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佛城金剛菩提海 Vajra Bodhi Sea

金剛菩提海:首頁主目錄本期目錄

Vajra Bodhi Sea: HomeMain IndexIssue Index

佛法概要 (19)

明暘

第二節  六度

六度:菩薩所修的六種法門,可以自度度他福慧雙修、三學具足。

一、布施度慳貪

布施度慳貪:布施意爲普施,人們都有慳吝,不捨,貪得無厭之心,對於錢財物質,不但不肯施捨給人,而且貪得無 厭,多多益善,心不知足,惟得多求,因此就挖空心思,想盡辦法,甚至殺人放火,謀財害命,不擇手段,來貪求財物,做出種種惡業感招惡報。圓瑛法師,平生開 導弟子們說:「事能知足心常樂,人到無求品自高。」我們把這兩句話,記在心裏,會有好處。菩薩修行布施度,就是對治衆生慳貪罪惡之心。布施有三種:一是財 施,財施分爲內財與外財二種。內財布施,是把自己的頭目、腦髓直至生命,都可以布施給衆生,如釋迦牟尼佛,在因地之中,發菩提心,修菩提道時,曾經割了全 身的肉,來救度一隻老鷹,把自己的身體飼餵飢餓的老虎,救了幾隻老虎母子的生命。佛經裏像這種將生命布施的本生故事很多。外財布施是把自己的金銀財寶、飲 食醫療等等來布施,喜捨幫助他人,使衆生生大歡喜,離苦得樂。二法施,菩薩爲了隨順衆生根機,常根據佛法敎理,善巧方便,不辭疲倦,講經說法,化導衆生, 令衆生聞法解悟,發心修行,得度慳貪罪惡之心,三無畏施,菩薩發慈悲心,不惱害一切衆生,常與衆生種種安樂。衆生如果遇到危難苦厄之事,心生怖畏,菩薩就 來安慰他,護佑他,救拔衆生種種苦惱,就像觀音菩薩那樣「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當十方世界衆生,受諸苦惱的時候,能夠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名 號,觀世音菩薩卽時觀其音聲,尋聲救苦,使衆生解脫種種苦難得離怖畏,這就是以無畏力,施諸衆生。

二、持戒度毀犯

持戒度毀犯:指菩薩受持佛所制定清淨戒法,釋迦牟尼佛在臨涅槃時,就囑咐阿難尊者和諸大弟子說:「我在世時, 你們以我爲師,到我滅度以後,你們要以戒爲師,波羅提木叉是汝等大師。」因爲戒法是得成無上菩提佛果的根本,由戒生定,因定發慧,三無漏學的基礎。戒法是 渡苦海的法囊,渡迷津之寶筏,暗室裏的明燈,戒法如同眼睛一樣的重要,要時時刻刻加以保護,戒法有大乘戒法與小乘戒法。大乘戒法(梵綱經)所說的十重四十 八輕的戒法,三聚淨戒,以及無作妙戒,什麼叫做三聚淨戒呢?一是攝律儀戒。是無惡不斷,乃至一點點的小惡,也要去斷,星星之火也能把高大的須彌山燒光。二 是攝善法戒。是無善不修,不要以爲小小之善而不去做,要知道滴水可成河。三是饒益有情戒,是無生不度,菩薩發大菩提心,萬行繁興,饒益有情;所以稱爲覺有 情,總之是「諸惡莫作,衆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敎。」也就是願斷一切惡,願修一切善,願度一切衆生,這是大乘菩薩戒法,小乘戒法:有優婆塞、優婆夷的 三皈五戒。三皈:第一皈依佛,以佛爲師。第二皈依法,以法爲師。第三皈依僧,以僧爲師,卽是皈依佛法僧三寶;以三寶爲師。五戒:第一不殺生,第二不偸盜, 第三不邪淫,第四不妄語,第五不飲酒。優婆塞意譯爲近事男,優婆夷意譯爲近事女,就是要親覲承事佛法僧三寶。

八關齋戒:在家的善男信女,於一日一夜,能夠受持齋戒,就可關閉諸惡趣門。內容有:一、不殺生,二、不盜, 三、不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不坐高廣大床,七、不着香花鬘及香油塗身。不歌舞伎樂故往觀聽。八、不非時食,卽過午不食。

沙彌、沙彌尼十戒:一、不殺生,二、不偸盜,三、不淫欲,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不坐高廣大床,,七、 不着香花鬘珞,不香油塗身。八、不歌舞伎樂,不故往觀聽,九、不非時食,十、不捉生像,金銀寶物。

式叉摩那,意爲學法女,就是要進求比丘尼戒以前的一段學戒過程中,先受六禁法。第一不淫欲,第二不偸盜。第三 不殺生,第四不妄語。第五不飲酒。第六不非時食。能夠受持這六種禁戒者,以後才可以受比丘尼具足戒。

比丘的二百五十戒。共約五篇戒法。第一、四波羅夷意爲棄。第二、十三僧伽婆尸娑、譯爲初殘。第三、是一百二十 尼薩耆波逸提。第四、八波羅提提舍尼。第五、一百突吉羅。此外加上七滅爭和二不定,共成二百五十條戒。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戒,共約成五篇戒法,第一八波羅 夷。第二十七僧伽婆尸娑、第三二百零條尼薩耆波逸提。第四八波羅提提舍尼。第五一百條突吉羅。此外再加上七滅爭和二不定。共有三百四十八條戒,這是佛在世 時,經常敎導弟子要嚴持禁戒,持戒修身,歸納起來有四句話:「守口攝意身莫犯,莫惱一切諸有情、無益之苦當遠離,如是行者得度世。」菩薩修持清淨戒法,自 然也能度脫一切毀戒犯戒的種種罪惡,所以說佛的弟子一定要持戒修身,能夠斷除煩惱,跳出輪廻。所謂「戒爲無上菩提本,應當一心持淨戒。」

三、忍辱度瞋恨

忍辱度瞋恨:菩薩修忍辱行,能度脫瞋恨之心,古人說:「一念瞋心起,八萬障門開。」因爲瞋恨心是無明業火,我 人瞋心一發,馬上怒火沖天,焚燒起來,就不顧一切,什麼罪惡言行,都可隨之發生。卽把許多業障之門,大開特開,因此犯下了彌天大罪,違反了國法人情,造諸 惡業所以佛說「瞋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心中只圖報復雪恨,不顧傷人害己,把過去所做的一些功德,善事好事,一筆勾銷,統統燒光,付之東流,瞋恨是六種 根本煩惱之一,犯罪可能性大,危害性也就越大,而且我們每個人瞋心習氣最深,大有一觸卽發之勢,所以說我們學佛的人,一定要特別注意,每逢可瞋的環境到 來,要緊緊抓住這個關口。要用最大忍力,不要令瞋心妄動放縱。菩薩修行,利己利人,敎人修忍辱波羅密,可以度脫瞋恨之心,可是忍辱法門,從淺至深,有五種 不同。

一、生忍:就是每當被辱境界到來的時刻,無法囘避,無法抵抗,只好堅強起來把它忍耐下去,但是心裏感到煩惱難 受,十分痛苦,故稱生忍。

二、力忍:我們對於辱境到來,不與他計較,用了最大力量,退一步,讓三分,把它壓了一下,一心念佛名號,仗佛 號能力,把忿恨之心,安定了下來,這就像在水上按葫蘆一樣,不能放手,一放手這葫蘆馬上就要浮了起來,故稱力忍。上述二忍又稱事忍。

(下期待續)

▲Top

法界佛 教總會 Dharma Realm Buddhist Association© Vajra Bodhi S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