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佛城金剛菩提海 Vajra Bodhi Sea

金剛菩提海:首頁主目錄本期目錄

Vajra Bodhi Sea: HomeMain IndexIssue Index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略解 ⑾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三寶弟子黃可泰講述.胡鄭果玉記錄

大乘正宗分第三

前期經文提要: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第六、經大劫。大菩薩發菩薩心,修菩薩道,不是今天、昨天的事,而是無量大劫以來,他都是發這樣的菩薩心,行菩薩行,修菩薩道,從來沒有疲倦過。

第七、求大果。大菩薩不是為求人天福報的小果而修行的。我們一般人所以行布施,不外是求家庭平安、兒女聰明、事業順利,這種果很小。菩薩沒有我相,不為自己求福報,他是為度眾生而上求佛果下化眾生,希望一切眾生都能成佛。地藏王菩薩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他不但不求自己速成佛道,而且最好所有眾生都比他先成佛了,他才高興。有這樣的大願,才能證得大果。

以上是一般對大菩薩的解釋。若依金剛經的經文來解釋,還有另外一層意思。金剛經後面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聖賢果位的高低,不在於修行時間的長短。不是說你比我多修兩年,你的果位就一定比我高。而在於對無為法的體驗有多少。多證一分無為法,就得高一點的果位。所以我們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時候,不要有一個有為的心。什麼叫有為呢?譬如:你度了一個人信了佛法,或捐了一百、兩百塊錢給佛堂,心裏就開心得不得了,念念不忘「我已做了一件好事,我的功德多得不得了。」有這樣的心,就是有為,就不能如是了。因為心已被環境所轉,被人天福報的貪欲所轉。無為是你行了菩薩道,但心裏不認為自己做過什麼。心裏沒有罣礙、執著,就是無為。把度眾生、做善事看成如穿衣、吃飯一樣的平常,就不會起分別心。肚子餓了就要吃,身體冷了就要穿,同理,眾生需要度就度。

譬如「孺子將入於井」,當你看到一個小孩子將要掉進井裏,你會不會這樣想,「我有度眾生的機會了,我要去拉他一把」。不會的。看到小孩子將掉入井裏,你本能的反應就會伸手去拉他一把,根本連想都不用想,這就是無為法。「做而不做」,做了不自以為了不起,就是無為法。有了無為法的時候,功德就大如虛空,不能量度或消滅,假如用有為法去做功德,就不是真正的功德。

禪宗有一個公案。達摩祖師初來中土時,去見梁武帝,梁武帝就問達摩祖師:「我建了那麼多的廟宇,印了那麼多的經書,度了那麼多的人出家,我有多少功德?」他以為達摩祖師一定會回答他:「善哉!善哉!你的功德大得不得了。」達摩祖師老實的回答他:「你沒有功德。」因為梁武帝是以貢高我慢的有為心去做功德,是有為法,所以祖師才說他沒有功德。梁武帝因此很不高興,話不投機,達摩祖師沒有跟他多說什麼,就渡江南下了。

大菩薩為什麼大呢?就是因為他沒有為小我打算的心。他行佛法、度眾生,卻不自居功。假如行了佛法,度了眾生,就自以為做了很多功德,那是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還沒有除。不能離一切相,就不是菩薩。所以大小不在乎修行了多久,做了多少功德,而在於對無為法體會的深淺,於無為法而有所分別。

為什麼須菩提問了兩個問題,而佛只回答了一個呢?這在前面已經說過了。若能降服妄心,菩提心自然就常安住在心中,不必再另外去找一個方法來住留了。

二祖慧可大師,為了向達摩祖師求法,就在達摩祖師面壁的山洞外跪著等他,達摩祖師一直沒有理他。二祖還是不灰心,甚至雪深數尺,他也不覺得凍。達摩祖師終於問他:「你跪在那裏幹什麼?」慧可:「我為佛法而來。」達摩祖師:「求佛法不是這樣貢高我慢、馬馬虎虎就可以求到的。」慧可大師為了表示自己的誠心,就拿下戒刀,把自己的手剁下來,濺出來的血把雪地都染紅了。達摩祖師被他的真誠所感,就問他:「你求什麼?」慧可:「我的心不安,求祖師給我一個安心的法。」達摩:「你把心拿來,我替你安心。」慧可一聽,低頭想了又想,也想不出那個心到底在什麼地方,就說:「覓心了不可得(我找來找去也找不到這個心)。」達摩:「吾與汝安心竟(你找不到的那個心,我已經替你安好了)。」慧可大師一直覺得不安的,就是那顆妄想心。妄想不起,心就安了,不需要另外找什麼安心法。慧可大師一聽就明白了,遂成二祖。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若非無想】: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是眾生產生的四種形式。

卵因想生。眾生若妄生不定的思想,出生的時候就會因感而投生到卵類。如母雞坐在雞蛋上,心裏想著,想著:「小雞就快出來了。」小雞就破殼而出。

胎因情有。人、牛、馬、豬等動物都是胎生。人所以會由胎生而來,有遠、近二因。很久以前的一念無明是遠因;跟今生的父母有緣是近因。未投胎之前的神識叫中陰身,中陰身所見四周一片黑暗,當今生父母交媾時,他因與今生父母的緣,使他看見該處有一點亮光,他就向著那點亮光投胎成形。這中陰身如對今生父親生出歡愛的心,他就投胎做女的;假如對母親生出歡愛心,就投胎做男的,所謂「同性相斥、異性相吸」。投胎以後就叫後陰身,慢慢的由十月懷胎就生出人形。其他胎生動物的情形也是如此。假如這中陰身沒有一種對異性的情愛,就不會生到這世界,所以說胎因情有。                                    

 ※(待續)

▲Top

法界佛 教總會 Dharma Realm Buddhist Association© Vajra Bodhi S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