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佛教總會•DRBA Logo

地藏菩薩本願經淺釋

化老和尚講述

經文上一頁目錄下一頁

分身集會品第二

◎一九六九年宣化上人講述於
美國三藩市佛教講堂

爾時百千萬億不可思。不可議。不可量。不可說。無量阿僧祇世界。所有地獄處。分身地藏菩薩。俱來集在忉利天宮。以如來神力故。各以方面。與諸得解脫。從業道出者。亦各有千萬億那由他數。共持香華來供養佛。彼諸同來等輩。皆因地藏菩薩教化。永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諸眾等。久遠劫來。流浪生死。六道受苦。暫無休息。以地藏菩薩廣大慈悲。深誓願故。各獲果證。既至忉利。心懷踴躍。瞻仰如來。目不暫捨。

分身集會品第二,這是《地藏經》全部上中下卷共十三品中的第二品。

「分身」怎麼分的身呢?分身可以說是分靈,也可以說是分性,或是分心。為什麼叫分靈呢?因為菩薩有一種靈,就是靈感。可謂「有感自通,無求不應。」這種靈感像「千潭有水千潭月,萬里無雲萬里天。」有一千個水池,就有一千個月光照到那些水池中,這些水池裡的月光就是那個靈,也就是那個性,也可以說是那個身,也可以說是那個心。因為有水池子,所以就有月光現出;若沒有水池子,那麼月的本體根本沒有分開的。有水池就有月光,是不是由那個月光分出來的呢?不是的。雖然不是,但是水池裡可有月光現出來,所以說千潭有水千潭月,萬里無雲萬里天──萬里地沒有雲彩,萬里地都是萬里晴空。

這個地藏菩薩的分身,本來沒有分身,為什麼這裡說有分身呢?因為眾生機緣的緣故,所以有分身。這個分身好像什麼呢?再舉出一個很淺近的比喻,分身好像照相似的,本來一個人,照相後,又有一張相片出來,那麼這張相片的像是沒有作用、沒有靈感、沒有生氣的。可是地藏菩薩這個分身,是他所分開的這個身,和他本來的那個身是一樣的,所謂千百萬億化身。這個地藏菩薩的分身,也就是他看見某一個地方有地獄,他就分出一個身到那個地獄去教化眾生。因此所有三千大千世界,任何地方、任何角落裡有地獄,他都分身到那些地方去教化眾生。這是因為地藏菩薩他發願教化地獄裡的眾生,所以任何地方有地獄,他就有分身到那個地獄去,這叫分身。

「集會」,是又回來了,是所分開的身,又都回來了,回來集會在一起,聚集在一起。

「爾時」:當爾之時。「百千萬億不可思」:不可以心思。「不可議」:不可以言議。不可思,是你心裡沒有法子想得到他這種境界;不可議,不可以言語來議論他的數目。「不可量」:也不可以有個數量。「不可說」:連說都不可說。「無量阿僧祇世界」:無量,即沒有數量那麼多的,無量數的世界。「所有地獄處」:所有在有地獄的地方。「分身地藏菩薩」:因為有地獄的地方,就有地藏菩薩的分身在那兒。有無量這麼多的地藏菩薩,「俱來集在忉利天宮」:所以這麼多的地藏菩薩俱來,都一起來到三十三天。

「以如來神力故」:以釋迦牟尼佛這種大威神力的緣故。「各以方面」:分身地藏菩薩從各方來的。「與諸得解脫從業道出者」:與他所度脫從業道、罪業道出來的眾生。「亦各有千萬億」:每一尊地藏菩薩又帶著百千萬億「那由他」那麼多數的人,共持香華。這些人和分身地藏王菩薩各「共持香華,來供養佛」:每一個人拿著他所帶的香和花來供養釋迦牟尼佛。「彼諸同來等輩」:和地藏菩薩同來的這些眾生。「皆因地藏菩薩教化」:他們都是藉著地藏菩薩的教化。「永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他們也都永遠得到不退轉於無上正等正覺這種的境界。

「是諸眾等」:這一切的眾生,「久遠劫來」:在很久遠以前,「流浪生死」:他們在六道輪迴裡流浪生死。在生死的流裡,頭出頭沒,就好像水的波浪一樣,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生生死死,好像水浪一樣。「六道受苦」:在六道裡受著無量諸苦。「暫無休息」:連短暫時間的休息也沒有。「以地藏菩薩廣大慈悲」:以地藏菩薩這種廣大的慈悲。「深誓願故」:地藏菩薩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所以他以這種廣大誓願的緣故,「各獲果證」:令每個人都證得果位──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或者證其他的果位。「既至忉利」:現在到了忉利天。「心懷踴躍」:心裡生了大踴躍,生大歡喜。「瞻仰如來,目不暫捨」:都一心一意睜著眼睛望著釋迦牟尼世尊,眼睛閉都不閉,這就表示一心瞻仰如來,也是一種至誠恭敬的表現。

