢业。好起过慢。自高陵物。不见己失。不知自短。是慢业。好起过过慢。见有德人。应赞不赞。见他赞叹。不生欢喜。是慢业。见有法师为人说法。知是法。是律。是真实。是佛语。为嫌其人亦嫌其法。自起诽谤亦令他谤。是慢业。

各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有十种慢业。何等为十?就是所说的①对于师父、比丘、比丘尼、父母、沙门(勤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婆罗门(清净行),他们住于正道,专一其心修行。应该向修正道的人,尊重供养,作为福田的处所,如果不恭敬他们,是为慢业。

请大家注意!在家人对出家人要恭敬,不可目空一切,瞧不起出家人,批评出家人。要供养出家人,要赞叹出家人,这样子才不会有慢业,否则,就是贡高我慢,不但得不到功德,反而造罪过。按因果来讲,一定会堕落三恶道。话又说回来,我们出家人,接受在家人的供养,替他们种福田,也要迴光返照,想一想,自己是否天天认真修行?所谓「施主一粒米,重如须弥山,吃后不修道,披毛戴角还。」我们既受人的恭敬,自己要反省一下,自己值不值得受人恭敬?自己穿上出家的服装,是不是还和在家人一样?是不是天天打无益处的妄想?是不是一天到晚发脾气?一天到晚嫉妒障碍,或妨害他人修道?若是有这样的情形,就不堪受人家的恭敬和供养。纵使勉强受了,仍有愧于心。我们修道人,要时刻注意,不可糊里糊涂在道场中混光阴,这样接受在家人的供养,实在是大错而特错的事。

为什么在家人要供养出家人?护法出家人?因为出家人专心修道,没有世俗人那样多的妄想,那样多的烦恼、嫉妒。如果能这样,才值得在家人的恭敬和供养,受之无愧。如果不认真修行,甚至不如在家人的虔诚,那就没有受人恭敬和供养的资格。这一点要深深觉悟,不可鱼目混珠,在佛教里面混饭吃。

在家人供养出家人的时候,也不可有分别心,不可有选择心。这位法师有修行,我要供养他;那位法师没有道行,我不供养他,不要有这种不正当的心理。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应该供养三宝,不要挑三宝的错,吹毛求疵。若是专找三宝的毛病,那是贡高我慢。

②或者有位法师,已经获得最殊胜的妙法,修行大乘的法门,知道出世法的要道,得到陀罗尼法。陀罗尼译为总持,就是总一切法,持无量义。能演说契合经典广大的法,没有休息的时候。可是有人在法师道场中,生出贡高我慢的心,不恭敬三宝,或者对于法师所说的法,也不生恭敬心,是为慢业。③或者在大众海会中,闻法师演说妙法,不肯赞美,令人信受,是为慢业。

④好起贡高我慢心,自抬身价,自觉比谁都高,欺凌他人,不见自己的过失,不知自己的短处,是为慢业。⑤常起过慢的心,见到有道德的人,本应该赞叹而偏不赞叹,可是见到他人赞叹这位有道德的人,反而不高兴,这是嫉妒心理在作祟,是为慢业。⑥见到法师为人说法,他知道什么是正当的法,什么是正当的律,什么是真实,什么是佛语。这位法师所讲的法,都是正确无讹。可是有人嫌怨这位法师,也嫌弃这个法,生出诽谤的言语,到处宣传,令旁人也生毁谤心,是为慢业。

自求高座。自称法师。应受供给。不应执事。见有耆旧。久修行人。不起逢迎。不肯承事。是慢业。见有德人。颦蹙不喜。言辞麤犷。伺其过失。是慢业。见有聪慧知法之人。不肯亲近恭敬供养。不肯谘问。何等为善。何等不善。何等应作。何等不应作。作何等业。于长夜中而得种种利益安乐。愚痴顽很。我慢所吞。终不能见出要之道。是慢业。复有众生。慢心所覆。诸佛出世。不能亲近。恭敬供养。新善不起。旧善消灭。不应说而说。不应诤而诤。未来必堕险难深坑。于百千劫。尚不值佛。何况闻法。但以曾发菩提心故。终自醒悟。是慢业。是为十。

