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佛城金剛菩提海 Vajra Bodhi Sea

金剛菩提海:首頁主目錄本期目錄

Vajra Bodhi Sea: HomeMain IndexIssue Index

佛說八大人覺經略解

後漢沙門安世高譯
三寶弟子黃可泰講

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欲」是欲望,世人因為不明「緣起性空」及「無常苦空」的道理,所以往往會產生許多憧憬和夢想,經常都會受外境的迷惑而追求或渴望得到一些能滿足自己身體的官能和心理之感受的事物。但人間的一切憂悲苦惱卻不幸地都由此等貪欲而生。

人類的「欲」大致上是對「財、色、名、食、睡」這五種境況的貪求,這五種境況在佛敎裏稱之為「五欲」(五欲亦作:色、聲、香、味、觸)。

我們因追求這五欲而產生了種種的煩惱。追求不到時固然會生煩惱(求不得苦),卽使追求到了也只是種下了未來的苦因而已。這話怎講?譬如男女之間的「欲」,不論男追女,抑或是女求男,追不到時會很痛苦,一朝追求成功了,一雙新人組織了快樂的家庭,在他們的心目之中,那是一件多麼稱心如意的事呢!但今日的結合,不幸地却已註定了來日的別離,因為任誰都擺脫不了死亡的命運。今日之愛戀愈深,明朝分離之苦也就愈甚。我們仔細地想一想,便會知道世界上一切所謂快樂與滿足的事,都莫不如是:它們都是由因緣暫時假合而成的現象,緣生則生,緣滅則滅,尤其是所謂快樂與成功,實是痛苦和失敗的另一面而已,今日不究竟之樂果,就是未來的「苦因」。其道理就如月圓之時就是月缺的開始,在花開的美好之相裏就應同時明白它已隱藏着凋謝之醜態一樣。我們昧於這種假象,所以心裏常有種種貪求。妄想:「好花常令朝朝艷,明月何妨夜夜圓,大地有泉皆化酒,長林無樹不搖錢。」不知欲念愈多愈大,緊接而來的痛苦也會愈深愈切,所以佛說:「多欲為苦」。

「貪欲」是生死的根本。人為什麼會在生死的苦海中頭出頭沒,輪流不停呢?佛敎所說的「十二因緣」可以給我們一個答案。

「十二因緣」就是: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簡單淺白點來說:我們由於前生的無知和愚昧(無明),所以產生了貪欲;由於貪欲的原故,便做了些不應做的事(行);旣種了這惡因,所以就會投胎受生,初投胎時人尚未成形,只有一種混沌之識(識);在母胎中身心慢慢孕育(名色);到快出娘胎時,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都具備了(六入);出世之後,眼根能看,耳根能聞,鼻根能嗅,舌根能嚐,身根能觸,意根能生判別之力,憑着這六根就能與外界接觸(觸);其後年齡漸長,到孩提時,對世間的苦樂境界能有所感受(受);到了十四五歲以後就會對一切美好的事物,包括對異性生出愛戀之心(愛);既知貪愛便會去追求,希望得到它們(取);這種無明的貪著之心又成了來世的因(有);旣有了因就又要在未來投胎受生(生);有了生就會慢慢地衰老,死亡(老死)。

這十二因緣像一個環般週而復始,沒有了期,使我們在「生死疲勞」中永不能休歇解脫,究其原因,就是「從」無明的「貪欲」而「起」。若想跳出這生死的輪廻之外,就要用大智慧來破除了這個無明,明白了這世間的一切都是虛幻不實的暫時假象,並不值得我們去執著而生出無限的苦惱;若我們能囘頭是岸,減「少」貪「欲」,清淨「無為」,「身心」便能得到解脫和「自在」。

「無為」並不是叫我們什么都不為,而是叫我們雖修了一切的善行,度了一切的衆生,但心裹不要去執著它,要無求無住,行所無事地去做善事、度衆生。

就譬如你見到了有一個嬰孩在地上爬,前面有一口井,他快要爬到井上,就要掉到井裏去了。那時,你自性中的惻隱之心就該自然而然地生出來,馬上跑前去把這嬰孩抱起,而不應先在心裏想:「這是一個做好事的機會,為了要做功德,所以我應該去抱起他。」甚至在你抱起了他以後,也不應在心裏洋洋自得,以為剛才你已做了一件好事。假如你這樣想,這就是有為的心,以有為的心來做功德並不是眞正的功德。試問假如這件事沒有功德你肯不肯去做呢?如果沒有功德你就不去抱起他,那麼你的心術就是不正,你就是沒有慈悲惻隱之心的人了。

同樣地,我們佛敎徒修一切的善法,行一切的善事,都應從自性中流露出慈悲的心,以毫無冀求的心來做,當做之時心裹不生功德的想,事後亦不去憶念它,這就是「無為」。金剛經上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菩薩聖賢果位的差別,並不在他們修道日子的長短,也不在他們布施功德的多少,而是在他們對這「無為」法能有多少體會和實踐而分別的。

(下期待續)

▲Top

法界佛教總會 Dharma Realm Buddhist Association© Vajra Bodhi S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