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佛城金剛菩提海 Vajra Bodhi Sea

金剛菩提海:首頁主目錄本期目錄

Vajra Bodhi Sea: HomeMain IndexIssue Index

妙法蓮華經淺釋 67 (第三品)

姚秦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 奉詔譯
美國妙覺山萬佛聖城宣化上人講述
弟 子   鄧 麗 薇  記錄

汝舍利弗 我為眾生 以此譬喻 說一佛乘
汝等若能 信受是語 一切皆當 成得佛道
是乘微妙 清淨第一 於諸世間 為無有上
佛所悅可 一切眾生 所應稱讚 供養禮拜
無量億千 諸力解脫 禪定智慧 及佛餘法
得如是乘

釋迦牟尼佛告訴舍利弗尊者,我為眾生說以前種種的譬喻,闡明彼等以前所修者為權法,今令彼等知悉大乘佛法,應信受一切人皆堪成佛。此微妙佛法,祗要有信心即可成就,不用修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唯一佛乘是世間無上法門,此乃佛最歡喜的法門,應稱讚這法門,供養妙法蓮華經,禮拜大乘佛法。無量功德,佛十智力、八解脫、諸禪定及智慧和佛其他法門,往昔必須已修無量功德,才得這殊勝因緣,能值遇大乘佛法。

令諸子等 日夜劫數 常得遊戲 與諸菩薩
及聲聞眾 乘此寶乘 直至道場 以是因緣
十方諦求 更無餘乘 除佛方便

以「日」譬喻令一切眾生得佛真實智慧,「夜」譬喻 眾生仍有煩惱未除無明。一切眾生在大通佛已得佛教化,常修習大乘法。與一切菩薩、聲聞、緣覺眾,都依照大乘佛法修行,乘此寶乘,到達菩提覺道而成佛。以是因緣,到十方尋求,更無一法可比此法更高,其他者,乃佛之方便法門。

告舍利弗 汝諸人等 皆是吾子 我則是父
汝等累劫 眾苦所燒 我皆濟拔 令出三界
我雖先說 汝等滅度 但盡生死 而實不滅
今所應作 唯佛智慧 若有菩薩 於是眾中
能一心聽 諸佛實法 諸佛世尊 雖以方便
所化眾生 皆是菩薩

釋迦牟尼佛告訴舍利弗尊者:「你們一切眾生、一切菩薩、聲聞、緣覺、比丘、比丘尼發菩提心者,皆是吾子,我為汝父。你們已生生世世無量無邊大劫,為三苦、八苦、無量諸苦所煎燒。我則時刻救拔,令眾生超出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我雖先用權巧方便說你們都已得滅度,可是僅斷了分段生死,未了變易生死.按實法而言,你們仍未真正得到滅度。如今你們應學佛的智慧,修真實法。若有菩薩在大眾中,能專一其心,聆聽我所說的真實法門,此乃諸佛實智所說之法。方便法門其實為真實法門而設,故你們應廻小向大,修菩薩行。」

若人小智 深著愛欲 為此等故 說於苦諦
眾生心喜 得未曾有 佛說苦諦 真實無異
若有眾生 不知苦本 深著苦因 不能暫捨
為是等故 方便說道 諸苦所因 貪欲為本
若滅貪欲 無所依止 滅盡諸苦 名第三諦
為滅諦故 修行於道 離諸苦縛 名得解脫
是人於何 而得解脫 但離虛妄 名為解脫
其實未得 一切解脫 佛說是人 未實滅度
斯人未得 無上道故 我意不欲 令至滅度
我為法王 於法自在 安隱眾生 故現於世

若人缺乏智慧,深著愛欲。有見惑和思惑,見境界而著迷,即見惑。心不能辨別是非,仍反覆思量,即思惑。佛為此等眾生說生滅四諦法。(一)苦諦:眾生以苦為樂,現聽聞佛說苦諦,心生歡喜,但覺得此法是從未曾有的妙法,是千真萬確的妙法。(二)集諦:若有眾生不知苦本——即集諦,集是苦的因,苦是集的果,集即二十六種煩惱。根本煩惱有六種,隨煩惱有十種,中隨煩惱有二種,大隨煩惱有八種,共二十六種煩惱。這二十六種煩惱是苦的因,因為眾生不能暫捨此等煩惱,故佛為彼先說方便法門。「集」的主因是貪欲,不知滿足,常貪得無厭,猶如人身無一文,希望有一百塊錢,得到一百塊錢又希望有一千塊……一萬塊,以為有一萬塊錢時可以退休,可是,到時又通貨膨脹,錢幣貶值,遂感覺一萬塊錢不足以供退休後開支,又希望十萬塊,甚至百萬塊錢,可是未得到一百萬塊錢,已嗚呼哀哉!到死時仍未達到理想。故人有貪欲就生苦惱。(三)滅諦:欲滅苦,先除貪欲。無貪欲,卻是除去苦的根,苦亦無所依止,諸苦滅盡名為第三諦。 (四)道諦:欲得滅諦必須先修「道」,即是第四諦。解除一切苦的束縛,即得世間解脫。人要看破放下,才得解脫。人雖然仍活著,若能視一切已死,不為這臭皮囊做奴隸,視一切皆虛妄,無所執著,就得解脫。我常說 EVERY THING'S OK!即一切也可得,既然一切無問題是否已得解脫呢!無所執著,猶如虛空一樣,能無所束縛。不貪名,就是名解脫;不求利,就是利解脫。名利皆解脫,還有甚麼束縛呢?

