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誦律,由名可知是經過十次的讀誦而結集,故稱十誦,共
六十一卷(兩萬字成一卷)。內容與四分律、五分律等比較,組織上稍有不同:
俱舍彌法—有
比丘在俱舍彌國起諍論,佛為彼平息諍論所說的法,結集成俱舍彌法。(瞻波法,波茶盧伽法亦如是)。
卷一至卷三十
五,為第五誦。卷三十六至卷三十七,為雜誦調達事(調達卽提婆達多,是一位不守規矩的比丘)。此部分非正式詮戒,亦非正式羯磨,故稱雜事。
學毘尼(戒律)是出家和在家佛教徒應盡的義務,而不是負擔,也是成佛之道。在大般若經第十分說:「一切
有情眞調伏性,卽是無上正等菩提;亦是般若波羅蜜,亦是諸佛一切智智。」為什麼引這段經文?因為怕有些人誤會講出家和在家戒是屬小乘之律,與我們學大乘法
的沒有關係。
一
切有情眾生,「眞調伏性」,卽是調伏身口意三業:勿起不好的念頭,勿說不好的話,勿作不好的行為。為什麼要設這種種限制?主要是調伏。境界當前,如酒色財
氣名利等世相,都足以令我們失去正念,而與戒律不相應,所以我們需要調伏。戒律本來翻譯為調伏。如何調伏?要提起我們現前的正念,卽是眞調伏性,來調伏不
正當的思想和行為。此眞性就是實性,也就是實相。實相是無相,我們皆具足此眞心和眞性。所以我們能調伏一切不正當的行為及思想,就能修一切善法,而成就佛
菩薩的道業。當一念調伏眞性生起,把一切不善的事物止住,這一念的眞性(眞心,實相),卽是成就無上正等菩提,所以我們受了出家戒後,若毀戒就像打了敗
仗,而讓境界得到勝利。若能提起正念而調伏,卽是正等菩提。
此眞性,就是般若波羅蜜,也就是智慧到彼岸。但這一念不是說立刻成佛,到達般若波羅蜜了,這尚不是永久的。
能
生起調伏事物的正念,就是一切諸佛的正等智、根本智、後得智,若能念念不斷,長時間的正念現前,就越接近佛菩提,成就佛的一切智智。明白此道理,可以知道
「心佛眾生,是三無差別」。心起正念,當下就能成佛。淨土宗說:「卽心是佛,卽心作佛」。若能融會貫通,學經就有味道了。學戒也知道調伏自己的身心,尊重
自己,尊重戒法。在日常生活中,一切事物上,若能運用正念來調伏境界,就是眞正的持戒。
希
望能閲讀的法師和同學們,要多讀經、多看經、多研究律藏,譬如中國的五大部律藏,若能多讀,自然能融會貫通。
※
※
※
現
節錄大智度論龍樹菩薩禮請三寶偈頌:
「智
度相義佛無礙,智度大海佛窮底, 智
度相義佛無礙,稽首智度無等佛。」
大
智度論是解釋摩訶般若經三十卷,因其經文內容深奧,故十四代祖師龍樹菩薩造大智論一百卷而釋之。摩訶般若經專講般若(智度),修道人以菩提為因,大悲為
根,方便為究竟。如何令悲愍心和菩提心得到圓滿?就要修六度萬行。大般若經專講智度的大道,唯佛是究竟的善來人(在當時印度僧團中,以「善來」為歡迎之
辭),佛已窮盡智度大海的底源。在智度的相義,佛是無礙的。因此稽首頂禮無上無等的佛陀。
「有
無之見滅無餘,諸法實相佛所說, 常
住不壞淨煩惱,稽首佛所尊重說。」
大
德法師在講解一部經,或造一部論,都先頂禮三寶;先頂禮於佛,然後頂禮佛所說的法。佛所說的法,都是爲除去有無二見,然後才能見諸法實相。般若經是佛所
說,而戒亦是佛所說。佛在世我們以佛爲師,佛入涅槃後以戒爲師,由戒生定,由定發慧。而佛所說常住不壞的法能清淨衆生的煩惱,故我們要頂禮佛所說法。
「聖
衆大海行福田,學無學人以莊嚴, 沒
有愛種永已盡,稽首真淨大德僧。」
此
偈頌是稽首大德僧,爲什麼要頂禮大德僧?因爲聚集聖德的僧衆是衆生之福田。佛教中有聖僧、凡僧。佛在世時,有證四果(無學人)、三果、二果、及初果。有學
人是指證三果以前,四果是無學人。佛在世時,證得四果阿羅漢者很多。譬如在此法會中,各人有各人的因緣和善根,能在車上念佛號不斷,又能三步一拜,禮拜三
寶,實在稀有難得!在表面上看來如凡僧,而實際上誰是聖僧亦不得而知,所以僧團是衆生種福田之所在。證果的聖人,不再受後有之色身,了生脫死,斷除貪愛世
間的種子,後報亦不受,我所及我所有,包括一切事業、資產,出家修道弘法需有道場,這些亦都捨去。證果聖人不受後有,種種功德完全住在佛法上,故在一切大
衆中,僧寶爲最上,堪爲世間的福田,故我們要稽首真淨大德僧。
在
華嚴經的普賢行願品十大願王。「禮敬諸佛,稱讚如來… …」,主要的大願是隨時隨地要恭敬三寶。
(下
期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