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佛城金剛菩提海 Vajra Bodhi Sea

金剛菩提海:首頁主目錄本期目錄

Vajra Bodhi Sea: HomeMain IndexIssue Index

迴向的意義

恆長
一九九一年五月十七日講於萬佛寶殿

我們要迴向三個地方,若是會運用觀想來迴向給這三個地方,就是圓滿修行菩薩道。這三個地方就是(1)眾生(2)菩提(3)實際。

無論是拜懺或傳戒,它們的儀式都是一樣的,首先是淨壇,淨我們的道場,好像我們現在拜萬佛寶懺、拜梁皇寶懺,等到七月份的傳戒都相同的,先要淨壇場,其次要修供養,然後奉請諸佛菩薩降臨道場作證,而後是懺悔、發願,最後是迴向,這迴向是每個法會必修的,因此,我要跟大家談一談「迴向」有什麼意義?要用什麼方法迴向?

我們要迴向三個地方,若是會運用觀想來迴向給這三個地方,就是圓滿修行菩薩道。這三個地方就是(1)眾生(2)菩提(3)實際。昨天已大概介紹過眾生的意義,第一種迴向是要迴向給眾生,例如朋友、親戚,或是父母、兄弟等,如果他們有那些病痛,你把念經的功德迴向給他們,希望他們快點好。有時候他還不需要馬上得到功德,例如,見到常做惡事的人,你願意他成佛,你就「迴向」,希望他將來會成佛,這種迴向給他的功德,他不一定會馬上收到,但是將來藉這迴向的功德,他會成佛的。

至於迴向功德給眾生,有很多方法:有(1)迴小向大:小的功德令它增大。(2)迴少向多:雖然只是拜一拜這麼少的功德,若是會應用,就能變大。你若會應用,用觀想,也可以迴向給無量無邊的眾生,這完全看我們心量運用的如何。迴向給眾生有好多種類,不是人人都一樣的,這也好像修行一樣,有種種法門,南北傳都修行,但是修的方法不同,不是說有秘密的方法,你和別人在同一個地方修行,同念一本經,同樣穿衣服、吃飯,但要看你心量用的是怎麼樣。

我們在這裏,大家一同拜萬佛寶懺,看起來差不多,人人都拜,拜很多,不是九千也有七千,或者一萬也說不定,人人都拜,但是在心裏面你用心是不是一樣的呢?有的人就在拜的時候,把心放在吃飯上;有的人就放在打瞌睡上,趁機休息休息;有的人拜的很誠心,每一拜都好像佛在面前;有的人拜了忘記自己,只看到佛名號;有人拜佛時很專心思惟每尊佛的名號是什麼意思,所以每個人用心不同,業報也各自不同,在道場中,有的人有感應,有的人沒感應,就看你用心如何?不是說師父傳一個秘密的法給你,你修得比較快,我沒有得到師父的秘密法,不是的,這看你用心用得怎麼樣。好像學武術一樣,打拳或打功夫,每個人都一樣學,要看你如何用心?用心最圓滿是無論你做什麼修行都迴向到三個地方,也就是剛才說的(1)眾生(2)菩提(3)實際。

那麼「菩提」和「實際」有什麼不同呢?兩個名字好像指同一樣東西,對不對?菩提和實際有什麼不同?這是我們要研究的題目。

看看我們在萬佛寶懺結束時,有沒有辦法應用這方法來迴向,把我們所修、所拜的一萬拜圓滿變成無量無邊的拜。有沒有人知道菩提和實際有什麼不同?

在此我舉一個例子說明,譬如現在你是上司,有人沒錢,你拿錢給他,根據因果的道理,你給了人什麼東西,以後你就會收到什麼東西,這是因果。為什麼有這個道理呢?因為在因果定律上這麼講的:宇宙上的平衡狀態,好像「零」字狀態,本來平衡了,現在你給人家一件東西自然這邊就缺少了,一定他得補過來,才能平衡。一旦你給人什麼東西,你的平衡狀態就改變了,所以你必要得到某樣東西,以便把平衡狀態恢復過來,這是因果的道理。

