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綱
「從虛空來,還歸虛空去。」意思是說的自性,也就是本心。如虛空,空無一物;而能千變萬化,妙用無窮;雖有無窮的變化,終歸是空無所有。所謂:「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如果說師父的生,是從虛空來,圓寂是歸虛空去,未免欠妥。人,本來就是幻化不實的,如鏡中影像,並非真實,並無來去,有時非有,無時非無,鏡體是常住不動的。以鏡像為真,便失了鏡體。希望大家以此體會師父的生死的幻化,真認本源自性。會此,師父並未離開我們,這是諸佛出世本懷,也是師父說法的本意。故曰總綱。
綱目
(一)一次,我在大悲道掃樹葉,師父駕了高爾夫車,停在我旁,下車即問曰:「做什麼?」我說:「掃葉子。」師父說:「還可以。」這事,我一直在默思著,最近才有所明白。只答對一半。為什麼?因為我當時用了直心,而未用心去想,衝口而出。以當時情況來說,師父停車時,我已擁帚而待,並未掃葉。師父問的是當時,而我答的是過去。不過,以當時情況來講,若在旁人,恐開口不得,我能開口,所以師父說還可以。這是我初攀玉階,而未入門。
(二)又一次,午供時,我剛走過五觀堂。師父駕了車子,停在我旁,下車後,手裡拿了一只瓜果,問曰:「是什麼?」我說:「不識。」這次,我是通過觀看後而答的,但只看到外面,沒有看裡面,以外面來講,是對了,內裡即不是。自己的本心,無時無刻不在眼前,那能不識呢?然而,欲說是什麼?這就很難形容的。如古德靈嶽禪師,被六祖一問,將什麼物來?尚目瞪口呆,回答不出。八年後才回答:「說是一物即不准。」這次我入門,而未升堂入室。
當時,師父將瓜果遞給我,我去接,但不知何用?問曰:「供佛嗎?」師父未說話,我轉身送往廚房。這是師父暗示我普利有情。
(三)法會期間,我從大帳棚回到萬佛殿,有女子,要我和她合照,我連說:「不行!不行!」這是我不能善巧方便,滿眾生願。是不是不知道善巧方便的做法呢?不是的。不過總免不了做作,與師父無做作、無安排,還有些差距。這是我升堂而未入室。
(四)法會期間有人要我寫四句偈頌送他,以為勉勵。我即寫道:「開示悟證,行解相應,行住坐臥,念玆在玆。」這是內外四法為初基。
(五)如師父說:「我從虛空來,回到虛空去。」作麼生道,偈曰:
宣有宣無空泯跡,化去化來別有天;
奉下兩點不是秦,心月孤圓照漢天。
又偈曰:
掃葉初攀瑎,觀是始入門。
方便常善巧,內外依無依。
有無泯跡後,來去皆妙明,
休為兩點疑,孤月照空城。
總之,做什麼,是什麼,即是從虛空來,還歸虛空去的寫照,會此,通達一切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