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示阿難及諸大眾。汝等決定發菩提
心。於佛如來妙三摩提不生疲倦。應當先明發覺初心二決定義。云何初心二義決定。
佛即開示阿難,及在會諸大眾,你們既然決定發菩提心,要知道佛法中的不可思議妙三摩提,即楞嚴大定,立志勤
求,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但首先應該明白,發菩提心的基本初心,和二點決定性的義理。什么是二點基本初心,決定性的義理呢?
阿難。第一義者。汝等若欲捐捨聲聞。
修菩薩乘入佛知見。應當審觀因地發心與果地覺為同為異。
阿難!第一義者,如果你們決定捨棄聲聞緣覺小乘法,不願再沉滯於空寂,而欲修菩薩大乘,進入佛的正知正見,首
先應該仔細觀察,發心的動機,和證果時候,得到正覺的真心,是相同呢?還是不相同呢?(果地即菩薩境界。)
阿難。若於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
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
假若在因地最初發心的時候,用生滅心,即第六識攀緣心,作為修行的基礎,而想證入不生不減,常樂我淨,佛的境
界,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以是義故。汝當照明諸器世間可作之法
皆從變滅。阿難。汝觀世間可作之法誰為不壞。
因為這個道理,你應該用智慧來觀察,在這個器世間,一切可以造作的物件,都會變遷壞滅。你再詳細觀察,在這器
世間上,凡是有為有相的物質,那一種是不會變壞呢?
然終不聞爛壞虛空。何以故。空非可
作。由是始終無壞滅故。
所有有形有相的事物,無論是山河大地,房廊屋舍,都會變遷爛壞。但從來不曾聽說虛空會爛壞的,為什么呢?因為
虛空不是可以用人力造作的,所以從始至終,都不會變壞而消滅。這裏以虛空比喻根性,是常住不生不滅。
則汝身中。堅相為地。潤濕為水。煖觸
為火。動搖為風。由此四纏。分汝湛圓妙覺明心。為視為聽為覺為察。從始入終。五疊渾濁。
就以你身中四大來說:堅固如骨骼等屬地,潤濕如血液等屬水,煖觸如溫度煖氣屬火,動搖如呼吸等屬風,綜合起來
叫做四纏,互相團結構成一個人身。既有身相,便有六根,分開你的湛然圓融,妙覺真心。這個不生不滅真心,一旦和有生滅妄心和合,就變成阿賴耶識,所以說:
「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原來在如來藏性裏,只是一個精明真心,但分開則變成六根。在眼就是視,在耳就是聽,在身就是覺,在意就是察,從開始到終了,
從四大開始,而變成五疊,即五重渾濁,而成為五濁惡世。
云何為濁。阿難。譬如清水,清潔本
然。即彼塵土灰沙之倫。本質留礙。二體法爾。性不相循。有世間人。取彼土塵。投於淨水。土失留礙。水亡清潔。容貌泊然。名之為濁。汝濁五重。亦復如是。
什麼是濁呢?譬如清水;本來是清潔,沒有半點污染,但土和沙的本質是留滯隔礙不通的。水和土的體性,本來也是
一清一礙,不相同的。假使有一個世間愚人,拿一撮塵土投入清水中,土質就失去固定留礙作用;而淨水也失去清潔的木相,二者變成泊然混濁的狀態,所以叫它做
濁。你的身中五重濁相,也是這樣,就失去原來清淨的真相。
阿難。汝見虛空徧十方界。空見不分。
有空無體。有見無覺。相織妄成。是第一重名為劫濁。
現在先說劫濁,你看見虛空;徧滿十方世界。但虛空和看見是漠不相關的。虛空自虛空,看見自看見。虛空雖有現
象,而無本體。看見雖有作用,但無感覺。感覺只在人而不在見,如果虛空和看見,融合為一體,好像經緯一樣,互相交織起來,就妄成為世間諸相。這是第一重叫
做劫濁,劫濁在五陰之中屬色陰。劫為梵語,譯作時分,即時候的分段。
汝身現搏四大為體。見聞覺知壅令留
礙。水火風土旋令覺知。相織妄成。是第二重名為見濁。
你身現在不得解脫,都是因為搏取四大假和合而為身相。既然有了身相,就有見聞覺知。本來真心,元是一精明,被
地水火風四大所壅隔,便分成六和合。本來是靈明圓融.而變成有留難和窒礙。四大本來是無知的物,現在給六根的性能所旋轉,而變成有知覺了。由妄知和妄覺兩
相,互相交織,妄成渾濁,這就是第二重叫做見濁。見濁在五陰之中是受陰,是前五識的境界。
為什么上文說五濁惡世是指外邊,現在的五濁又跑回自己身上?因為你內邊有五濁,外邊才有五濁。身上無五濁,外
邊的五濁,也就消滅,這都是妄想造成的。
(下期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