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Volume 1

宣化老和尚追思纪念专集 In Memory of the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

In Memory of the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

宣化老和尚 The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

中文 Chinese 英文 English

目录上一页下一页

万佛圣城的家风

◎节录自宣公上人开示

六大宗旨

  • 万佛圣城有六大宗旨做为修行的目标,就是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语。你们能明白六大宗旨的真实义,那就没有白到万佛圣城一趟。

  • 这六大宗旨是六种光明的道路,也叫六种智慧,也叫六种降魔杵,也叫六种照妖镜。

  • 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语,这是做人的根本、修行的基础、政治的磐石。

  • 初步的佛法,即是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语。你若记得六大条款,成佛有余。

  • 我讲这六大条款,是给要成佛的人讲的,给要成菩萨的人、成声闻罗汉的人讲的,这是最要紧的道理,你们若能身体力行,终身用之,有不能尽之矣!都用不完的。

  • 如果要成为真的佛教徒,一定要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语。我从小就是从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语这六条光明道路走过来的。不论什么,人家要的,我就不要;人家不要的,我就捡,我就是这样的。你们大家能不能照这样做?假如可以,那就恭喜各位成为一个好佛教徒。

  • 真修行就是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语。如果你们能把这六大宗旨抱定,就是佛真正的弟子,如果不往这六条大路走,你恐怕对佛教没有什么利益。

  • 什么叫戒律?就是不争、不贪、不求、不私、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语,这就是戒律。你不要到那个戒律本子上去找戒律。这是人人都能做到,人人都可以行的。

  • 什么是法的最要紧地方?就是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语。天天用这六大条件作为尺标,来衡量自己一天之所行所为。如果不合标准,要即时纠正。做到没有过错,只有功德,才算是佛教徒。这是万佛圣城的六大宗旨,希望人人遵守,人人开悟,个个成佛。

  • 要学得真正的智慧,首先要“断欲”。怎样能断欲呢?就是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语。这六大宗旨,就是断欲的法宝,令你获得真正的智慧。

  • 什么叫邪见?你好争:这是邪见。你又贪:这是邪见。你又求:这是邪见。你想自私:这是邪见。想自利:这也是邪见。你尽打妄语:这都是邪见。

  • 学佛学了几十年,还是贪财呀!求名求利啦!在那儿争、贪不止,这是没懂得学佛。若懂得学佛,这些不要了。

  • 修道一定要本着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语,那才能有正知正见,才能修道。你若不修这六种而想说你是修道的人,那是无有是处的。

  • 若有斗争心、贪心、求名求利,专搞个人宣传或个人崇拜,且又自私自利,不讲真话,当知这人是魔的境界。

  • 你们能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语,这就是正法住世。

  • 我们修道的目的,就是把争心、贪心、求心、自私心、自利心、妄语心统统停止,禁止它们活动。这时,智慧现前,大放光明,照破无明黑暗,便可明心见性,达到所修的目的。

  • 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这都是属于真心。心用功用真了,一切业障就消除;心不真,业障就跟着你。

  • 你若能谨守这个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语,这十方诸佛常常护佑你、护念你,常常能来加被你。

  • 怎样能没有烦恼?方法非常简单,就是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语。能这样子,那就诸漏已尽,烦恼也降伏了。

  • 为什么不能自在无碍呢?就因为还有争、贪、所求、自私、自利心,所以不能自在。

  • 真正科学是什么呢?不争是科学,不贪是科学,无所求是科学,不自私那是真科学,不自利那也是真正科学,再能不打妄语,那是真正科学。

  • 从事译经工作,一定要符合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语,这六条光明大道。

  • 想要这国家好,一定要用六大宗旨、六大条件,这是挽回天意最好的一个方法。

  • 要想帮助这个世界,我们首先要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语,以身作则,做其他人的榜样。这样世界才会一天比一天平安。

  • 无论哪一行、哪一派、哪一宗、哪一个教,它若是能以尽量利益他人,而不要利益自己的,这都是真的。再说明显一点,就是如果帮助任何人,表面上去帮助,里边他有所企图,不是贪财,就是贪色,不是贪色,就是贪名,再不就贪利,这就不是真的。

