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佛城金剛菩提海 Vajra Bodhi Sea

金剛菩提海:首頁主目錄本期目錄

Vajra Bodhi Sea: HomeMain IndexIssue Index

大佛頂首 楞嚴經淺釋 87
(第五卷)

唐中天竺沙門般 刺 密 諦 譯
美國妙覺山萬佛聖城宣化上人講述
弟 子  方  果  悟 記錄

佛問圓通。我說本因。心聞發明。分別自在。斯為第一。

佛現在問那一法門最圓通,照我的本因地,是以心聞來分別一切,發出自性智慧光明,普照群機,得到大自在,最為第一。

孫陀羅難陀卽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從佛入道。雖具戒律。於三摩地心常動。未獲無漏。世尊教我及拘絺羅觀鼻端白。

孫陀羅是妻名,譯作艷;難陀,譯作喜。因佛門下,太多難陀,故加妻名以別於他人。

卽 從座起,頂禮佛足,對佛說:「我初入道,從佛出家,雖能嚴守戒律,但對於禪定,全無把握,因心常散亂,不得定力,無定就不能發慧,無慧不能斷惑。惑不斷就 不能得無漏果位。佛乃教我及拘絺羅,(舍利弗母舅,專修鼻端白。)兩目注視鼻端有白相,來收攝散亂心。」

我初諦觀。經三七日。見鼻中氣出入如煙。身心內明。圓洞世界。徧成虛淨。猶如琉璃。煙相漸銷。鼻息成白。

我觀想二十一天,感覺到鼻中出入氣息,好像煙一樣,從此就得到定力,身心都能圓明洞徹,徧觀一切世界,清淨無染,全無障礙。好像看琉璃一樣,內外透明。煙相漸漸消滅,出入鼻息,竟變成白色。

心開減盡。諸出入息化為光明。照十方世界。得阿羅漢。世尊記我當得菩提。佛問圓通。我以銷息。息久發明。明圓滅漏。斯為第一。

這時我的眞心開朗,諸漏盡除,所有出入氣息,都化作智慧光明,徧照十方世界,成阿羅漢道。佛為我授記,說我很快就得菩提佛道。現在佛問,那一法門最圓通?我認為觀想氣息,至息清成白,發出智慧光明,徧照十方,滅盡諸漏,故觀息攝心,為第一法門。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卽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曠劫來。辯才無礙。宣說苦空。深達實相。如是乃至恆沙如來秘密法門。我於眾中微妙開示。得無所畏。

富 樓那彌多羅尼子,卽滿慈子,從座起立,頂禮佛足,向佛說:我從久遠劫以來,就具有無礙辯才。辯才有四種:(一)法無礙辯:能說諸法,圓融無礙。(二)義無 礙辯:能說義理,通達無礙。(三)辭無礙辯:能用一句話,暢演無量妙義,又能將無量妙義,歸納在數句話中。(四)樂說無礙辯:隨順眾生喜樂,善巧方便,為 他們說法而無疲厭。因我有這些辯才,故常為眾生宣說無常、苦、空、不淨之道理,及令他們明白眞如實相的妙義。實相卽無相,而無所不相,甚至對於恆河沙數如 來,所有秘密法門,深奧義理,我亦於大眾前,用巧妙的言詞來開示給他們聽,所以我得到一切無畏的力量。

世尊知我有大辯才。以音聲輪教我發揚。我於佛前助佛轉輪。因師子吼。成阿羅漢。世尊印我說法無上。

佛知道我有大辯才,可以用聲音來轉法輪,就教我要觀機來發揚我的辯才,對機說法。我現在就時常隨佛左右,助佛弘揚佛法,轉大法輪。因我說法無畏,有如師子吼,就得成阿羅漢果。佛已印證我,說法第一。

說法亦可證果,所以只要一門入深,什麼法都可以成就,但不可朝秦暮楚,不要亂修;要專一,不專一則修什麼法都不能成就的。所謂「專一則靈,分歧則蔽」。

佛問圓通。我以法音降伏魔冤。銷滅諸漏。斯為第一。

佛現在問那一法門最圓通,我是以說法的無畏聲音,來降伏三界諸魔,及五陰怨賊,消滅諸漏。故用舌根來說法,最為第一。

優波離卽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親隨佛逾城出家。親觀如來六年勤苦。親見如來降伏諸魔制諸外道。解脫世間貪欲諸漏。

優 波離,譯作上首,原名車匿,當初佛為太子時,是佛侍從,曾從佛出遊東門,見婦人生產痛苦。遊南門時,見老人目昏耳聾,行步艱難之苦,遊西門見病人呻吟之 苦。遊北門,見死人臨死掙扎之痛苦。太子就無心出遊,終日悶悶不樂。一日坐北花園樹下,忽有一比丘手持錫杖,從容走過,太子就問:「你是誰?」答:「是比 丘」。問:「為何做比丘?」答:「出家修道做比丘,可以斷除生老病死之苦。」太子正要問如何修法,比丘已將錫杖向地上一觸,便騰空飛去;原來是淨居天人化 身,來點醒太子。太子遂發願出家,卽囘家向父王請願。王不許,當時有許多相師都說:如太子七天內不出家,便為轉輪聖王,掌握天下大權。王遂下令將東宮重 圍,不准太子外出。又派宮娥,日夜輪流服侍太子。太子無動於心,只想衝出重圍而愁無計可施。一夜忽聞天人說:「你貪五歡,而忘宿願?」 太子說:「我沒有忘,只是被困宮中,不能逃出。」天人說:「你眞有志,我可以助你出東宮。」太子卽叫車匿,牽白馬健陟來。太子一騎馬上,四大天王各捧馬 足,連車匿一齊騰空,踰城而出。飛行約三由旬,降落於閑靜林中,太子就用寶劍,剃除鬚髮和寶冠寶衣等,交車匿持囘,稟告父王,不必憂念。淨飯王卽派五臣同 車匿來勸太子囘國。太子說:「不成佛道,不囘本國。」五臣見太子意決,就伴太子一起修行。時山中無糧,天人來獻麻米。太子日食一粒,其中三臣,受不了苦, 便先離去,往鹿園修道。經六年苦修,太子已是骨瘦如柴,牧羊女就來獻乳粥。太子接受其供養,其他二臣,又恐太子不能修苦行,不得成就,亦先後離去,只有車 匿始終跟隨著。所以他說:「親見如來,六年勤苦。親見如來降伏諸魔,制諸外道。」

今  日  方  知  心  是  佛

前  身  安  見  我  非  僧

▲Top

法界佛 教總會 Dharma Realm Buddhist Association© Vajra Bodhi S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