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佛城金剛菩提海 Vajra Bodhi Sea

金剛菩提海:首頁主目錄本期目錄

Vajra Bodhi Sea: HomeMain IndexIssue Index

佛說八大人覺經略解

後漢沙門安世高譯
三寶弟子黃可泰講

香港黃可泰居士,十一歲皈依三寶,法名果君,性好佛,讀書勤學,上下學時必至佛寺,禮佛誦經,方肯回家,溫習功課。對於中國文化經史之學,頗有心得。讀高中時,於華僑日報論文比賽,名列前茅,對於佛學經典,時常涉獵,數十年事理暢通,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於十四歲時,曾畫達摩祖師聖像,題云:「你看這個是誰?人道達摩老祖。自西天飛錫東土;面壁一坐九年,明心而又見性,原來沒事找事作。」

前講解金剛經,深入淺出,甚獲聽眾悅服,獲益良深。此時,講解「佛說八大人覺經」發揮佛教眞義,理論詳明,辯才無礙,言言顯道,句句闡微,佛光普照,法雨均霑,普力雲天,草木蒙潤,特整編成冊付梓,用享同修,書成,索序於衲,略贅數語,為序

宣化上人於一九八八年地藏菩薩聖誕紀念日序於三藩市金山聖寺

☆    ☆    ☆    ☆    ☆    ☆    ☆    ☆

佛說八大人覺經

這部經的題目共有七個字,其中包括了「通名」與「別名」,又包括了「人」「與法」。「經」字是通名,凡佛所說的一切大、小乘經典皆名為「經」。「佛說八大人覺」這六個字是別名,卽是本經的專有名字,有別於其他的經典。

一切佛經均以人、法、喻三種方式來立題,而三者當中又分單、複及具足之不同總共為七種方式。茲列表舉例如下:

     人———如佛說阿彌陀經等

單三   法———如涅槃經等

     喻———如梵網經等

     人、法—如文殊問般若經等

複三   法、喻—如妙法蓮華經等

     人、喻—如如來師子吼經等

具足一——人、法、喻——如大方廣佛華嚴經等。

本經是以複三中的「人、法」方式來立題,因為「佛」是「人」,而「八大人覺」是法。

「佛」是梵語「佛陀」的簡稱,譯作「覺者」,乃「自覺」、「覺他」和「覺行圓滿」三種意義的總稱。「佛」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通號,而現在所說的,是指我們娑婆世界的教主釋迦牟尼佛。什麼是「覺者」呢?覺,就是不迷——不再為宇宙、人生的一切紛紜之現象所迷惑,「迷」,在佛敎裏也稱作「無明」,無明就是不明,眾生因為對宇宙、人生的種種現象不了解,所以時常會做出一些胡塗的事而受到種種不同的果報。佛是已覺悟了,而再不會做胡塗事的眾生,而眾生就是未曾覺悟的佛。釋迦牟尼佛本為印度迦毘羅國的王子,因要徹悟宇宙人生的真諦,因要了生脫死,救度眾生,遂於十九歲時,毅然捨棄王子的尊榮,出家學道,飽歷艱苦,終於有志者事竟成,在三十一歲時,於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而頓悟了宇宙人生的眞理,明白了宇宙萬有的現象,無非緣起性空,知道了一切眾生均和諸佛一樣有個不生不滅的常住眞如本性。

佛悟道後說法度眾生四十九年,八十歲時於娑羅雙樹下入涅槃。一切佛經經題均冠以「佛說」二字,卽指明該等經均為本師釋迦牟尼所說,而本經亦不例外。

「自覺」:就是外覺一切諸法 (宇宙人生萬有之現象) 緣起性空 (因和緣湊合起來才產生各種不同的現象,故各種現象是原本空無自體的) ;內覺一切眾生均有常住不變之如來德性。「覺他」:就是以先覺覺後覺,眾生不明這種緣生性空的道理,妄認宇宙人生的各種現象為實法,強執四大五蘊假合的幻軀為眞我,迷戀執著,從而產生了種種的憂悲苦惱,不能解脫。佛陀是覺者,他不忍自己已覺悟自在而捨棄仍在苦海中沉淪的眾生不顧,故仍化身千百億,到諸世界中去將自己已悟到的眞理,和盤托出,一一啟示他們,要使一切的眾生均能同樣地覺悟,同樣地得到解脫和安樂。「覺行圓滿」:就是把「自覺」與「覺他」這兩種功德都辦到究竟圓滿了——自覺則慧滿,覺他則福滿,能夠做到這樣三覺俱圓的境界,則名之曰佛。

「說」:是講解的意思,是暢悅所懷地用言語來表理達意,以語言文字來闡述這八大人覺的道理。

「八」:就是八種眞理和方法,這八種眞理是凡欲修行成佛的人都必須明白的道理,這八種方法也是修行成佛的善巧方法。

「大人」:這裏所指的不是世俗所說有別於小孩子的成年人,也不是指達官貴人或豪富有勢的人士。在中國的儒家而言,大人就是小人的反面,稱為君子。小人是不明事理的人,而君子則是那些尊德性,道學問的有德之士,在中國的四書五經裏,有關君子的定義俯拾皆是。譬如:「君子上達,小人下達」,「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則反是」等等。但儒家所說的君子;他們的所知所見仍囿於此一小小之世界的範圍,他們雖寄迹於宇宙之間;但不能揭開宇宙之奧秘,他們雖暫存於人世,但不知人生究竟從何而來,人死後又實從何而去。人間為什麼會有吉悔凶吝,為什麼會有窮通壽夭,賢愚不肖;成敗得失?這種種宇宙人生和社會的錯綜複雜的問題,卽使賢如孔子,他亦只說了一句:「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六合之內聖人論而不議」便算交待過了,他亦沒有為後世提供一個圓滿的答案和徹底解決的方法。

本經所說的大人,是那些比儒家所說的大人或君子更超卓的聖者,他們甚至比那些雖能自利而不願利他,雖能自覺而不願覺他的小乘聖人更邁出了一大步。這裏所說的大人,是指那些已發菩提心,要學佛那樣自覺和覺他的菩薩。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翻譯成中文,是「覺有情」,或「大道心之眾生」的意思。一般人所知道的菩薩,就是觀音菩薩,地藏菩薩等,不錯,他們都是菩薩,因為他們已能自覺,又能發菩提心,有無量的慈悲大願,要普度一切的眾生。但佛教是主張平等的,在佛教裏,誰能像他們那樣發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都叫菩薩。你若是發心要自覺,要覺他,要利益救度一切眾生,那麼你也是菩薩,不過在你未眞正覺悟前,只能稱做初發心的菩薩,或是才有信的菩薩。因為菩薩們按照他們的修持和對無為法的體會而分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妙覺等不同的階位。但其共通點是均發了菩提心,所謂菩提就是「覺」,就要自覺和覺他。菩薩們修一切的善法,行一切的好事,其目的都不離一個「覺」字,一般人做功德,行好事,無非是求福報,但應知這些福報也是因和緣湊合而成的幻相,並無實體的,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們若執著這些幻相,卽是還未曾了解緣﹙轉下期﹚

▲Top

法界佛教總會 Dharma Realm Buddhist Association© Vajra Bodhi S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