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
『鍥而不捨』
在修行的道路上,每當我陷入黑暗的絕境時,我就從心經中尋求慰藉,心經總可以指引我一條光明的道路。我所有的障礙,常常因此而消弭於無形之中。
海悅一家人,經過一番周折,又送來地圖、水果、水等東西,並告知前面的路況,他說:「希望一切事都能功德圓滿。」
我說:「但願如此。」
華嚴經十迴向品中說:
『菩薩如是受苦毒時,轉更精勤,不捨不避,不驚不怖,不退不怯,無有疲厭,何以故?』
為什麼菩薩總是光明磊落,無有恐懼?即使處在最惡劣的環境之中,亦不屈不服,不輕易就範,因為菩薩摩訶薩:
『如其所願,決欲荷負一切眾生,令其解脫故。』
──華嚴經十迴向品──
恆實 一九七八年三月十八日
『柔能克剛』
自Cayucos
開始,就有一幫年輕人專找我們麻煩,不是把車子開到我們身邊,叭叭作響,就是以整紮子彈匣做標槍,當我們是活靶投擲,再不就是用酒瓶猛敲我們汽車前後保險槓。
我們對治的方法是:
「不論什麼理由,都不可以和人爭,要以慈悲降伏魔鬼。菩薩不論別人怎樣對他,他永遠都是善待別人。」
恆朝 一九七八年三月十八日
『菩薩不求諸苦,了一切苦無有形相,亦無有生,眾受互起而不留住』
──華嚴經──
一位消防隊員問:「我有時結雙跏趺坐,一點問題都沒有 ;有時即使單盤,也痛得要命,這是怎麼回事?」
痛楚其實是由心緒散漫而來,當精神達到高度集中時,疼痛感是不會有的。我們經常在尖銳的石子上、破碎的玻璃上拜,有時也在水津津的草地上,或長滿刺的野草上拜,甚至還有各種蟲子爬滿身上,這時我們的感受是怎樣的呢?如果我們的心志專注於禮拜,那就不會有絲毫不快的感覺;倘若心神稍散,那時可真是寸步難行。
他又問:「據說結雙跏趺坐可了生死,是真的嗎?」
當我們的精氣神凝歸一處,不再任其四處奔逸時,就是禪定。也就能無所住而生其心。正所謂妄想執著兩俱空,生死大事自絕了。誠如經上所說:
「生死皆由心所作,心若滅者生死盡。」
坐禪的確是比較容易使人入定,可是要真正的了生死,還是要不執著,能放得下才行,光靠結雙跏趺坐是不能解決的。中國禪宗第三祖僧璨大師在臨入涅槃時,邀請了一千位比丘來用齋,齋後,這位大師說:「你們以為結雙跏趺坐是死的最好方式嗎?我現在表演給大家看看生死是怎樣的約束不了我。」
這些比丘於是就跟著這位祖師走到外面去,在一棵樹邊停下來,只見大師縱身往上一跳,一手抓著樹幹,身體還搖搖晃晃的懸著時,就入涅槃了。所以我們三步一拜也就是要學習怎樣在各種不同的情況之下,仍然能集中精神,使我們的心不被一切暫時的有為世相所迷惑。我們在世上所遭遇到的一切困難、一切苦痛,都是由於我們的妄想產生出來的。我們這顆散漫的心,帶給我們的是雜亂的業和苦,因果絲毫不爽,一點都不會錯的,造惡業也必受苦報。那麼所有一切的惡業又是從那兒生出來的呢?都是從無明那兒來的。若能把無明除去,那我們所有的苦也就停息了。正如華嚴經第六地上說:
『十二無明為緣不可斷,彼緣若淨悉皆滅。』
※ ※ ※
『責無旁貸』
每天在拜完以後,我們一定要靜下來打坐,這比吃飯還重要,不然的話,我們一天所蓄積的精力就會分散掉。我們常常覺得像火焰灼身般的,令人心神不定、坐立難安,又疼痛、又灼熱,十分難熬。今天又碰上這樣的情形,我只有站穩腳步,沉著鎮定的應付,讓這股火焰自己燒成灰燼而熄滅。我知道這種感覺的形成,是從我很久以來所造的業所引起。它深藏在我自性裏面,現在只是發作出來而已。每當我懺悔過去所犯的過錯時,我對那些還沉緬在苦海裏面的眾生,犯著和我以前一樣愚癡的過失,不禁生起了一種憐憫的心,我現在只希望自己的貪瞋癡以及向外馳求的心,能夠熄滅掉;並將所有功德迴向給一切眾生,也願意幫助他們脫離苦海。我再也不能忍受這樣的苦了。假如我們自己不努力來解除自己的苦,有誰還能幫得上我們的呢?
華嚴經上說:
『永不退轉化眾生心、轉更增長大慈悲心,於一切眾生做所依處。』
──華嚴十行品──
當菩薩臨入最高解脫境界,無上正等正覺之時,就問自己:
『菩薩如是觀諸眾生而做是念,我不成熟眾生?誰當成熟?我不調伏眾生?誰當調伏?我不教化眾生?誰當教化?我不覺悟眾生?誰當覺悟?我不清淨眾生?誰當清淨?此我所宜,我所應作。』
──華嚴經──
菩薩的想法是這樣子的。假如我一個人得到解脫,而讓其他還沉迷在苦海裏的一切眾生,仍然繼續不斷的盲目瞎撞,往叉路上走,受無量的苦。就像得了絕症一樣,每天每天受著越來越劇烈的痛苦。無法脫離生死的輪迴,總在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裏面不停的流轉。假如眾生還遭受這麼大的苦,我又怎麼能夠安心的享受我的解脫。只顧自己偷安呢?
『若此眾生未成熟、未調伏、捨而取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是所不應。』
──華嚴經──
菩薩為了眾生的緣故,自己延遲,不成佛道,不證最究竟的果位。自無量劫以來,即不斷的倒駕慈航,來幫助眾生解脫痛苦。等所有的眾生,都得度了以後,自己才願解脫。所以菩薩總是最後走的人、最後得度的人。為什麼有這麼多人被佛法所吸引,願深入佛法呢?就是因為菩薩的這種理想,這種境界的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