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白話解選輯
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上一頁•目錄•下一頁│
論語
◎宣化上人講述於一九八三年九月十八至 一九八八年八月十六於美國加州萬佛聖城妙語堂
論語:「論語」是題目。論,不讀「倫理」的「倫」,是讀「議論」的「論」,就是討論問題。這是孔子和他這些個門人學生,互相來討論問題,互相研究學問所記載下來的,和我們普通人講話是一樣的;你不要以為這是什麼高談闊論,因為當時都是這樣講話的。論語,就是互相談話,你不要以為《論語》有什麼高深的意思,就是大家這兒談論的語言;這都是很隨便的、不加造作的、很自然的在那兒互相問答,互相討論一些個問題,所以叫「論語」。《論語》?邊,講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做人應該怎麼樣做。都是講的這些問題。
子曰:「子」字是「夫子」的意思;古時稱老師為夫子;孔子對學生說。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魯國人。公元前五五一∼四七九年,生於山東省曲阜。他的祖先是貴族,後降為平民。
孔子是學而不厭,教而不倦的聖人。他在二十歲時,一面做官,一面講學,所講的學問,均為禮教。所謂「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注重禮法。所講的政治,均為王道,提倡「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的思想。主張「正名」主義,所謂「名不正,言不順」,特著《春秋》,實行正名的方法,所以亂臣賊子都恐懼起來。因為在《春秋》中,一字之褒貶,可以成為忠臣或亂臣;忠臣則流芳百世,亂賊則遺臭萬年。
孔子提倡「有教無類」,不分階級,一律施教;講學五十年,桃李滿天下,學生有三千餘人,身通六藝(禮、樂、射、御、書、數)者有七十二人。孔子所創立的是文武合一之教育制度。
孔子在魯國作過司寇,即是宰相,幫助國君治理國家大事。為政三個月,魯國大治,有「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風氣;有「刀槍入庫,馬放南山(註)」的情形,真是太平盛世。人人相敬,個個相讓;以禮相處,以誠相待。老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那時可以說是「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這時,齊國(在魯之西),見到魯國一天比一天強盛起來,覺得受到威脅,乃生嫉妒心,設法破壞。齊國君臣乃共同研究一個辦法,令魯國衰弱,好解除他們的威脅。於是訓練一群女樂,不但年輕貌美,身材窈窕,而且能歌善舞,精通奏樂,非常悅耳;歌聲清脆婉轉,令人聽之迷糊;又會獻媚,所謂「一笑百媚生」,令人神魂顛倒。
齊國存心不良,內藏詭計,外表友好,將這些女樂送到魯國,賄賂奸臣季桓子,獻於魯君。不出所料,魯君中了美人計,晝夜欣賞女樂的表演,三日不朝(古時國君在五更時,要上朝聽政,和文武百官接納呈表,研究治國之道)。孔子一看這情形,大失所望;既然魯君被女樂所迷,不理國事,孔子遂辭職而去。
孔子在五十七歲時,率領弟子們(學生)周遊列國。因為孔子治理魯國有卓越的政績,所以有人重視他,崇拜他;也有人妒忌他,誹謗他。當時,諸侯各霸一方,各自為政,根本不聽周天子的命令。孔子提倡「忠君愛國」的思想,當然不受諸侯歡迎。孔子在外十三年,看自己政治抱負無法實現,在六十八歲時,領著學生返回魯國,放棄政治的理想,專心整理古籍。
他一生崇拜堯、舜、禹、湯、文、武、周公諸聖人之道,將他們的思想集其大成,所謂「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乃刪詩書,定禮樂,令人知道五倫(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的道理,也就是君臣有義,父子有親,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種種的禮節。孔子於七十三歲逝世,後世尊稱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
註:【馬放南山】:《書經•武成》:「王來自商,至於豐,乃偃武修文,歸馬於華山之陽,放牛於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南山,華山之南。馬放南山,指將馬放牧於華山之南,比喻不再征戰用兵。
▲Top
法界佛教總會 • DRBA / BTTS / DRB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