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佛城金剛菩提海 Vajra Bodhi Sea

金剛菩提海:首 頁主目錄本期目錄

Vajra Bodhi Sea: HomeMain IndexIssue Index

宣化上人亞洲弘法開示錄

弟子恆在 恆端 筆記

——於馬來西亞一眞法界寺 開示——

各 位善知識!今天我們來到一眞法界,什么叫做「一眞法界」?就是華嚴境界,只要你一眞,就一切都眞。故云:「一眞一切眞,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你合乎 中道,則一切都合乎中道了。所以「一」非常重要,「一」乃數目之開始,無量之本。所謂:「一本散為萬殊,萬殊還歸一本。」我們這麼多眾生從一來,又還回一 去,故「一」字為萬物之開始,又是萬物之歸宿。又若一眞了,就有用,把一字明白了,就有辦法,故云:「得一萬事畢。」老子說:「天得一則清,地得一則寧, 人得一則聖」,得一則什麼都能了,都圓滿具備。故「一」字非常重要。

法界是重重無盡,化化無窮。什么叫法界?即是盡虛空偏宇 宙,也是包括萬有之一代名詞,我曾在萬佛城寫過一首偈頌叫「法界頌」:

①法界為體有何外?沒有什麼是在法界外邊的,而都是在裏 面。不管你本事多大,也逃不出法界之外。法界是包羅萬有,眞空妙有皆在法界裏盡包藏。

②虛空是用無不容:以虛空為用,此大用無所不包,無所不 容。你能明白虛空,就與道合了。法界即虛空,虛空即法界。

③萬物平等離分別:萬物皆平等,不要分別你我他,因為我 們將來都要成佛的,皆是未來之佛。

④一念未生絕言宗:在一念未生前,就掃一切法,離一切 相。而能說出的皆是第二義。

所 以我們要返本還原,離塵合覺,歸回到一眞法界,這才是眾生的一個本有家鄉。你如果能回到一眞法界,那麼離佛國也差不多了。但究竟說來說去「一眞法界」又到 底是什麼?一眞法界也就是十法界佛、菩薩、緣覺、聲聞、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這十法界皆不離開你我他現前一念心,現前一念心就是法界。心眞 則事實,不論做任何事,必要有堅固心,與誠心、恆心,那麼才會有成就。否則缺乏這堅誠恆三心,做任何事都不會有成就。修行更要有堅誠恆三心,永遠永遠都不 退道心,而且修行要明心見性,你能明心見性,就是一眞法界。所謂「明心無有礙難事,見性則無憂愁心。」能明心見性,就可返本還原,回到一眞法界。

在 一眞法界要故名思義,不做虛偽假事,一切一切都要往眞的去做,眞中更眞,實中更實,沒有一點虛偽心。發心要發法界心,布施以法界為布施,無一切相,去所有 執著而與法界合而為一,法界無所不包,無所不容,無論什麼污穢物、清淨物、好人、壞人,各式各類的人,皆在法界包容著。法界不會因污淨好壞,而起種種分別 心。所以我們若能眞明白法界性,才是明心見性。

「若人欲了知,三世 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能造天堂、地獄、畜生等等,但就看你如何去做。做佛事即佛,做菩薩事即菩薩,做人事即人,做地獄事即地獄。所以「應 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又心能成就虛空,法界性,所以虛空法界那麼大,都沒有超出你我他現前一念心。古人把這心比喻成一隻馬,一隻猴,「心馬意猿猴」, 但雖然猴子可以飛天遁地,可是怎樣打筋斛也打不出佛掌心。佛手心就是一眞法界。我們人一天到晚只知打妄想,想東想西,掛南掛北,一下子到太空,一下子又跑 到地獄去。所以古人又云:「出入無時,莫知其嚮。操之則存,捨之則亡。」心什么時候出去,也不向你告假;回來了,也不打招呼。你若操縱著它,它就老實了; 若不去管著它,它就作怪放逸了。這個心就是這么不守規矩。那么孟子也說過:「人有雞犬放,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哀哉!」有人如果雞犬丟了,就各處去找;但 心若丟了, 他卻不知去找。什么人是把心丟了?就是那些喪心病狂的人,不對的事,仍要去做,攪出傷天害理之事。這些人都失去了心。

所 以我們佛教徒要趕快把心找回來,如果找不回心,既使修學佛法修到何時,也儘是在皮毛上用功夫,如所謂的:「隔靴搔癢」。我們如果心志在佛,便可成佛;心志 在菩薩,則成菩薩,但若好勇鬥爭,則成阿修羅;若貪名聞利,則成人;若貪不知足,就成畜生;若好嗔恨,就成餓鬼;若常愚癡,就成地獄。所以我們要把心找 回,一定要明心見性,返本還原,回到一眞法界。

今天我與你們說的 話,你們皆有智慧,能分析判斷,說對的就照著去做,不對的就不採用。「是道則進,非道則退;擇善而從,非善則改。」總而言之,一切一切都要眞。你欺騙人, 人也將欺騙你。所以處處要躬行實踐!老老實實修行,不要戴假面具騙人。

還有,我想把「萬 佛城」雜誌介紹給各位,「萬佛城」雜誌是中英雙語佛教雜誌,是世上最完整的佛教雜誌。

萬佛城就是一眞法 界,一眞法界也就是萬佛城。兩個地方是二而無二。所以你想知道一眞法界,就看萬佛城;看了萬佛城,就知道了一眞法界。

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十八日

—於馬來西亞吉隆坡 佛教大廈開示—

各位善知識,我現 在又到馬來西亞吉隆坡,和這個國家的諸山長老,大德高僧學習佛法,這樣學我所不懂的法門,才能增長我的見聞和智慧,今天有這麼好的機會和你們學習佛法,這 是無量劫以來,很殊勝的因緣。