⑦自求高座,自称法师,你们应该供养我,你们应该恭敬我。我是法师,不应做任何的事情。见到有贤有德的长老,或者老修行,不肯站起来欢迎,不肯承事他们,是为慢业。⑧见到有道德的人,把眉皱在一起,表示不喜欢,面呈不喜的样子。对于长老和善知识说话的时候,不礼貌专说粗野暴犷的话,专找人家的过失,毫不客气,令人难以下台,是为慢业。⑨见到有聪明智慧的人,知道佛法的人,不肯亲近他,不肯恭敬他,不肯供养他,又不肯向他请教。在论语上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凡是不知道的事情,可以向任何人请教。孔老夫子入太庙的时候,不明白的事还要问呢!修道人应当向善知识请问,什么叫做善法?什么叫做不善法?何等应该去做,何等不应该去做?做什么业,能在长夜中,得到种种利益和安乐。若愚痴和顽昧,被我慢所吞,不守规矩,不听教化,始终不能见到出离三界要道之法,是为慢业。

⑩又有这种众生,因为被我慢的心所遮覆,所以对于十方一切诸佛出现于世,不能亲近诸佛,不能恭敬诸佛,不能供养诸佛。新的善业未生,旧的善业消灭。不应说而说,不应诤而诤。这种行为,如果不知改,将来必堕险难的深坑(地狱)之中。在百千劫内,尚且未能见佛,何况闻法呢?但因在往昔曾经发过菩提心的缘故,总会有一天自己醒悟以前所造种种的慢业,即时忏悔,再发菩提心,是为慢业。以上是菩萨十种慢业之法。

这十种慢业讲完,我有个感想,我们在道场中不要造罪业,要多作功德,才能将以前的罪业抵销。首先应该忏悔,所谓「瀰天大罪,一忏便消。」如何忏悔呢?要在四众面前,将罪错全盘托出,一五一十说个清楚,并发誓今后绝对不再重犯。这样佛菩萨会宽恕你的,替你了业,因为以前是无心所犯,但今后再犯,乃是有意,所谓「明知故犯」,纵使忏悔,也不中用,而成为定业,将来必定受因果。吾人不可以存这种心理,白天造罪,晚上祈祷,认为无罪。周而复始的造业,而继续祈祷,成为例行公事。将来的罪业,堆积犹如须弥山,焉能不堕地狱?

在我们的道场中,有十方诸佛化身,有十方诸菩萨化身,也有辟支佛,也有阿罗汉诸圣人的化身,又有天龙八部在护法。我们在道场中,若儘找人家麻烦,儘找人家不对,这等于找十方诸佛菩萨不对一样,乃至等于找十方圣人的不对。在道场中一边修行,一边造业,修的没有造的多,等于在银行透支一样,补不上空额,将来信用破产。所谓「善恶两条道,修的修,造的造。」不要在道场中,只知道造恶的业,不知道造善的业。要常找自己不是,不找人家不对。如果专找人家的麻烦,障碍人家修道,不但对自己没有好处,将来要受果报,后果不言而知。

若诸菩萨离此慢业。则得十种智业。何等为十。所谓信解业报。不坏因果。是智业。不捨菩提心。常念诸佛。是智业。近善知识恭敬供养。其心尊重终无厌怠。是智业。乐法乐义无有厌足。远离邪念。勤修正念。是智业。于一切众生。离于我慢。于诸菩萨起如来想。爱重正法如惜己身。尊奉如来如护己命。于修行者生诸佛想。是智业。身语意业无诸不善。赞美贤圣随顺菩提。是智业。不坏缘起。离诸邪见。破暗得明。照一切法。是智业。

若有一切菩萨,能离这种我慢业,则能得到十种智慧业。何等为十?就是所说的①深信因果,了解因果,明白起惑造业受报的道理。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麦得麦,种稻得稻。」因果律有不坏不爽的理,是为智业。②不捨弃菩提心,常忆念十方诸佛,是为智业。③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不但亲近善知识,还要恭敬善知识,还要供养善知识,永不会有厌倦和怠慢,是为智业。④欢喜佛法和义理,没有厌足的时候。要远离邪念,不生不正当的妄念。要勤修正念,而念诸法的实性,是为智业。

⑤对于一切众生,离开我慢的心。把众生当作往昔的父母,把众生当作未来诸佛,应作如是观,则无傲慢心。对于一切菩萨,生起如来想。爱尊重正法,如同爱惜自己的身体一样重要。尊奉如来,如同保护自己的身体一样重要。对于一切修行人,皆生如同对待诸佛的恭敬心,为什么?因为修行人,将来会成佛,是为智业。⑥身语意三业清净,没有十恶法。赞美一切贤圣,随顺菩提觉道,是为智业。⑦不破缘起法,离开一切邪见,就是身见、边见、戒取见、见取见、邪见等。破除黑暗,得到光明。照了一切诸佛的理体,是为智业。

