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佛城金剛菩提海 Vajra Bodhi Sea

金剛菩提海:首頁主目錄本期目錄

Vajra Bodhi Sea: HomeMain IndexIssue Index

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

卷八

宣化上人講
國際譯經學院記錄

不貪淫,沒有貪心,貪圖淫欲這種虛妄的快樂。既然不貪了,所以就清淨了。

前次經文提示:
        是清淨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
        不須天眼。自然觀見。十方世界……
        宿命清淨。得無艱險。

是則名為。第二增進修行漸次。

前面所說的正性,能正自己的業識之性, 就是以前不正當的,現在改過自新,能守持 戒律。能守持戒律,這一點就是第二種的增 進,修行漸次。

云何現業。阿難。如是清淨持禁戒人。心無貪 淫。於外六塵。不多流逸。

「云何現業」:怎麼叫現業呢?以前講的 是除造業的助緣,改正業識的性。現在講的 是現業,現業就是今生所造的這種業,也要 把它違了。違,是違背。違背現業,就是不 順著現在所造的業去跑,要改回來。「阿難 !如是清淨持禁戒人」:像上邊所說這個清 淨持禁戒的人,「心無貪淫」:他心不貪淫 ,沒有貪心,貪圖淫欲這種虛妄的快樂。他 既然不貪了,所以就清淨了。「於外六塵」 :在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塵,「不多流逸」: 他就不隨著六塵的境界轉,不奔逸於六塵的 境界了,就是迴光返照,能內省回來。

因不流逸。旋元自歸。塵既不緣。根無所偶。 反流全一。六用不行。

「因不流逸」:因為他不流逸,不隨著六 塵轉了。「旋元自歸」:他就返本還原了。 就迴光返照,反聞聞自性,修耳根的圓通。 「塵既不緣」:六塵的境界既然不和他有一 種的緣了,就和他沒有什麼關連,沒有什麼 因緣了。「根無所偶」:六塵既然斷了,收 攝他回來了,那麼六根和六塵就不會相對著 ,所以叫根無所偶。偶,就是相對著,好像 男女結婚,在中文叫配偶,就是兩個相對著 。「返流全一」:反聞聞自性,反流,入流 亡所,就是向內裡回來,修耳根圓通。全一 ,把六根六塵這種的性都歸到一起。「六用 不行」:六根也不去追隨六塵的境界了。

十方國土。皎然清淨。譬如琉璃。內懸明月。 身心快然。妙圓平等。獲大安隱。一切如來。 密圓淨妙。皆現其中。

在這個時候,「十方的國土」,「皎然清 淨」:都是很皎潔,很清淨的,這比方什麼 呢?「譬如琉璃」:好像琉璃似的,「內懸 明月」:那裡邊,懸掛著一個明月,所以誰 都看得見,這是透明體的。「身心快然」: 前邊說好像在一個琉璃裡頭,懸著一個明月 一樣,那麼玲攏透剔,外邊也能看見裡邊, 裡邊也可以看見外邊。這表示這個修道的人 ,修得身心清淨,好像琉璃那麼光明,那麼 透明,所以身心快然。在這個時候,身也非 常快然,心也非常快然。快然,也就是快樂 的意思,快樂的樣子。

「妙圓平等」:這時候得到妙然,微妙圓 滿又平等的這種法性。「獲大安隱」:得到 最安穩的安隱。安,是平安、安樂。隱,就 是這種樂,自己知道,旁人不知道。「一切 如來,密圓淨妙」:十方三世一切佛,這種 秘密而圓滿,又清淨微妙的法性,「皆現其 中」:這個修道的人就都得到這種的境界。

→待續

▲Top

法界佛教總會 Dharma Realm Buddhist Association© Vajra Bodhi S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