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邊光,言其照徧宇宙,無有邊際。無礙光,外面沒有雲霧河山的障礙,裏面沒有業緣煩惱的纏縛。無對光,沒有與
他相對等
的身光。炎王光,光明體中最尊最高者。清淨光,對外界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無所貪染,進能對治眾生之貪欲。歡喜光,對一切逆境、患難、貧賤、疾
病,侵擾等無有瞋念。進能對治眾生之瞋恚。智慧光,善惡邪正一切不癡,且能對治眾生之愚癡。不斷光,煩惱罪障永滅無餘。難思光,威德廣大,不可思量。無稱
光,諸佛讚歎,窮劫不盡。超日月光,日月能孕育萬物而不能化生淨土九品蓮華,月光能徧印千江萬流,卻照不到西方蓮池八功德水。只有阿彌陀佛的光明超而過
之,無所不能,所以稱為超日月光佛。
阿彌陀佛光明無量無邊,超逾十萬億佛土,當然照到我們娑婆世界的濁惡眾生,不論晝夜常有佛光照觸,不過我們凡
夫肉眼不能見到,以為並無佛光相照,自己作意與阿彌陀佛疏遠而已。
第十三願 壽命無量
設我得佛,
壽命有限量,下至百千億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覺。
〔語譯〕:假如我成了佛,我的壽命如果有所限量,至少為百千億那由他劫的話,我寧願不取正覺。
〔解釋〕:第十二願及第十三願是阿彌陀佛的佛果功德。壽命者涅槃之果德。
以世間法來說,一個人從生到死,一期果報之身軀,其生滅期限,有壽有夭,各人長短不一,
然皆為有限。
以出世間法言:佛有法身、報身、應身三種身體。也可以說有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等流身四種身。其壽命都是
無限量的。
阿
彌陀佛又名無量壽佛,「無量壽」是彌陀本體之勝德,無可對待。不僅其法身、報身壽命無量,其應化身壽命亦無限量。法藏比丘所以發此願者,並非貪生怕死,自
求福報,實有鑒於一切眾生舉心動念無非是業,若非佛出世,不能究竟化度。設如沒有佛常住世間,朝夕說法,縱或一時化度總不能普及。
娑婆教主釋迦如
來,示現人世八十年,即於雙林示滅。正法在世,眾生聞教證悟,其數甚多;到了像法利根上智者尚能證悟,鈍根無智者鮮能明達佛法最上乘義。迄今二千九百多年
法末之時,五濁惡世但有教理而無行證,弱肉強食,人面獸心,而人生如石火電光,須臾即滅,若不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隨業受報,愈深愈劇,苦海無涯無邊,何時
出離?
幸得阿彌陀佛慈悲大願證得無量光、無量壽,永遠正法住世,永不捨離眾生。所以這二願是十分重要的。
第十四願
聲聞無數
設我得佛,
國中聲聞有能計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眾生悉成緣覺,于百千劫悉共計較,知其數者,不取正覺。
〔語譯〕:假如我成了佛,在我的佛國中聲聞,有人能計其數量,甚至三千大千世界的眾生都成了緣覺,他們合在一
起共以智力神通計算,經歷了百千劫尚不能知其數量多少,如能知道我國中聲聞數量的話,我寧願不取正覺。
〔解釋〕:聲聞卽現世聞佛說四諦法(苦、集、滅、道)的聲教而入道,證得阿羅漢果者。
還有一種利根的人,由十二因緣法而自覺入道,名為獨覺,或緣覺,又名辟支佛。
西
方極樂世界的聲聞,不同于娑婆世界的小乘聲聞。經中常斥娑婆聲聞為焦芽敗種,因其自度而不度眾生,沉空滯寂,執著有餘涅槃。極樂世界的聲聞乃不定性聲聞,
親近佛菩薩,一經彈呵卽逈小向大,如同法華會上十六大阿羅漢,如迦葉、舍利弗、目犍連、阿難等皆蒙佛授記,當來皆能成佛,於其佛土說法轉法輪,廣度眾生,
