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題說明:
1.八識規矩頌是說明唯識法門,屬賴耶緣起,即阿賴耶為
緣起諸法本體。阿賴耶含藏種子,內變根身,外變器界,以自所變而為自所緣,故一切法皆不離心識而存在。楞伽經云:「心生則一切法生,心滅則一切法滅。」正
闡明「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道理。
2.八識的名稱—眼、耳、鼻、舌、身稱為前五識,意識稱為
第六識,末那識稱為第七識,阿賴耶識稱為第八識。
3.八識規矩頌分類—即把八識規矩頌分為四類:①前五識
②第六意識③第七識④第八識。每一類用頌說明,共有十二頌。在每類三頌中,前二頌明有漏雜染識,後一頌明無漏淨識。
4.諸識所依之根,與識同時俱有,特名俱有依分述於下:
①前五識之俱有依,即眼、耳、鼻、舌、身之五根。
②第六識之俱有依,即意根。
然與前五根之異點有二:
a.前五根一名一體,第六意根一體而有二名:其一
依前五根
之例,名為意根。其二依六識之例,名為第七識。
b.前五根是色質,名為色根,第六意根屬心法,特名心根。
③七八二識之俱有依—此兩識在最內,無別根可依,但
以第
七識恆依阿賴耶識,而阿賴耶識亦恆與第七識俱轉依,故亦可說七八二識互為根。
5.規矩—規所以正圓,矩所以正方,故規矩是法則或軌範
之意。用來比喻八識各有它的緣境、識量、體性、界地、相應、依緣等的規矩,而在修行位上,如何斷惑證眞,如何轉識成智,都有一定的規矩法則,故名為八識規
矩。
6.
頌—梵語伽陀,譯為偈,或偈頌。是翻譯佛經用的一種文體,似詩非詩,語句不用聲韻對偈,而用四句或八句等排列為偈頌,含有讚美讚歎,歌功頌德之意義。現八
識規矩頌的十二首偈頌,概括八識全部意義,同時亦讚歎佛陀說法的善巧,只舉出八識,就能揭示宇宙人生活動的狀態和眞相,故名八識規矩頌。
造頌者略歷:
本頌是唐三藏法師玄奘作,師博通經、律、論三藏,故稱三
藏法師。俗姓陳名褘,
河南偃師縣人,十三歲入洛陽淨土寺出家,聽學經論。但是,諸師所講者,各異其說,當時由印度來華的經典不全,無從參考,由是乃決意赴印度取經。表請朝廷,
准予出國,未蒙許可,師乃決定自行離境。於貞觀三年八月,上萬里孤征之途,沿途備嘗艱苦,幾瀕於死。經過西蕃諸國,於貞觀七年至印度,隨處參學,住那爛陀
寺,以戒賢為師,學諸大乘論。後遍遊各地,廣學佛法,於貞觀十九年歸國,以所運囘梵本,六百五十七部獻於朝。太宗敕於弘福寺傳譯,二十年間,共譯成七十五
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於高宗麟德元年,二月五日入寂,世壽六十五。
第一章:頌前五識及轉智
性境現量通三性 眼耳身三二地
居
遍行別境善十一 中二大八貪
瞋癡
五識同依淨色根 九緣八七好
相鄰
合三離二觀塵世 愚者難分識
與根
變相觀空唯後得 果中猶自
不詮真
圓明初發成無漏 三類分身
息苦輪
【性境現量通三性 】:
前五識,在三境中,所緣的是性境,在三量中,能緣的是現
量,在識的自體有善、惡、無記三性都俱備。
備註:
1.根為能緣-三量為能緣。
2.境為所緣-三境為所緣。
┌世俗性境(有質性境)
┏ ①性 境━━━│
┃
└勝義性境(無質性境)
┃
┌真帶質
3. 三境 ╋②帶質境━━━│
┃ └似帶質
┃
┌有質獨影
┗③獨影境━━━│
└無質獨影
4.世俗性境(有質性境)—從實種生,如花有種子。五識
對五塵,不起分別計度,或定中緣境界,都是世俗性境
5.勝義性境(無質性境)—是根本智緣真如,而真如之體不可見。此是果中境界,所證
無謬。
6.佛陀證果所緣的勝義性境—是他所證的無為清淨常寂光
土。
7.帶質境—謂心緣境時,於本質境帶起別種異解,即依於
本質境另起相分。如識緣五蘊,執以為我。
8.真帶質—以心緣心,如第六識通緣一切心心所,及第七
識見分緣第八識見分,兩頭帶出有質的相分境,都名真帶質。
9.似帶質—以心緣色,帶彼外塵本質,擬議它的長短方
圓,名為似帶質相境。
10.獨影境—是隨心識所生的相分,不仗本質,單獨構想
的影像。此境不是現在有實質的境界,是回憶過去或憧憬未來。由心幻起影相,思惟其事,虛幻無體,名為獨影境。
11.有質獨影—指緣記憶過去有體而已變更的事。
12.無質獨影—如意識緣龜毛兔角等境。
13.三境的差別:
(直覺境界)
①性境—是現量境界,不隨心生計度,識緣彼物時,正
見不
謬。
②帶質境—必仗本質,從心而生,分別計度,識緣質
時,謬
解不正。
③獨影境—唯從心生,解之正邪是非不定。
直覺—前五識最初一剎那是直覺的,不起分別計度,故屬性
境。
14.前五識—在三境中,所緣的唯性境,因它是沒有計度
分別,不緣過去未來一切名言境界,但緣現前實境,以根對塵,如鏡照物,故屬性境。
┏現量——直覺的,真實現境,不假六識分別,落入言說。
15.三量╋ 比量 一 推知不謬,如見煙知火。
┗非量 —
錯知,即心心所,緣境時,判斷錯誤,如見繩為蛇。
16.「量」字義 —
三量的量是量度義,如尺量布,知其長短,名之為量。心於境界,能辨其黑白,定其是非,故名為量。又心識於境界,境是所緣,識是能緣,隨能所緣,有識量生,
此識量為現量、比量、非量三種。
17.現量 —
識於根境相對時,是直接的,親得真實現境,不假六識分別,落入名言。如眼見色,耳聞聲,現前覺了,不作異解。
18.比量 —
謂所量法,不在眼前,藉其他法比觀此法,推度而知。解無錯誤,如隔岸見煙,比知有火,短牆露角推知有牛。
┏①似現量。
19. 非量有二種━┃
┗②似比量。
20.似現量 —
識依根塵所對現量,另作別解,如見繩為蛇,或依五蘊根身執有我人等。此能量全非,似而非真。
21.似比量 —
此是邪而不正,所起的知果乖理,推度錯謬,似是非真,名似比量。
22.前五識在三量中屬現量,因前五識初生第一剎那,未起
分別,不帶名言,無計度心。
┏①善——自他順益。
23.三性簡表╋②惡——自他逆損。
┗③無記—非善非惡。
24.前五識通於三性。本來前五識無善惡的,但對境時必
涉及意識牽引自類種子。如先世習善,今生必多起善念,常與善心所相應,則通於善性。先世習惡,今生必多起惡念,常與惡心所相應,則通惡性。有時善惡習氣不
起現行,則不與善惡相應,則通無記。
(下期待續)
|