眞實的仰慕和對佛的稱讚,應該出自如佛一樣的作為。
普賢菩薩第二大願是稱讚如來,如果您把它
想成是世間慣用的讚美,那普賢菩薩的大願就
沒什麼意義了。難道佛也需要讚美嗎?當然不
是!佛不像凡夫,如果受到批評,就會難過;
聽到恭維,立刻開朗起來。佛不受毀譽的影響
,這也是佛與凡夫不同之處。
您可能奇怪,既然佛不需要讚美,為什麼要
稱讚如來呢?人們互相稱讚時,經常都暗藏著
某種動機。有時動機是很明顯的,比如:有些
人猛向有錢人獻慇勤,為了自己也想分得一杯
羹;或者對有權勢的人倍加恭維,為了要和他
拉攏關係。然而有時動機是很微細的,例如我
們稱讚他人,有時是為了獲得關愛與注意;有
時是因為自己的嫉妒,而暗暗地希望他人的失
敗。每一種情況都不一樣,不過絕少能看到出
於真心的稱讚。當然,普賢菩薩不是發願來修
行這類世間的讚美。
那普賢菩薩所謂的稱讚是什麼呢?為便於了
解,我們不妨想想敬仰和啟發這兩件事。比如
,詩人往往寫詩頌讚啟發他們的景物。這種情
形之下,他們並不期望回報。稱讚是對他們所
經驗到的,發出一種自然的反應,沒有內在動
機。同樣,有時我們遇到或讀到一些傑出的人
物,他們具有我們所仰慕的氣質,因此希望能
像他們一樣。普賢菩薩就是以這種態度,立
「稱讚如來」的願。
那麼,普賢菩薩所仰慕和希望做到如諸佛的
又是什麼呢?一方面,佛陀與凡夫俗子迥然不
同,凡夫貪婪自私,而佛不是。凡夫迷惑有煩
惱,而佛沒有––佛是智慧的化身。不過,也
可以說佛與眾生沒有差別,因為一切人都具有
佛的智慧,只不過被無明與欲望遮蓋住了。所
以真實的仰慕和對佛的稱讚,應該出自如佛一
樣的作為。
要怎麼做呢?當我們以一顆真心稱讚如來,
我們不僅稱讚諸佛的良善氣質,更是對佛陀的
道德與智慧深深地存一份認知與嚮往。例如人
們念誦的偈頌:
「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
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
念這首偈頌時,我們了解佛陀偉大的智慧,
同時自己也在修慧,因為這時我們沒有造罪,
也不會打妄想,還會現出自己的智慧光。
因為稱讚如來基本上與世俗的讚美不同,它
沒有任何動機,同時不光是言語,還要行動。
因此,稱讚如來可以不限於讀、寫偈頌而已。
如果我們人,每一個動作都用智慧和慈悲,表
現自己對諸佛的敬仰,乃至於想同他一樣,就
是稱讚如來。總之,一個人可以用少欲和慈悲
的生活來稱讚。我們可用各種方式、在所做的
任何工作中,乃至於經由藝術、音樂、寫作、
教育來稱讚如來。如果我們如此誠懇,不但自
己能改變,同時還會感化其他的人來學習。
最後,稱讚如來的人,也必能得其利益。雖
然造種想要如佛的敬仰與啟示,不是發自於世
俗有所求的讚美,但它的報酬卻更大!我們若
能盡力達到佛陀那樣,真正地稱讚如來,那麼
就能漸漸去除煩惱,得到快樂、和平。這比你
討好世上最富有、最聰明、有最多關係的人,
所能冀望獲得的更多。不要抱著有所得的心,
結果所得是無可比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