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佛城金剛菩提海 Vajra Bodhi Sea

金剛菩提海:首頁主目錄本期目錄

Vajra Bodhi Sea: HomeMain IndexIssue Index

佛教藝術傳入中國的變遷

蘇瑩輝

當吾人考察佛教藝術的外來基因,怎樣和本土固有文明結合時,不外乎要從形式與內客兩個方面著手。


隋 成陀羅造觀世音菩薩像 翻攝╱顔善昱

當十六國後期,前涼被前秦消滅,統一安定的河西便從此多事。許多綠洲上的郡縣,先後被分裂為後涼、西秦、南涼、西涼、北涼。割據戰爭,破壞了河西走廊的安寧,帶來了饑饉、死亡。宋永初二年(四二一年),沮渠蒙遜滅西涼,敦煌郡遭到一次嚴重的損害。西涼主李恂雖據城頑抗,終被逼降,蒙遜仍屠其城。一年後(四二三年),罽賓僧人曇摩密多就從龜茲(今新疆庫車)來到敦煌,修建了極為壯淨的寺院,并開園百畝,植捺千株。這說明戰爭的傷痛使佛教攫取了不少的弱者。政治動亂,生產破壞,民生痛苦,於是佛教在這個時期就大為汎濫起來。從五世紀末葉開始,佛教思想便逐步成為敦煌世家豪族的重要統治思想之一,廣大的民眾們也從此深受它的影響。拓跋魏時期,敦煌地處魏境西陲,在柔然與吐谷渾三面包圍中,經常受到侵擾,而敦煌的佛教卻比過去更加繁榮!「由於敦煌是東、西交通的必經之地,傳統文化既然如此成熟,又是最早接觸佛教的地方,因此,它在佛教傳入中國的歷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當吾人考察佛教藝術的外來『基因』怎樣和本土固有文明結合時,不外乎要從形式與內容兩個方面著手,當外來的新題材要在敦煌傳播時,它首先要表現為羣眾們所喜聞樂見的形式。新題材的一些固有軌範用本土之形式、技法來表現,必然要出現「變態」和「奇特」,這是很自然的。每一新題材之出現,它也刺激了傳統技法的發展,不過,固有的審美習慣,布局結構和製作經驗,卻始終佔主導地位。隨著時代的變遷,中原文化不斷地影響,外來關係的衝擊,莫高窟佛教藝術在歷時一千餘年的製作中,不斷地表現著他固執的主人氣派,這也是值得自豪的一項事實。


北京闕形佛龛 翻攝╱顏善昱

自來言魏晉南北朝以訖隋唐美術史者,都把「佛教藝術」列為首要,蓋因任何民族文化之發展,并非固執一己,或者保守排他,而必須吸引外來的影響,捨短取長,以求助益。我華夏文化,自亦不能例外,它隨著歷次民族的融和,逐漸地吸納若干新文化;這些,有如支與流裔,灌入後并為中國文化的主流所包容,使固有的益增滋潤。

敦煌壁畫的風格,唐以前之作,大抵屬於犍陁羅(Gandhare)系統。蓋西元前四世紀半時期,亞力山大大舉東征至印度,盛行其希臘文明之產物,係以阿富汗及白沙瓦(Peshawar)為中心之犍陁羅地方發源地,為揉合印度佛教美術和希臘藝術而成之另一體式,一般稱它為犍陁羅美術,或稱為希臘佛教美術(Giecs Buddisue)。其描寫對象,多為「千佛」及印度佛教上一種消極殺生之故事,如割肉喂鷹、捨身飼虎、守戒自殺等故事畫,皆為陰森悽慘的悲劇。或者認為敦煌佛教藝術愈早,其犍陁羅風格則愈濃厚,此一說法,驟爾聆聽似乎有理,其實不然。須知佛教藝術东傳,一進入我國,無論至少數民族聚居的新疆,或是漢族聚居的敦煌,原來出自白沙瓦一帶的犍陁羅式繪、塑形式,都在受到不斷的改造。在新疆,絢爛美麗的克孜爾石窟藝術,就是中古時期龜茲文化的代表。在吐魯番就能看見佛教藝術反映當地民族文化與漢文化相融合的形態。而進了玉門、陽關、佛教藝術就到了這個有較高的傳統文化的漢族聚居區,佛教僧侶也許帶來了繪畫粉本或金屬、牙雕、木刻各種輕便的佛、菩薩造像,但是當形象被摹倣、複製的時候,如何更適合本地信徒、大眾們的欣賞習慣和崇拜要求的問題就提出來了。那些曾經製作過河西一帶漢、晉墓畫,裝飾過西涼時代敦煌靖恭堂、嘉納堂的藝術巧匠們,他們都有成熟的經驗,他們也熟悉民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和審美習慣,他們把具有嚴格規定的「三十二相」與「八十種好」的佛像,製作出羣眾所崇敬和依賴的「相」與「好」。莫高窟現存第二七五號窟的交腳彌勒像和同窟龕內的部分思維菩薩,是後代修改較少的早期塑像,它們沉思穩重,表情矜莊!   

北京交脚彌勒菩薩 翻攝╱顏善昱
北京交脚彌勒菩薩 翻攝╱顏善昱

在那個戰亂頻繁的時代,一個沒有干戈、饑饉、疫癘的彌勒世界,是割據戰爭中受苦受難的民眾所渴望的世道。依照彌勒上生經所說,這是未來的世界,這時的彌勒菩薩正住在「兜率天」上的「寶宮」裡,佛教利用厭惡戰爭,希求和平的心理,給在現實苦海裡掙扎的人們繪、塑了深居於「兜率天宮」裡的「彌勒菩薩」,讓人們去懸念、祈求。那時的工匠,誰也沒見過「兜率天宮」的樣式,可是在生活中他們看慣了殿堂、台、閣和宮、闕這些漢式傳統建築。既是「天宮」,就應該有闕有樓,於是一種由大屋頂連著一對闕樓的佛龕,就在洞窟裡出現了。這種佛龛裡有帷幔、有畫出的侍者(即邬婆斯迦)彌勒菩薩端坐或跏腿、交脚支頤俯視下界眾生,這便是經上所說的:「百千億萬眾寶雜成的『兜率天宮』」。其實這正是敦煌西涼國時代的謙德堂、嘉納堂的縮影。值得注意的,是莫高窟二七五號窟有狀似「闕」的建築物,二五四號窟有闕形的壁龕,闕身之旁,還有子闕;兩闕之間,還架有屋檐。漢畫像石所常見的「闕」,在雙闕之間沒有屋檐。到了隋、唐以後,「闕」的原形已不復見於中國建築中。而敦煌早期的「闕形龕」這種形式,後來隨著魏滅北涼,「沙門與佛事俱東」。在雲岡、龍門的早期石窟裡,曾一再出現。

▲Top

法界佛 教總會 Dharma Realm Buddhist Association© Vajra Bodhi S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