  • 我给你们讲来讲去都是这套,道理似乎很浅,但你们也不容易做到。你们若能做到,也早成佛了。你们若能躬行实践此六大宗旨,若不成佛,我就呆在地狱不出来,我以信心来保证,依此六大宗旨来修行的人,将来一定成佛。

不争

  • 人修行,切记不要和人斗争,不要好勇斗狠,不要性暴,那么就和修罗脱离关系了。

  • 世界为什么不能和平相处?就因为你争我夺,互不相让,所以就发生战争,造成国破家亡的残局。

  • 魔成魔的原因,是因为魔有争强论胜的心,所谓“争是胜负心,与道相违背,便生四相心,由何得三昧?”魔争不到第一,便生瞋恨心、妒忌心、障碍心。所以谁有这种思想和行为,就是魔,就永远不能成佛。

  • 修行人是与世无争,和谁也不比,和谁也不争,大家一起用功。谁努力用功,和自己努力用功是一样的好。有这样的思想,就没有争第一的心。

  • 你若不存斗争心,就和阿修罗界断绝往来。你若不贪,就和畜生界断绝往来。

不贪

  • 我的性情就很古怪的。人家要的,我不要;人家贪的,我不贪;人家喜欢的,我不喜欢。

  • 佛教徒应该忍饥、忍寒、忍渴、忍饿,一切一切和佛法要相应,不要贪吃好的、贪穿好的、贪住好的,贪享受,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

  • 不要贪求假名,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往真处来做,有多真就做多真,这才是佛教徒的本色。

  • 我们佛教徒要有择法眼,不要贪便宜、贪相应,处处去用贪心来求佛法。今天听人家说显宗好,我就学显宗;明天又听说密宗不错,又去学密宗了。学了一辈子,可是没有抱定宗旨、没有专一、没有纯一,没有守住这个“一”,所以这一辈子还是把光阴都空过了。

  • 要把修行看做个人的本分,不需要贪,久而久之,功德自会圆满,菩提果也会成就。

  • 修行要自然用功,不要贪有没有功效,或者有什么好结果,什么也不想,只是往前用功,并且天天要改过。

  • 修道人无论用什么功,念佛、念咒、学教、持律、参禅,都不要贪求快。你想很快成功,就是一种贪心,有了贪心就障碍智慧灵感与自性光明。自性光明是没有贪心,灵感智慧也无贪心。贪心就好像一面镜子上,积了尘土。所以这一点,用功的人要切记明白,不贪多、不贪便宜。

  • 人有贪心,永远不快乐;若是不贪,就有快乐,所以要止贪。

  • 因为贪心起,多少人为它身败名裂!多少人为它国破家亡!它是害人的东西,不可以不谨慎。

  • 为什么会被境界转呢?因为有好奇的心。好奇心,根本就是一个贪心。

不求

  • 我们无论用什么功,也不能与道相应,总是不上路,这是什么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有个虚妄不实的“妄心”。好高骛远,求名求利,这都是妄心。

  • 你到外边去找快乐,一天到晚追求快乐。追求得到了,这是快乐的一时;得不到,这是烦恼的重重。你贪而无厌,又患得患失,这都不是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快乐,是无求的,“到无求处便无忧”。你无所求,这才是真正的快乐,真正自性的稳定、平安。

不自私

  • 戒律根本只有一个,就是不自私,人要是有自私心,就会犯戒;若没有自私心,就不会犯戒。同理,人有自私心,就会犯法;没有自私心,就不会犯法。

  • 正心,也就是不自私,你若有自私心,就不是正心。

  • 我们为什么不认识本来面目?因为“我相”没有去掉,“自私心”没有去掉。如果没有“我相”和“自私心”,就会认识本来面目。

  • 世间人忙忙碌碌、奔奔波波,出发点无非是自私,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而佛法,是大公无私,是为了利益他人。

  • 修道,就是要“倒过来”,什么意思呢?即是“好事给他人,坏事与自己。”舍弃小我,完成大我。

  • 什么是坏人呢?就是自私自利、见利忘义的人。

不自利

  • 我们在能利益人时,就要赶紧利益人,所谓“栽培心上地,涵养性中天。”能常利益其他人,久而久之,自己便有德行了。如果尽教人利益自己,自己不利益人,尽想找便宜,养成一种依赖性,这是最没有出息的。

