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佛城金剛菩提海 Vajra Bodhi Sea

金剛菩提海:首頁主目錄本期目錄

Vajra Bodhi Sea:HomeMain IndexIssue Index

復慧光居士

寬緣

討論參禪幾個問題

慧光居土,自幼研究佛學,故對於教理名相,祖師語錄,無不精通。近三十年來,修習禪定,尤為精進。常住禪堂,參加靜七,獨自閉關;故對於禪宗理趣,頗有心得。確實用了一番苦工,為在現時禪宗門下不可多得者。因來信討論參禪幾個問題,謹借「心法」一角,將復函公開,以求讀者指正。

拜讀來示,敬悉 仁者真為無上菩提而學佛;除深探教理外,並實行參研,以求證得。釋尊宣說三藏十二分教,其目的:在使學者能夠依教修行,因行得證,證得自性菩提,明心見性,因指見月耳。近來佛教徒,以講經說法,分析名相,注解經典為能事;至於如何修行,如何證得,則認為投石擊天,不可能之事也。甚至誣衊修習禪定,頓悟自心,即生成佛,為自欺欺人之事。嗟呼!末法時代,如大德力行求證者鮮矣。後學頂禮讚歎,惟希「百尺竿頭更進步,橫超三界見如來」。關於來信,內有數點,特提出與大德討論,請予指教為幸。

一、來信所說,「惶寂」、「頓寂」、「悟寂」;因我對於名相,向未研究,我想「惶寂」也好,「頓寂」也好,「悟寂」也好;總之以一「空」字解之。來信所云「頓寂已數次」;所謂頓寂的境界,是否身心皆忘,不知身心在何處?果爾,是參禪之第一步工夫;但此「頓寂」必須操之在我,隨時隨地,都在此境界中,若偶爾闖到數次,而不能自已把握,則仍要繼續努力方可。

二、參禪的目的,是要「明心見性」;則此「頓寂」究與「明心見性」有何關係?「頓寂」之時,性在何處?「頓寂」之後,心在那裏?來信未見提及。如果只知「頓寂」,而未了解性的關係,則是「頑空」。死水不藏龍,要他何用?若以空到無可空處,即是見性,則與機關木人有何分別?

三、來信所云:「破了參的人,似癡似呆」;不知根據何來?因參話頭的人,用工很緊,疑情很大,以致似癡似呆。此時若有明眼人為之接引,即可破參。若謂「似癡似呆」,即為破了參,未敢同意。此時是一大關鍵,能破參見性最好;否則必致嘔血得病,相當危險,應特別注意。

四、見性開悟的人,始則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所有山河大地,頓成琉璃世界;繼則,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但與未開悟以前所見的山水不同。此時所見有情無情,均在法音宣流,都在代佛說法。所以山,何以有高低?水,何以有波浪?春至百花開,黃鶯啼柳上;百草頭上祖師意,此時才能領悟證得。

只要真的見性開悟,非空非有,即空即有;時時刻刻,都在定中。此時正要到鬧市人群中,淫室戲院內,下層社會處;磨煉再磨煉。在此大冶爐中生出蓮花,自是無價珍寶;又何必再修什麽那伽大定呢? 頭上安頭,多此一舉。到此時,縱遇鋒刀常坦坦,假饒毒藥也閒閒。那裏還有透關後的人,才明生死?仍未了生死呢?

生與死有何分別呢?要知道四大之身,是客人,而非主人。客人之去留,與主人有何關係呢?經云「生死即涅槃」。了與未了,何必關心(不能保任「頓寂」境界者,不能如此說)。

五、祖師禪,是講頓悟的;因爲一切衆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本來是佛;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如有殺人之刀,刮人之劍;能驅耕夫之牛,奪饑人之食的明眼宗師,單刀直入,指出見性成佛;回到自己的家鄉,又何必苦工數十年,僅住在「頓寂」的空上呢?(請閱禪門鍛練說即知)?唐朝某禪師說:「大唐國內無禪師」。當時禪宗最盛。何以無禪師呢?是無明眼宗師耳。所以善知識難遇。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固係示法,實有深意存焉。

六、永嘉云:「不見一法即如來,方得名為觀自在。」仁者執着「頓寂」的境界,不是一法麽?

七、仁者的工夫,是照叢林禪堂內漸修法,自修自證。若非長期苦工,何能到此空寂的階段?真是不易!我們只有讚嘆,永嘉云:「棄有着空病亦然,還如避溺而投火。」此時若有明眼宗師,加以指點,翻過身來,即可明心見性。

總之禪宗學者,是教外別傳,不立文字。既云「別傳」,即應有明眼宗師爲依歸;故參訪善知識,爲學禪者首要條件。若遇明師,應機接引,使學人如電光火石,三際斷絕,頓現空寂境界。學者知有其事,此之謂理須頓悟。但吾人歷劫生死,業障深重,自非頓悟,即證菩提,故事須漸修。

因悟起修,力行精進,再加善知識隨時指正,則事半功倍,未有不證菩提者。故禪宗學者,初時執有而不能空,後則執空而不能有。執有固然非是,執空亦屬不可。非空非有,非有非空,即空即有,即有即空;空非虛空之空,有非實有之有。大德執着名相境界太重,尚希遣除。

▲Top

法界佛教總會 Dharma Realm Buddhist Association© 心法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