爾時世尊舒金色臂。摩百千萬億不可思。不可議。不可量。不可說無量阿僧祇世界。諸分身地藏菩薩摩訶薩頂。而作是言。吾於五濁惡世。教化如是剛強眾生。令心調伏。捨邪歸正。十有一二。尚惡習在。吾亦分身千百億。廣設方便。或有利根。聞即信受。或有善果。勤勸成就。或有暗鈍。久化方歸。或有業重。不生敬仰。如是等輩眾生。各各差別。分身度脫。或現男子身。或現女人身。或現天龍身。或現神鬼身。或現山林川原。河池泉井。利及於人。悉皆度脫。或現天帝身。或現梵王身。或現轉輪王身。或現居士身。或現國王身。或現宰輔身。或現官屬身。或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乃至聲聞羅漢。辟支佛。菩薩等身。而以化度。非但佛身獨現其前。

「爾時」:當爾之時。「世尊」:釋迦牟尼世尊。「舒金色臂」:伸開佛金色的臂。「摩百千萬億不可思,不可議,不可量,不可說無量阿僧祇世界,諸分身地藏菩薩摩訶薩頂」:佛以一個臂,而摩百千萬億不可思、不可議、不可量、不可說,這麼多無量阿僧祇世界諸分身地藏菩薩摩訶薩的頂。這是佛以如意身──如意的神通,雖然是一個臂也可以變成百千個臂,同時以這一個臂摩百千萬億這麼多地藏菩薩摩訶薩的頂。

「而作是言」:而作這樣的說話。「吾於五濁惡世」:我在這個五濁惡世。「五濁」是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惡世」:在這一個濁惡的世界。「教化如是」:我來教化像這樣子的「剛強眾生」:我們聽一聽這個名稱,誰是剛強眾生呢?或者是你,或者是他。誰剛強,這就是說誰。誰不聽教,就是誰。誰盡調皮,不守規矩,就是說誰。這剛強眾生就是說不守規矩的這一些眾生,他們都願意沒有規矩。例如某人的小孩問我:「為什麼要有規矩?」可見這小孩子都不要有規矩。這也就是大人從來就不願意守規矩所致。那麼這不願意守規矩的就是剛強眾生,太剛強了,他願意怎麼樣就怎麼樣。

「令心調伏」:這個剛強眾生,你叫他心悅誠服,這是更不容易了。怎麼叫調?就是像美國人做菜不講調味,不講什麼味道;但中國人做菜專門講調味,用酸、甜、苦、辣,把味道調得很好吃,這就叫調。例如在列國時候,有個易牙就是專門調味的,所以孟子說:「易牙先得我口之所思也。」易牙先得到口裡歡喜吃的味道,所以他就善於調味。這是古來中國一個名廚,他做的菜最好吃,所以那時候皇帝就選他做御廚。伏,是降伏、心悅誠服,不反對了。你無論講什麼法他都聽,都接受什麼佛法,一點都不懷疑,也不反對,這就叫調伏了。

不是說佛入涅槃後五百年就沒有新阿羅漢,沒有人開悟了。其實隨時隨地都可以有人開悟,隨時隨地都有阿羅漢出世的。不過這個阿羅漢,他證果了,不准顯神通,不准各處去管閒事,好像印度到中國的摩騰、竺法蘭法師,都是有神通的。還有達摩祖師,他是在佛滅度後幾千年出世的;另外虛雲老和尚,是中國近代的高僧,這都是阿羅漢,都是菩薩;不但是阿羅漢,而且是菩薩境界。還有近代的弘一律師、印光老法師也是。印光老法師一般人公認他是大勢至菩薩到中國來的,在佛入涅槃之後,中國有很多的大德。就是佛入涅槃後五百年、一千年、一萬年,哪一個人依照佛法真正的去修行,一樣可以證果,一樣可以開悟的。