  • 若能利益人,令人欢喜,无论到什么地方,人人都会闻风而化。

  • 学生刚刚学着做人,应该教他们没有利欲薰心的思想,不注重钱。古来的人读书,为的是“明理”,明白道理;现在的人读书,却都为着“名利”,想得好名厚利,为什么呢?就因为学校所教的方法错误,于是乎把世界搞得一天不如一天,一天比一天堕落。

  • 常想利益众生就是菩萨,常想利益自己就是魔鬼。菩萨只知道有他人,不知道有自己;魔鬼只知道有自己,不知道有他人。两者之间,恰好相反。

不打妄语

  • 除非不说话,若说话就说真实语,绝对不说骗人的话。无论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是老老实实的说真话,时时管着自己的口,不打妄语。

  • 我是不讲假话的,处处往真的地方去做。直言直行,不用任何手段来待人接物。我要说的话,不管在什么地方我都要说,我也不怕得罪人。我不要说的话,在什么地方我也不说,绝对不打妄语,不欺骗他人。

  • 大家都要多多讲直话,就是被打、被骂,你都要讲真话,不要怕。我告诉你们,我就是直人,我就是命在直中取,不在弯中求,要罚就罚,没有关系的。我说真话,你就是罚我,我也值得,也不怨人。修行,不一定要我说出来人家就相信,不相信我也尽我的心了。

  • 人为什么用功不进步?就因为妄语打得太多。打一句妄语,就有一百个妄想生起。

  • 你若打妄语,你念什么咒都不灵了、念什么经也都不灵。你若想念咒或念经有感应、有成就的话,就要不打妄语,老老实实的说真话,要实语,不妄语、不绮语。

※      ※      ※

我们把眼光放大,把思想放宽,不要只知道有我自己,或者只知道有我的家庭,或者只知道有我的国家,要将心量扩大到尽虚空遍法界,要为全人类的利益着想,不要只为自己打算。对人类有利益,而不伤害人类,那就是修行佛道的基本条件。

怎样利益人类,怎样不伤害人类?就是实行万佛圣城六大宗旨:

第一“不争”:我们不和任何人争,你和我争,我不和你争;你骂我,我不骂你;你打我,我不打你;你欺负我,我不欺负你,这是万佛圣城一贯的宗旨。

第二“不贪”:贪心一起,就贪而无厌,无论金钱,或是物质,总觉得不够,愈贪愈不够,愈不够愈贪,贪到老了,还不觉悟。被“贪”字害了一辈子,到死的时候,还觉得哪件事或者哪个东西还没有得到手,深表遗憾,这是多么可怜!万佛圣城第二大宗旨,不贪任何的金钱、利益,或好名。总之,一切不贪,各安本分弘扬佛法,续佛慧命。

第三“不求”:这个“求”字和“贪”字差不多。“贪”是若有若无;“求”是实际地企求,到处去拉拢关系,不择手段地求,求什么?求金钱,求物质;总而言之,求一切利益。万佛圣城是向内求,不向外求。内求于心,把痴心妄想、狂心野性、妒忌障碍、贪瞋痴等,扫除干净,不向外边粉刷,而把内边庄严清净。所谓:“人到无求品自高。”不求于人,品格自然清高,没有那些邋遢的思想。

第四“不自私”:世界为什么坏到这种程度?都因为人人太自私。对自己有利益的事,便争先恐后去做;若是对自己没有利益,就袖手旁观,或者以隔岸观火的心情来说风凉话。自私有多种,对于地位自私,对于名誉自私,对于权利自私,对于金钱自私。一言以蔽之,一切的一切都因为自私在作怪,所以不管他人,只顾自己,所谓:“摩诃萨不管他,弥陀佛各顾各。”这是小乘的思想。儒家也曾说过:“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是不管闲事的作风。人生存在这个世界,就要互相帮忙、互相援助,所以应提倡大乘思想,学习菩萨精神,闻苦救难,不可有幸灾乐祸的心理。

