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O年十月七日在三藩市華埠金山寺,參加了錢穆大師的追悼會,會場正中牆壁,懸掛著大師近來拍攝的彩色放大照片,容貌安詳和藹,是大宗師氣派,照片之上一行「錢賓四先生追悼會」八個尺半大字。照片二旁四幅七尺輓聯,是朋友弟子,各抒自已感受和頌詞,其中一副「古今通儒,荷擔尼山大業;斯文丕振,我輩典範」,是萬佛城宣化大和尚致送。大和尚西來新大陸,傳授佛學,含辛茹苦,多年來建寺院、辦學校、譯佛經、出期刊,志在普渡眾生,門人弟子,不乏西人,寺規戒律甚嚴,日中一食,勤修佛學,當世難得。中國千年以來,儒佛融和,相互尊重,錢先生擔的是仲尼家業,大和尚肩荷六祖家當,彼此任重道遠,辦的都是千秋大業。所以他尊敬錢大師,可見大和尚胸襟、學識,確是不凡。他在十月五日率領龐大隊伍,卅人遠赴東西歐,傳授佛學去了,臨行時以不能參加追悼錢先生而深感遺憾。會場左邊牆上懸的都是弟子敬輓夫子之作,情眞意切,祭桌二旁,豎立二個大花圈,整個會場恭整肅穆。
儀式開始,全體肅立,首先播放新亞校歌,這是錢夫子勉勵學生,敬愛民族的心願,詞曲壯麗熱情,老校友們特別喜愛這首校歌,大家齊聲同唱,追思之情更切。錢先生在大動亂期間離開大陸,在「手空空,無一物」情況下,歷盡艱難,創辦了新亞書院,他自己在努力,也鼓勵同仁學生,一起在「亂離中,流浪裏」艱險中奮進,在非常的環境中,他與創校諸先賢挑起重擔,對傳統的儒學再研究,創立「新儒學」重建新的儒家人文精神,由新亞出發,港台建基,新一代的儒家文化在成長,也已經飄洋過海,在新大陸的哈佛等一流學府中熱烈講論。
歌聲停後,主祭者新亞校友會主席,恭敬上香,獻上花果、素齋,敬拜完畢,便由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孫國棟先生講述錢先生事蹟。孫教授是新亞研究所第一期的錢先生弟子,學問淵博、講演本事高強,一小時內把錢夫子生平、做學問、教學、著述、辦學等事蹟娓娓道來,聽者動容,而不感沉悶,演講完畢,校友會代表向來賓致謝後,金山寺廚房已煮好豐富素齋。寺僧不在食堂,食不語的寺規,暫由我們破例,大家都在補講夫子故事。我卻神往當年青春年少,新亞課室,聽夫子從容講學,不覺二眼潤濕,抬頭已不辨夫子遺容。夫子在臨走前還關心著全人類,他剛完成中國文化對人類未來可有的貢獻,「天人合一觀」尚未刊出。這是夫子最後的心聲,而我的心裏喊著:「夫子是聖,是榮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