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戒藏?此菩薩成就普饒益戒,不受戒,不住戒,無悔恨戒,無違諍戒,不損惱戒,無雜穢戒,無貪求戒,無過失戒,無毀犯戒。云何為普饒益戒?此菩薩受持淨戒,本為利益一切眾生。云何為不受戒?此菩薩不受行外道諸所有戒,但性自精進,奉持三世諸佛如來平等淨戒。云何為不住戒?此菩薩受持戒時,心不住欲界,不住色界,不住無色界。何以故?不求生彼,而持戒故。云何為無悔恨戒?此菩薩恆得安住無悔恨心,何以故?不作重罪,不行諂詐,不破淨戒故。云何為無違諍戒?此菩薩不非先制,不更造立,心常隨順,向涅槃戒。具足受持,無所毀犯。不以持戒,惱他眾生,令其生苦。但願一切心常歡喜,而持於戒。云何為不惱害戒?菩薩不因於戒,學諸咒術,造作方藥,惱害眾生。但為救護一切眾生,而持於戒。云何為不雜戒?此菩薩不著邊見,不持雑戒,但觀緣起,持出離戒。云何為無貪求戒?此菩薩不現異相,彰己有徳。但為滿足出離法故,而持於戒。云何為無過失戒?此菩薩不自貢高,言我持戒。見破戒人,亦不輕毀,令他愧恥。但一其心,而持於戒。云何為無毀犯戒?此菩薩永斷殺,盜,邪淫,妄語,兩舌,惡口,及無義語,貪,瞋,邪見。具足受持十種善業。菩薩持此無犯戒時,作是念言:「一切眾生,毀犯淨戒,皆由顛倒。唯佛世尊,能知眾生,以何因緣,而生顛倒,毀犯淨戒。我當成就無上菩提,廣為眾生說真實法,令離顛倒。」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戒藏。
上人開示:「戒律就是修行人的生命。」為什麼戒律對於一個修行人這麼重要?可以說是整個法身慧命所在,乃至是整個佛教的法身慧命所在。佛入涅槃時,阿難尊者以四事問佛,其中一個問題是:「佛在世時,以佛為師,佛入涅槃以後,以誰為師?」佛答覆說:「以戒為師。」
戒律就是智慧,就是光明。在這個世界上,現在很混亂,有種種問題。個人有個人問題,家庭有家庭問題,國家有國家問題,一大堆問題從那裹來?一大堆問題都是從心而來。為什麼有這麼多煩惱、問題?就是因為我們不曉得真正的光明道路。真正光明的道路是以戒律為前導,以它做指標。假如我們能依照佛所教的方向來走,就很容易調伏身心,一切煩惱及無量劫以來所帶來的習氣毛病也就能夠改變。
佛在世時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曾問佛說:「過去這麼多佛,為什麼有些佛能久住於世?有些佛不能久住於世?它的範圍是什麼?」佛說:「過去有些佛因為沒有制戒律,所以佛入涅槃後,弟子們就無規矩可以依循,繼續修行,弟子們日久就身心放逸,把法身慧命給毀滅了。」佛又以具體例子來說明戒律的重要。他說:「譬如一盆花,很漂亮的花,放在大街上,能不能被風吹散?當然可能。假如把這莊嚴的花用繩子串起來,放在大街上,一陣大風吹來,會不會把它吹散?」舍利弗尊者說:「不會的,無論多大的風,只能吹那個花,可是整個串起的花都不會被吹散。而且那花將變成很莊嚴的花鬘,能夠莊嚴我們的身體,莊嚴我們的道場。」佛說:「對了!同樣的,這條繩子就是戒律。」假如沒有戒律來規範我們的身心,當境風來時,遇到一些境界,就很容易被吹散,立不住腳。
眾生就因為起惑、造業、受果報,所以在六道輪迴頭出頭沒,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生不知從何來?死不知從何去?死也不知為什麼會死?墮落也不知為何墮落?所以眾生是很可憐的。假如我們學佛,依照佛陀所教的方法,一步步以戒為師,從戒律打好基礎,那花鬘可以莊嚴我們自身,也可以莊嚴我們的法身慧命。
同樣的,出家人能夠僧團清淨和合,善信們看見了可做榜樣,也可做世人榜樣,眾生也可依循。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眾生為何走歪路?因為沒有善知識指導他們。假如我們能夠以身做則,眾生有所依循,就可令他們發起菩提心,往真正光明的道路上走。所以,整個佛法的法身慧命就在戒律上,整個人修行的法身慧命就在戒律上,戒律就是光明,戒律就是智慧。
「戒為無上菩提本」,是故特闢此專欄,用戒律來燭照幽暗,願所有眾生,認識本來面目,同種涅槃聖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