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提示:
(一)回顧智者大師十八年拜楞嚴經
(二)本經綱要
(三)七處徵心的前奏
佛勸說阿難妄識非眞心,
又駁斥妄識有體的說法,
指出絕對不能用妄識來修道!
阿難三惑
為了能了解經文的對話,我們須要對心先下一
個定義。佛陀先駁斥阿難所以為的心——是虛偽
的、不實的意識,根本不存在。在佛教裡,心分
為三種意識:(一)第六識。這是我們通常認為
的心,也是我們現在正用來看這些文字,讀它意
思的心。(二)第七識。它是把訊息由第六識傳
到第八識,再將第八識的訊息傳到第六識的傳送
器。(三)第八識。它的功用如一個知識庫,這
就是阿難所說的心,也是他所僅知的心。阿難相
信自己的妄想心,(甲)有一個方所,(乙)與
佛所說的那個心相同,(丙)有它的自體。
咄!阿難,此非汝心!
我們不但要知道賊在那裡,還必須認識它的樣
子。在這段對話中,佛當眾徹底指責識心為妄,
就是賊王。佛有系統、有邏輯地三番擊破了阿難
對識心的迷惑。佛陀幽隱地暗示妄識無處,公然
地勸說阿難妄識非真心,又駁斥妄識有體的說法
。並全然打破了意識,指出絕對不能用妄識修道
!這使阿難驚懼不安,如果不該用這個心修行,
該用什麼心呢?他茫然不知。沒有了心,自己如
同一塊木頭,或一片草葉,而無法思想了。所以
佛陀善巧方便地保證,此外還有一個心––真心
,也就是我們的本性。阿難有,每個人都有的。
詳觀阿難的七計
一、心在內
佛陀引導阿難試著找心。他問,「你的心目在
哪裡?」阿難說:「這很明顯,每個人都知我們
的眼睛在臉上,心在身體裡啊!」佛陀不理會這
答案而問他,「衹陀林在哪裡?」阿難回答,「
在講堂外,但在給孤獨園內。」佛問,「在這個
堂中,你先見到什麼呢?」阿難答,「我先看見
如來,再見大眾,然後見到外面的林園。」佛說
:「你的心也應該那樣,它一切明了,所以它應
該先知直接在外的環境,再知道遠處較次要的。
要是你心在身內,為什麼不是先看見體內的東西
,再知道體外的呢?可是你不是那樣。你無法見
到體內深處,甚至無法看見皮膚下的部份,所以
你那能知一切的心,怎麼會在身內呢?」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