「捨邪歸正」:令這一切眾生都把邪知邪見捨去,而再歸回來到正知正見上。「十有一二」:在十個裡頭,有一兩個「尚惡習在」:還有惡的習氣存在,還沒有去盡他惡的習氣。「吾亦分身千百億」:我,釋迦牟尼佛自稱說,我也分身千百億那麼多。「廣設方便」:設了很多很多種種的方便法門。「或有利根」:或者有利根的人。利根就是善根深厚的人,他聰明利根,非常有智慧。「聞即信受」:他一聽見我給他所說這個法,他就相信了。「或有善果」:或者在他前生做了一些個善事,種善果的,就「勤勸成就」:我勸了很多次。勤勸不是勸他一次,好像我們存心想度一個人,不是說度他一次就算了。一次度不了他,要再一次;再一次度不了,還要再多幾次。例如離得遠的,你要多給他寫幾封信,告訴他多一點佛法。離得近的,就多和他接近幾次,給他講一講佛法。

你要發心來度人,不要被人度了。怎麼樣被人度了呢?你本來想度他信佛,喔!然後怎麼樣呢?被他拉到耶穌教裡頭去了。自己本來想要度人信佛的,結果隨著人家轉了,去信耶穌教,或者去信天主教去了,這就叫被人度了。你能度人,這就是有定力;你被人家所度,這就是沒有定力。所以勤勸這個勤,就是不懶惰。譬如想一想我哪一個朋友,對我不錯,我一定要度他信佛;還有哪一個親戚是非常好的,我應該度他也學佛法,所以這要勤勸。不只勸一次,勸了很多次,這一次我沒勸明白,我再一次,再一次又一次。總而言之,發心度人,度得信佛,乃至於成佛為止,那才是滿願了。

「或有暗鈍」:或者啊!暗鈍就是愚癡。根基愚癡,沒有智慧。「久化方歸」:久是長久,不是一次、兩次、三次、五次。「勤勸」還有一個次數,這個久,是時間的問題,或者一天我度不了你,兩天、三天、五天、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五個月、一年、兩年、三年、五年,我存一個久遠的志願,一個久遠的心來教化你。一定令你也信佛。這叫久化方歸,久化他皈依三寶了。「或有業重」:或者有罪業深重的人,「不生敬仰」:他對於佛教根本就不生敬仰。「如是等輩」:像這樣一類的眾生。等輩,是這一類的眾生。「各各差別」:每一個人有每一個人的因果業報,種種的不同。「分身度脫」:我釋迦牟尼佛,也分很多身來度脫這一切眾生。

「或現男子身」:或者我現一個男子身,去度脫這個眾生。「或現女人身」:或者現一個英俊的男子去度一切的女人,或者現一個美貌的女人去度一切的男人。因為佛也知道眾生的欲心,眾生所歡喜的就是這個男女的問題,所以佛也變化而隨眾生的根性去教化眾生。「或現天龍身」:或者現一個天身,或者現一個龍身,去度脫天龍一類的眾生。「或現神鬼身」:釋迦牟尼佛或者現一個大威德神的身,或者現一個大鬼王的身。

「或現山林川原、河池泉井」:你看!《地藏經》上說或者山、或者樹林、或者川、或者原,這都是如來的法身所變現的。或者我們現在就坐在釋迦牟尼佛的法身上,不過我們不知道。例如這個舊金山,這是佛早就現出來的,來利益眾生,以便人在這個地方生活著。雖經上只說佛現出山、樹林、川(川是有水的地方)和原(原就是原野的地方),但你不要以為平地,就不是佛的法身了。平地也是,我們現在或者就坐在佛的法身上邊呢?為什麼我們看不見佛的法身呢?因為我們像一隻螞蟻似的,螞蟻在地上,或者在人身上,是看不見人的全體的。因為我們也像是這麼一隻小小的蟲子在佛的法身上,所以不知道法身在什麼地方。其實我們本來就在法身上邊,但是不知道而已。或者釋迦牟尼佛現一條河,或者現一個水池子,或者現一個泉,或者現一個井。「利及於人」:總而言之,佛現這些做什麼呢?是要對人有利益,利及於人的。

「悉皆度脫」:佛現出一座山,你到這個山上去走一走,得到山上的一點靈氣。啊!發了菩提心了。或者到樹林裡邊吸一吸新鮮空氣,這新鮮空氣就是佛法身的空氣呀!虛空裡頭的空氣都是佛的氣啊,所以你吸到這個佛的氣,一定會開悟的。你不要執著說是佛滅度後過了五百年,就沒有人開悟了,過五千年都一樣有人開悟的,只怕你不真的去修行;你若真的去修行,我可以保證你一定開悟。要不然你先買一點保險,等你開悟了,我賠你多少錢。雖先買一點保險,可是等你開悟了,你那個錢也不要了,所以這個錢還是我賺的。或者佛現一條河,你在河裡頭沖個涼,洗個澡,覺得很舒服,由此之後,就開悟了。河是釋迦牟尼佛變現出來的,水池也是一樣。或者現個井,你喝這個井裡的水,一天一天就增加你的道心,所以這都是不可思議的境界。總而言之,佛一舉一動都是要利益於人的,令人都得到度脫。

