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行無住分第四
前期經文提要: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
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剛才所說的「為學日長」,不是要我們產生知識障或法執。學一切法門的最終目的,是要把學來的文字般若,轉成觀照般若;透過觀照,知道一切都是空的,而離所有的相,最後證得實相般若。為學的最終目的,是要把妄想滅了,不要學法就著了法相。譬如我們現在研究「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必定要將「經」轉了,不要被「經」所轉。
什麼叫轉經呢?看經要把經的意思完全了解透徹,然後運用到一切的境界上,就是轉經,也就是活用經義的意思。如金剛經叫我們不要住相,要空。我們知道了以後,對一切的境界就要運用觀照的力量,照金剛經所說的「如所教住」,把道理活學活用,離一切相,滅一切妄想,這就是把經轉了,活用了。若看了經,食古不化,就是被經所轉。如金剛經上說一切都是空的,你就以為什麼都沒有,就是被經轉。我們要轉經、轉法輪,不要拘於文字相。學了經文上的道理,卻不能活用,就是著了文字相,也是一種執著。如果對所學的不能運用,多學一分,就多一分知識障,越學就有越多的障礙,這就不是真的懂佛法。我們研究佛經,要把經文完全消化了,化文字般若為觀照般若,透過觀照般若就能達到實相般若。不然就賓主、本末倒置,不能得到佛法的益處。
金剛經一方面叫我們空一切的相,一方面又教我們如何才能得到不可思量的福德,這是不是互相矛盾呢?不是的。雖然修道時,不可著福報的相,但為了度眾生,我們還是需要福報,就如有些人沒有神通,就說神通沒有用,學佛不應該講神通,那是因為他沒有神通。在佛教裏,神通並不是沒有,在修行的過程中當然會有種種的境界出現。但佛教並不注重神通,一方面因為那只是修道過程中的一種現象,並不
是目的;另一方面也避免後學者本末倒置。我們修行不應該為神通而修道,要是修道、打坐一定要求什麼神通,那就走偏了。神通是修道的過程中自然就會有的,不是故意去求它,這樣就著相了。修道也不是為求福報,只要你有德行,福報自然就會來。所以金剛經要我們行無住相布施。沒有福報也不能度眾生。為什麼呢?如你從來不做布施,跟眾生不結緣,那麼等到你要行菩薩道去度眾生的時候,你講經也沒有人聽,做什麼也沒有人願意親近你,那麼你怎麼度眾生呢?所以修道雖然不可注重福報,但也不可以沒有福報。能以無罣礙的心去對待福報,不執著有求的心就合乎中道了義了。
無罣礙的心和頑空不同。所謂「寧著於有如須彌,不落於空如芥子。」你如果生了偏差的念,執著了有,認為也有福報,也有功德,而且這執著的心像須彌山那麼大,雖然不對,但慢慢地等你明白了以後,這執著心自然就空了,沒有了。但若執著於空,認為什麼都沒有,於是也用不著修道,也不必聽經,什麼都不做,那就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了。所以兩方面都不能偏;不能偏於有,也不能偏於空,尤其不要偏於空。
從前百丈禪師講經的時候,有一個化身為老人的狐狸也夾在聽眾中聽經。他為什麼會做狐狸呢?原來他以前也是一個出家人。有次人家問他:「大修行人還有沒有因果?」他回答:「大修行人不受因果的影響(不落因果)。」他認為大修行人有了本領,因果就綁不住他,所以把因果否定了,空了。為了這個緣故,他就墮到畜生道,五百世都做狐狸。但他還是一直不知道他說錯了什麼,就請問百丈禪師,請禪師開示。百丈禪師回答他:「大修行人不昧因果。」他一聽就開悟了。這狐狸化身的老人於是就對百丈禪師說:「經法師這麼一指點,明天我就可以脫離這狐狸身。請您明天到後山去,在大樹下您會看到一具狐狸的屍體,那就是我。請您把我火葬了吧!」就因這一字之差,就有這麼大的後果,我們能不謹慎嗎?
「不昧因果」就是對因果的現象不迷惑。大修行人看清楚了有如是因,就有如是果。知道因果的關係,所以不會造罪業,就不再落於生死循環裏面,而不是沒有因果。所以我們看金剛經不要以為什麼都是空,而落於頑空。不要認為佛所說的不住相布施,就是不布施,以為色、聲、香、味、觸、法都沒有什麼可布施的,這就錯了。修行人不能不持戒, 不能不明白因果,不能不講福報。不過福報的境界現前的時候,不要被它所轉,要行所無事,心裏不要記掛,這才是無住無相的真義。如果說什麼都沒有,那就落於斷滅的邪說,會墮於惡道。
布施是六度波羅蜜之一。佛陀只講了布施要離相,不住相布施功德就不可思議,他沒有提到禪定、精進、持戒、忍辱、般若等其他五度波羅蜜。其實他已經把其他的五度包括在裏面。我們若能舉一而反三,就能把其中的道理貫穿起來。這正如禪宗許多公案,都是要靠各人的般若智慧去參明其中的真義。別人沒有講的,我們用自己的觀照能力也能觀察、參透出來,那才是真正的智慧。如果人家講一句,我們才懂一句,沒有講到的就不明白,這就不是般若智慧。所以當佛說布施的時候,我們就應該以此類推,把他推想到布施時不能住相,參禪、精進、持戒、忍辱時也不要住相,甚至也不要住有般若智慧的相。無住於六度波羅蜜的相,才是真正的住。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