世人若是没有自私心,便能和任何人和睦相处,如同一家人。因为有自私心,才弄出很多的问题,所以不自私是万佛圣城第四大宗旨。

第五“不自利”:这个宗旨比第四个宗旨“不自私”,更为重要。谁也不愿意不自利,可是一定要这样“不自利”,世界才能好。不自利就是要利益他人,把自己忘了,所谓“舍己为人”,这种精神超过菩萨的行为。菩萨是自利利他,自度度他,自觉觉他;我们不自利,只是利他,只是度他,只是觉他。

第六“不妄语”:就是不存心骗人。人为什么打妄语呢?因为他怕自己的利益失去,怕吃亏,所以他才撒谎。若是常常用真心待人,则自然就能遵守不妄语的宗旨。

今天简单将万佛圣城六大宗旨向各位介绍,如果详细来讲,是说不能尽的。这六大宗旨,你若能去实行,那对各位是终身益之,受用匪浅的。

※      ※      ※

谁能实行万佛圣城六大宗旨,就够资格做为佛教徒。这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语六大宗旨,用佛教道理来讲也可以,用道教的道理来讲也可以,用儒教道理来讲也可以。总而言之,怎样讲都可以的,这个道理圆融无碍,很合乎逻辑学。此宗旨包括一切宗教的教理,是很实用的方法。佛教所讲的戒律,说来说去都没有离开六大宗旨范围之外。

(一)不争,就不会杀生。杀生就因争心作怪,一争就你死我活,死伤无数。

(二)不贪,就不会偷盗。为什么要窃盗他人之物?就因为贪。你要是没有贪心,就算人家要给你,你也不会要,所以要把贪心去除,才不会偷。

(三)不求,就不会有淫欲心。淫欲心就因为有所求,女求男朋友,男求女朋友,都是追求异性。不单求,还要“追”求,就好像把头削得尖尖的,往头头钻。若是无所求,还有什么淫欲心?英俊的男人有什么用?漂亮的女人也只是个盖肉的臭皮囊。有什么值得贪恋的?假若无所求了,淫戒就不会犯。

(四)不自私,就不会打妄语。人打妄语,就因为怕失去自己的利益,自私心作怪,所以骗人撒谎,想令人不认识自己。

(五)不自利,就不会犯酒戒。人为什么喝酒?就想迷乱自己的身体心性,弄得它恍恍惚惚,以为自己成了神仙,在天上逍遥。喝醉酒又会骂人,又可以为所欲为,又增长淫欲。又想用酒来助血气流通快点,喝了忘记一切,好像抽鸦片烟一样过瘾。这都是自利心作怪,所以才去喝酒。

(六)不妄语,为什么六大宗旨又说不妄语呢?特别加重语气。因为你犯了前面的五个宗旨,你就会打妄语;你若不犯,就不会打妄语。所以不打妄语是我们人学佛的根本条件。

这六个宗旨,就是“五戒”的别名。本来人人也听过、也懂得,但是真能去做的少之又少,所以提醒大家:不争就是不杀生,不贪就是不偷盗,不求即是不邪淫,不自私即是不打妄语,不自利即是不饮酒。

三大宗旨

法界佛教总会一贯的宗旨是:

冻死不攀缘,饿死不化缘,穷死不求缘。
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抱定我们三大宗旨。
舍命为佛事,造命为本事,正命为僧事。
即事明理,明理即事。
推行祖师一脉心传。

说到修行,我觉得出家人第一不要到处攀缘权贵富人,第二不要常常向外化缘,第三不要事事向人求缘。

“冻死不攀缘”:这是我一生的写照,我在东北时,冬夏均穿三层布。底是一层,上面一层是补了丁,一块一块地挨着补上去。当时我冷吗?冷!那为什么要这样坚持下去?因为我要“冻死不攀缘”嘛!