「或現天帝身」:釋迦牟尼佛或者現天帝的身。例如你正在打坐,有個天帝來向你叩頭頂禮,他說,他是天上的帝釋。為什麼他來拜你呢?是要令你生一種堅固的道心,勇猛精進。「或現梵王身」:或現大梵天王的身。「或現轉輪王身」:或者現轉輪聖王的身。轉輪聖王,有種種的寶貝,他有個飛車,我們現在乘火箭到月球去要經過很長的時間,但轉輪聖王這個飛車,在一個鐘頭之內,就可以遍遊三千大千世界。不但月球、星球、任何地方都可以到,就那麼快。他又有藏寶。什麼叫藏寶呢?無論到什麼地方,轉輪聖王說:「我要用錢了」,在那個地就刨開了,要用多少金子就有多少金子;用多少珠寶,就有多少珠寶,為什麼他能這樣呢?因為他的福報大,所以一切的珠寶,都給他預備著,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他所有的。他又有馬寶,這種馬,也是比火箭都快。他又有女寶,轉輪聖王歡喜女人,隨時隨地都會有的,都是天然為他現出來的。因為他福報太大,要什麼有什麼,簡直是隨心如意,沒有求不得苦。那麼佛現出這一種轉輪聖王威德的身,也是要令一切眾生,見到他的相就發菩提心了。

「或現居士身」:你們這些居士,或者不知道哪一個是釋迦牟尼佛現的也不一定,你不要以為不可能,凡是居士都有份的。「或現國王身」:或者現國家皇帝的身。「或現宰輔身」:宰輔就是宰相,是最高的官,這叫宰輔。「或現官屬身」:或現做官的身。「或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現四眾弟子身。「乃至聲聞、羅漢、辟支佛、菩薩等身」,「而以化度」:雖然現種種身,無非都是為了化度眾生。「非但佛身獨現其前」:釋迦牟尼佛不是僅僅現佛身來度脫眾生。

汝觀吾累劫勤苦。度脫如是等難化剛強罪苦眾生。其有未調伏者。隨業報應。若墮惡趣。受大苦時。汝當憶念吾在忉利天宮慇懃付囑。令娑婆世界至彌勒出世已來眾生。悉使解脫。永離諸苦。遇佛授記。

「汝觀吾累劫勤苦」:累劫是不知多長的時間。勤苦,你看釋迦牟尼佛,沒有懶惰的時候,這叫勤。苦,是沒有快樂的時候。勤,不懶惰,也不求快樂。為的什麼呢?「度脫如是等,難化剛強罪苦眾生。」:這個難化剛強罪苦眾生,你不要想大約沒有我,其實你我都包括在這個難化剛強眾生之內了。你知道嗎?釋迦牟尼佛,費了多少心血來教化我們?來度脫我們?我們自己還不知道慚愧,還好得意的,以為這沒有關係:「我呀!不要緊的啊!釋迦牟尼佛辛苦一點也不要緊。我先不要學佛法,不要修行,懶惰一點,睡多一點覺。」自己給自己講道理,自己給自己做辯護律師。

「其有未調伏者」:所有這個沒有調伏、沒有度脫的眾生。「隨業報應」:若有沒有度脫出來的眾生,隨業受果報。「若墮惡趣」:墮落到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受大苦時」:受大苦的時候。「汝當憶念吾在忉利天宮慇懃付囑」:你應該想一想我在忉利天,很慇懃的吩咐你。「令娑婆世界至彌勒出世已來眾生」:令這娑婆世界中,從現在一直到彌勒佛出世時的所有一切眾生。「悉使解脫」:都要把他們度脫出來。「永離諸苦」:永遠離開一切的苦趣。「遇佛授記」:遇著諸佛給他們授記作佛。

現在講一講印光老法師,他是山西人,受戒之後就到普陀山去閉關,他這個閉關就是一天到晚看藏經。他看藏經是畢恭畢敬。端然正坐。到廁所去,要另外換衣服,另外換鞋子。用過廁所,洗淨之後,回來又把看經所穿的衣服再穿回來。即使廁所很乾淨,他都要這麼換。穿著看經的衣服不到廁所;廁所穿的衣服,不穿到看經的房裡來。一天到晚他都是這個樣子,恭恭敬敬的看經。他在普陀山觀音菩薩的道場,住了十八年,每一天都是看經的,沒有一天閒著的時候。那麼看經看了十八年以後,就到南京去講《彌陀經》。