十种迴向随顺修行。于诸波罗蜜起慈母想。于善巧方便,起慈父想。以深净心入菩提舍。是智业。施戒多闻。止观福慧。如是一切助道之法。常勤积集无有厌倦。是智业。若有一业为佛所赞。能破众魔烦恼鬪诤。能离一切障盖缠缚。能教化调伏一切众生。能随顺智慧摄取正法。能严净佛刹。能发起通明。皆勤修习。无有懈退。是智业。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如来一切善巧方便无上大智业。

⑧依照十种迴向法去修行,对于一切波罗蜜法的法门,生起慈母想,好像母亲那样的慈爱。对于善巧方便法,生起慈父想,好像父亲那样的慈爱。用深信清净心,入菩提的房舍,是为智业。⑨或者布施,或者持戒,或者多闻,或者修止观,或者修福慧,这样一切助道之法,常勤积集种种善根,没有厌倦,是为智业。⑩若有一种业,能被佛所赞叹,就能破除一切众魔的烦恼和斗争;能离开一切障业、覆盖、缠缚等;能教化调伏一切众生。能随著一切智慧,摄取一切正法;能庄严清净一切佛刹;能发起通明,皆能勤于学习,无有懈怠退的时候;是为智业。这就是菩萨十种智业之法。假设一切菩萨能安住在这种法之中,则能得到如来一切善巧方便无上的大智慧。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魔所摄持。何等为十。所谓懈怠心。魔所摄持。志乐狭劣。魔所摄持。于少行生足。魔所摄持。受一非馀。魔所摄持。不发大愿。魔所摄持。乐处寂灭。断除烦恼。魔所摄持。永断生死。魔所摄持。捨菩萨行。魔所摄持。不化众生。魔所摄持。疑谤正法。魔所摄持。是为十。

各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有十种魔所摄持。我们每天所行所做,是被佛所摄持?还是被魔所摄持?看看下边的经文,自己就晓得自己,就认识自己。何等为十种魔所摄持?就是所说的①有懈怠心,为魔所摄持。②志愿狭小,愿乐下劣。有人说:「修行乃是大丈夫事,我不是大丈夫,所以不修行。」又有人说:「修行是圣人的事,我不是圣人,我不要修行。」有这种思想的人,是为魔所摄持。③修行上刚刚有点成就,就生出知足的心,在心中想:「我们修到这种程度,蛮可以了,不需要再精进。」是为魔所摄持。我们自己要反省要检讨,每天精进的时间多,还是懈怠的时间多?自己用电脑来计算一下,是出息还是没有出息。心里有数,要自己知道。

④自己受持一种法,而诽谤其他的法,批评说它不对,不是佛说。若不是被魔所摄持,焉能说出这种偏见之谬论!说自己的是对,说人家的是错,凡是有这种偏见,都是被魔所摄持。如果被魔所摄持的人,希望赶快改变这种不正确的思想,所谓「一切唯心造」,心能改变,一切皆能改变;心若不改,则永远被魔所摄持。⑤修行人不发大誓愿,等于开花不结果的树一样,无有是处,是为魔所摄持。⑥自己欢喜在寂静处修行,断除生死烦恼。不肯教化众生,离苦得乐,这是二乘人的思想,是为魔所摄持。在楞严经中识阴魔说得明明白白。

⑦永远断绝生死,这是自私自利的思想,是为魔所摄持。大乘的菩萨,在生死不觉有生死,本来可以证得无馀涅槃的果位,可是不入涅槃,为什么?因为要度脱众生,离开生死此岸,经过烦恼中流,到达究竟彼岸,所以菩萨「倒驾慈航」来到娑婆世界,教化众生。⑧修行人,时时修行菩萨的行门——六度万行。如果捨弃菩萨行,是为魔所摄持。⑨菩萨的职业,就是教化众生,度脱众生,如果不工作,是为魔所摄持。⑩或者疑谤正法,或者诽谤正法,是为魔所摄持。这就是菩萨十种魔所摄之法。

