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樹菩薩說: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嘉祥大師說:佛法不出二諦,二諦賅攝一切佛法。二諦就是眞諦與俗諦。俗是
世俗,也就是世間法,一般人都能了解,都認為是對的。眞是眞實,是說眞實之理性,屬於出世間法,聖智乃能知其審確。
天台宗所建立的理論是三諦,即空諦、假諦、中諦。這項理論是根據龍樹菩薩所造中觀論,論中觀四諦品有云:
「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這是空假中三諦圓融之要義,說起中道也是對待法,沒有兩邊,那有中道之可言。
平時研究佛法,對於眞俗二諦常常留意其相互的關係與作用,摘要的把他記錄下來,作成下表,分上下兩方:
上
方
1.眞諦—第一義諦
2.
性—由相而彰—眞實
3.
體
4.
空-眞空
5.
寂
6.
理—解理
7.
眞如門
8.
無相
9.
如實空—一切染法不相應故
10.
修慧-不著有-離一切相
11.
寂滅的涅槃界
12.
一法不執
13.
根本智—性體—照眞
14.
無實—性本空寂,故須遣蕩情執,一法不生,實無有法,心空妄念而無實
15.
大智—不著,超乎其表,不為所拘,不如是不能證絕對之性體
16.
空觀—約一切法之性言,相假而性空,性乃不變,故知是眞,性本無相,故名
為空
17.
實說了義—究竟說
18.
約聖說無聖凡
19.
觀慧—無住
20.
不應取法
|
下
方
俗諦—世諦
相—
依性而現—虛妄
用
有—
妙有
照
事—
行為
生
滅門
無
不相
如
實不空—常恆不變淨法滿足
修
福—不著空—修一切善
生
滅的現象界
一
法不廢
後
得智—性用—照俗
無
虛—因果不爽,廣行六度,自他兩利,無法不現,諸法一如,功不唐捐而無虛
大
悲—不壞,隨順其中,不廢其事,不如是不能救輪廻之衆生
假
觀—相由緣生,因緣聚會時假現有相,雖有而虛,有而不有。
權
說不了義—隨宜說
約
相說有聖凡
行
持—布施
不
應取非法
|
根據上表所列,上下兩方面必須兼顧,若偏於一邊,必出毛病。例如上面所舉的第十項,福慧必須雙修,若專修慧不
修福,卽缺少福德,沒有福德,學問再好,講經說法,沒有人聽。金剛經上說:菩薩於法,實無所住行於布施。應無所住是修慧,行於布施是修福,這兩樣要同時表
現出來,只好布施修福是世間法,僅能得到人天的癡福,福報享盡,墮落的更慘。只修慧是不著有,則取了非法,又著了空,有體無用,缺少大悲心,最多成自了
漢,還恐怕托空鉢。所以無住與布施應同時修,更重要的一點是在行布施的時候才能顯得出來不住布施之相,假如不行布施,就根本提不到住相不住相。
再就第二十項說,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這也是要同時修,不取法是以不取非法為手段。第一先說取法,我們的自
性清淨心本來沒有一切境界相,假如有了一種相就是取著了境界,取了境界相就背覺合塵,是誰取著境界相呢?不是別人,就是我自己,也就有了我相,有我相則人
相衆生相壽者相俱來,因此就不應取法,取法則四相俱足,便是凡夫。下面是不取非法,非法就是空,取非法就是什麼事都不作,成了斷滅相,也不可以,所以一定
要不取非法,不取非法就是什麼事都要作,廣行六度,修一切善,這樣就不會落空。但是這上下方兩件事要同時作,要兼顧,要在廣行六度修一切善時,不把心放在
六度上,放在善事上,而能作到不取其相,好事照作而毫不放在心上,這就是兩邊不著。
心經上有兩句經文說:色卽是空,空卽是色。這句話科學家無論如何不會承認的。色就是物質,也可解釋為有。譬如
有人買了一所高級住宅,構造極為考究,其棟樑椽柱,門窗戶壁使用各種上好材料建築起來的,明明是一座金碧輝煌的大房子,怎麼能說是空的呢?要說空也只能說
這房子現在沒有人住暫時空起來,但就佛法說,這整個房子就不是實在的,這要引用前面龍樹菩薩中觀論上的一個偈子:「因緣所生法,我說卽是空;亦名為假名,
亦是中道義。」大房子是各種建築材料拼湊起來的,若是把各種材料拆下來,大房子就沒有了。世界上任何一件東西,都是仗因托緣而現出來的假相。這房子看起來