講《彌陀經》你說怎麼樣?憑這麼一位大德高僧,在這兒講經,居然沒有人聽。只有一個人,天天來坐到板凳上等著,他以為這一個人聽經聽得很注意,很高興,他就問:「我講你聽得懂嗎?」他是山西人口腔,所以問,這個人說:「哦!法師我不懂啊!」「你不懂 !?你在這兒幹什麼?」他說:「我等著您講完經,我好收板凳,我是收板凳的,不是聽經的。」啊!這位老法師一聽,非常傷心,以後發願再也不在南京講經了。看!沒有人聽經,就一個人在這兒等著的,他以為是聽經呢?原來還是等著預備收凳子的。

以後上海居士林就請他講《彌陀經》,他到上海去講經,很多人聽,這回不是沒有人聽了,因為南京那個地方佛法不太興,所以就是大德高僧,沒有人給他宣傳,不會有人知道,就不會有人來聽經。但是到上海,因為他有一些皈依弟子都在上海,這些皈依弟子知道師父來講經,就各處宣傳,你來聽啦!你來聽啦!這把佛教徒都叫來聽法了。其中有一學生,這學生不是個佛教徒,大約十八、九歲,二十歲的女學生,有一天晚間她作了個夢。作什麼夢呢?有人告訴她說:「你要到居士林去聽經啊!現在大勢至菩薩在那兒弘揚佛法,講《彌陀經》呢!」第二天早上看報紙,果然居士林有一位印光老法師在那兒講《彌陀經》。

哦!奇怪了?我怎麼作夢是大勢至菩薩在那兒講《彌陀經》?於是她就來聽經,同時也帶了很多學生來聽經。她告訴這些學生她夢見這位法師是大勢至菩薩。她也不知道大勢至菩薩是誰?然後就問信佛的人,什麼叫大勢至菩薩?這些個信佛的人問她是怎麼一回事?她就說她在夢中聽人家說大勢至菩薩在上海居士林講《彌陀經》,叫她來聽經。她對這些居士一講。這些個居士想:喔!這老法師大約是大勢至菩薩來的。於是就去告訴印光老法師,有一女學生在夢中聽人說你是大勢至菩薩在這兒講《彌陀經》呢!老法師說:「不要亂講,胡說八道的。」把這些人罵了一頓,沒有人敢再說了。以後這位女學生也就皈依印光老法師。

在這位女學生的夢中,也告訴她這大勢至菩薩再待三年,他就回去,見不著他了。果然過了三年,民國三十三年,這位大勢至菩薩──印光老法師就圓寂了。圓寂之後一般人才知道:哦!他是大勢至菩薩再來的。所以,印光老法師他最歡喜寫《楞嚴經》上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有很多居士都有他特別寫這一章的字畫。因此近代印光老法師是開悟的大德高僧。不是說佛滅度五百年之後,就沒有阿羅漢了,那不但是阿羅漢,還超過阿羅漢呢!當印光老法師圓寂的時候,燒出很多舍利來,如果沒有證果,沒有開悟的人,不會有舍利的;有舍利,這都不是平常的人。

爾時諸世界分身地藏菩薩。共復一形。涕淚哀戀。白其佛言。我從久遠劫來。蒙佛接引。使獲不可思議神力。具大智慧。我所分身。徧滿百千萬億恆河沙世界。每一世界。化百千萬億身。每一身。度百千萬億人。令歸敬三寶。永離生死。至涅槃樂。但於佛法中所為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塵。或毫髮許。我漸度脫。使獲大利。唯願世尊。不以後世惡業眾生為慮。如是三白佛言。唯願世尊。不以後世惡業眾生為慮。爾時佛讚地藏菩薩言。善哉善哉。吾助汝喜。汝能成就久遠劫來。發弘誓願。廣度將畢。即證菩提。

「爾時諸世界分身地藏菩薩」:爾時是當爾之時,諸世界是所有地藏菩薩分身的世界。分身地藏菩薩「共復一形」:地藏菩薩由一個身而分為多身,又復多身,又共復一身,所以叫共復一形。多身也就是一身,一身也就是多身。一身能變成多身,所以一身也為多身;多身共復一身,因此多身也是一身。再往深的講,也沒有多身,也沒有一身,地藏菩薩根本就沒有一個身。怎麼說沒有一個身呢?他無我相,他要是有一個身,就是有我相。因為他無我相,所以雖然多身,多也不多。雖然一身,一也不一。因此一也就是多,多也就是一。地藏王菩薩分身無量,而無量合成一,所以從一身到無量身,從無量身又能共復一身。這樣你說他怎麼會有個身呢?若有個身,他這麼多身你說哪一個身是地藏王菩薩?哪一個身不是地藏王菩薩?所以可以說一個個身都是地藏王菩薩,也可以說都不是地藏王菩薩。

