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科學昌明的時代,許多宗教都未免和科學牴觸,唯獨佛教則不然;反之,科學愈發達,佛教的教義,且有愈因而顯露其無比的光輝;佛法的理論,隨科學的進步而愈得到印証。
科學是理智的產物,而佛教也同樣是理智的產物。
佛經上說:三千大千世界有十萬萬個太陽。在科學未發達以前,除非有大智慧者是不會相信這話的;但現在誰都會認為是不成問題的了;因為天文鏡裡,已証明了天空裡所有密集的恒星,一個個都是太陽系。
我國詩文中常常提到「月有陰睛圓缺」;現在我們知道這是古人的錯覺,可是佛經上早就不說圓缺,却只說白月黑月,正與月球反射日光的全部道理相吻合。
佛在二千五百年前大膽告訴我們,說人身是蟲窠,佛觀一勺水中有八萬四千蟲。今天我們有了顯微鏡的幫助,也就証明了:「如來確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在代數沒有進步以前,大家只承認正數而不承認負數和零,更不曉得什麼叫做幻數。我們普通只認身物相合為觸,殊不知獨離亦有所覺,若離時不覺其離,則合時亦不覺有合。佛經於合時就名合觸,離時名離觸,正如代數中於正數外,又承認零數一樣。佛經上又說「樂是樂受,苦是苦受,不苦不樂叫做捨受」,又說「善惡之外,把非善惡叫做無記」,也就是相當於正負零的觀念。
佛教教人利用想像力來修行,稱曰「禪觀」,如五停心的五種觀法:一、不淨觀,二、數息觀,三、慈悲觀,四、因緣觀,五、界分別觀。以及法空觀、唯識觀、法界觀、圓頓觀,與觀無量壽佛經所舉出的十六種觀法。其中有觀想佛教義理的,也有觀想物質形態的。
不淨觀的對象是人身的構造,九想觀的對象是人死後身體敗壞的過程。十六觀的第一觀名落日觀,是教人觀想西方落山的一輪紅日,耍看得閉眼開眼,了了分明,才算成功。第二觀以下是教人觀想極樂世界的種種人物景象。這種禪觀的方法,在普通人看來,也許要認為是不可思議的,但在今天投影幾何學下,我們就不能不承認是非常合乎科學的了。
在學習投影幾何學時,必先想像空中有三塊透明的平面,互相垂直相交,由此劃分八個象限,再次想像有某種曲線,或某種平面,或某種立體,安置在某一象限裏,再次想像有三種光線從三個方向各各分別垂直投射到三個基本平面上,由此想出在每一平面上,所有得到的某線或某面立體的投影。這三種投影,在現在的機械畫或建築圖樣上,稱之為正面圖、側面圖、平面圖。如再想像一個平面,依某種角度,割截某立體的線條畫出來,就成為截面圖或剖面圖,禪觀的修行方法,也就和此相似。
科學的論証方法,不外乎邏輯中的歸納和演繹二法。歸納是從物的功用變化,求得其共同遵守的規律。演繹則是從某幾條已知的公理或已証實的規律,再推求未知的理論。佛教因明學的三段式與邏輯的三段論法即相同,僅次序相反而已。因明是先示「宗」次出「因」,最後出「喻」。邏輯則先立「大前提」,次立「小前提」,最後立「斷案」。斷案即因明的宗,小前提即因,大前提則喻。
佛教主張人物絕對平等,是卽經上所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平等平等。」又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眾生之所以有差別相者,一是因為迷失本性,起顛倒邪見的緣故。現代科學逐漸發展,亦証明此說不謬。因為就物資方面來看,任何人的身體,都不外是皮毛骨肉津血,送到化學試驗室作化學的分析,結果就都只是碳,氧,氫,氮,磷,鈣,鐵等一大群原子。 從精神方面講,人人皆是受、想、行、識四種精神作用。
佛教重因緣,認為有此因,必有此果。一切法因緣生,一切法無有自性。生是幻生,滅亦是幻滅。因其隨因緣生滅,故乃非真常,亦非實有。因其生滅皆幻,故滅非斷滅。若是實有必不能滅。用佛經上的話說就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來不去。」這在舊物理學看來,是認為荒謬的,因為他們是認為物質實有,物質常住不滅的,可是現代科學則已經證明物質確並非常住,而是可以變滅,且滅非真滅,乃是幻滅。物質滅則能力生,能力滅則物質生,二者可以互變。
如以電燈例線來說,電廠發電後,將開關一啟,燈即放光,在不明電學原理的人看來,此燈光穩定不變,以為電流亦不變。那電流的數量和方向刻刻在變。又以為此電流從電廠來,與自來水從管子中來相同,因此又起了來的幻覺;若以電學來講,此電流名曰「交流」,數量的變更,是依照正弦曲線的。先自零值起向某一方向增長,迨達某一最高值時,逐漸滅小以至於零。再從零起向相反方向增長,達最高點,再行滅小以至於零。
如此循環變化,沒有一瞬的時間穩定的,時刻在那裏生長變滅,生已復滅,滅已復生,生生滅滅,永不止息。啟開關時,電線未增其質量,閉開關時,電線中亦未滅少質量。電流生滅相續,是即「非常」。銅原子的電子不減不滅,是即「非滅」。開燈時,電子能生燈光,與閉燈時的電子功用不同,是即「非一」。動時的電子也就是靜時的電子,即是「非異」。電流通時,實僅使電線中的電子振盪;並非真有電子從電廠送來,是即「非來」;電流停時,銅中電子亦未離去,是即「非去」。
如是以觀,佛教實是純理智的,是合乎科學的;且隨科學的發達而更顯示其無比的光輝。梁啟超先生說:「佛教是智信,而不是迷信」。一般人常認為佛教迷信,實是由於知識太欠缺,而佛教太博大精深了;或者就是他自己犯了迷信的病,他不曾徹底的研究過佛教,祗是人云亦云——迷信他人的胡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