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地觀經云:「奢摩地」此云止,即定也。「三摩」此云觀,即慧也。「禪那」此云靜慮,即定慧不二也。止者,停止之義,停止於諦理不動也,此就能止而得名;觀者觀達之義,又止息之義,止息妄念也,此就所觀而得名。又貫穿義,智慧心用以穿鑿煩惱而殄滅之,此就所觀而得名。
若就所修之方便而言,則止屬於空門,真如門,緣有為之事相,而發達智解也。若就所修之次第而言,則止在前,先伏煩惱;觀在後,斷煩惱,證真如。蓋止伏妄念,譬如磨鏡,磨已則鏡離諸垢,(如斷惑)能觀萬象,(是證真)。是即觀也。若真止真觀,混然不二,以法性湛然是止,法性常照是觀。真觀必寂然,故觀即止也,真止必明淨,故止即觀也。
禪宗修止之法有三:⑴繫緣守境止,繫心於鼻端臍間使之不散也。⑵制心止,隨心之所起,便制之使不馳散也。⑶體真止,若隨人心之所念,知一切法悉由因緣而生,無有自性,則心不取諸法,而妄念自止,是體真而息妄念,故曰:體真止。見小止觀。
守培老法師全集中,有大學釋釋全篇,以佛教立場及透劈的佛教觀點,大學一書中,止觀問題的提示,闡述了大學書中精萃綱領,會儒釋於一堂,融理事而雙彰。大學綱領道理在那裏?「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所謂明明德者,明了悟義,對迷而言,大學的工夫全在明,明即慧也。「明德」即我人本具之覺性,覺性靈明,廻光普照,以明為德,故曰:明德。此明本來自具,個個不無,在聖不增,在凡不減。
其次在「親民」同本共源曰親,民謂眾人也。同氣連枝為親,不知眾生,同一生源皆親也。是以明明德後才知親民。迷明德者,迷己而為物,己物各別,故疏也。明明德者,悟物皆為己,己物同體故親也。以物我一體故,無我無人,眾生有苦即我苦,眾生有痛即我痛。眾生饑寒,即我饑寒,是故佛度眾生,無微不至,無有己時,乃至忘身濟眾皆出自然。
再次「在止於至善」。止謂終止,至極也。即止在極好處,善者:拔苦與樂,利人之稱也。至若拔濟世間負窮,是為人天之福,有漏之因,非真善也。真善者,必須止於極好處,無以復加也。必須如佛,以慈悲心,拔眾生苦,與眾生樂,若利一國不利他國,非至善也,若利一世界,不利他世界,亦非至善也。若利一切世界,不利畜生,亦非至善也。若利一切世界有情無情,而不令入無餘涅槃,亦非至善也。必須度盡一切眾生,心外無一法,更無有法,使我心生動念,是為至善。若度眾生,而未到無餘涅槃,功德未盡,不名至善,尤有善可加也。若是度盡眾生入無餘涅槃,是為親民之止處,佛道如是,無以復加,是為至善。儒教親民,雖不如此說,而以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為善法,以天下平為善之止處,須知天下平即佛教度盡眾生時也。
以上三在,為大學之道,道由路也,三者在止於至善(無生)此為學者入道的終極目的。亦即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亦即將來安身立命處,悟入生滅法,證無生法忍時也。偈云:「若人生百歲,不聞生滅法,不如生一日,而能得聞之。」大道之旨已知,大道方法已明。第一要知學道止處,若不知止,猶如水上之萍,隨風東西。若以心外無生滅法,為決定之止處,則一切境界不能動其心,所謂遇好非好,遇惡非惡,稱讚不喜,毀罵不瞋,八風不動,是為知止而後有定也,有此定時,雖處十字街頭,心亦無所亂,知境非境故。經云:「諸佛常在定,無有不定時。」是為真定也,在此真定中,囘顧一切境界,無不是水月空花,更無可瞋可喜的煩惱,所謂靜而後能安也,以心安於此故,必明明不昧於此,不忘於安處,故曰:安而後能慮,慮即不忘義,凡夫心念念不忘於聲色,隨聲色變易,時時薰染自性,由因感果故,凡夫生生受生死之苦果。聖人時時不忘於覺性,即時時以真如薰染自心,由因感果故,聖人念念趨向於真如覺性,成無上菩提,是為慮而後能得。從止至得,是為修行此道本末次第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