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佛城金剛菩提海 Vajra Bodhi Sea

金剛菩提海:首頁主目錄本期目錄

Vajra Bodhi Sea: HomeMain IndexIssue Index

儒佛文化的滙通

金明

— 甲孔教會慶孔誕假培德禮堂舉行聯歡素宴致詞—

本會主席沈慕羽局紳,馬大教授鄭良樹博士,在座各位孔教會職員,各位文化界先進,各位華裔同胞,各位記者先 生:

今天是孔子的誕辰,馬六甲孔教會同人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文化導師,在這裏舉行聯歡素宴,以表慶祝;在我國,佔 總人口第二位的華裔同胞,正在面對着文化、教育等問題的今天,這一個慶祝會的舉行,可以說是意義深長的。

承蒙孔教會的諸公厚愛,在這意義深長的慶祝會上,給我們獲得榮譽佛學博士的慶賀,惠送賀盾,這真使我却之不恭 而受之有愧了。在此,讓我向孔教會諸公謹致萬二分的謝忱!

大會安排一個節目,要我在這慶祝儀式上「致訓詞」,「訓」,我不敢當!不過我從小就讀孔子的書,接受中華的文 化;出家後研究佛學,是中國的佛學,也是中華文化的一環;一個接受中華文化薰陶的人;對這中華傳統文化的偉大導師的誕辰,多少總會有些感觸;因此,我想趁 這個機會,跟大家來談談儒家與佛教文化的滙通。

孔子出生於中國春秋時代,春秋戰國,是中國學術思想最發達的時候,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可是到了西漢武帝時, 罷黜百家,獨尊孔子;孔子是儒家的宗師,從這時起,儒家的思想,便成為中國思想的正統,培植了中華民族深厚的傳統文化的基礎。

佛教就在這儒學成為中國正統文化的東漢時代,由印度傳到了中國,起初是在中國的民間流傳,後來由於皇帝的提 倡,就在全國普遍推行起來。

佛教在中國流傳,第一件重要的事,就是翻譯佛經—把印度梵文的佛經翻譯為華文;從東漢到北宋一千年之間,經過 了一百九十多位高僧繼續不斷努力的結果,一共翻譯了五千二百多卷的佛經;在世界歷史上,這是一次最偉大的文化移植運動。

從東漢到現在將近兩千年來,儒家與佛教的文化在中國流傳,不但並行不悖,而且達到水乳交融的結合,滙成了一股 中華文化的主流,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儒家文化和佛教文化的實質,有其共通點;在此,讓我簡單而扼要地舉出下列六個共通點,以見一斑:

第一、儒家的大同思想與佛教的人間淨士—儒家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世界大同,天下一家;孔子在「禮運大同篇」說: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孔子提倡「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主張以道德感化人民的「王道」,反對以武力制服人民的「霸道」。佛 教則教人實行菩薩道,從事社會的改善,把我們現在這個世界,改造成為聖潔、和諧、富樂的世界,這叫做建設人間淨士。孔子的「大同世界」和佛教的「人間淨 土」,都是聖人為世界人類的和平安樂所擬訂的大藍圖,可以說東西方的聖人「此心同此理亦同。」

第二、易經餘慶餘殃之說與佛教因果報應—儒家五經之一的易經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 殃。」這就是說:「常做好事之家庭,一定會留下福澤;而常做壞事的家庭,就一定會招來禍患。」佛教傳到中國,佛經說明「善有善報,惡有惡果」的因果報應道 理,給儒家「餘慶、餘殃」之說的加以證實與補充。

第三、儒家的五常與佛教的五戒—仁、義、禮、智、信是儒家的五常,是人與人間道德行為的準則;佛教傳到中國, 勸人受持五戒,建立良善的人格;五戒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跟五常相似,中印文化,不謀而合;不殺生屬於仁,不偷盜屬於義,不邪淫屬 於禮,不妄語屬於信,不飲酒屬於智。從人類的行為說,五戒是戒止其不正當的壞行為,五常是規勸其正當的好行為;惟有惡止善行,人生的行為才合乎準則;儒家 與佛教的文化,實是相輔相成。