“饿死不化缘”:我住在香港芙蓉山观音洞时,有两个星期都没有粮食,我便在洞里打坐,等着饿死。当时山下有一位居士名叫劳宽圣,绰号“本地法师”。韦陀菩萨一连三次给他托梦说:“在观音洞里有一位安慈法师,你应该去供养他。”于是这位居士,次日便背了三十多斤米,又带了七十余元,来到洞里供养我。在这事情发生之前三、四个月,他的腿被狗咬了,中西医生医治数月而治不好,束手无策,韦陀菩萨好管闲事,乃对他说:“你去供养观音洞的法师,腿便会好。”于是他便相信,而送来米钱。当时我在洞里预备等死,我从来没有对人说:“你可怜可怜我,我已多天没东西吃!”这是“饿死不化缘”。

“穷死不求缘”:我初到广东南华寺亲近虚老,身上不名一文,连寄信的钱都没有,但我从未向居士化缘。所以,我这三大宗旨,皆有来历,不是凭空而说。刚买万佛城时,人人看到这么大的地方,怕我向他们化缘,结果都吓跑了。即使如此,我也从没对人告过艰难,我做事不求代价,也绝不求人,只是自己埋头苦干。

“舍命为佛事”:这是说不顾生命地,拼了命,流血汗,不休息地要来做为佛教的事。我们既身为佛教徒,而且又出了家,不能眼看佛教衰落,受人轻视。宁舍生命也要令佛教重光,以正法来拯救这残酷的世界,让众生能有和平安乐的生活。

“造命为本事”:古人说:“君子有造命之学,命由我立,福自己求,祸福无门,惟人自招。”我们本是个凡夫俗子,但我们可以把这个凡夫俗子改造成为圣人。

“正命为僧事”:这是说的出家人要严守佛制,例如搭衣是出家人的标志,不搭衣就没有比丘相了。又有日中一食,也是佛制。节饮食,欲心轻;欲心轻才容易修道,所以不要吃营养的东西。在万佛圣城我们的制度是如此,虽然做得还很不圆满,但希望人人能努力向好的来做。

我们要以“即事明理,明理即事”为原则,“推行祖师一脉心传”。人人切切实实去做,话只须说两分,事做到三分,信得过自己,别人一定会跟着来。这样既尽到出家的本分,佛教也因此振兴,末法自然变为正法了。

三衣钵具不离体,日中一食是家风

修行要抱定宗旨,不要把宗旨忘了。那么学佛的人,也是要抱定宗旨,宗旨就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目标认清楚了,向前勇猛精进,不要向后退。讲到这个问题,我就回忆起来,在我刚刚出家的时候,我就想,出家人很多,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明白佛法了?是不是他们都有他们一个目标呢?可是我一考察,研究看,许许多多出家人不是为着修行,不是为着了生死,也没有什么目标,就是在那儿混吃等死熬岁月,这样的出家人,只能给佛教增加累赘、增加疮疣、增加负担,对佛教并没有什么益处。

我又看现在中国的佛教,根本就没认识佛教的根本是什么。佛当初讲经说法,无非想要后人明白佛的道理。佛教徒应该怎么样去发展佛教?想到这个地方,我看中国的佛教,始终没有把根扎下去,就是没有根的佛教,受不住考验,受不住外来的侵略。既然受不住考验,又抵不住侵略,这是没有根的佛教。为什么呢?就因为他没有认识佛教的根本是什么,佛教的根本就是教育!那么教育必须要由幼小的儿童上来着手,给他灌输佛教的知识、灌输佛教的智慧、灌输佛教的思想,最低限度能以培植成一个世界真善美、良好的国民。他的思想有了基础,行为有了目标,他可以把佛教发扬光大,这样子才不忘了佛教根本的教义。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我们人怎么能弘道呢?人因为他有了目标了,有了宗旨了,他才付诸行为。可是在中国没有根的佛教,是既没有根,又没有梃子,只在末梢上转转。中国的佛教,打水陆、放焰口、做佛事、超度人,这是中国佛教的一种形状、样子。他就没想一想,这样子下去,养成一班无业的游民,在佛教里混饭吃。这有多可惜啊!只知道赚钱,做超度;超度,你要是有根基、有德行的僧人,不用说念经、念咒,就说一句话:“你往生去了。”他就会往生极乐世界去。你既无道德,又没有一个行持,行持也不检,这你凭什么去超度人?可以说是只有负施主的债务。并且佛的制度也都不存在了。