同證佛道。
本願中所說聲聞是針對兩層意義而說:一、脫離輪迥,二、神通自在,並非自了之意。一日三時親近佛菩薩豈有只求
自了,不度眾生者。
第十一願中「必至滅度」,是說往生者,皆能證得住位以上的菩薩位。所以本願中不再標明菩薩的無量無邊,只談到
聲聞。其實往生西方的人,都能證得大阿羅漢果或菩薩位,其數無量,阿彌陀經可以為證:
「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是大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諸菩薩眾亦復如是。」
三
千大千世界,就是上自非想非非想天,下至無間地獄,圍以三百六十萬由旬﹙一由旬為四十里﹚之小鐵圍山,名一須彌界,亦名一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名一小千
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名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名一大千世界。因包括小千、中千、大千這三個千,故稱「三千大千世界」。我們娑婆世界,就是一個三
千大千世界,外有大鐵圍山環繞,高與色究竟天相齊,設若其中所有眾生全部變成緣覺,共同計算,經歷一劫、二劫乃至百千劫之長時,猶不能計算出極樂世界聲聞
的數量。
第十五願 眷屬長壽
設我得佛,
國中天人壽命無能限量。除其本願修短自在。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語譯〕:假如我成了佛,在我佛國中的人和天,他們的壽命都同我一樣無能限量,除非他要發願為到他方度生,壽
命長短隨他自在,如果不是這樣的話,我寧願不取正覺。
〔解
釋〕:眾生的痛苦莫大于「生」,修道之魔障,莫甚于「死」。因為生必有死,生就是死的因,死後必又再生。所以要求不死,必先無生,要求無生,必先往生。西
方淨土往生的人,都是由蓮華化生,不由父母胞胎,所以清淨莊嚴,壽命無量。「無量壽」就是不死,也就是能夠不生了。不生不死就是大涅槃、大解脫。
通
常凡夫修成佛道,非經三大阿僧祇劫不能完成。人壽有限,活到百歲者甚少,縱然人壽八萬大劫,仍不足一大阿僧祇劫的萬分之一。如此修道就需要一生、二生甚至
無量生,繼續地修行,逐漸積功累德以至成功。奈何一切眾生,舉心動念無非是罪,多生以來罪業也積累了不少,冤孼也攀結了一些,如何抵償?如何了結?或許罪
多于功,沉淪惡道,愚癡顛倒,如何再修?
再說一切眾生,一經隔胎,每多退轉,渾忘前生之事。照天台宗六卽位言:「觀行卽前,莫不隔生卽忘。」譬如
一人辛勤修持,積累不少功行,等到轉胎,完全忘記前生之事。今生若是幸運再遇善知識,重聞佛法,頓啟宿因,遂卽皈依修行,但那時人生或已失去了大半,精力
衰竭,風燭殘年,一旦無常之遽至,又不知道生死巨浪飄泊何處。如果不幸未逢善知識,數十年經營生計,利己損人,飲食男女等種種貪欲,隨時隨處無非障道之因
緣,妻子家庭盡是纏身之枷鎖,造種種業,結種種冤,百年之後又得隨業輪迥,債累轉增,愈陷愈深。
法藏比丘目覩娑婆及他方國土有此缺憾,發願在他的國土中一切人民,皆得長壽與我無量壽相同。除非是發願要濟度
眾生,譬如發願速回入娑婆世界的人,仍許自己決定壽命長短,待度生事畢,宿願圓滿,然後重囘極樂,仍享無量壽,永不退轉,直至成佛。
佛與眾生同等的無量壽,體現了佛與眾生是一體平等,體現了佛與眾生法性的大自在,體現了阿彌陀佛徹底解脫眾生
生死患難的大博愛。
(下期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