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昭明 一九八七年八月廿一日 姓蕭,名統,字德施。梁武帝之太子。天性仁孝,行為正直,資質明敏,喜愛文學,得力於劉勰﹙文心雕龍作者﹚。勰於佛教始謗終信,後出家為慧地法師。太子受其父熏染,篤信佛教,喜誦金剛經,將該經分為三十二分。一生精力,集中於古今文學,蒐集秦漢至齊梁之詩文,編成文選,後人稱為「昭明文選」。古今總匯,以是書為弁冕,為後世作文學之準繩也。惜年三十一卒,諡為昭明。簫氏父子文學造詣頗深,對宮體文學有所創作。 贊曰 生富貴家 創文學選 天賦慧根 法門丕顯 文流後世 德垂綿遠 未來諸佛 不增不減 又說偈曰 宿願克遂入王宮 名利未泯西復東 執著文學創詩選 流連詞賦崇雕龍 昭明解脫應無住 儒士高雅莫厭貧 現身說法君識否 改惡從善勿攏統
☆
☆
☆
☆ 唐宣宗 一九八七年八月廿二日 姓李,名忱。憲宗子,武宗叔,為避武宗之害,投寺為沙彌。一日,同黃蘗禪師觀瀑,禪師作詩曰:「千巖萬壑不辭勞,遠看方知出處高。」沙彌續曰:「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禪師知彼非池中物。沙彌見禪師禮佛,乃問:「不著於佛,不著於法,不著於眾,禪師禮佛,當何所求?」禪師曰:「為禮佛而禮佛。」又問:「用禮何為?」禪師不語,迎面一掌。沙彌不悟,發瞋曰:「太粗生!」禪師曰:「此是何所在,說粗說細。」又摑幾掌,打得沙彌莫名其妙。後武宗崩,還俗為帝,裴休為相,佛法大興。 贊曰 貴為皇族 異果成熟 避難出家 作法門徒 大海波濤 自性糊塗 棒喝不悟 定力未足 又說偈曰 出世入世雖殊途 法爾如是豈怪乎 忽然而天享勝福 旋往地獄不知足 黄蘗慈心無用處 沙彌俗念有餘毒 輪迴六道任君去 再作帝王展鴻圖
☆
☆
☆
☆ 清世祖 一九八七年九月二日 姓愛新覺羅,譯為金部族。名福臨,六歲入關稱帝,年號順治。吳三桂向清借兵。攻打李自成,其叔多爾袞率兵佔領北京,大明亡矣。順治二十四歲時,乃對玉琳國師言:「朕思釋迦如來捨王室而成正覺;達摩初祖棄王位而成祖師,朕欲效之。」故在讚僧詩中云:「脫卻龍袍換袈裟,只恨當初一念差,我本西方一衲子,為何流落帝王家?」在位十八年而失蹤。據說隱於五台山出家,史無記載。其子康熙帝,三訪五台,遇其父,假名八乂和尚,而不相識,惜哉!所謂「出家者乃大丈夫事,非將相所能為也。」 贊曰 夢中富貴 鏡中榮華 迷途忘返 遠離本家 一旦覺悟 敝屣天下 志在西歸 披紫袈裟 又說偈曰 面南背北眾星拱 一呼百諾兆民瞻 十八年來憂國事 萬千劫去上寶蓮 五台高登法王座 九華湧出甘露泉 諦觀如是若夢幻 放下自在莫強求
☆
☆
☆
☆ 周昭王 一九八七年九月三日 姓姬,名瑕。周武王之曾孫,即西周第四代之王。時王室漸衰,諸侯異志,故王南巡漢水,荊人以膠舟濟之,行至中流,膠溶舟解,王溺於水中,在位五十一年,諡曰昭。於周書異記中記載釋迦牟尼佛誕生之日。內云:「昭王二十四年﹙公元前一0二八年﹚四月初八日,平旦時,暴風忽起,宮殿人舍,咸悉震動,夜有五色光氣,入貫太微,通於十方,盡作青紅色。王問太史蘇由曰:『是何祥也?』對曰:『西方有大聖人降生。』王又問:『於天下如何?』對曰:『此時無他,千年後,聲教被及此土。』王命刻石記之,埋於南郊天祠前。」果至漢明帝時,佛法東來,恰千餘年矣。 贊曰 文武周公 德被蒸民 昭王即位 王室凋零 南巡楚國 不幸喪傾 未慎於始 遺害於終 又說偈曰 三分天下二歸心 以服事殷仍恪遵 天命無親德是輔 聖言有量道為公 姒氏貞範宮人敬 太王古訓萬民欽 唐虞揖讓稱盛世 四海謳歌慶昇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