雖說苦集滅道法可得解脫,其實猶未得真正解脫,因祗了分段生死,但未了變易生死。有變易生死,仍未得解脫,故佛說這類人,未得真實滅度。佛說明其意,因不欲彼等未得真實受用,而令之得滅度,佛又說我是諸法之王,在法中遂意自在,欲令眾生得安穩,得究竟的解脫,所以出現於世。

汝舍利弗 我此法印 為欲利益 世間故說
在所遊方 勿妄宣傳

釋迦牟尼告訴舍利弗,同時告訴當時一切眾生,也包括我們現在一切眾生,及一切弘揚佛法的法師:我以此尊貴的實相法印,證明一切眾生都可成佛道。為利益所有眾生,利益世間(有情世間、器世間、正覺世間),故說法華經。法華經是至尊至貴之法,故不可隨便說,必須對機才堪說法。一般人根性膚淺,不能接受上乘妙法,若對彼等說法華經,不僅不能接受,更生毀謗。為免其毀謗上乘妙法而墮地獄,所以唯有對大乘根性的人,才可說法華經上乘妙法。

若有聞者 隨喜頂受 當知是人 阿惟越致
若有信受 此經法者 是人已曾 見過去佛
恭敬供養 亦聞是法 若人有能 信汝所說
則為見我 亦見於汝 及比丘僧 并諸菩薩
斯法華經 斯法華經 為深智說 淺識聞之
迷惑不解 一切聲聞 及辟支佛 於此經中
力所不及 汝舍利弗 尚於此經 以信得入
況餘聲聞 其餘聲聞 信佛語故 隨順此經
非已智分

釋迦牟尼佛說:「若有聽聞法華經,能隨喜頂受,應該知此人乃『阿俾跋致』(梵語,中譯為「不退轉」),當知此人是菩薩發心,已得三不退轉。若有人信受,此法華經大乘法者,這人在過去生中曾見無量諸佛,並能恭敬供養,種下善根種子。若有人能信受法華經之道理,就如同見佛一樣。」在唐朝,天台宗智者大師讀誦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時,述及藥王焚身供佛,「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此時智者大師即入定,看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從此得一旋陀羅尼。得法華三昧,開無量無邊智慧,故佛說能信受法華經就是見到佛,也見舍利弗尊者,及一切比丘僧,並且見一切法華會上諸大菩薩。故此法華經唯有對深般若智慧者可說。若淺見之士、愚癡的人、脾氣暴燥的人,聽聞法華經,即大發雷霆,大惑不解。一切聞四諦法開悟的聲聞人,及辟支佛(生於有佛在世時,叫緣覺。生在無佛在世時,叫獨覺),修十二因緣而悟道者,彼等均不夠力量弘揚妙法蓮華經。你是大智舍利弗,你是聲聞乘中之佼佼者,你對法華經尚要略作思惟才信受,何況一般聲聞乘人呢?其餘聲聞乘人,由於聞佛說妙法蓮華經,縱然不明白其中道理,也會信受。然他們信受,並非出於本有智慧,而是因為隨順佛說,故信受此經妙理,逐漸智慧也會自然而生。

又舍利弗 憍慢懈怠 計我見者 莫說此經
凡夫淺識 深著五欲 聞不能解 亦勿為說
若人不信 毀謗此經 則斷一切 世間佛種

佛又謂舍利弗,「憍」是驕傲,「慢」是輕慢,自視甚高,自覺一切也比人強。「懈怠」即鬆懈怠惰,無勇猛精進心。人若執著於「我」相,才會「憍慢懈怠」,對此等人莫說妙法蓮華經,因此等人就是聽聞妙法華蓮經的道理,亦不會躬行實踐,故不用對之講說此經。凡夫見識膚淺,缺乏智慧,祗貪著財、色、名、食、睡五欲,此五欲是通達地獄的五條路徑。色、聲、香、味、觸也是五欲,也不可貪著這五欲,因貪著於五欲,故聽法華經也不明白。

世間一般人都嚮往崇高的聲譽,佳餚美食,也喜歡多睡,聽到法華經中說:「勿貪此五欲」,當然不會相信。 若人不信加以毀謗此經,則斷世間一切佛種。斷佛種即生地獄種子,將來即墮地獄,所以我們先講楞嚴經,繼之講法華經,因無大乘根性的人,是不能信受法華經中之上乘妙理。

(下期待續)

鎮江江天禪寺 博湛

仰慕金山心已久 結跏禪堂參話頭
護寺法海今猶在 方丈慈舟振禪修
寺裏藏山起高樓 樓上遊人吟南州
喜有寶殿基礎成 憾慨中外共添油

▲Top

法界佛 教總會 Dharma Realm Buddhist Association© Vajra Bodhi S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