譬如在中国的佛教,没有人天天都搭着衣的,为什么不搭衣呢?你问他自己,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就不搭衣了。本来比丘相、比丘尼相,时时刻刻都要搭衣,都要吃一餐的。他们居然就把它都忘了,忘到十万八千里以外了,根本也不认识搭衣的意思是什么?吃一餐的意思是什么?在中国的佛教,根本就没有人懂了。虽然有一、两个,或者还搭衣,或者吃一餐,这一万个里头也不一定有一、两个,这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可以说是少之又少。你问他这个比丘相是什么,他根本就莫名其妙。现在中国的出家人,乃至于其他各国的出家人,多数在大乘的佛教,都不搭衣。这不搭衣,他们认为这就天公地道,就是应该这样子了,可不知道不搭衣已经没有比丘相了。

说:“那大乘佛教是菩萨。”菩萨也不是不搭衣就是菩萨了,菩萨也是要搭衣的,菩萨更要庄严,你看那观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和地藏菩萨,都有装饰品在身上戴着。虽然这是一个假相,但是它也有所表法,它装饰就是表示庄严佛土。那么出家人、修道的人,都要规规矩矩的,不是那么拖泥带水,像个疯疯癫癫的样子。说:“济公和尚他就是疯疯癫癫的。”济公,那是为着那些疯疯癫癫的人,给他们留饭吃,所以他也就装成那个样子。也就是教一般的在家人不可以轻视这个疯疯癫癫的人,不可以看不起他。疯疯癫癫的人里头,也有大权示现的,也有在那儿隐蔽他真正的形相,来教化众生。

那么为什么各处Mahayana(北传)的佛教徒都不搭衣了呢?因为Mahayana传到北方了,这北方天气寒冷,你单单搭着衣,他受不住那个寒冷,所以在这个衣里边必须要穿上内衣,穿上贴肉的衣服,好御寒。穿上里边的衣,外边这个衣一搭上,也就很容易丢了。在佛教刚刚传到中国,比丘大约有的也不太灵敏、笨笨的,搭着这个衣,往往就把它丢了。这一丢了,再做新的衣,也没有钱做。那么没有钱做,到各处去化缘,又令居士怕。所以,以后出家人和出家人就开个会,说这不是办法,我们这个衣常常给丢了,也做不起衣。中国人都是节俭生活,那个衣要不少钱才能缝一套衣,你丢了,就会发生问题了。于是乎大家就开会,开会就有个不是很聪明的祖师就想起来办法了,说:“我有办法,在这衣上,我们加上一个钩,一个圈圈,那圈圈就叫环;钩、环把它一套上,这衣就不会丢了。”所以就发明出中国这个衣的样子来,于是乎就以此为例,说这就是出家人的衣了。本来这个衣是没有钩环的,到了中国才加上钩环。你看印度的出家人,就是搭着衣,没有钩环,就像那 Theravada(南传)。由这个就知道,佛教传到某一个地区,因为地区与人的风俗关系,就有很多改善。

在中国改善,然后就流入下流了,就不搭衣了。因为中国的出家人,那时候也多数自耕自食,一工作的时候,搭着衣做工,就不太方便,所以只穿短衫裤做工,把衣就放下了。放下,时间一久,做工的时候不搭衣,不做工的时候也不搭衣了。有的还是依照传统的关系,上殿、过堂了,吃饭的时候,还都搭上衣。但是流传到今天,吃饭也不搭衣了,上殿、过堂都不搭衣了,说这样就是出家人了。其实现在中国、台湾、香港、越南,乃至于各处Mahayana的佛教,出家人穿这个长衫,就认为这就是佛教徒的衣,佛教徒的服装了。其实这是大错而特错的!你出家人不搭衣,就等于还俗一样的,和俗人没有分别。并不是穿这弯弯领,这就证明你是出家人了,不要说穿弯弯领,就是搭着衣,你还天天总在犯戒,总在不老实,何况不搭衣!