若诸菩萨能弃捨此魔所摄持。则得十种佛所摄持。何等为十。所谓初始能发菩提之心。佛所摄持。于生生中持菩提心。不令忘失。佛所摄持。觉诸魔事悉能远离。佛所摄持。闻诸波罗蜜如说修行。佛所摄持。知生死苦而不厌恶。佛所摄持。观甚深法得无量果。佛所摄持。为诸众生说二乘法。而不证取彼乘解脱。佛所摄持。乐观无为法。而不住其中。于有为无为。不生二想。佛所摄持。至无生处。而现受生。佛所摄持。虽证得一切智。而起菩萨行。不断菩萨种。佛所摄持。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诸佛无上摄持力。

假设一切菩萨,能弃捨这种魔所摄持的法,则能得到十种佛所摄持的法。何等为十?就是所说的①菩萨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发菩提心,是为佛所摄持。②菩萨在生生世世之中,执持菩提心,不会忘失,是为佛所摄持。③菩萨能觉悟一切魔事,能远离一切魔业,是为佛所摄持。④菩萨听闻十波罗蜜,如说修法,勇猛精进,不懈怠,不放逸,是为佛所摄持。⑤菩萨虽然知道生死是苦,但是还不厌恶。为什么?因为救度众生的缘故,是为佛所摄持。⑥菩萨欢喜甚深微妙的法,得到无量的善果,是为佛所摄持。

⑦菩萨虽然为一切众生说二乘的法,可是自己还不证取二乘解脱,是为佛所摄持。⑧菩萨虽然欢喜无为法,可是还不住在无为法中。对有为法和无为法,不生分别想,是为佛所摄持。⑨菩萨证得无生法忍,而了生死,可是还要示现受生死,是为佛所摄持。⑩菩萨虽然证得一切智的果位,可是还要修菩萨行,不断菩萨种,是为佛所摄持。这就是菩萨十种佛所摄持之法。假设一切菩萨能安住在这种法之中,则能得到诸佛无上摄持的力量。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法所摄持。何等为十。所谓知一切行无常。法所摄持。知一切行苦。法所摄持。知一切行无我。法所摄持。知一切法寂灭涅槃。法所摄持。知诸法从缘起。无缘则不起。法所摄持。知不正思惟故起于无明。无明起故乃至老死起。不正思惟灭故无明灭。无明灭故乃至老死灭。法所摄持。知三解脱门。出生声闻乘。证无诤法。出生独觉乘。法所摄持。知六波罗蜜四摄法。出生大乘。法所摄持。知一切刹。一切法。一切众生。一切世。是佛智境界。法所摄持。知断一切念。捨一切取。离前后际。随顺涅槃。法所摄持。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一切诸佛无上法所摄持。

各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有十种法所摄持。何等为十?就是所说的①菩萨知道一切行是无常,是为法所摄持。②菩萨知道一切行是苦,是为法所摄持。③菩萨知道一切行是无我,是为法所摄持。④菩萨知道一切法是寂灭涅槃,是为法所摄持。⑤菩萨知道一切法是从缘故起,如果没有缘,则不生起,是为法所摄持。⑥菩萨知道不正思惟,是从无明所生起,无明起、行起、识起、名色起、六入起、触起、爱起、受起、取起、有起、生起、老死起,就有生死。不正思惟灭,无明也灭。无明如果灭尽,乃至老死灭尽。就没有生死。这是十二因缘法,是为法所摄持。

⑦菩萨知道三解脱门(空、无相、无愿)出生声闻乘。证无诤法,出生独觉乘。(安住在空理,与无诤三昧,已离烦恼障,不著有相;已离所知障,不著无相。)⑧菩萨知道六波罗蜜和四摄法,出生大乘菩萨法,是为法所摄持。⑨菩萨知道一切刹土、一切法、一切众生、一切世界,是佛智慧的境界,是为法所摄持。⑩菩萨知断一切念,捨一切取。离开前际和后际,随顺涅槃法,是为法所摄持。这就是菩萨十种法所摄持之法。假设一切菩萨能安住在这种法之中,则能得到一切诸佛无上法所摄持。

以上是普贤菩萨答覆普慧菩萨所问因果圆满行五十一个问题之前三十二个问题,也就是等觉菩萨位的问题。因为问一答十的缘故,所以有三百二十个标准答案。

七 答果用圆满行法(妙觉位)

佛子。菩萨摩诃萨。住兜率天。有十种所作业。何等为十。所谓为欲界诸天子说厌离法。言一切自在皆是无常。一切快乐。悉当衰谢。劝彼诸天发菩提心。是为第一所作业。为色界诸天说入出诸禅解脱三昧。若于其中而生爱著。因爱复起身见邪见无明等著。则为其说如实智慧。若于一切色非色法。起颠倒想。以为清净。为说不净。皆是无常。劝其令发菩提之心。是为第二所作业。

