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
恆實 一九七八年三月二十一日
所謂常隨佛學,應該從什麼地方開始呢?就是在孝敬父母這兒開始。我小時候住家附近有許多座老人院,那地方的氣氛陰陰沉沉地,偶而我們玩球時,會到他們院子裏去撿(原文為檢)球,那時就會有幾張蒼白的臉,從窗口探出來,其他時候,我們都看不到他們,這個老人院寂靜得像墳場一樣。我的朋友裏面也很少有人有祖父母同住的,但是在聖誕節,祖父母來與他們相聚時,他們都非常的歡喜。
今天黃昏太陽下山的時候,我走下十字路到海邊去打坐,我們的汽車高高的在懸崖上停著,我面對西方,看到一尊很大的人的形像在海浪的盡頭,好像一座石塑的人像,看起來像個打漁的人,蓄著鬍子,坐在一張搖椅裏面向後躺著,嘴裏叼著一支煙斗,因為太陽斜射的關係,看起來好像是真人一樣,他的樣子很安詳、很自在像一位肅穆有智的長者。在我們的生活中,假如沒有老年人,我們的生命怎麼能算是完整呢?
『要存一種恭敬心用功修道,這就是孝順父母,你如果不修行的話,你就沒有法子報答你父母的恩德,不要做惡事,不打妄語,這樣子就是一個好孩子,你的父母也會得到感應,總而言之,信佛的人必須孝順父母,孝順父母即是孝順佛陀。』
——上人開示——
恆朝 一九七八年三月二十一日
觀海有感(二)
我的生活步調一向都太快,因此從來沒有體驗過海潮的起伏,大海每天漲潮二次,退潮二次,這樣週而復始地循環著,一成不變,但是裏面卻蘊藏著無窮的變化,從不間斷。沒有兩個潮浪是相同的。海浪不斷地沖擊海岸,海岸的地形也因而改變了。我們住在一個自己不瞭解的世界,我們對自己的生存一無所知,我們雖然感覺到種種事物的存在,但是,完全不能理解其存在的因素,我們所能看到的也僅是很淺顯的,自己身邊最小的事物,我們又像小孩子一樣以為用一個小紙杯,就能把大海裝進去了。宇宙是這麼樣地神秘,這麼樣地不可思議,不是我們有限的感官能力,及有限的心量,所能領會得到的。我們在宇宙面前常常覺得無能為力,我們雖然也生存在裏面,但是卻進不了這個世界一探究竟。我們無言地凝視著這個宇宙、天空、大海的時候,我們可以感覺得到有另外一個世界,另外一種境界在那兒存在著,所以我們都願意觀看星星、觀看大海,因為大海就好像我們的心一樣,所謂「深入經藏,智慧如海」,這一切在華嚴經裏面都記載得很詳細。這一層一層的世界,無窮無盡的宇宙,都不是我們普通的感官能力所能領受得到的。但是我們的靈魂,卻是意識到這世界的存在,這部華嚴經就好像是我們的大家庭照片一樣,也好像是我們的自傳一樣,這裏面記載著宇宙的歷史,宇宙所有的歷史都深藏在華嚴經。
一切時一切處一切時空,都蘊藏在這部經典裏面。
『汪洋沖融,廣大悉備。』
—華嚴經疏序—
昨晚我看華嚴經的時候,不得不把書合起來,因為在我身 體和心智上實在沒有辦法再吸收華嚴經。這部華嚴經太廣大、 太深奧了。在這部經典裏面,善財童子向南行,尋求善知識, 他到了一個叫海門的國家,遇見一位海雲比丘,善財童子叩頭 頂禮之後,圍繞數匝,恭立一邊,合掌請求開示。海雲比丘說:
『善男子,我住此海門國十有二年,常以大海為其境 界。所謂: 思維大海,廣大無量。思維大海,甚深難測。思維 大海,漸次深廣。思維大海,無量眾寶,奇妙莊嚴 。思維大海,積無量水。思維大海,水色不同,不可思議。思維大海,無量眾生之所在處。思維大海,容受種種大身眾生。思維大海,能受大雲所之雨。思維大海,無增無減。』
—華嚴經第三十九品—入法界品—
華嚴經與我們的心,根本是相同的。這部經典反映我們自 性裏海樣的智慧,又像光線照射在水晶上,可以把水晶裏的光 亮與色彩反射出來。經典裏面所指的海,就是我們的自性,我 們覺悟的心,也就是我們本有的家鄉,我們原本的狀態。我們 在觀想海的時候,我們的境界並不是思想語言所能表達的,因 為我們也就是在觀想我們本有的自性——佛的智慧。
※ ※ ※
『假名』
在不斷的禮拜中,我們漸漸地領悟到自然的中道,行解互 相感應著。我們緩緩地拜,每天拜不上一英哩。這樣慢的速度 ,我們所經歷的,所感覺到的,卻是非常不同的。我們常覺得 外面的世界,好像在改變,到底是世界在改變呢?還是因為跪 拜引起我們的感受及對事物的看法改變了呢?
華嚴經上說:「一切萬物的本性都是空寂的」。
龍樹菩薩在接受了佛的無畏力之後,就到處觀想所有他看 見的眾生、五蘊和一切業,「都以心念為其根本」。我們心裏 面所發出來的事情,都是虛幻不實的,我們周圍的世界也是虛 幻不實的,所以龍樹菩薩說:
云何為世間 云何非世間
世間非世間 但是名差別
三世五蘊法 說名為世間
彼滅非世間 如是但假名
—華嚴經第二十品—
在我們跪拜的旅程中也明白了這個所謂的「世界」,完全 是由我們的心造成的。在剎那之間,我們的世界隨著我們的改變,而會完全改變。我們看見的一切事情,都是我們心裏面所願意看見的,都是從我們的思想與感覺裏面過濾出來的。我正在這樣冥想的時候,有一個騎腳踏車的人,停在我身邊說:「我很羨慕你,你可以進入另一個世界,你們所進入的這個世界,我們完全是一無所知的,這是一個觀察世界的最奇妙的方法」。假如我們的狂心停止了,我們內在的聲音也停止了,那麼我們看出來的世界又會是什麼樣子呢?我們可以進入了圓寂嗎?也沒有過濾器了,也沒有放映機,也沒有內,也沒有外,根本也沒有邊界,當一切的假名都不存在的時候,這個世界也就不存在了,那樣的境界是什麼樣的境界呢?根據佛經上說,那樣的境界就是開悟。
『狂心即歇,歇即菩提。』
—楞嚴經—
『心造世界』
有人問我們:「你們為什麼要脫離這個世界呢?你們出家,不就等於與這個世界上完全脫離了嗎?」他錯了,住在寺廟裏面,並不就表示跟世界脫離了,寺院的生活,是要超越世界。寺院是個什麼樣的地方呢?是一個可以讓你深入你真正的自性,可以幫你放下你的妄想的地方,再說我們離開的是那一個世界呢?他說我們脫離了這個世界,他不知道有百千萬億無數無量的世界,
華嚴經上面說:『乃至種種諸世界,世界無量亦無邊。』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