怎麼說也可以說是呢?你以他所示現的身,可以說是地藏王菩薩;以他無相的身──他根本沒有相,所以也可以說不是地藏王菩薩。又可以說不論哪一個人發願想學地藏王菩薩,就是地藏王菩薩的分身,和地藏王菩薩沒有分別。為什麼你要發願學地藏王菩薩?因為你歡喜地藏王菩薩他這種的行為、他的智慧、他的願力。為什麼你歡喜他呢?這又是個什麼道理呢?這個道理本來你自己可以知道的,不需要我講,雖然你自己知道,可是你不敢承認。所以我現在可以告訴你,證明你就是地藏菩薩的分身,所以你歡喜地藏王菩薩,就要仿照他的志願去做,這就是地藏王菩薩的分身。雖是分身,但你再能依照佛法去修行,把你的自性恢復圓滿,明心見性,你那時候也有神通了,又可以回去和地藏王菩薩合成一體,共復一體,共復一形,那時候叫返本還原了。

這個分身地藏王菩薩共復一形之後,「涕淚哀戀,白其佛言」:涕是鼻涕,淚是眼淚,哀是悲哀,戀是戀戀不捨的。為什麼會悲哀?這有四種的意思:第一,所悲哀的就是六道眾生造業不改,所有的天道、人道、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在六道中輪迴造罪業,也不知道改悔,不知道懺悔,這是第一種。

第二種是悲所有的眾生剛強難化:眾生最剛強,你和他講佛法,他不願意聽;你要是和他講的不是佛法,那麼他就很歡喜。譬如:你向某個人提說:「某個人最好,他學問好、品行好,一切一切都好。」這個人不會怎麼樣注意聽的。你要是對他講說那個人怎麼樣壞,壞的方法怎麼樣的巧妙,他雖然做了壞事還沒有人知道。這麼樣一講,這個人就很注意究竟是個什麼方法,想要知道這種壞的方法。好的方法他不注意聽,你說:「你好好學佛法。」他想不學;你說:「現在有一種藥,吃了你會有一種奇妙的發現。」於是乎他就要用這種迷幻藥,吃了迷迷糊糊的,就好像忽忽悠悠的到了極樂世界似的。

本來這是最壞的一種東西,但是他吃了一點,還要吃一點,吃了不知多少次。吃的時候就覺得什麼都變了,甚至於天地都沒有他那麼大;但是過了那個時候,就覺得又疲倦,又辛苦。有的就頭痛,有的身上骨頭痛,有的簡直就不願意去做工了,在那地方像個死人一樣。但他也不覺悟,說:「為什麼我這樣子呢?」還以為再吃一點那種藥就會開悟了:「這回是不夠功力,這藥的力量不夠強;要是多一點,恐怕這回一下就開悟了,一下就成功了。」你說這是不是真正愚癡到極點!你叫他學佛法,他不學,卻偷偷摸摸的去吃這種東西,又犯法,但是他願意去,歡喜去做,所以這就是剛強眾生。「難化」,不容易教化。你教化他學佛法,他不歡喜;你弄一個像這種騙人的方法,他就往那裡鑽進去了。鑽到把頭削出一個尖尖來還往裡邊鑽。你看!人心是這樣,所以第二種悲,就是悲眾生剛強難化,太剛強了。

地藏王菩薩第三種的悲是什麼呢?是如來慧日將沉。佛就等於一個太陽似的,將要入涅槃了,所以地藏王菩薩也悲哀。慧日將沉,慧是智慧,一個智慧的太陽,就將要落下。

第四種的悲是什麼呢?是在天宮咐囑的大事。釋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宮咐囑地藏菩薩一直等到彌勒出世前,所有的眾生都要教化他們,度他們成佛,遇佛授記,所以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責任。這樣重要的責任,釋迦牟尼佛把它交給地藏菩薩,所以這是第四種的悲。

「白其佛言」:地藏王菩薩共復一形,涕淚悲戀,對佛說了,「我從久遠劫來」:我從以前久遠久遠的劫到現在。「蒙佛接引」:承蒙十方諸佛慈悲接引我。「使獲不可思議神力」:使我得到這種不可思議──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議這種的神力。神是神妙不測,你沒有法子可以知道這種神妙不可測的力量。「具大智慧」:又具足圓滿的大智大慧。想要度眾生一定得要有神力,但你單有神力,沒有智慧,也不可以。又要具足大智慧,有大智慧來支配這種神力,有這種神力來幫助智慧,互相合作,智慧和神力兩個互相幫助,才能救度眾生。

