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佛城金剛菩提海 Vajra Bodhi Sea

金剛菩提海:首頁主目錄本期目錄

Vajra Bodhi Sea: HomeMain IndexIssue Index

佛法概要 22

明暘

第 四章 菩薩行的方法—四攝法

菩薩所修的四攝法門:有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事,來攝受衆生、度脫衆生。令衆生得蒙勝益,歡喜願樂接受菩 薩的敎化。這是菩薩慈悲心切,開設度化衆生的四種方法。

1. 布施

布 施:菩薩修布施行,能夠以種種錢財物質,乃至自己最寶貴的生命和頭目,腦髓都可以施捨給予一切衆生,滿足衆生的願求。不違逆人們的意志與衆生廣結善緣和法 緣,令他們所求如意、離苦得樂。這樣一來,衆生就容易接受菩薩敎化。有緣才能受化得度,無緣見面就會討厭。佛也有三種不度,一是無緣不能度,二是定業不可 轉,三是不能盡衆生界。因爲世界衆生都是依惑造業,隨業受報,定業是難以得轉。只有依靠諸佛菩薩三昧威力,以及自己虔誠懺侮,會二力於一時,收成效於一 念,才能轉化,變大爲小,如悟達國師,他生了人面瘡,只有迦洛尊者的三昧水洗滌,方奏奇效,十方世界無量無邊,十方衆生,也是無量無邊。佛雖有不可思議神 通妙力,亦不能把所有衆生統統度盡。所以說菩薩發心修布施度,與衆生結緣,使衆生見到菩薩相好莊嚴,聽到菩薩洪名聖號,心生歡喜,令一切有緣衆生,皆得慈 航普渡。

