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佛城金剛菩提海 Vajra Bodhi Sea

金剛菩提海:首頁主目錄本期目錄

Vajra Bodhi Sea: HomeMain IndexIssue Index

魔與佛不能相提並論

資料室

——一九八五年八月甘九講於萬佛聖城 妙語堂——

(按:明朝蓮池大師(一五三五—一六一五),出家之後,徧訪名 師。後入京師,參徧融、笑巖二大老,皆為禪宗碩德。師蒙二老開發,後路過東昌,聞鼓聲忽有覺悟,作偈曰:「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焚香擲戟渾如 夢,魔佛空爭是與非。」茲萬佛聖城法界大學的涅槃經研究班,命名為「主觀智能推動力」,四眾弟子輪流發表意見,集思廣益,以發揮各人根本之智慧潛能。對於 雲棲大師之偈,座中各舒所見。稍後,上人補充佛魔之界限作以下之結論。茲錄出以饗讀者):

我人無論讀經或閱論,必要用智慧來判別是非,切忌用心意 識來猜測。心意識唯會騙人,此三者有極大之迷惑力,令人是非不辨,事理弗明,黑白倒置,混淆不清。某些理論,乍聽上去似有道理,智者一目了然,而無知者但 被其蒙蔽,聽得津津有味焉。有些人以盲引盲,並非故意,而是他自己未明白,故把旁人引入歧途,結果得不到好處。故不可輕立意見。若在根本問題上生出謬解, 所謂「毫釐之差,天淵之別。」甚至把整個世界弄得如水士合泥,黯淡無光了。因此,我人對於原則上的理論,必要有明確的認識,如不能單憑心意識的臆斷,妄置 批評,隨意褒貶。

就拿佛與魔的問題來講:不可以跟隨某些人的謬論,謂「魔佛一如」,二而不二。佛教徒不能像魔一樣,否則,人不 需要信佛,儘信魔的 狂語可也!有人說:「魔是反面幫助我們的善知識」,這是本著慈悲為懷而說的,這也是一種自我安慰,以來哄一哄心裏的小孩,教他不要瞋心太重。這種講法乃為 了調解其中的紛爭及怨害,因為不願與魔起對待,視之若敵人。若說魔是反面來幫助人,但他屢屢一口就把人吞了,或者當場把人置於死地,這又怎算得上「幫助」 呢?

因此,我們要抓緊根本立場,時刻正念現前。一旦生出貪心,或貪快、貪神通、貪速效、貪靈感,魔便乘虛而入,有 些人很聰明,但為什麼有時也會魔 裏魔氣?乃因他對根本原則尚未認識清楚。若把根本弄清楚,魔的咒也不靈了。我們不用念咒,只要不爭、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語,魔是沒法子鑽進 來的。我多年學佛的結論:最大的受用,就是這六大宗旨。佛法並不是高談濶論,談玄說妙,更不是妄言禍福,占卜凶吉等流。世界上能未卜先知的人不知多少,這 是跑江湖的技倆,好講神通,妖言惑眾,都是在買膏藥。這些人的確能知過去未來,譬如他對你說:「我知道明天有什麼人來見你,說話又如何如何……」或云: 「你從前做過些什麼事情,我都一清二楚……」。但他們都有漏洞,不斷淫欲,或好財、或騙色,這是魔的境界。若有鬥爭心、貪心、求名求利,專搞個人宣傳或個 人崇拜,且又自私自利,不講真話,當知這人是魔的境界。

因此,當蓮池大師參訪徧融、笑巖二老時,二老皆告誡他:「出家辦道乃為了生死大事,不可以 為名利所累!」當時在場亦有其他參學的人,他們對這啓示毫不在乎,唯獨蓮池大師卻深得受用,大有啓發。所以他離開京師,行至東昌,便豁然開悟,而說出以上 的偈頌。其實這四句偈是次要,最重要的一句,就是不要搞名搞利。才是全個公案的主要關鍵。

不要以為蓮池大師在東昌才忽然開悟。他由一開始便是一步一步地邁向開悟之路。到了徧融、笑巖二老之前,被他們 來一個當頭棒喝,便豁然大悟。出家後不耽著名利,這是最有效的咒,能戰勝一切魔軍!

且看其偈文:

二十年前事可疑:這件生死大事,使蓮池大師困惑很久。因為尚未明白,故要出外參訪,求善知識決疑。

三千里外遇何奇:行跡徧及三千里,及後東昌事發,遽然開悟。這是多麼奇妙!頓然把執著粉碎了!

焚香擲戟渾如夢:焚香供佛是好事;與魔軍擲戟作戰,這是壞事。擲戟,也可以當放下武器解,卽是不再鬥爭。這一 切都像做夢呢!為什麼像做夢,因為還未徹底明白。

魔佛空爭是與非:現在他明白了,從前總在虛妄是非上用功夫,都是枉費心機!蓮池大師並沒有說「佛魔一如」;魔 是魔,佛是佛,兩者互不相涉,有什麼是非可爭?以前辯論是非,都是虛妄不實的,你欲把魔降伏,必要有點真功夫,這不是單憑口頭禪能做到的。

再說深一層,無魔不顯佛,無佛不顯魔,魔佛也是對待法,並不是佛開悟後,就「魔佛一如」,佛開悟後,魔佛宛 然,但佛沒有敵對的思想。佛既然等視一切眾生,而魔也是眾生之一,故佛便對魔一視同等。但魔應對佛是否一律平等呢?絕對不是的!魔什麼時候都想把佛推倒 的。

蓮池大師在二十年後,始明白不爭的道理,覺悟以往在外表「空爭是與非」,沒有廻光返照,沒有把自性收拾乾淨, 人一爭便生煩惱。

我 說的道理很簡單,但望諸位細玩其味。因為原則上不能犯錯誤,攏統地混為一談。大家都很年輕,不可以隨便說「魔佛一如」,不能種這種籠統的因。或者,大徹大 悟的人能這樣說,因為他體會的境界不同。但我們還是小孩子,不能假借古人的道理,牽強誤解。譬如小孩不懂開車,你讓他開車,很容易會撞車,以致死亡。

一般人若聽到「魔佛一如」,他會想:「那麼我拜佛做什么呢?我做魔業,也不就是佛業嗎?」原則上的分別,要弄 得清清楚楚,不能混淆視聽,魚目混珠的。

————————————————————————————

苦樂無常歌         (清)薩哈岱

天邊月。昨見團圝今缺。又園中花。秋悲衰落春重華。風吹白雲忽蒼狗。萬變千奇無不有。朝為滄海暮桑田。今古滄桑亦難久。君不見臺榭起連雲。歌兒舞女爭紛紛。轉盼繁華尋不得。草深門巷惟斜曛。又不見茅簷士子愁壁立。天涯每效窮途泣。一朝名藉曲江池。駟馬光輝照鄉邑。

▲Top

法界佛 教總會 Dharma Realm Buddhist Association© Vajra Bodhi S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