普贤菩萨又称一声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住在兜率天(知足天)的内院,有十种所作的事业。何等为十?就是所说的①为六欲界(㈠四王天。㈡忉利天。㈢夜摩天。㈣兜率天。㈤化乐天。㈥)他化自在天)的诸天子,演说厌离法。就是言说一切自在,皆是无常,不是永远的。一切快乐,慢慢都衰谢,不是常久存在的。劝说六欲诸天的天子们!要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度众生,是为第一种菩萨所作业。

②为色界(有四禅天计十二天,有无想天,就是长寿天。又有五不还天,共计十八天)诸天,演说入出诸禅解脱三昧的道理。此界天人,禅悦为食,法喜充满。以禅定的粗细精劣为升降的标准。若是在其中而生爱著味禅,因为贪爱禅的乐味,而生起身见、邪见、无明等等的天众,则为他们演说真实的智慧。若对一切色非色的法,生起颠倒的妄想,以是为非,以非为是;将黑作白,将白作黑,认为是清净法,则为他们说不净之法,一切皆是无常。劝说他们发菩提之心,是为第二种菩萨所作业。

菩萨摩诃萨住兜率天。入三昧名光明庄严。身放光明。徧照三千大千世界。随众生心。以种种音而为说法。众生闻已。信心清净。命终生于兜率天中。劝其令发菩提之心。是为第三所作业。菩萨摩诃萨在兜率天。以无障碍眼。普见十方兜率天中。一切菩萨。彼诸菩萨。皆亦见此。互相见已。论说妙法。谓降神母胎。初生出家。往诣道场。具大庄严。而复示现往昔已来所行之行。以彼行故。成此大智。所有功德。不离本处。而能示现如是等事。是为第四所作业。

③菩萨中的大菩萨,住在兜率天内院的时候,入三昧(正定正受),名为光明庄严三昧。身放大光明,周徧照耀三千大千世界。随顺一切众生的心意,用种种的音声,而为众生说法。所谓「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众生闻法之后,信心增强而清净。在寿命终了之后,便生在兜率天中。劝说他们发菩提心,是为第三种菩萨所作业。

④菩萨中的大菩萨,住在兜率天内院的时候,用没有障碍的法眼,能普徧见到十方兜率天中的一切菩萨,那些菩萨也能看见这位菩萨。互相看见之后,论说妙法。所说的是降生、入母胎、初生、出家、往诣道场(菩提树下)、具足大庄严。而又示现从往昔以来,一直到现在,所修行的菩萨行门。用菩萨行所成就的大智慧,以及所有的功德。菩萨不离开本处,而能示现这种境界,是为第四种菩萨所作业。

菩萨摩诃萨住兜率天。十方一切兜率天宫诸菩萨众。皆悉来集。恭敬围绕。尔时菩萨摩诃萨欲令彼诸菩萨。皆满其愿生欢喜故。随彼菩萨所应住地。所行所断。所修所证。演说法门。彼诸菩萨闻说法已。皆大欢喜得未曾有。各还本土所住宫殿。是为第五所作业。菩萨摩诃萨住兜率天。时欲界主。天魔波旬。为欲坏乱菩萨业故。眷属围绕。诣菩萨所。尔时菩萨为摧伏魔军故。住金刚道所摄般若波罗蜜方便善巧智慧门。以柔輭麤犷二种语而为说法。令魔波旬不得其便。魔见菩萨自在威力。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为第六所作业。

⑤菩萨中的大菩萨,住在兜率天内院的时候。在十方一切兜率天内院的一切菩萨,都来到娑婆世界兜率天内院,恭敬这位菩萨,围绕这位菩萨。尔时,菩萨中的大菩萨,欲满十方兜率天所来一切菩萨的愿,令生大欢喜的缘故,随著所有的菩萨,所应住的地方,所修行的法门,所断绝的烦恼,所修行的菩萨道,所证得的道果,而为他们演说一切妙法门。一切菩萨听闻之后,皆大欢喜,得到从来未曾有听过的法。各位菩萨,欢天喜地回到本土,自己所住的宫殿中,是为第五种菩萨所作业。

