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佛教总会.DRBA Logo

水镜回天录白话解.文士篇

化老和尚著述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先天下之忧而忧──范仲淹

西元九八九年~一○五二年.北宋

◎宣化上人讲述于
一九八七年六月五日

名仲淹,字希文,北宋江苏吴县人。幼孤家贫,事母至孝。读书于长白山之礼泉寺,偶见窖金,不动声色,覆之不取。后贵时,对僧言此事,取金建寺。才高志远,力学不倦,以天下为己任,言:“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仁宗时为相,上十事疏,改革政治,惜被旧派反对,国之不幸。母卒,请僧诵功德经超荐,孝心感应观音助念,藉菩萨力,其母生天。因之,笃信佛教,好善乐施。置义田,济族人;舍新房为学舍,施旧宅为天平寺。临终时对家人云:“昨梦池中莲华皆金色,我当归矣!”寂然而逝,年六十三,谥为文正,后人称为范文正公。

赞曰

忠贞为国 勤俭治家 修身有道 心肠菩萨
义田济众 仁政风发 宋代良臣 上品莲华

又说偈曰

善修德本种兰因 聪明颖悟超群伦
清贫不滥明操守 高贵廉洁了宿生
诚孝事母感天地 义田利人化含灵
正气凛然显刚直 众生榜样邦永宁

白话解

范仲淹是宋朝时候的一个大儒,他的文章、道德都足以做人的典范,所以我们讲一讲他。仲淹是他的名字,他的字叫希文,是北宋江苏吴县人。他很年轻的时候就丧父,成为孤儿,家里又很贫穷,可是他对母亲很孝顺。因为家里穷,所以他就到一座寺庙里读书,这寺庙叫礼泉寺。有一天,他无意中见到寺中的地窖里藏着金子,他虽然穷,可是穷斯不滥,没有贪心,所以又把金子覆盖起来,不动声色。等到他做大官的时候,才告诉庙上的僧人那儿有藏金。僧人就把金子发掘出来,用来修建寺庙。

范仲淹的智慧非常高超,志气也很远大,所以一心读书,力学不倦。他的志愿是以天下为己任,也就是说他愿意管理天下事:天下若有一个人没饭吃,就等于自己没有给他饭吃一样;若有一个人没衣服穿,就等于自己没有给他衣服穿一样。他以天下为己任,不推诿到旁人身上,所以他有两句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注1)。

“先天下之忧而忧”,我们读书人应该在一般人没有发现问题之前,先研究怎样解决问题,为天下的事情深思熟虑,详细思考。“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到所有人都得到利益快乐,都安居乐业了,然后自己才能享受快乐。所以他以不好的事情先由自己承担,好的事情就让给旁人,这也就是不和人争利益。

宋仁宗时他为宰相,为了改革当时一些不良的政策,为民请命,向皇帝呈上十事疏,建议革新政治。可惜引起朝廷一些旧有的官僚权贵怨恨,就用势力来反对改革。于是在他们的诬陷、中伤下,新政不到一年就失败了,这实在是国家的不幸。

范仲淹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所以对母亲也特别孝顺。等到他母亲死了之后,就请僧超度。因为他至诚至孝,所以感动观世音菩萨来帮助念经,令他母亲得到感应而升天。这足见他对佛法有深刻的认识,所以能请僧超度母亲。因为这个关系,所以他更笃信佛教。他又好善乐施,购置一些田地作为义田,用来周济穷人,凡是没有饭吃的人,都可以领取义田所生产的粮食;他又周济所有的亲戚朋友,因为他把一切都看得很透,可以说是已经看破放下,得到自在。

另外,他把一座很大的新造官宅,拿来作为学校,又把旧时所住的屋宅地基,舍出来建天平寺。所以他在临终前,对家人说:“我昨天晚间作了一个梦,梦里见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七宝池和八功德水,池中的莲花都变成金色。我大概应该往生极乐世界了。”说完这话,就寂然而逝、无疾而终,当时他六十三岁。

现在用很浅显的语言来赞叹他。

赞曰

忠贞为国,勤俭治家:他抱着一种忠贞为国的心(注2)。他治家崇尚俭朴,所以虽然做高官,有厚禄,可是不奢侈。虽然不知道他是不是吃斋,总而言之,他每天只是吃很少的菜蔬,非常节约;一生也不穿绸缎的衣服,只穿粗布衣服。这是一般人不容易做到的。

修身有道,心肠菩萨:他明白修身之道,主要就是去欲断爱。他的心肠就像菩萨心肠,舍己为人。

义田济众,仁政风发:他购置义田,来利益众生(注3)。他做宰相的时候,政声足以移风易俗,令国家的治安非常平定。

宋代良臣,上品莲华:他可以说是宋朝最好的宰相,所以他临终的时候一定得到上品上生。

又说偈曰

善修德本种兰因:他在前生大概做了很多善事,所以他的因果是很不错的。

聪明颖悟超群伦:他和一般人是不同的,是很出乎其类,拔乎其萃。

清贫不滥明操守:他在最穷的时候,穷斯不滥,即使遇到金子也不要,固守清贫的节操。所以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高贵廉洁了宿生:他做官的时候非常清廉、不贪,大概明白自己前生也是一个修道的人。

诚孝事母感天地:他对母亲非常的孝顺,所以感动天地。

义田利人化含灵:他备置义田来利益其他人,这是感动世人的一种行为。

正气凛然显刚直:他很直,很刚正,有一股正气,凛然不可侵犯。

众生榜样邦永宁:人人要是都能像范文正公一样,国家一定永远平安。

 


注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范仲淹所作之岳阳楼记,兹其文节录如下: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注2范仲淹为人,忠贞仁爱,众望所归,因而时人皆云:“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他死后,民间到处都立有祠堂,纷纷画像供奉。上至地方官,下至羌酋,无不悲泣哀号,如丧考妣,斋戒三日,以示吊唁。

注3:义田,指富人私置田产,以其租谷收入,赡养戚族中贫困者。富而能与人共享,已属难能;而范仲淹当参知政事时,以俸禄购置义田,从事施贫活族之义举,规模制度,井然有条,而自奉甚俭,一为贫士,临终时竟无以为殓,更属可贵。

▲Top

法界佛教总会 . DRBA / BTTS / DRBU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