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佛城金剛菩提海 Vajra Bodhi Sea

金剛菩提海:首頁主目錄本期目錄

Vajra Bodhi Sea:HomeMain IndexIssue Index

南通狼山所藏觀音像

思瑤

南通臨江瀕海,舊名通州,屬江蘇省。縣署前鐘樓,懸有張季直(謇)的一副刻聯:「疇昔是州今是縣;江淮之委海之端」,寥寥十四字,已包括南通的歷史和地理了。物產饒富,而尤以產棉,名聞全國。光緒二十年甲午,張季直先生大魁天下後,回到故鄉,專志建設,二三十年的慘澹經營,文化教育,實業交通,墾牧水利,公益慈善等,大有成就,使南通獲得全國模範縣的美稱。張先生在世時,中外名公巨卿,學者專家每年到南通來考察觀光的,冠蓋不絕,極一時之盛。

縣城南十餘里,五山挺峙,而以狼山為主,和隔江的常熟福山相對,稱為長江第二重門戶。狼山據傳是僧伽大聖的道場,香火很盛,每年春天,蘇北各縣的善男信女,朝山進香的數萬人,離狼山不遠,有觀音巖院。張季直年過四十,膝下猶虛,夫人禱於巖,乃生孝若公子。為了仰答觀世音大士賜兒的鴻恩,季直重新改建寺院,另外造了一座三層樓,樓內供奉歷代觀音寶相三百多件。  

三百多件的觀音寶相中,種類繁多,洋洋大觀。其中有:繪畫、繡絳、雕塑;雕塑的當中,又有:木的、旃檀竹的、瓷的、白石的、青銅的、水晶的、玻璃的、象牙的種種。各式各樣,形相不一,沒有一幅一尊雷同。每年觀音大士的誕日,開放任人瞻拜參觀。平時雖樓門深鎖,但如遊客請求,寺僧也多肯答應啟鎖,讓人入觀的。

觀音院陳列供奉的觀音像,都是因季直的力量而得到的。畫像中有五十多軸,是杭州井亭庵的舊藏。井亭庵方丈靜法,在圓寂前,將庵產和所藏的歷代觀音寶相五十餘件,交給僧人摩訶保管。其中石刻的畫,自唐代吳道子起;絹素的畫,自元代趙孟頫起;另外還有:繡畫、繪晝、灼火鈎金刺血而成的畫。摩訶因為見到覬覦這批畫的人太多,恐怕不能始終保守,辜負靜法的付囑,于是想轉交給一個有力者,歸公家保藏。環顧當時的人,只有張季直先生可以受此囑託,以季直的道德文章和聲望地泣,別人也不敢有異辭,於是這批畫就歸南通觀音岩院所有了。

季直既得到静法所遺的五十多軸後,更多方蒐羅古今名作,充實其間,如:高郵古剎的唐代舊畫;北齊龍門的石像;唐貞觀丹陽所範的銅像;譽滿中外的當代鍼聖,沈壽女史的繡像;以及其他種種。或是別人捐贈,或者從他處移來,有季直的登高一呼,萬方響應是不成為問題的。

季直的建樓供像,固然是為了自己的信仰緣故,但也含有提倡美術和珍重名跡的意思,所以他主張觀音院,不為子孫衣鉢制,而為十方叢林制;並且屬意弘一法師,或太虛法師來主持。可惜弘一立志生平不主任何寺剎,太虛度生心切,四處弘法,不能常住,此議未能實行。

抗戰軍興,京滬失守,南通地方人士和張氏後裔,恐怕觀音院所藏,有遭炮火或劫掠的危險,於是在民國廿七年,縣城淪陷前,將其中的畫像,設法運到上海,寄存在租界內的某銀行保管箱中。旅滬南通人士,曾將全部畫像,影印成兩厚冊,後來又選出其中的二十四幅,印成單片,以廣流通。抗戰勝利,河山光復,這批寄存在上海的畫像,仍舊運回南通觀音院陳列供奉。

勝利後,里人費範九,也將他歷年蒐羅所得,自隋,經唐、五代、宋、金、元、明、清,以至民國,石畫觀音像八十一幅,精裝錦軸,施送觀音院,永遠供奉。

▲Top

法界佛教總會 Dharma Realm Buddhist Association© 心法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