所以現在你替人做什麼事,將來人替你做等量的事來還你。現在你給人一點錢,幫助人一點,或給人房子,或做一點功德,將來人一定會給你這筆錢或還給你房子,這叫有漏果報,叫因果定律。現在你修行菩薩道,你看到有漏果報的不圓滿,你不願受這種果報,你說:「好了!現在果報來了,我就迴向給別人,好的東西,我應該受的,我迴向給別人。」這是(1)『迴向眾生』的意思。你說:「『迴向給菩提』好了,這果報本應該我受,但我不願意受,我願意這福報用來培養我的善根,讓我在菩提道上不走錯路,讓我快點覺悟我的佛性。」如果你這樣子發願,就是(2)『迴向菩提』。為什麼?因為這是趣向菩提,令你不墮落不走錯路。本來你種這因是幫助人的,不是屬於開悟,而你迴向菩提道,願意這福報令你趣向菩提,令你走到菩提這條路,因果不合這趣向,所以這迴向叫『迴因向果』,這是『迴向菩提』的意思。這「因」是你幫助人,布施他們一點錢。「果」呢?引你走到菩提道,一旦走到菩提道,有一天一定會開悟的,但不是馬上就開悟,沒有這麼快,這果報會幫助你,令你走到菩提道,令你快點覺悟,所以叫「迴因向果」。這可分兩種,第一叫迴自己的因向自己的果,第二迴自己的因向他人的果。第二種就是菩提正果,你也不要了。你要別人證果,不願自己證果,你要修菩薩道積功累德,這也是一種迴向,所以看你如何用心。這種迴向的精神是我們每一人所必備的,你拜萬佛寶懺,得無量無邊的功德,你就迴向給眾生。同時,以普通話來說,就是我快點成佛。再者,我成了正果,他人也要同登彼岸,這種叫「迴向菩提」。

我相信各位都知道我們上人的作風:他每次做什麼事,有什麼功德,就說:我這功德、這福報迴向給眾生,我不願意要,我願意做別人的工人,眾生的工人,我不願意受這種福報。大家想一想,這是不是菩薩道的精神?為什麼菩薩不受種種福報?因為他看其他人很窮,沒有福報,他受不了,為什麼我自己在享受,其他人在受苦,這怎麼對得起眾生?有無量無邊的眾生還在地獄受種種苦,因此,上人說:「受苦是了苦,享福即消福。」有這種精神的菩薩不願意享受福報,你一享受修行就完蛋了。

因此,如果有人給你好吃的,你要Stoponestep,退一步看一看,因為你有一點點享受了。如果人送給你TV錄影帶,你也要退一步想一想,如果我這樣接受TV,天天看,能不能對得起在地獄受苦的眾生?自己反省一下。出家人應該很淡泊的,不要有什麼要求,能受得了苦才知道你修行的功夫,看得破自己的我相了沒有?如果這法門修得通達,無量無邊的法門也都能通達。

法門之所以不能通達,就因為我相太重了一點,苦受不了。有時別人講話快一點,也受不了,有什麼事情發生,心裏常常有種種罣礙,一罣礙便受不了。所以,煩惱不是外來的,是看不破自己的我相,這個我相非常厲害,它令我們看不清自己,所以我們要應用這迴向的法門,所謂「普皆回向」。不論修行什麼法門都要迴向,如果你還有一點功德存在身上,表示你的我相還沒破。人通常害怕我修的功德迴向迴向就沒有功德了,那怎麼辦?如果我修什麼、拜什麼都迴向給他們,那他們都成佛了,我自己不成佛,這怎麼可以!這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不是嗎?因為我沒有功德,所以還是不要修迴向吧!我自己快點成佛,不給他們了。其實,你不知道,迴向本身就是要破我相,不要有這個我,有這個我在這裏受功德,還有個「我」在這裏受福報,這是不應該有的,所以要迴向菩提,迴向眾生,不要有任何東西。

現在講『實際』,「實際」和「菩提」有什麼不同?「菩提」就是我們的智慧,「實際」就是我們的本性,我們可以打開我們的智慧,證得菩提。「實際」就是這樣子如如不動,說個譬喻大家就明瞭「實際」是什麼?「實際」不單單是真如,也不單單是妙有的境界。

