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园地
◎ 黄培荣 文
当一般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把儿童看做一种容器,只等着用各种知识与经验去装满。教师们并不明白儿童必须发展自己生命潜能的真相。
事实上,教师必须预备一个符合儿童内在需求的“适当”环境,以充分发挥其学习潜能。教师应当知道如何准备一个生动、活泼的环境。教师是儿童与环境之间的“有力联系”。一个教师的工作便是建立起环境与儿童心智的联系。教师在儿童学习环境中是一个主要成员。
所以,教师必须经过训练,因为并不是单用逻辑就可以解决问题的。教师必须知道儿童是如何发展,并且要放弃所有先入为主的观念。要想了解儿童的心智,需要机智与细心,但是成人很少具备足够的条件。所幸儿童从环境中所学习的,比从我们身上所学习的还要多,但是教师仍需要心理学的见识,才能尽我们所能去帮助儿童。所以教师必须随时成长,为发挥自己的潜能而不断努力。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教师必须真正了解这种需求,而且懂得如何客观地反省自己的能力与行为。
每个儿童都是家庭的一份子,而不是被隔离的个体。在一个儿童生命中,最大的影响是来自教室外的体验。所以,很显然地,如果学校不跟儿童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与合作,那么虽然学生整天都在学校上课,仍然不可能有效地改变他。人是社会的“产物”,在教育的过程中,个人的社会环境便是家庭。除了要与儿童的家长及家庭生活尽可能地保持密切接触之外,学校更重要的任务,是要将教育的目的传达于整个社会。
佛陀的教育──摘自《佛陀的人格与教育》
◎文 陈伯达
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便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许多潜在的能力。而这些潜能的发挥,除了靠自我努力、自我教育的因素外,还有待于外在环境的助长,如良好的导师、书本、朋友(佛经称之为“善知识”)、学习设备等。佛陀甚至把学生比喻为幼苗,把教师比喻为园丁。每一棵幼苗都能够自行生长,而且能够长成某种形态。但是形态可能有美丑、荣枯之分。假如有好的园丁来照料,经常浇水、灌溉、施肥,幼苗便可以长得更茁壮、更美好。换句话说,浇水、灌溉、施肥是帮助幼苗成长的手段和过程。同样的道理,教师将精粹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和启发学生的潜能并不相冲突,而且这两者经常相辅相成,不容易严格划分。
佛陀在《妙法莲华经》的〈药草喻品〉中将各种根器、性向、兴趣不同的学生比喻为小药草、中药草和上药草。小药草是下智下愚的学生,中药草是平庸的学生,上药草是天赋聪颖过人的学生。他把自己譬喻为一片云朵,把自己所说的道理比喻为雨滴。因为学生的禀赋和兴趣各不相同,所以佛陀采取各种不同教育方式来适应、启发他们,使每个人都得到最佳的成长。
纵使佛陀随便说了一些道理,每个弟子因为禀赋的差异,感受也都不同。这好比云朵下过雨后,所有的草木都得到滋润,每一棵花草,都随着自己的需要吸收并保存了适当的水份。所以说佛陀是一位伟大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