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佛城金剛菩提海 Vajra Bodhi Sea

金剛菩提海:首頁主目錄本期目錄

Vajra Bodhi Sea: HomeMain IndexIssue Index

一位二十歲居士的自述

鄧興燦

經云:「知足的人,雖臥地上,猶如天堂,不知足的人,雖處天堂,亦如地獄。」這也成了我為人處世的座右銘。每當我陷入困惑,不免抬頭看看牆上貼著的這幅字。此時,縱有千愁萬緒,早以為之煙消雲散,心也更加坦蕩、明朗。能有這種心境,當然,應可以說是與我的念佛生涯有極大的因緣吧!

在我十歲時,父親突然病逝(一九八一年),拋下了母親和我們四兄妹。他走了,竟如此狠心地撇下了我們。那時我母親年僅二十九歲(從此也沒有改嫁)而我最小的弟弟還只有三歲。身為長子的我,仍無知、幼稚地認為父親還會再回來,誰知道那是永別呢?死在我腦裏的印象是多麼的陌生啊!

父親死了,一個本來極為貧困的家庭,為此負了一身的債,哪裏還會有什麼積蓄呢?生活拮据,窘迫異常,一家五口的生計又豈是一介婦人所能承受!依靠親戚?依靠朋友?那等於是做夢。沒有精神上的支柱和安慰,使操勞過度的母親,身體明顯地瘦弱了。也許是緣份,也許是菩薩的點化。一日有一和尚前來化緣,致母親神情豁悟,頓發心向佛,並於三十九歲皈依佛門,在家修行。精神上的振作,使母親抱定宗旨,堅忍不拔地立志要把孩子撫養成人。她白天任勞任怨地幹活,晚上念經,敲著木魚,從不間斷。母親也不只一次對我說,只有從這才能體會到幸福和快樂,而心也更加安穩、踏實。有時也叫我們兄妹四人拜佛,以求平安。如此,是否能夠感應呢?

記得我十三歲那年,母親因操勞過度(她原本就患有貧血症)病倒了,我一時慌得六神無主、束手無策。後請本地醫生,也不見效果。我把最後一線希望放在觀世音菩薩上。我叫弟妹四人一齊跪求菩薩:「……如果能保佑母親平平安安,我願折壽給母親,並將永遠服侍在神壇……」也許真靈,菩薩感應了我們,母親終於在兩天之內下床了,並且很快地恢復了健康。從此我才真正信了佛。由於沒有太多的錢買香,每次拜佛,總是以最虔誠的心多拜了幾下,以求心安。

十四歲時我開始吃十齋,拜佛茹素。在家供奉著諸多菩薩中,我特別喜歡彌勒佛,每每看到他那與世無爭、萬念俱空的神態,不禁令我神往。而那「笑口常開,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包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的佳對,更是令我回味無窮。最使我恭敬的當然是佛陀、觀音 等諸佛菩薩,其法海之大,使我這顆小小的心靈對佛菩薩起了無限的正信,不管有什麼要求、心願,就合掌跪向佛菩薩默默地訴說。說完之後,內心總有一份難言的安全感。

生活中,常常是收入小於支出,為了讓我們四兄妹好好讀書,母親省吃儉用,不是在說笑話,母親足足有七年沒有為自己買一尺布做件像樣的衣服,身上穿的到處是補丁。為此,我放棄了高考,找了一份臨時工作做(十八歲),月資只不過一百來元。生活雖甚清貧,但我們從來沒有悲觀過,縱遇逢年過節,我們也看得很平淡,與平常一樣,沒有任何怨言。因為能有這樣的生活,還有一位平凡而偉大的母親,我們已經很知足了,誰能比得過呢?如此無憂無慮,真所謂:「素富貴行乎富貴,素患難行乎患難,素貧賤行乎貧賤……君子無入而不自得。」

十年了,母親守孀十年了,這十年的酸甜苦辣、母親的毅力,讀者們也應該可以想像得到。但生活的順遂,都應該感謝佛恩的浩蕩。多年來,我們常在佛像面前禮拜、頂禮。也許「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弟妹中,一個讀了高一,兩個讀了初一,避開了許多不如意,尤其是母親一點小病也沒有。雖依然清苦,但我們窮得有骨氣,窮得自在,並在此生中有幸聞得佛法,在十九歲時皈依三寶,我還有什麼不知足呢?

因此,做人不管處境怎樣都應知足,知足則常樂。應有至誠心,誠能生彼國,誠能感應萬物。

今天寫此文,目的是為了感謝我佛慈悲、感謝撫育我成人的慈母。同時希望能給眾生作一小小參考,常持善心。因為這是我十年來真實的經歷!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勸修篇
富貴原本煙雲聚,爭人爭我終成空。
我執不破地獄墮,六道輪迴苦無窮。

    念經
念經容易練心難,心口不一業猶纏。
佛陀掛嘴心散亂,日誦千遍也枉然。

▲Top

法界佛 教總會 Dharma Realm Buddhist Association© Vajra Bodhi S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