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次佛學座談會中,有人提出這樣的一個問題:「參禪念佛持咒等各種修法,如果同樣的用功,那種成就最快最高?」當時由陳海量居士答覆:「法無高下,高下在人;當機的事半功倍,不當機的事倍功半,隨自己的根機選擇法門是重要的。但決不是那一種法一定成就得怎樣高下快慢的;其所以有不同的成就,主要是在修持的人對那種法門當機不當機。當機的成就就快,契入就深。又宿生對這法門有沒有過薰習,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如果曾經薰習的,那末隨宿習的深淺就能早獲契證。正如有文學天才的人學其他不能深造。一習文藝不久便成名作家了;又如習書法的,每天磨墨時,有時磨久方濃,有時一磨便濃,原來一磨便濃時,是有昨天未用完的積墨留存的緣故,宿熏今熟,理正如此。眾生機緣不同所以法門不一。不必對於法門有優劣的想法,各隨所宜選修好了。凡是你修學那法門時覺得有興趣容易攝心的,就是契機。」這是一般初學的人所要提出的問題,特為錄出,以廣切磋。
學佛人志貴真切,行貴篤實。貴有深慈大悲的菩提心願。關於這三種德行,在我所親近過的善知識中,最令我感佩的當推為雲台老居士了。當我十六歲開始研究佛學的時候,就承他老人家歡喜攝受,懇摯指引,多年來。我深深地受老人真誠的慈懷與篤實的行履所感動,他在日常生活中,一言一動間,都起著反躬自省的覺照功夫,不肯自恕自鬆。他更且常盡自己所有以賑災救人;而自奉卻極其儉樸,猶常常以遍地哀鴻未盡救之責為憾,這樣的深慈大悲,誠摯篤實的實踐,是值得我們敬仰隨學的!
☆☆☆☆☆☆☆☆☆☆☆☆☆☆☆☆☆☆☆☆☆☆☆☆☆☆☆☆☆☆☆☆☆☆☆☆☆
去年冬,佛青少年部邀談「三世因果」,這一個看似平庸的道理,卻是佛教的基本教理。我最後還作了一個總結,總結中主要說明了這樣的幾點:一、佛法所說的「因果律」是包括有形的物理現象,人事動態,和無形的善惡感應,是恰如其分,至精至微,而涵益萬有,至廣至大的,不要看作淺近,等閑視之,言廣大則包括十法界而無外,言精微則每一事物的形態、演變、成壞卻有恰如其分的因果儘在其中,直至成佛,也不過洞明十法界的「正因界相」而已;也可說三藏十二部所發明的,全是這「因果」兩字的注腳。而菩薩尚未窮源徹底呢。二、因果是確鑿的事理,不是附會的言談,掌握了這個真理,可以看清楚一切事物的演變而洞鑒無惑。所以不但要「正信因果」,而且要「明信因果」。三、因果是活潑潑地貫串一切事理的,絕對不是庸俗的「宿命論」,和死板的「定命論」;例如現在是過去的果,同時又為未來的因;業因既隨時變遷,果報當然也因之有隨時轉變的可能,正靠人們好自為之了。而這錯綜複雜的演變,終離不了因因果果分毫不爽的大原則的。四、因果是處世修身的準繩,也是警策身心的鐘聲,真能深知自因自果自作自受毫厘不爽的道理。怎肯自害自苦的呢?真正能凜然「不昧因果」一切修行學佛都不出此了,所以虛雲老和尚常諄諄以「因果分明」的道理誨人,各位請從「明因識果」進而「修因克果」罷!五、因果是平平實實的、客觀的實事實理,是自然的規律,反神權的,也不是佛菩薩所造作或製訂的,我們一切時一切處都在因果的法則中,即使他是反對或否認因果的人,但他仍然還在因果之中,不能越出其他的。六、「因」微而「果」著。一個「因」剛種下去的時候,好象毫無影響無動靜,但到它成熟的時候,自然萌牙結果,那時就有沛然莫御自然形成的情勢了,所以「定業」也不過是因已成熟,必然要這樣形成而無可更易的將熟之果而已,所以因微而隱果著而強。一般人只驚懼於已形成的惡果,徒勞無補;聰明人乃慎因如幾,這才有用有益哩!
☆☆☆☆☆☆☆☆☆☆☆☆☆☆☆☆☆☆☆☆☆☆☆☆☆☆☆☆☆☆☆☆☆☆☆☆☆
少年部又一次邀談六道輪迴,我也作了幾點總結:一、六道輪迴就是三世因果的具體表現,三世因果的道理,就在六道輸迴的事上演變出來。所以六道輪迴完全是宇宙間的實事,不是神話或寓言。二、像物質不滅展轉不斷地生長毀滅一樣。精神界的生滅流轉就形成六道輪迴,這是並不奇怪的。三、就從這輪迴的淺明事理中,可以給我們對佛法的不少體驗。眾生總是牢執着這一個身心是我。飢饉了,我就覺餓、被打了,我就覺痛,明明有我是我,所以談「無我」最難領會,也確難相應。假使能觀一觀輪迴……試將十世輪回中不同的十個身體。胖的、瘦的、美的、醜的、男的、女的、貓身、狗身……這多種不同的身,到底那一個是「我」呀?再觀各生中不同的性情、愛好、知識、欲樂乃至做狗愛吃糞,做牛知吃草……這多種不同的性情和知覺,又到底那一種是「我」呀?推而廣之,如果集百千萬生的形體心知,細細觀之,更要啞然自笑了。認識輪回的道理,可助成通達「無我觀」。五、觀輪迴的虛妄流轉可輕息一切的貪愛和忘情執着,人我計較心;而增長解脫心出離心。更可堅定意志,不為聲色名利的外境所惑亂了。
☆☆☆☆☆☆☆☆☆☆☆☆☆☆☆☆☆☆☆☆☆☆☆☆☆☆☆☆☆☆☆☆☆☆☆☆☆
學佛人應當以「四弘誓願」等大悲的菩提心願,來廣大其眼界與志願;更應當把「四聖諦」的諦理審實地配合體念到日常生活,乃至思想行動中去,把世間的「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審實地觀知為「三苦」(苦苦、壞苦、行苦)洞知貪癡等煩惱是「集」苦之因;觀知不生不滅的涅槃寂滅境界,是修道證「滅」之果;而戒、定、慧三十七道品等是修因之正「道」。可是這些理論,光是在言語文字間理會是不夠的,要把它結合到一切時一切處的心行中去,如空談「苦諦」。而美饌入口便覺津津有味,華服被身就會洋洋自得,這時便覺得苦呢?還是樂呢?觀行諦理到這時便全不是相應了。如此,道業何由得成,道果何由得證呢?所以學佛人貴能切身省修,於道才有相應分。更要以「四諦十六行觀」作為學修的常課,以上是我在佛青研究組中聽續可老法師講「四教儀」的一些警切的回憶。
(下期待續)
金山聖寺遷於新址啟事
本寺屬於法界佛教總會,於春節時業已遷移於三藩市沙加緬度街八〇〇號,希望今後各方有所聯繫,請用新地址:
GOLD MOUNTAIN MONASTERY
800 SACRAMENTO STREET
SAN FRANCISCO, CA 94108
U.S.A. TEL: (415) 421-6117
金山聖寺 謹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