「我所分身,徧滿百千萬億恆河沙世界」:徧滿是無處不現身,地藏王菩薩說,我所分的身徧滿所有百千萬億恆河沙世界這麼多的世界。「每一世界化百千萬億身」:在每一個世界他都分身無數,有無量無邊那麼多。「每一身度百千萬億人」:每一尊分身地藏王菩薩,又度了百千萬億這麼多的人。「令歸敬三寶」:令一切眾生歸敬三寶。為什麼要歸敬三寶呢?因為一切眾生在沒皈依三寶之前,都是在外邊。在什麼外邊呢?在佛法的外邊。而皈依三寶了之後,叫捨邪歸正,棄暗投明,所以要歸敬三寶──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永離生死」:永遠離開生死。「至涅槃樂」:得到涅槃──常樂我淨這四種的快樂。

「但於佛法中」:所有的眾生,但於佛法的裡邊,「所為善事」:他所做的善事。「一毛一渧」:一毛是善事中最輕的,一渧是善事中最小的。「一沙一塵」:一粒沙是善事中最微的,就像一粒沙那麼多的善事。像一根毫毛那麼多的善事,或者像一滴水這麼多的善事,或者一塵──像一粒微塵這麼多的善事,這都是最少、最輕、最微、最小的,輕微少小。你看一根毫毛有多重?是最輕的。一池,一滴水這是最少的。一粒沙,這是最微細的。一塵,是最小的,在《楞嚴經》上我講過,鄰虛塵,這是我們所看見的一粒微塵再分成七份,就變成鄰虛塵,這是最小最小的,這個眾生所做的善事就是這麼多。「或毫髮許」:或者有一根毫毛。這毫毛並不是這個一毛了,這一毛好像一根頭髮,這叫一毛。毫就是汗毛,汗毛在身上是最細了的。髮呢?或者是這個頭髮,這也是最輕最少的。

「我漸度脫」:所有的眾生,即使只做這麼少的善事,這麼輕微的善事,他種這種善根,我將來都要一點一點的想辦法,度他離苦得樂。「使獲大利」:令他得到大的利益。什麼叫大利?是不是發了一個大財,得到大的利益?發財那不是大利。那麼是不是當官了?那也不是利。是叫你成佛去!你看這個利大不大?誰叫你成佛的──地藏王菩薩。地藏王菩薩以他這種大神力、大智慧,用種種不可思議的妙法,令你想要不接受也不可能了。所謂「欲罷不能」,想要停止,說「我不學佛法了」,但是沒有法子停止,妙就在這個地方。誰能令你這個樣子?就是我們這一位大善知識──大願地藏王菩薩,他就有這種的妙用,這就叫大利。

「唯願世尊」:地藏王菩薩說我唯獨願意世尊,「不以後世惡業眾生為慮」:說佛您不要憂慮了,不要為後世造業的眾生來耽心來憂慮。為什麼他這樣說您不要憂慮呢?他的意思就是:我來負責任,這個責任交給我,佛您不要管了。因為這一切眾生,若是不成佛,我也不成佛。「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所以我請世尊不要耽心,不要憂慮,就由我地藏來負擔這個責任。「如是三白佛言」:說了一遍、二遍、三遍,這是表示你這個事情重要,鄭重其事。好像現在憲法三讀通過,讀一遍,你反不反對?讀二遍,你們贊成嗎?沒有人出聲,就讀三遍通過。那麼這是不是也通過呢?不是的,這是地藏菩薩表示鄭重其事,所以要三白佛言,說三次。單說一次或者表示他不盡責任,說二遍還不夠誠懇,所以對佛說了三遍──「唯願世尊,不以後世惡業眾生為慮」,請你老人家不要以將來後世那些個造罪業的眾生為慮,他們都有我地藏負完全責任,我一定要把惡業的眾生度成佛。

講到這個地方,你說我們是不是要高興!?我們造了這麼多的罪業,都還有成佛的機會,為什麼呢?前幾天不是跟你們講,我要買保險給某人,現在有人為我們買保險。誰為我們買的保險呢?地藏王菩薩。他預先就保證我們這些造惡業的眾生都可以成佛,這就等於為我們買保險一樣。所以我們現在聽到《地藏經》的人,都不要擔心,都不要不歡喜了,我們都有機會成佛的。為什麼呢?是地藏王菩薩給我們擔保,他在以前就保證我們這些惡業眾生,可以成佛的,他負完全責任。如果我們不成佛,地藏王菩薩他也不證菩提,所以我們應該歡喜。

