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道影白话解(一)西天历代祖师
上虚下云老和尚集.上宣下化老和尚讲述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
尊者,东印土人。因国王与不如密多祖(注1),同车而出,尊者稽首于前,祖曰:“汝忆往事否?”答曰:“我念远劫中,与师同居,师演摩诃般若,我转甚深修多罗。今日之事,盖契昔因。”祖乃谓王曰:“此子非他,即大势至菩萨是也。”后南印土国王,一日请尊者,斋次,王问:“诸人尽转经,唯师为甚不转。”尊者曰:“贫道出息不随众缘,入息不居阴界。常转如是经,百千万亿卷,非但一卷两卷。”后转付菩提达摩,两手各放光明,化火自焚。
赞曰
远劫同居 当面作窃 是势至来 彼此饶舌 肘后悬符 通明廓彻 转如是经 阳春白雪
或说偈曰 ◎宣公上人作
有何因缘今相遇 远劫同住又重逢 师演摩诃深般若 余转妙法莲华经 王请应供斋次毕 僧为回向祝康平 呼吸不居阴处界 解脱自在满太虚
白话解
尊者东印土人,因国王与不如密多祖,同车而出,尊者稽首于前:般若多罗尊者是西天第二十七祖。这位尊者是东印度的人,有一天东印度的国王和不如密多祖──也就是二十六祖,同坐着一辆车到外边。这位般若多罗尊者,当时是个街里行乞的童子,就来到车前,向不如密多祖师打个问讯。
祖曰:汝忆往事否?不如密多祖师就问般若多罗尊者说:“你记不记得以前的事情啊?”
答曰:我念远劫,与师同居,师演摩诃般若,我转甚深修多罗。今日之事,盖契昔因。般若多罗尊者就答覆不如密多祖师说:“我记得在很久远很久远的时候,我和法师您在一起住过。您在那时候,是研究演说《大般若经》;而我所念、所研究、所讲解的,就是无上甚深的修多罗,我所研究的是大乘的经典。所以现在我们又碰到一起了,这大概和以前的因缘有关系。”
祖乃谓王曰:此子非他,即大势至菩萨是也。不如密多祖师就对国王说:“这童子不是旁人,是西方三圣中的大势至菩萨,所化成的童子(注2)。”
后南印土国王,一日请尊者。斋次,王问:诸人尽转经,唯师为甚不转?有一天,南印度的国王请般若多罗尊者到他那儿去吃斋。吃完斋之后,国王就问尊者:“现在所有的人都在这儿转法、念经,何独尊者不念经呢?”
尊者曰:般若多罗尊者就说了:“贫道出息不随众缘:我的呼吸向外出息的时候,不随众缘,不同流合污,不和光同尘。入息不居阴界:我吸回来的时候,不在色受想行识这五阴,也不在十八界。常转如是经,百千万亿卷:我常常念这种的经,念百千万亿卷那么多;非但一卷两卷:我不是那么着相地,拿起经典来念一卷、两卷啦!我是时时刻刻都在念经。”
十八界,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这六根、六尘,再加上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合起来叫“十八界”。
后转付菩提达摩,两手各放光明,化火自焚:般若多罗尊者以后把心印的妙法,转传给菩提达摩尊者了。然后两只手都放大光明,化出三昧真火,把自己烧了。
远劫同居,当面作窃:远劫在一起住过,“当面作窃”,当着人的面,说出这种泄露天机的话,就如同当着人的面,来偷东西。
是势至来,彼此饶舌:说他是势至菩萨来的。这不如密多尊者在饶舌,般若多罗尊者也在饶舌,互相说多余的话;不应该说的话,他们都说了!
肘后悬符,通明廓彻:在胳臂后边,悬挂着一个符印,悬挂着这个命令、这个权力,这是早就说好,要来演这出传佛心印的戏。这位尊者“通明廓彻”,通明是玲珑透体;廓彻,是非常的有智慧。
转如是经,阳春白雪:念这种的无字真经,就好像阳春那时候的白雪。到了春天,白雪虽然那么白,也会消融了。那么这位祖师,他不随境入界,也不随众缘,所以他一定与众不同,能以超出数外,不在五行中了!能以卓然独立,与众不同了!
或说偈曰
这八句偈颂,也是略略把前面的文和赞的意思再重复一遍。所谓偈颂,就是重述前边的意思;“长行”说完了,再说一个“重颂”。这重颂的意思,和前面长行的意思,是一样的,不过简略一点。
有何因缘今相遇:不如密多祖师问般若多罗尊者:“现在我们遇到一起了,我们过去有什么因缘,你还记得吗?”
远劫同住又重逢:我们在很早以前,就在一起做过同参,一起研究过佛法,现在又遇到一起了。
师演摩诃深般若:在远劫那个时候,不如密多祖师您演说《大般若经》;为大家讲演、研究《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余转《妙法莲华经》:我在那时候,转甚深修多罗。甚深修多罗,也就是大乘经典;大乘经典里边,以《妙法莲华经》为大乘经的经中之王。所以那时候,我是演《妙法莲华经》,念《妙法莲华经》,拜《妙法莲华经》,礼拜、供养、演说《妙法莲华经》。
王请应供斋次毕:那时候,有一天南印度国王请般若多罗尊者去吃斋。
僧为回向祝康平:吃完了斋,大约就是念“供养咒”之类的。大家都念“回向咒、供养咒”,就是“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饭食已讫,当愿众生,所作已办,具诸佛法。”祈祷国泰民安、世界和平,这就是“祝康平”。
呼吸不居阴处界:唯独这位般若多罗尊者没有念、没有开口,这国王就问他:“大家都在念经,您不念经,您在做什么呢?”这国王也是很老实不客气,大约和美国人差不多,直心是道场。那么国王问他,尊者就说,他呼吸都不属于一般人那样子了。他可以不呼不吸,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能有呼吸也可以,没有呼吸也可以。所以他呼出去,也不随众缘;吸进来,也不居阴处界。阴,就是“五阴”。处,是“十二处”,就是“六根”加“六尘”。界,是“十八界”,十二处再加上六识,就是十八界。
解脱自在满太虚:他不在这个“处”里头了,所以说又解脱、又自在,又自在、又解脱。他的法性,遍满太虚空了!无来无去、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生不灭,所以扫一切法、离一切相,不着相了!
──宣公上人.一九八一年八月八日讲解
注1:旧版为“婆斯祖”,误也;依文意及查阅《景德传灯录》.《指月录》.《传法正宗记》,均为“二十六祖不如密多尊者”。
注2:关于二十六祖与二十七祖面会、付法的公案,详见《景德传灯录》─ ……不如密多尊者又谓王曰:“此国当有圣人,而继于我。”是时有婆罗门子,年二十许,幼失父母,不知名氏,或自言璎珞,故人谓之“璎珞童子”。游行闾里,丐求度日,若常不轻之类。人问:“汝何行急?”即答云:“汝何行慢?”或问:“何姓?”乃曰:“与汝同姓。”莫知其故。 后王与尊者同车而出,见璎珞童子稽首于前。尊者曰:“汝忆往事否?”曰:“我念远劫中与师同居,师演摩诃般若,我转甚深修多罗。今日之事,盖契昔因。”尊者又谓王曰:“此童子非他,即大势至菩萨是也。此圣之后,复出二人,一人化南印度,一人缘在震旦。”四五年内,却返此方。遂以昔因,故名“般若多罗”,付法眼藏。偈曰: 真性心地藏 无头亦无尾 应缘而化物 方便呼为智
▲Top
法界佛教总会 . DRBA / BTTS / DRB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