第四、儒家的忠孝與佛教的四恩—中華民族立國,是以儒家的忠孝為根本,所以,對國家盡忠,對父母盡孝,大家都 公認這是天經地義的。佛教傳入中國,教人報恩,佛陀說:做人要「知恩報恩」,凡是對我們有恩惠的,都要念念不忘,盡力設法報答。誰對我們有恩惠呢?佛經上 說有「四恩」:一、父母恩,二、眾生恩,三、國家恩,四、三寶恩。這四恩的一和三,就是儒家的對父母盡孝和對國家盡忠;而佛教加上了報眾生恩和報三寶恩, 是從為父母盡孝擴展到為人群服務;再從對我們的「肉體生命」有恩,推廣到對我們的「精神生命」有恩去。其實,仔細研究起來,儒家的盡忠,也並非只是忠君愛 國而已,如孔子的學生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中,有「為人謀而不忠乎」,這也是由忠君愛國而擴展至「為人群服務」了。

第五、儒家的五倫與佛教的六方—中國人群社會的關係,是以五倫為準則;五倫是父子、君臣、夫婦、長幼,朋友; 他們的關係是: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五件事,是中華民族的人倫大道。佛教也講這些人倫的道理,在一部「佛說善生經」中, 佛陀曾對一位青年叫善生的,說到人群社會的六種關係:一、父子,二、師弟,三、夫妻,四、主僕,五、親友,六、施主與沙門。佛教的六方和儒家的五倫,同樣 是指導人群社會的倫理道德,而六方所攝的範圍更是廣闊,可補五倫之不足。

第六、儒家的三綱與佛教的三覺—闡明儒家的精言奧義,最具代表性的是「四書」;「四書」是:大學、中庸、論 語、孟子。大學這一部書,是孔子的學生輯錄先賢的格言而成,可以說是儒家教育的最高目的;大學一開頭,就提出儒家教育的目標:「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 民,在止於至善。」這裏清楚指出儒家教育的目標,有三大綱領:一、明明德,二、親民,三、止於至善。明德,是指人人本具的光明德性;明德的上面加一個明 字,作動詞解,是恢復的意思;就是說:人人本具的光明德性,為物慾所蔽;而教育的目標,即在去除物慾,恢復人人本有的光明德性。親民的親字,作新字解;一 個受大學(大人之學)教育的人,除了自己去除物慾恢復光明德性以外,還要去教導人民,使每個人都能去除舊有的污垢而振新起來。至善,是純善、最善的意思; 止是做到;在止於至善,就是說對於自己修養明德的工夫和教導人民除舊振新的工作,都能做得恰到好處,便算是達到最善的境界了。儒家這三綱的道理和佛教的三 覺很相似,佛教的三覺是:一、自覺,二、覺他,三、覺行圓滿。修學佛法的人,修到斷盡了煩惱污染,證得了真如本性,自己覺悟了,就是自覺;將自己覺悟的真 理去覺悟他人,使他人也獲得覺悟,這是覺他;自覺的行為和覺他的行為都做到究竟圓滿,這叫做覺行圓滿。三綱和三覺,意義相近,都是人生達到最高理想的境 界;所差別的祇是:三綱是止於世間的善,而三覺則更進一步止於出世間的善而已。

儒家與佛教的文化,好像上面指出的相似和共通的學理很多,所以能夠相容相洽,滙入了中華文化的大海裏,形成了 中華文化的主流,為中華文化放射出燦爛的光芒。

最後,讓我再一次謝謝孔教會諸公的好意,並祝在座各位身體健康,事業如意!

 

▲Top

法界佛 教總會 Dharma Realm Buddhist Association© Vajra Bodhi S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