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共有三十二分,法會因由分是第一分。佛說此經時,並沒有品或分之分,甚至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經典時也沒有分;是後來梁昭明太子研究金剛經時,才將全經分成三十二段。
法會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衹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這段文是所有經文上都有的六成就通序。不只金剛經上有,其他經典也都有類似的序文,所以叫通序。每一個講經的法會,都須具備六種成就,沒有這六成就,就不成講經的法會,什麼叫六成就呢?
1.信成就。沒有信佛的人,沒有信法的人,就根本不用講法了。所以離開這個信,就不成法會。「如是」就是信成就。
2.聞成就。指有聽法的人。「我聞」二字就是聞成就。是阿難尊者自說:「如是以下的法,是我親耳聽見佛說的。」
3.時成就。說明什麼時候講的法。「一時」指佛講金剛經的那個時候,是時成就。
4.主成就。法會要有講經的法主。「佛」是講金剛經的法主,這是主成就。
5.處成就。講經要有講經的場所。金剛經是在「衹樹給孤獨園」講的,這是處成就。
6.眾成就。有了聽眾才成法會。「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是說明與會的大眾,是眾成就。
以上叫經前序,因為是寫在經文的前面。也叫經後序。因為在釋迦牟尼佛講這部經的時候,本來無這段序文,是後來阿難尊者集結經典的時候加上去的,以說明法會的因由,所以又叫經後序。佛法本無定法。本經金剛經上說:「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法本沒有一定的法,只要你能歸家,能到達彼岸,就是佛法。走通了,能對治你的毛病的,都是佛法。不要生執著心,不要在文字上執著一定是前序,或一定是後序,這就不合佛理了。
般若有三種: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這段序文,既叫前序,又叫後序,是文字般若。用我們的智慧來觀察、分析佛陀當時所以講這部經的因緣,就是觀照般若。佛陀在說這部經的時候,根本沒有序不序文的分別心,就是這樣說了,叫實相般若。序文是為了方便後人研究經典才加上去的。
又如我們第一次來金山寺時,不知道路怎麼走,就要按照地圖上的指示,找到金山寺。地圖就是文字般若。當我們看地圖時,必須用我們的智慧來分析地圖上的記號:哪裏有橋,哪裏要轉彎。用我們分析、理解的力量,研究如何按照地圖來到金山寺,就是觀照般若。到了金山寺就是實相般若,因為這才是我們研究地圖的眞正目的。目的地是主,地圖是客。研究佛法絕不可主客不分、本末倒置,這樣我們看這部金剛經,乃至其他所有一切的經典,才能得到眞正的法益。不要只管在文字上面用功夫,咬文嚼字,這樣就不能得到經的眞正意思。了解這些道理後,往後若看到一些較深奧的經文時,就會比較容易理解了。
金剛經共有三十二分,法會因由是第一分。佛說此經時,並沒有品或分之分,甚至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經典時也沒有分;是後來梁朝昭明太子研究金剛經時,才將全經分成三十二段,每一段之前加上個題目,就是今日的三十二分。
現在再解釋一下開頭的「如是我聞」。這四個字在其他經典上也都有,這其中有一個原因。在佛將入涅槃時,他的一些弟子、大阿羅漢們,都哀傷得痛哭不已。或許你們會問:阿羅漢都是早已看破世情的人,為什麼還會有事情令他們痛哭呢?這是因為他們累世以來都深受佛的法乳之恩,所以在佛將入涅槃時,他們還是不由自主的哭了出來。尤其阿難尊者哭得最厲害。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尊者就勸阿難:「你不要哭了,你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阿難:「我還有什麼重要的事呢?釋迦牟尼佛就要入涅槃了,我也要跟著佛去。」阿那律就指正阿難說:「你不能跟著佛入涅槃,你還有更重要的任務。在佛入涅槃前,你要問明四件事:一、佛在世時,我們以佛為師;佛入涅槃後,我們應以誰為師。二、佛住世時,我們依佛而住;佛入涅槃後,我們應依何而住。三、佛在世時,不守規矩的六羣惡性比丘,自有佛來調伏他們;佛入涅槃後,他們是出家眾,我們也是出家眾,要怎樣調伏他們呢?四、佛入涅槃後,我們所集結的經典,應以怎樣的辭句開始呢?」阿難就忍著內心的傷痛,向佛請問這四個問題。佛回答他:
一、「我入涅槃後,你們要以戒律為師。」按照佛所訂下來的戒律去做,就等於是聽從佛的教誨一樣。戒律對信佛的人是很重要的,沒有戒律,就等於沒有師父,沒有師父怎麼能知道佛法呢?
二、「我入涅槃後,你們要以四念處為住。」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㈠、觀身不淨。為什麼佛說我們的身體是不清淨的呢?第一:因不淨。我們在往昔生中,一定是種下了不清淨的因,今生才會來人間受做人的果報。人之所以生而為人,就是因過去生中所做的事好壞夾雜,今生才會投胎到這苦樂參半的娑婆世界,這都是「因」不純淨的緣故。第二:種子不淨。人身是由父精母血結合而成,精血本身就是不清淨的。第三:住處不淨。這有兩個解釋。人一投胎,就住在母胎裏,母胎是一個不清淨的地方。生出來後,住在這個世間,環境不乾淨,人心也不乾淨,所以叫住處不淨。第四:自相不淨。人的身體只不過是一個臭皮囊,裏面包著的都是一些骯髒的東西。鼻有鼻涕,眼有眼屎,耳有耳垢,肚子裏的排泄物更是不乾淨。第五:自體不淨。我們肉身的構成元素如血、肉等,都不是乾淨的。不信我把身上的肉割一塊下來送給你們,我想沒有人會要。肉長在身上的時候還可以,一離開身體,隔不了多久就腐臭不堪,就沒有什麼值得留戀的。第六:究竟不淨。生前不淨,生下來也不淨,死後該乾淨了吧!死了更不乾淨。你看死屍過不了幾天就生蟲了。所以佛要我們看破這個身體,因為它不是一個值得留戀的東西。不要被它迷住了,一天到晚為它費心打扮,又擦香水,又戴花的忙個不停,其實它裏面都是一些不乾淨的東西。
㈡、觀受是苦。受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享受誰不愛,但享受本身並不完全是快樂的。因為「享福是消福」,就像你存了一百萬元在銀行,每天花他幾千塊,眼看存款一天天少了,你會快樂嗎?其次,享受的時候,也會生出種種毛病。享受得多了,身體就要壞了。就像酒、色若多了,身體就不對了。因貪享受而生出的種種業障,就會令我們受種種的苦,所以享受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它有快樂的一面,也有不快樂的一面。樂受尚且如此,苦受就更不用說了。不苦不樂受就是迷迷糊糊,無所事事地虛渡了日子,雖談不上苦或者樂,但浪生虛死地空過了寶貴的光陰也不是一件好事。
※(待續)
善哉阿難
汝欲識知俱生無明
使汝輪轉生死結根
唯汝六根更無他物
——楞嚴經卷五·如來告阿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