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佛城金剛菩提海 Vajra Bodhi Sea

金剛菩提海:首頁主目錄本期目錄

Vajra Bodhi Sea: HomeMain IndexIssue Index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義  

眞禪

(接上期)

。六根與六塵之境互相涉入,故名為「入」。此十二法,是產生心和心所之處,故亦名「處」。

十二入中,眼、耳、鼻、舌、身五根和所對色、聲、香、味、觸五塵境,這十入是色法,相當於物質現像。意入是心法,相當於精神現象,法入是意根所對境,其中一部分是心法,如意識所構造的名言概念等。另有一部分名「法處所攝色」,有五種:一極略色,極微小的物質,非眼、耳、鼻、舌、身五識所能感知;二極迥色,相隔極遠,非眼識能見;三受所引色,卽無表色;四遍計所起色,由意識所幻現的五根五境等影像;五定所生自在色,禪定中所現的色、聲、香、味、等境,這五種色,都是意之所緣,故屬法處攝,名「法處所攝色」。

這十二入,不過與五蘊開合不同而已。空中無五蘊,自然也無十二入。

三無十八界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加上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名「十八界」。

「界」是「種類」之義,十八界卽十八種類,這十八種類攝一切法。

眼、耳等六根,色、聲等六塵,和十二入同。眼根和色塵相對,生起眼識,名眼識界;乃至意根和法塵相對,生起意識,名意識界。這十八界中,五根五塵為色法,法界一部分是心法,另一部分「法處所攝色」是色法,意界和眼識等六個識界是心法。

這十八界,不過與五蘊,十二入開合不同而已,空中無五蘊,十二入,自然也無十八界。

四無十二因緣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這十二法,互為因緣,像鏈條一樣,一環扣一環,名為「十二因緣」。無明,是過去世的一切煩惱,主要是愛,行,是造作,由煩惱故,造作善惡諸業,名「無明緣行」;識,是妄識,造作善惡諸業已,由業力牽引。一念妄識投入母胎。名「行緣識」,這是入胎時;名,是心法,指意根、色、是色法,身是身根,識托母胎後,就會生起身根和意根,名「識緣名色」,這是住胎時;六入、是六根,胎兒在母胎中,具有身根和意根後,漸漸具足眼、耳、鼻、舌諸根,此時六根完具,名「名色缘六入」,這是胎兒將生時;觸、指初出母胎時,六根與外境接觸後,由此發生觸覺,名「六入緣觸」,這是初生時;受、是感受,指六根與外境接觸後,漸能生起苦、樂、不苦不樂等感受,名「觸緣受」,這是童年時;既有苦、樂、不苦不樂等感受,隨之而生起愛與不愛的感情,名「受緣愛」,這是青年時;于五欲諸境貪愛不舍,便廣遍追求,名「愛緣取」,這是成年時;貪著五欲諸境故,造善惡業,(轉下期)

▲Top

法界佛教總會 Dharma Realm Buddhist Association© Vajra Bodhi S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