所以现在中国的佛教,简直是没有佛教。中国传流到各处的佛教,也都不是佛教,把佛教本来的面目都失去了。我观察到这样情形,因为在中国我想把这种风气改变了它,我知道我自己人微言轻,也没有什么地位,言语也没人听,啊!你就大声疾呼,把喉咙喊破了,也没有人相信。于是乎我就发愿把佛教在西方重新整顿了它,重新发扬光大,令人认识佛教是怎么回事。所以一到美国来,我一个人就提倡这个搭衣、吃一餐。因为美国人尽想享受,他也贪方便,教他搭着衣,他觉得不太顺眼。虽然是不顺眼,但也因为没有什么顺眼的,也没有什么不搭衣的出家人在这儿,所以我就提倡要搭衣,然后也提倡吃一餐。因为我在没有出家以前,当居士的时候,我就吃一餐。等到出家以后,多年以来更是这么样吃一餐,所以有人要跟着我出家,我没有旁的道德,没有什么修行,我只可以用我表面的样子,来教大家模仿。所以跟着我出家的,不论男的、女的,都要吃一餐,如果能吃一餐,才收他;不能吃一餐的,我不收,这是跟着我出家一个铁定的条件,不能改变的。任何时候、任何环境压迫下,也不可以改变的。因为我提倡搭衣、吃一餐这种佛教方式,这几十年了,到美国就是这样提倡,到现在还是这样提倡。几十年耳濡目染,这么渐渐地,我相信能深入人心,人人都会对我这种教导人的方法,有一个认识。

※      ※      ※

万佛城的金字招牌,全世界都知道是吃一餐的。还有我们万佛城的出家人,都是行、住、坐、卧不离衣,三衣钵具都是具足的,这是在佛教戒律上所许可的。在戒律上说得明明白白的,说谁若搭着衣,就有十种的功德。那就算你不贪功德,比丘相总不应该没有。你说:“我没有贪心,不想功德。”你不想功德,那么你也要有福德。你这个福德是一点一滴地栽培来的,随时随地无论哪个地方,都要培福培慧,栽培自己的福慧。你不栽培福慧,你自己根本就没有资格受人的供养。

现在一般人都“习焉不察变成风”了,不搭衣变成真的,搭衣的反变成假的了。那么搭衣的受人来攻击,说这是奇奇怪怪的。当初佛也是三衣钵具,衣不离体,一般佛的弟子也都是这样子;等传到中国,就都不搭衣了!那么搭衣的变成在佛教里说是不对了。

大陆的一些学生,初初到台湾的时候,有这么一个公案。什么公案呢?就是每一个学生因为逃命的关系,谁也没有带毕业证书,其中只有一、二个带出毕业证书来了。到台湾考大学旳时候,要毕业证书,那么这没有证书的人,就都慌了手脚了,就各处去找毕业证书的样本,一找就把这个真的样本果然找着了。找着了,他们就做一些个副本,拿到教育部去一投考,就都考上了。然后这个真的呢,到教育部去一投考,教育部说:“你这是假的,人家那个证书都保持得那么干净,那么样完整,你这个证书怎么揉搓得这么破破烂烂、旧旧的,也邋邋遢遢的。这是证明你做假的,怕人家认出你是假的,所以你就故意把它弄得好像旧的一样,这不承认你。”你们各位想一想,这个假的都变成真的了,真的反变成假的了!

※      ※      ※

出家人不搭袈裟就等于还俗。中国的佛教一向就 腐败、堕落,所以我在海外讲出家人要按佛制吃一餐、要搭衣,我们在万佛圣城就是搭袈裟、日中一食。你若认识万佛圣城的家风,应该至死不变的。你叫我不搭衣啊?你叫我死可以,叫我不搭衣不可以;你叫我死可以,叫我不吃一餐不可以。有这样坚决的定力,有这样的信心,这才是万佛圣城的一分子。我要是认清了目标,到死也不变的,不搭袈裟进禅堂,就是一坐禅就开悟了,我也不干!