因為我們今天講到這段經文上,我很高興,所以就作了一首英文歌,要你們唱。這首歌叫「我很幸運遇到善知識」,善知識是誰呢?就是地藏王菩薩。因為我們遇到地藏王菩薩,預先給我們作保證人,保證我們可以成佛的。為什麼知道呢?就讀這──三白佛言:「唯願世尊不以後世惡業眾生為慮」──我們就知道地藏王菩薩對我們這種天高地厚的恩德,這種恩太深了,太高了,所謂「仰之彌高,鑽之彌堅」,地藏王菩薩這種境界,是不可思議的。

「爾時佛讚地藏菩薩言」:當爾之時,釋迦牟尼佛一聽,地藏王菩薩為一切眾生擔保,保證一切眾生早成佛道,太高興了就讚歎地藏王菩薩。佛讚地藏王菩薩言:「善哉!善哉!」好得很!好得很!說了二次,他三白佛言,佛讚他兩個善哉,佛對他也是特別器重,特別看重,地藏王菩薩真是個大菩薩。「吾助汝喜」:說我幫助你做什麼呀?我幫助你所歡喜的事情。「汝能成就久遠劫來」:我歡喜幫助你,令你成就你久遠劫來,「發弘誓願」:你發的那個大誓願。這弘誓願就由四弘誓願來代表,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我們現在每一個人,每一天應該問問自己,「眾生無邊誓願度」,是我度了人,還是人度了我呢?要這樣反省一下。我度了眾生?沒度了眾生?是不是我信佛了,然後又被天主教度了去?因為我信了佛之後,有一個人說耶穌被釘十字架,那是最偉大的,我又去信耶穌了?有沒有這種情形?如果有,這就是你被人度了,你沒有度人。眾生無邊誓願度,你做到了沒有?那麼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都是要這樣問一問。「煩惱無盡誓願斷」,我的煩惱斷了沒斷?是不是有人對我說話稍微有一點不好,我就生出脾氣來呢?起了大無明呢?有沒有這種情形?要有,那麼我是沒有斷了?要是沒有,你還不能說一定自己有把握!還是要等機會再考驗一下,真斷了沒斷?煩惱無盡誓願斷,如果沒有斷,那你對佛法學的只是皮毛;你要是斷了,那這才是真正得到佛法的內容了,你真的到了佛法的大海裡邊了。

「法門無量誓願學」,佛法的門徑無量無邊,說八萬四千那還是一個總數,實際上佛法的門徑怎麼只有八萬四千?有無量無邊這麼多的法門,所以說法門無量誓願學。不是說我學會<楞嚴 咒>,會背<楞嚴咒>,這就夠了。佛教裡的《大藏經》,你看!猶如大海一樣的。不是學一點、一滴、一毛、一塵、一沙這麼少的東西,那你就是明白佛法了。你要是真鑽到佛法裡邊去,飲到佛法大海的水,若能一口把這個大海的水給飲乾了,那你是明白佛法了;一口飲不乾那大海水,那還要學習。

「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個不要證明,也知道我們現在沒有成佛,要是成佛了,這些問題都沒有了,什麼問題都解決了。不應該沒有成佛,就自己冒充是佛。例如:喔!不單我是佛,你也是佛,Everybody is a Buddha。你是個什麼佛?是個煩惱佛?是個貪心佛?是個瞋心佛?是個癡心佛?是那個佛?所以說這種話的人真不知慚愧!你們不要跟著這種似是而非的:沒有成佛,他說他是佛;沒有得道,他說他得道了。不要學這種增上慢的人。

那麼地藏菩薩你發這四弘誓願,「廣度將畢」:你廣度眾生,將要完了之後。「即證菩提」:即刻就證得菩提了。那麼這是在什麼時候?沒有時候,是盡未來際。這樣子地藏王菩薩不就沒有時候可以證菩提了?這個問題你不需要擔心,因為地藏王菩薩久遠劫以前已經證得菩提了。他要是沒有證得菩提,就沒有這樣大的神力,巨大的智慧,這是不可思議的一種境界。所以不要擔心地藏王菩薩沒有時候證菩提,他早證菩提了。現在就等著你證菩提,我證菩提,他證菩提,等著你我他。所以我們都應該勇猛精進,趕快證菩提。什麼叫「菩提」?為什麼我們要證,證它做什麼?菩提是印度話,翻譯成中文稱做覺。那麼覺了又是什麼?覺了就是不糊塗了。不錯,方才這位說沒有無明。對了!那也就是說要趕快斷你的無明,破你的無明,就得到菩提了。

▲Top

法界佛教總會 • DRBA / BTTS / DRBU

經文上一頁目錄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