⑥菩萨中的大菩萨,住在兜率天内院的时候,有位欲天的主——魔王波旬,他想破坏菩萨所修的道行,也就是菩萨行,乃派魔眷属来扰乱菩萨的心,令其失去菩提心,又遣魔女来围绕菩萨的身边,来到菩萨所住的处所。尔时,菩萨为摧伏魔军的缘故,住在金刚道,所摄持般若波罗蜜,方便善巧智慧的法门。用折摄二法门来降伏魔军,以柔软语来摄受魔军,以麤犷语来折伏魔军。用这两种言语来为魔说法,令魔王波旬不得其便,无论使用什么破坏的方法,也不能有效用,也不能成功。魔见菩萨这种自在的威力,而被感化,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无上正等正觉),是为第六种菩萨所作业。

菩萨摩诃萨住兜率天。知欲界诸天子不乐闻法。尔时菩萨出大音声。徧告之言。今日菩萨当于宫中现希有事。若欲见者。宜速往诣。时诸天子闻是语已。无量百千亿那由他皆来集会。尔时菩萨见诸天众皆来集已。为现宫中诸希有事。彼诸天子曾未见闻。既得见已。皆大欢喜。其心醉没。又于乐中出声告言。诸仁者。一切诸行皆悉无常。一切诸行皆悉是苦。一切诸法皆悉无我。涅槃寂灭。又复告言。汝等皆应修菩萨行。皆当圆满一切智智。彼诸天子闻此法音。忧叹咨嗟。而生厌离。靡不皆发菩提之心。是为第七所作业。菩萨摩诃萨住兜率宫。不捨本处。悉能往诣十方无量一切佛所。见诸如来。亲近礼拜。恭敬听法。尔时诸佛欲令菩萨获得最上灌顶法故。为说菩萨地名一切神通。以一念相应慧。具足一切最胜功德。入一切智智位。是为第八所作业。

⑦菩萨中的大菩萨,住在兜率天内院的时候,知道六欲天的诸天子,欢喜享受快乐自在,不愿意听闻佛法。尔时,菩萨发出大音声,徧告欲界诸天子说:今天菩萨当在宫殿之中,示现希有的事,有不可思议的境界。假设你们想要看的话,可以迅速到菩萨的处所去。此时,诸天子听到这种语之后,便有百千亿那由他(印度大数目之一)那样多的天众,皆来到菩萨处所前集会。尔时,菩萨看见如此天众来集会之后,为彼示现宫中一切稀有之事。好像变戏法似的,现出种种微妙不可思议的庄严妙好。

这些天众们,从来也没有见过这样希有的境界,也未闻到有这种事情。得见闻之后,心生大欢喜,其心仍然陶醉在这种境界中。又在天乐中,发出一种音声,告诉诸天子说:仁者!一切诸行,皆悉无常;一切诸行,皆悉是苦;一切诸法,皆悉无我;一切诸法,皆悉是空。涅槃是寂静,有常乐我净四德,那才是真快乐,永远的快乐。又告诉诸天子说:你们应该修菩萨所修的行门,你们应当圆满一切智慧。这些诸天子,听闻这种音声之后,大家互相忧叹!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大家互相切磋!你问我,我问你,而在叹气! 而生厌离天上快乐的心,皆发菩提之心,是为第七种菩萨所作业。

⑧菩萨中的大菩萨,住在兜率天内院的时候,不捨本处,在定中到十方无量诸佛道场去,见到诸佛,既亲近又礼拜,恭恭敬敬来聆听佛所说的法。尔时,诸佛欲令菩萨获得最上灌顶授记之法,为说菩萨地名,名一切神通。用一念相应的智慧,具足一切最殊胜的功能,能入一切智慧之胜智的果位,是为第八种菩萨所作业。

菩萨摩诃萨住兜率宫。为欲供养诸如来故。以大神力。兴起种种诸供养具。名殊胜可乐。徧法界虚空界一切世界供养诸佛。彼世界中无量众生。见此供养。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为第九所作业。菩萨摩诃萨住兜率天。出无量无边如幻如影法门。周徧十方一切世界。示现种种色。种种相。种种形体。种种威仪。种种事业。种种方便。种种譬喻。种种言说。随众生心皆令欢喜。是为第十所作业。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住兜率天十种所作业。若诸菩萨成就此法。则能于后下生人间。