搭衣这一点,大陆不单打禅七不搭衣,时时刻刻都不搭衣,没有哪一个道场的人搭衣的,他们习以为常了。出家人不搭衣,就没有比丘相了;所穿的长衫和大袖袍,这都是唐装,并不是佛教本来就有的。有什么证明呢?你看看!Theravada(南传)到现在,还是衣不离体。中国为什么不搭衣?这很容易了解,因为中国人是勤劳工作,工作很多,那么一出坡做工,搭着衣就不很方便。人出坡工作,就把衣拿下来,穿着里边的内衣去工作。因为搭这个衣,它撇撇拉拉的,做工不方便,所以就不搭衣。时间久了,就习以为常了,以为穿着里边这个睡觉的衣服,这就是出家人的衣服了。其实这只是还保留唐装,那么一般的世俗人把衣服改成旁的样子;出家人因为守旧,这个唐装他也不改,所以认为这个就是出家人的衣服,这是大错而特错。你不搭衣,那就是光头俗汉,根本就不是一个出家人。为什么呢?你太随便了,一举一动都不知道自己是一个出家人。

那打禅七,就更不搭衣了。在戒律上说:“衣不离体”,三衣钵具总是要随身带着,你不带这个,就是犯戒了。可是你问一问现代的出家人,哪一个是真正衣不离体的?这是个外相,根本也不是说搭着衣,就是出家人了;搭着衣,你若不持戒,还不是出家人,是犯戒的比丘,那比在家人还不如。所以你搭着衣,还常常打淫欲的妄想,都想入非非;你若不搭衣,哪个我相信也不是菩萨,也不是声闻、缘觉。

还有这个吃一餐,我为什么吃一餐?我从年轻的时候,就有这个思想,我愿意代替众生受苦,我所应该享的福,都送给大家;大家的苦,都交给我自己受。因为这个原因,日本打中国的时候,把中国人抓去做劳工,又要做工,又吃不饱饭,没有足够衣服穿,然后冻死、饿死,随便就叫狗吃了。我看见中国人受这样的痛苦,我就知道世界上没有饭吃的人很多,所以我就一天减成吃一餐。我吃三餐的时候,一餐可以吃五碗饭,后来改吃一餐的时候,只吃三碗饭,省下来十二碗饭,给没有饭吃的人吃。我愿意在东北那个冷的地方,冬天下雨都是穿三层布,这么样我所剩的布和棉花,给没有衣服的人穿。就因为这样子,我才吃一餐。以后出家了,在美国这儿,又不很冷,所以我没有限制这个穿衣服;那么吃东西呢,跟着我出家的,男的、女的都要吃一餐,帮着我来省下这个饮食,给那些没有饭吃的人吃。

在中国根本没有任何的地方是吃一餐的。中国打禅七,那叫打吃七,就吃三茶四饭,晚上还要吃包子。你若这样,还能用功,这我不相信的。我吃一餐,就已经觉得很麻烦了,更不用说吃四餐,晚上还外加包子。中国的佛教,叫晚上吃饭叫什么呢?叫放参、药石,吃药石,吃药、吃石,就是在那服药呢!这叫掩耳盗铃,这叫自欺欺人。在那儿因为晚上要吃东西,他说吃药呢!就是中国的佛教,这种骗人的佛教、欺人的佛教,我没有法子改正;可是现在在美国这儿,我建立海外的家风,和亚洲的佛教完全不同。 在美国这个地方,因为它享受得太好了,那么因为享受太好,你出家人吃包子、吃馒头,再吃什么好的,也没有在家人吃的好。啊!人家那大鱼大肉,大嚼大咽,哦!管你饱吃。所以我提倡吃一餐,是对治这个享受的,美国人都愿意享受。

我不是给中国人来说法,我到这儿来是预备教化美国人。我教化的对象是美国人,而不是中国人,中国人只是附带。所以我万里迢迢从亚洲一个人跑到美国来,所谓匹马单枪,深入这个外道的地方,到这儿来,我要提倡吃一餐,来对治他们这个享受。你能吃一餐嘛!就可以来出家;不能吃一餐,你就不能出家,你不够条件,不够资格。这是吃一餐。

至于搭衣,中国的出家人,啊!我不认识他们真正是出家人?是没有出家?我不知道。谁去把头剃光了,烧几个疤,都叫出家人,没有什么标志。所以我要每一个在万佛城的出家人都要搭着衣,我到美国开山,就是要搭衣、吃一餐。  

▲Top

 

目录上一页下一页

法界佛教总会 . DRBA / BTTS / DRB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