釋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的時候,有一世做一個葉波國、澀波國王的太子,名叫須達。這個國家非常富強,可是須達拏 太子,性情是仁慈博 愛、發菩薩心,廣修布施波羅密。有一次他要求父王,把國庫裏的一部份金銀財賓,拿出來讓他廣修布施給全國人民。國王只有這個太子,對須達拏是愛若掌上明 珠,所以就答應了他的要求,滿足太子心願,舉行了七天規模盛大的無遮大會。到處張貼告示,全國人民紛紛來求太子布施,太子對所有來求布施的人,都是有求必 應,隨心所欲,不違人意。全國人民都得到太子布施的深恩厚德,口碑載道,皆大歡喜。這個國家有一個白象王寶,力大善戰,天下無敵,是一個鎮國之寶,沒有國 王命令,誰都不許帶出宮門。太子的布施消息,風聞天下,輾轉傳到鄰國,鄰國國王就別有用心的派人來求太子布施白象王寶。太子說:「王寶是我國鎮國之寶,我 無權答應,不能布施給你」。來人說:「太子發菩提心,滿衆生願,不違人意。如果不肯把白象王寶布施給我,你的布施功德不能圓滿、無遮大會名不符實」。太子 在這種情況下,仔細一想佛滿衆生願,菩薩發心要難行能行,爲了要完成布施功德,當下就答應了。太子親自把白象牽來,交給鄰國派來的使者。許多大臣得知紛紛 報告大王。澀波國王十分憤怒,就把須達拏太子充軍到離城六千里之外的檀特山中。太子滿足了他布施的願行,所以身心安樂,自在無礙。太子的妻子名叫曼坻,子 名耶利,女名罽羅延,他們三人對這樣一個仁賢慈悲的親人,已是萬分崇敬,現在都一心一意要跟隨太子去檀特山,太子就對妻子和子女說:「你們願意跟我同去, 不但要吃痛苦,我爲了發菩提心,行菩薩道,還有可能把你們三人一起布施給他人,曼坻和子女都異口同聲的囘答說:「只要你願意這樣做,我們一定服從」。太子 帶領妻子和子女前往檀特山,一路上除了許多受布施的人誠敬送行外,更有許多人民來求太子布施,太子又將自己和妻子四人隨身所帶的金銀財寶,車乘衣服等等都 布施得乾乾淨淨,他們四人就步行到檀特山安居下來,眞是兩手空空,一無所有了,就靠着妻子曼坻去採野果過活,這時有一婆羅門要求布施,太子就將兒女布施給 他,曼坻此時,突然心跳,意慌,知有緣故,趕快囘來,只見太子一人獨坐無言,不見二個子女,在妻子一再追問下,太子說:「他們兄妹二人被我布施給人當奴僕 了」。曼坻聞後大哭,痛不欲生,可是須達拏太子,把親生子女布施與貧人爲奴,這偉大的布施行爲感動了忉利天王釋提恆因,他就化現一個醜陋難看的中年婆羅 門,來求太子布施。太子說:「你來遲了,我現在什麼都沒有了」。婆羅門說:「只要太子能答應,還有可以布施的」。太子說:「你要求什麼呢?」答曰:「我年 長成人,無力婚娶,要求太子將你的妻子布施給我。」太子雙目直視着曼坻,難以開口,這時曼坻在旁見此情景,更加悲哀痛哭。婆羅門又對太子說:「你若不把妻 子布施給我,就不能圓滿你的布施功德」。當時須達拏太子爲了要圓滿布施的大願大行,把曼坻夫人交給婆羅門帶去,這時忽然天搖地動,衆鳥飛鳴。這位相貌醜惡 的婆羅門,握了曼坻夫人的手,一往直前的走了七步,突然就變現了一個相貌莊嚴的帝釋天王,囘過身來,把曼坻夫人交還給太子就隨口贊嘆說:「善哉善哉,太子 善行菩薩之道,眞心修行布施波羅密」。帝釋天王又對夫人說:「您有什麼願求嗎?」夫人曰:「我有三個願求,一願父王囘心轉意,派人來接太子囘宮。二、願一 對子女能夠早日囘到宮中,受諸福樂。三、願鄰國送還白象玉寶。」帝釋天王完全答應了。且說那個婆羅門又把太子的一對子女轉賣到葉波國。澀波王知道後,叫孫 兒孫女來問,要多少錢才能把我們兄妹二人贖囘,孫兒說:「以一百兩銀子贖我的身,以二百兩銀子贖妹妹的身。」老王說:「從古以來,都是男貴女賤,爲什麼今 日是女貴男賤呢?」孫兒說:「我父是男兒,今日還充軍在檀特山受諸苦惱。官娥采女是女人,今日都在祖父身邊宮中享受福樂,豈不是女貴男賤嗎?」澀波國王聽 了孫子這幾句動人心弦的話,心裏十分難受,悲痛萬分,頓時想念太子的骨肉之情,涌現心頭,因此馬上下令派人去檀特山迎接太子與曼坻夫人囘宮,鄰國國王得知 須達拏太子爲布施白象王寶給他,因而被父王充軍到檀特山受苦,現在囘葉波國來了,所以心生大慚愧,馬上派人把白象王寶送還澀波國王。從此以後兩國更加友好 團結,變寃家爲親友,不但曼坻夫人的三個願心都得滿足,而須達拏太子的布施波羅密功德也得到圓滿成就。通過這個歷史故事,使我們更好的認識到釋迦牟尼佛多 生多世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修行六度萬行,莊嚴國士,普度衆生,所以成爲世界上最偉大的聖人。這就是佛以布施波羅密來攝受衆生,我們能把須達拏太子修行布 施波羅密做到的難行能行,難捨能捨,難忍能忍三個大難關的故事記在心裏,作爲自己發菩提心,修行布施功德極好的模範。一定是福慧增長,功德無量。                     

(下期待續)

己 未臘月將作南行
留別京華諸大德師友

圓徹
又奮鵬持健翮飛 閩山越水訪春暉
圖南自得風雲便 薊北猶深去住恩
擾擾百年同是客 悠悠三界竟何之
孤光幸可邀明月 濯足滄溟笑振衣

▲Top

法界佛 教總會 Dharma Realm Buddhist Association© Vajra Bodhi S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