⑨菩萨中的大菩萨,住在兜率天内院的时候,为想供养十方一切诸佛的缘故,用大神通的力量,兴起种种的庄严供养之具,名为殊胜可乐供养具,徧满法界和虚空界,以及一切世界,供养诸佛。在诸佛世界之中,有无量的众生,能见到这种的供养,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为第九种菩萨所作业。⑩菩萨中的大菩萨,住在兜率天内院的时候,现出无量无边如幻如影的法门,周徧十方一切世界。示现种种颜色,种种形相,种种形体,种种威仪,种种事业,种种方便,种种譬喻,种种言说,随顺众生的心念,皆令欢喜,是为第十种菩萨所作业。

佛的弟子!这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住在兜率天宫时,有这十种所作的事业。假设一切菩萨能成就这种法,则能在最后下生到人间的时候,又会有十种的事业。

佛子。菩萨摩诃萨于兜率天将下生时。现十种事。何等为十。佛子。菩萨摩诃萨于兜率天下生之时。从于足下放大光明。名安乐庄严。普照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恶趣。诸难众生触斯光者。莫不皆得离苦安乐。得安乐已。悉知将有奇特大人出兴于世。是为第一所示现事。佛子。菩萨摩诃萨于兜率天下生之时。从于眉间白毫相中放大光明。名曰觉悟。普照三千大千世界。照彼宿世一切同行诸菩萨身。彼诸菩萨蒙光照已。咸知菩萨将欲下生。各各出兴无量供具。诣菩萨所而为供养。是为第二所示现事。

各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从兜率天宫降生人间的时候,有十种事业。何等为十? ①佛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从兜率天内院下生的时候,从足的下边,放大光明,名为安乐庄严光,能普照三千大千世界。在四恶趣中,有一切苦难的众生,若能照触这种光者,统统能得到离苦安乐。得到安乐之后,悉知将有奇特大人出兴于世,是为第一种菩萨所示现的事业。②佛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从兜率天内院下生的时候,从两眉之间,白毫相中(有一根白色毫光,伸出约十五尺,捲回缩在两眉间,如同鑽石),放大光明,名为觉悟光,能普照三千大千的世界。能照在宿世的时候,在一起修行的一切菩萨身。这些菩萨蒙光照触之后,咸知菩萨将要下生到人间成佛。每位菩萨各各出兴无量供具,来到这位菩萨的处所,而为供养,是为第二种菩萨所示现的事业。

佛子。菩萨摩诃萨于兜率天将下生时。于右掌中放大光明。名清净境界。悉能严净一切三千大千世界。其中若有已得无漏诸辟支佛。觉斯光者。即捨寿命。若不觉者。光明力故。徙置他方馀世界中。一切诸魔及诸外道有见众生。皆亦徙置他方世界。唯除诸佛神力所持应化众生。是为第三所示现事。佛子。菩萨摩诃萨于兜率天将下生时。从其两膝放大光明。名清净庄严。普照一切诸天宫殿。下从护世。上至净居。靡不周徧。彼诸天等。咸知菩萨于兜率天将欲下生。俱怀恋慕。悲叹忧恼。各持种种华鬘衣服。涂香末香。旛盖妓乐。诣菩萨所。恭敬供养。随逐下生乃至涅槃。是为第四所示现事。

③佛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从兜率天内院下生的时候,在右手掌中,放大光明,名为清净境界光,悉能庄严清净一切三千大千世界。其中若有已得无漏的辟支佛,觉触这种光者,即刻捨寿命。若是不觉此光者,则把他迁置其他世界中,一切诸魔和外道,以及有见的众生,皆迁移到他方的世界。唯独除去诸佛禅力所摄持,应该教化的众生,而为例外,是为第三种菩萨所示现的事业。④佛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从兜率天内院下生的时候,从他的两膝,放大光明,名为清净庄严光。能普照一切诸天的宫殿,下从四护世天王,上至净居天,就是五不还天,没有不周徧的。欲界的六天,色界的十八天的天众,咸知菩萨从兜率天宫将要降到人间受生,统统怀著恋慕,悲叹忧恼,各持种种华鬘和衣服、涂香和末香,宝旛和宝盖,种种伎乐,来到菩萨处所,恭敬供养,跟随著下生,乃至入涅槃,是为第四种菩萨所示现的事业。