什麼是「妙有的境界」?很多人講真空妙有,不知各位知不知道妙有的境界是什麼境界?我們美國人,每次吃飯以後,就把垃圾集中在垃圾桶。幾乎每週都有大的垃圾車到萬佛城把垃圾載到垃圾場。久而久之,垃圾場中集滿了垃圾,把場地都蓋滿了,如果你進去那垃圾場想找個立足之地是找不到的,這地在地圖上變成一座垃圾山,如果你有機會去看這地方,就知道我講的是什麼。

以此類推,這垃圾場可說是我們愚癡、嫉妬、障礙的行為,這種種我們叫它「妄心」的東西,是我們的垃圾。本來這場地沒有垃圾,對不對?是因為人把垃圾放在那裏才形成,這地本身是乾淨的,那麼,這地比喻什麼?它象徵我們的阿賴耶識。因為阿賴耶識有真的一面,也有妄的一面。某一天,有一個人看見這垃圾堆如天高,覺得很不好,他說:「好了,我來把垃圾除掉。」他就駕著直升機,用一把大鐵鈎,把所有的垃圾都勾掉,直昇機飛到外面空間把它丟了,或者說不定是丟到另一個地球,當然這只是想像,不是實在的。如果有這種事情發生,大家想一想,直昇機把垃圾丟到外邊,三、四個月以後,你們再回去這垃圾場看看,現在沒有垃圾了,是不是?是一塊平地,非常乾淨,沒有垃圾,空空如也;「妄想心」現在已經沒有了,嫉妒、障礙、貪、瞋、癡都沒有了,那時,這「地」表徵我們什麼東西?沒有人知道?(沒有人出聲)。

我們可以說是「無垢淨識」。現在這阿賴耶識可以說完全是善的種子了,沒有壞的垃圾種子,沒有污染的種子在裏面,但是此時真如的作用還沒現出來,等到二、三個星期,或者三年以後,你重回這場地,現在沒有垃圾了,春夏秋冬四時循環著,冬天時下很多雨,春天來臨,忽然間地就長出很多青草,花、草樹木都在發芽,再過一年,你又回去,光景更是不同,草木生長得更高更茂盛,你看,它們很自然的長出來,這草木和以前的垃圾是不是一樣的東西?「不是」,不一樣的,這草和木又比喻什麼,有沒有人知道?

草木生長出來,這叫「真心的作用」,真如薰習我們的第八阿賴耶識,這作用會長出草和樹木,這草和樹木叫什麼?就叫「妙有的境界」。從前,在「真空的境界」是沒有草木,沒有什麼垃圾從。我們修行,有人說:「你打坐,打坐證入真空的境界,就空了,坐證入真空的境界,就空了,成一塊木頭,不講話,什麼感情也沒有,這樣修行幹什麼?成一塊木頭了,別人講什麼你也不懂,這不是很危險的境界嗎?」不是的,如果你能證到真空的境界,自然有無窮無盡妙有的境界。

妙有的境界是菩薩所有,是華嚴經所講的境界,非常的莊嚴。我們拜萬佛寶懺就是這種境界,如果沒有這境界你不能知道這麼多佛菩薩的名字。迴向的境界也是一樣,要這樣想,有無量無邊的佛,無量無邊的眾生,我們迴向給他們,沒有一點障礙,我們要這麼想,才能有「妙」的境界,這個「妙」是我們現在說的「實際」,『迴向實際』就是迴向這種無窮無盡、無量無邊的境界。「實際」和「菩提」不同的地方就在這裏,「實際」是一種本性,一種性質,菩提則是一種智慧。你得到這種般若的智慧,才能觀照,照見你的真如,體入你的真如,具有這種功能的叫「菩提」,用來修我們的「智慧」。「實際」呢?是這種境界、這種本性,你迴向這種境界,修種種的功德,令這種種境界快點成就。這種種功德就好像下了青草、樹木的種子,它還沒長成呢?等你修圓滿了這種實際的境界才能成就。

現在我要再重複講一講「實際」是什麼意思。首先要問問在座的出家人,每當我們洗手時,有一首偈頌要念,大家能不能念出來?「以水盥掌,當願眾生,得清淨手,受持佛法。」(大眾答)。這是個令你們從苦痛變成實際的境界的方法,怎麼講呢?洗手,普通人都會洗手,人人一天都洗很多次手,對不對?但是,沒有修行的人,洗手就是洗手,修道人呢?洗手不是洗手,怎麼說洗手不是洗手呢?因為洗手時你念「當願眾生,得清淨手,受持佛法」,這清淨手,不是我們現在的這個手,清淨手是個「實際、究竟」的意思。凡夫是污染的手,受持佛法,就是究竟的法。現在你把很普通的事——洗手,變成很高尚,超過凡夫的境界,變成聖賢的境界。