我願把信、願、行 三無漏學對你們說一說:

①信:學佛法的 人,一定要有信心。如果沒有信心,無論學什么法, 也是不會有成就的;所謂「粗言及細語,皆歸第一義」,無論,什么粗魯話或文雅話,你會聽,皆是微妙的道理,這是因為你有信心。如果沒有信心,這叫信不具, 被棄於佛法的大海之外,故我們必須要有信心,不要觀望,將信將疑,似是而非。所謂「信為道元功德母」,信為道之元,為發源地,也為功德林之母。沒有信心, 是不能修道,所以想修行,必須有信心。有信心,才會布施,才會發菩提心作功德。如果沒有信心,就不會去作。所以要生出一種信心,所謂「長養一切諸善根」, 無論什么法,你要有信心,才能長養一切善法。又說「佛法如大海,唯信可入」,研究佛法,先要考慮自己的信心夠不夠堅固。信心夠了,才能清清楚楚的研究佛 法。假如信心不夠,便會將信將疑,似是而非,變成半桶水。所以修道必須具足信心。

②願:要出於志 願,而不是勉強。不要我信了佛法,是因為人情面子。如果這樣就不是眞信。眞信是沒有條件的信。要時時刻刻的發願,實實在在去修行,不可以夾雜 一點染污在內,不可有欺騙的行為,念經就要好好去唸經。持咒就要好好去持咒。學教就要好好去學教,念佛就要好好去念佛。勿打妄想。

③行:修行不要 往前走三步,向後又退兩步,如果這樣,你就永遠不會進步。要勇猛精進,一點也不懈怠。你要是走路停一停,後面的人便會超過你兩哩。佛教徒要實實在在,不要 求有所得,有所貪心。要無企圖,躬行實踐,依教奉行,依照佛陀所教的經典,老老實實的去修行。

聽 到這信願行三無漏學之後,才能知道怎樣用功?知道什麼是正確的 方法。如果沒有眞信、正願、實行、無論你學佛法學到什麼時候,仍是門外漢,而不能進入佛法裹來。要想深入佛法,就要具足三無漏學。什麼是「無漏學」呢?就 是一點毛病也沒有,不會漏到三界來。如果你依照這三無漏學去修行,將來你一定會成佛。

我 現有這個因緣和你們來研究佛法,我對你們說的法,是老老實實的。有人在心裹想:「我們已聽過三無漏學了,法師你不要講了!」雖然你已聽過了,可是你作過了 嗎?如果不去實行,也是無用的。所謂「說的好,說的妙,不實行,不是道。」無論你講的多好,如不去實行,這也不是道,「道是行的,不行那有道?德是作的, 不作那有德?」

我知道今天有很多 人來見我,可是我只有一個人,若要見,這麼多人,沒有這麼多精力來應付。現在這法會中,有麻煩的人,合起掌來默念觀世音菩薩。我會默默的加持你們,令你們 心想事成,一切問題冰消瓦解。

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十九日

—於馬來西亞檳城佛 教大廈開示—

昨晚講了信、願、 行三無漏學,今晚我想講講戒、定、慧。

①戒:什麼叫做 「戒」?就是止惡防非的一種規則、法律。我們人人遵守這法則「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即是戒。戒有五戒、八戒、沙彌十戒、比丘二五O條戒、比 丘尼三四八條戒,及菩薩十重四十八輕戒。這麼多種種戒相,說來說去都是要我們守法律規則,不要超禮越規,不作不合法的行為。佛在世時,以佛為師;佛入涅槃 之後,則每個佛弟子都要以戒為師,嚴持戒律。由此可見戒之重要性,以戒為師父,以戒為榜樣模範,以戒為一個目標向上修行。這是戒的大略解釋。

②定:你能諸惡 莫作,眾善奉行,止惡防非,「毋以惡小而為之, 毋以善小而不為。」能夠如此,則能生出定來。定即禪定,坐禪習定。定要習才有定,久坐則有禪。你有耐心去參禪打坐,久坐了則禪味自然而然湧生出。禪是梵 語,譯曰「思惟修」,或「靜慮」,思惟修就是念玆在玆,時時不忘,用功夫提起話頭。話頭有種種,如「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念佛是誰」,總而言之,那 個話頭對你相應,則用之。參久了,工夫夠了,就得禪悅為食,法喜充滿的境界。不吃也不覺得餓,不穿也不覺得冷,不睡也不覺得累。但這只是剛剛得到輕安,並 無什麼大了不起,這離眞正大定是還遠之又遠,只是修道的前方便而已。

③慧:定即是不 動。能定,則「如如不動,了了常明」,般若現前。了了常明就是慧,因此由戒生定,由定發慧。想開大智慧,一定要習定。要修定,就要跟隨眞正明眼善知識,不 要盲修瞎煉,閉門造車,自以為是,這會很容易誤入歧途的。

「勤 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你若對戒定慧有了興趣,就應該息滅貪瞋癡。不要一邊修戒定慧,一邊又捨不得貪瞋癡。要知道貪瞋癡令人顛倒迷誤;不辨是非黑白,不 明眞偽善惡,就因一念貪心起,而把一切功德都障住了,每個人都可以覺察到自己的貪念,有人貪名、或貪財、貪色、貪食、貪睡。

(下期待續)

▲Top

法界佛 教總會 Dharma Realm Buddhist Association© Vajra Bodhi S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