佛子。菩萨摩诃萨在兜率天将下生时。于卍字金刚庄严心藏中放大光明。名无能胜幢。普照十方一切世界金刚力士。时有百亿金刚力士。皆悉来集。随逐侍卫。始于下生乃至涅槃。是为第五所示现事。佛子。菩萨摩诃萨于兜率天将下生时。从其身上一切毛孔。放大光明。名分别众生。普照一切大千世界。徧触一切诸菩萨身。复触一切诸天世人。诸菩萨等咸作是念。我应住此。供养如来。教化众生。是为第六所示现事。

⑤佛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从兜率天内院下生的时候,在卍字金刚庄严心藏中,放大光明,名这无能胜幢光,普照十方一切金刚力士(护法善神)。这时候,有百亿金刚力士,皆来集会,随著菩萨作为侍卫,跟随下生,乃至涅槃,是为第五种菩萨所示现的事业。⑥佛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从兜率天内院下生的时候,从其身上的一切毛孔中,放大光明,名为分别众生光,普照一切大千世界,徧照触一切菩萨的身,又照触诸天及世间的人。诸菩萨等,咸作这样的思念:我应当住在此处,供养如来,教化众生;是为第六种菩萨所示现的事业。

佛子。菩萨摩诃萨于兜率天将下生时。从大摩尼宝藏殿中。放大光明。名善住观察。照此菩萨当生之处。所託王宫。其光照已。诸馀菩萨皆共随逐下阎浮提。若于其家。若其聚落。若其城邑。而现受生。为欲教化诸众生故。是为第七所示现事。佛子。菩萨摩诃萨于兜率天临下生时。从天宫殿及大楼阁诸庄严中。放大光明。名一切宫殿清净庄严。照所生母腹。光明照已。令菩萨母安隐快乐。具足成就一切功德。其母腹中自然而有广大楼阁。大摩尼宝而为庄严。为欲安处菩萨身故。是为第八所示现事。

⑦佛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从兜率天内院下生的时候,从大摩尼宝藏殿中,放大光明,名为善住观察光,能普照这位菩萨应当生下生之处,就是所託之王宫。其光普照之后,其馀一切菩萨,随之而下降阎浮提,就是南赡部洲,或者在家,或者在聚落(村庄),或者在城邑,而示现受生。为欲教化一切众生的缘故,是为第七种菩萨所示现的事业。⑧佛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从兜率天内院下生的时候,从天宫殿和大楼阁一切庄严之中,放大光明,名为一切宫殿清净庄严光,照所生母亲的腹部。光明照耀之后,能令菩萨的母亲,安稳快乐,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具足成就一切的功德。在菩萨母亲的腹中,自然有广大的楼阁,有大摩尼宝而为庄严,为欲安处菩萨身的缘故,是为第八种菩萨所示现的事业。

佛子。菩萨摩诃萨于兜率天临下生时。从两足下放大光明。名为善住。若诸天子及诸梵天。其命将终。蒙光照触。皆得住寿。供养菩萨从初下生乃至涅槃。是为第九所示现事。佛子。菩萨摩诃萨于兜率天临下生时。从随好中放大光明。名曰眼庄严。示现菩萨种种诸业。时诸人天。或见菩萨住兜率天。或见入胎。或见初生。或见出家。或见成道。或见降魔。或见转法轮。或见入涅槃。是为第十所示现事。佛子。菩萨摩诃萨于身于座于宫殿于楼阁中。放如是等百万阿僧祇光明。悉现种种诸菩萨业。现是业已。具足一切功德法故。从兜率天下生人间。

⑨佛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从兜率天内院下生的时候,从两足下,放大光明,名为善住光。若有诸天子和诸梵天,其命将要终了的时候。蒙善住光所照触,皆能得到住寿而不死。供养菩萨,从菩萨下生坐,乃至涅槃。是为第九种菩萨所示现的事业。⑩佛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从兜率天内院下生的时候,从八十种随形好之中,放大光明,名为眼庄严光,示现菩萨种种诸业。这时候,人间的人和天上的人,或者见到菩萨住在兜率天,或者见到菩萨入胎,或者见到菩萨初生,或者见到菩萨出家,或者见到菩萨成道,或者见到菩萨降魔,或者见到菩萨转法轮,或者见到菩萨入涅槃,这是菩萨八相成道的境界,是为第十种菩萨所示现的事业。

各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在身、在座、在宫殿、在楼阁中,放出这样等于百万阿僧祇(无央数)那样多的光明,悉示现种种诸菩萨的事业。现出这种事业之后,具足一切功德法的缘故。从兜率天宫,下生到人间来作佛。

 

▲Top

法界佛教总会‧DRBA / BTTS / DRBU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