所以修道就在我們的每一舉一動,把它觀一觀,轉一轉,這是屬於修道方面的。出家人最基本的條件要背出「毘尼日用五十三小咒」,用這五十三小咒可以把凡夫的境界變成實際的境界;迴向,就是把這件很普通的事轉換成菩提,或實際。所以「迴向」可以說是迴「世間法」向「出世間法」,也可以說迴「差別的行門」向「圓融融的行門」。“差別”的差不唸差別的ㄔㄚ,而是ㄘ,意即把很普通的法門,變成圓融的法門。

例如,你常常被人打,被人罵,你接受了,受人打罵這是一個法門,人罵我,我就算了,接受了,這是一個法門呢!因為這行門並不容易修的,不過這個法門是差別的法門,你罵我,我就受了,忍了,我不管了,這種心態還很普通的法門,如果你說:「你罵我,真是一個好善知識,因為我是一個很愚癡的人,你罵我,因為我長相也不好,本性也很粗劣,現在你罵我,把我的業障消滅了,你罵我真是令我得到無窮無邊的利益。」

如果你能這樣觀想,就把挨罵的法門成為圓融的法門,因為你看這罵不是一件壞的事情,因為這種觀想使人很自然地回到實際的地方。迴向實際有這種功用,所以如果我們拜佛、拜萬佛懺時,你要迴向實際。什麼是迴向實際呢?有沒有人知道?現在正在拜萬佛懺,我們把功德迴向實際。「迴向菩提」的意義很容易明白,就是當拜完一萬拜的時候,願意把這分功德令我走向菩提道,令我覺悟菩提,其他的人也一樣覺悟菩提,不會走錯路。

觀察眾生,很多都有種種困難,我願意把所有的功德迴向給他們,他們就能罪消業滅了。而「迴向實際」是如何發願呢?『願滿足一切菩薩諸波羅蜜,從於今日,我學過去、未來、現在菩薩摩訶薩,修行大捨,破胸出心施於眾生。如智勝菩薩及迦尸王等,捨妻子等布施貧乏,如不退菩薩及阿翅羅那王,須達孥及莊嚴王等,久於地獄救苦眾生。如大悲菩薩及善眼天子等,救惡行眾生。如善行菩薩及勝行王等,捨頂上寶天冠,並剝頭皮而與……。』

為什麼會迴向實際呢?剛才念的是萬佛懺迴向文的一段,這文太長了,我們提出一小段作代表,這一段文很重要,因為它說明菩薩怎樣修行令圓滿波羅蜜。為什麼我們拜佛?大家想一想,為什麼拜萬佛?佛為什麼要講菩薩犧牲性命等種種行為?佈施眼睛、佈施舌頭、牙齒啊,這些東西,有什麼含意呢?為什麼佛要告訴我們這些?

其中的道理就是因為佛菩薩祖師大德願意教我們最後要迴向,「迴向實際」,迴向實際是要人圓滿十波羅蜜,或六波羅蜜,也就是觀想,發願做這事情,迴向本身就是發願,迴向和發願是二而為一的,所以要迴向就用這方法來觀想,你發願說:「我願意和菩薩一樣圓滿波羅蜜行。」菩薩沒有住處,他是無住處涅槃,無住處涅槃是菩薩的境界,無住處境界就是常修波羅蜜沒有停止,所以你一念這段文,一發這種願時就要觀想:「我一定要做這些事情。」這就叫迴向實際,因此,萬佛懺的這段懺文非常非常的重要,不可以隨梆唱影,你唱我也唱,唱得很好聽,不是這樣的,而是要觀想:「菩薩這麼修行,我一樣也要學這種做法。」每一位菩薩都有他的故事,他的因緣,今天沒有時間再多講了,不過我們要知道最後這段文就是「迴向實際」。※

▲Top

法界佛 教總會 Dharma Realm Buddhist Association© Vajra Bodhi S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