是有的,不過是一個虛幻不實的假相而已,故謂之色即是空。
天下萬事萬物都是因緣所生的,都是空的,所以不可著有,不著有就是不取法。但是天下萬事萬物都是緣生,雖然是
空,而還有一個假相,所以說空卽是色,也不可執無,不執無卽不取非法。金剛經所說的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是同時的,若偏於一邊,皆不合中道第一義。不取法是
空,不取非法是有,空有同時,且空在有中顯現,則色卽是空,空卽是色,如同大房子,就理上說是空,就事上說是有,空有相卽,理事圓融。這一點要深加體會,
細細揣摩,才能領悟其中的一點道理,不能完全由文字中求出來的。
這上下兩方面必須圓融,圓融就是能融會貫通,雙方面兼顧,若只顧到一面,則必有所偏差,一般凡夫偏重於下方,
二乘人又偏重於上方,有所偏卽不能圓融。例如第六項,只求理解而無行為表現,則近於空談,墮入偏空,必須有實際行為配合才能理事圓融。此外不著相、一法不
執、超乎其表、不應取法等等名詞是由不壞相、一法不廢、隨順其中、不應取非法中表現出來,所謂解行並進,必能行到解到,說得到作得到,而後才可以稱為圓
融,若只作得一面,就不圓不融。
這種理事圓融、空有同時、兩邊不著的學說是佛法的根本義,是究竟了義,是成佛的基本法門,甚深難解,非凡夫所
能徹底領會。連佛的大弟子解空第一的須菩提長老於佛演說般若理論之後,尚讚歎說:「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佛學裏往往提到遣蕩二字,遣字有遣送、遣散、解除、去掉的意思。蕩字有肅清、毀滅的意思,這兩個字連起來含義
就是不著。例如說空有是對待的,兩邊不著是有亦空、空亦空、一空到底。換句話說就是有亦遣、空亦遣,遣有是不著有,遣空是不著空,禪宗以般若思想為中心,
用功方法以遣蕩為主,什麼都沒有。頓悟入道要門論上說:
大珠和尚慧海法師,建州人,姓朱氏,依越州大雲寺智和尚受業,初參馬祖。祖問:「從何處來?」
師曰:「越州大雲寺來。」
祖日:「來此擬須何事?」
師曰:「來求佛法。」
祖曰:「自家寶藏不顧,拋家散走作什麼,我這裏一物也無,求什麼佛法。」
師遂禮拜問曰:「阿那箇是慧海自家寶藏?」
祖曰:「即今問我者是汝寶藏,一切具足,更無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向外求覓。」
師於言下大悟,識自本心,不由知覺,踴躍禮謝。
這一段對話中「我這裏一物也無」含義至深,就是說我這裏什麼都沒有,連佛法也沒有,所謂「遣蕩淨盡」,這就是
第一義空。但是要把祖師的話聽清楚,祖師說,我這裏什麼都沒有,而祖師還一定有一個自家寶藏,所以大珠和尚接著問,阿那箇是我慧海的自家寶藏。祖師說:
「問我的就是你的自家寶藏」。這裏所說的「問我的」,就是大珠的見性,一念見聞之性,也就是楞嚴經上所說的妙心—指性體而言。
再說到性體,別名甚多,不勝枚舉,其中常見者為實相,何以性體名為實相,簡單言之,因性是實實在在的東西,並
不是虛妄的,同時他又能現起一切相,所以採取「實」與「相」兩個字作為他的命名,表明性體是真實的又能現起一切相。再者性體是空寂的,故曰無相,而又能現
起一切幻相,故曰無不相。看第八項把上下兩方合起來說,無相無不相就是實相。
實相人人都有,是每個人的主人翁,即前面大珠和尚說的自家寶藏,這個寶藏既名實相,因名會體,當於二邊不著,
空有同時,易於領會。無相無不相是說心中沒有一絲毫的相不相的影子在,任何一念起來,便呵之曰非也,把他否定掉,說相、非也,說不相、非也,說有、非也,
說無、非也,一切皆非,所謂離四句絕百非,完全是遣的功夫,到了最後就合乎經上說的「是實相者則是非相」,「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離一切諸相則名
諸佛。」離一切相、不著有、無相也。修一切善、不著空、無不相也。這要同時進行,即所謂福慧雙修、空有同時、兩邊雙融,合乎中道矣。
般若要旨就是觀融二諦,融是融合之義,如水乳交融,水乳混合起來分不開啦,也不叫水,也不叫乳,是一種混合
物,空有同時,也要如此,才算究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